相信很多人看一部電影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代入感,影片中可能有悲傷、快樂、無釐頭等劇情,就算是影片有再多自己不情願的結局,都會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在現實社會發生過而長舒一口氣。可是,也有那麼一部分電影,確實真真實實的存在過,有真實的罪犯,也有真實的被害人,而把這些事件編寫成電影是為了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能因為時間而淡忘。
那些殘忍的罪犯;無助的受害人;冷漠的圍觀者;遺留的傷痕都真實地出現過,這些也是不能忘記的理由。
1.韓國版一位母親的復仇——《媽媽不哭》
本片講述的是一位獨自撫養女兒長大的母親,得知自己女兒是因為被學校的男生們強暴而自殺的,法律對那群少年的庇護,讓這位母親開始了給自己女兒的復仇之路。
2.如果冷漠是刀子,那每個人都是有罪的——《韓公主》
本片的女主背負著沉重的過往來到新的學校,本以為能有個嶄新的開始,但是現實卻讓她不得安寧,最終以死亡離開這個冷漠的世界。
這兩部影片都改編自2004年的一個真實案件,那時一位中學二年級的女生在給自己朋友撥打電話時誤按錯了一個數字,殊不知這通電話就是把她們拉入地獄的魔爪,電話由一位男高中生接聽到,並花言巧語的哄騙女生,讓她帶自己的朋友們一起出來玩。女生隨後便帶著自己13歲的妹妹和16歲的表姐前去赴約,她們被那位男高中生介紹給當地中學的不良團體,該團體十餘人便把她們帶到一處偏僻的旅館內實施的輪姦並拍下照片來留作日後威脅的把柄。
從此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那群少年同為威脅逼迫等手段對女生們進行著噩夢般的折磨,輪流發生關係、用工具粗暴傷害女生隱私部位、搶奪錢財等種種惡行。直到女生精神崩潰準備自殺才被其母親發現並報警,但是這次遲到的正義並沒有來臨。
那群少年的家人們通過各種手段來為他們減輕懲罰,把更多的輿論風向受害的女生們,警察們還讓女孩兒當面指證對她們性侵的男生,並要求描述當時的狀況。這種行為讓受害者們沒有受到一點點保護,反而讓她們沉浸在羞恥和恐懼中。
3.罪犯的聲音是唯一線索——《那傢伙的聲音》
本片講述的是作為新聞主播的男主,一天他9歲的兒子被綁架,但是從報警開始後的40天除了知道罪犯的嗓音其他線索全無,兒子生死未卜,他不得不自己與罪犯展開鬥爭。
該片改編於1991年發生在韓國的綁架事件,在男孩被綁架後44天後父母交出了2億韓元的贖金,但是發現的卻是孩子的屍體,調查結果表示,其實男孩在被綁架的弟第二天就已經死亡。
該案件15年的公訴期已經過了,罪犯逃脫了法律的制裁,跟蹤報導這個事件的記者樸鎮彪經過被害男童父母的同意後,將該事件改編為電影。在影片的結尾播放了當時掌握的罪犯錄音及肖像畫。
4.連環殺人案的罪犯究竟是什麼樣的——《殺人回憶》
該片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小鎮的上的連環殺人事件,各方警察介入調查,但是到最後,都沒有找到兇手。但是劇中的小女孩見過那個兇手,通過她的形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本片改編自30多年前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在這個案件中,從1986年到1991年罪犯間斷性的殺害了了10名女性被害人,在15年有效公訴期過了之後,罪犯卻被找到了。
他在1994年時強姦並殺害了自己妻子的妹妹,被判無期,現收押於監獄中。
5.轟動全國的最多連環殺人犯——《追擊者》
該片講述的是作為退役警察的忠浩開了一家按摩店,但是在最近,自己按摩店工作的女員工們一個個的消失,這引起了他的察覺,直到一天遇見一個身上染血的男人,開始了一場追擊戰。
本片改編自「殺人魔」柳永哲事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陸續殺害了20人。可怕的是在審問過程中問及他的殺人理由,他回答的是沒有理由,就是覺得殺人後自己會有短暫的快樂,如果沒有被抓,自己依然會不斷的殺人。
以上,不僅僅是全部,還有《素媛》、《熔爐》、《梨泰院殺人事件》、《孩子們》等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些裡面的罪犯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他們都造成了受害者的死亡。
不是手裡拿著刀子殺人的才叫殺人犯,那些維護著不公的法律、冷漠的人們、追求話題的輿論,都是殺人於無形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