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習近平2015年2月13日在陝甘寧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察右後旗人民檢察院與白音察幹鎮大井村結對幫扶,旗級領導、駐村幹部認真履行幫扶責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黨建促脫貧,通過中央單位「定點幫」、包聯單位「重點幫」、旗級領導「蹲點幫」、駐村幹部「全面幫」,打出了大井村脫貧攻堅的「組合拳」。2019年底,全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中國銀保監會下派幫扶幹部張益鋒自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通過深入了解村情、村集體經濟、村民生產、生活狀況和群眾想法意願,與村幹部多次謀劃研究,因地制宜推動村級產業發展,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的觸網發展模式,以消費扶貧帶動產業扶貧,以消費扶貧培育村級產業體系,2020年銷售農牧產品達到120萬元,村裡的南瓜、雞蛋、牛羊肉已銷往大江南北,推動大井村從一個立地條件差、產業空心村到形成「瓜蛋牛羊」的基本發展格局。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察右後旗人民檢察院將大井村作為結對包聯貧困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通過支部聯建,凝聚幹部群眾合力,積極幫助落實政策、資金,帶領群眾發展產業、拓展銷售渠道,培育扶貧項目「造血」功能。駐村包扶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立足村情民意想法子,瞄準市場需求找路子,念起了農家笨雞蛋生意經,主打「嬸子大娘笨雞蛋」「綠色+特色」品牌,由包聯單位出資3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推選致富帶頭人牽頭組建村級集體企業——嬸子大娘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從雞苗、產蛋、飼料、防疫到回收、銷售一條龍服務的全程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與村集體利益共享。
大井村堅持「蛋雞+牛羊」兩手抓,對於年老體弱群眾,鼓勵發展綠殼蛋雞產業,今年爭取到幫扶資金20萬元購買雞苗5千隻、配套提供飼料38噸,擴大了庭院經濟規模,並依託村集體公司組織挨家挨戶收購雞蛋和散養雞,促進村民增收,目前,綠殼雞蛋價格已超過普通雞蛋兩倍,且供不應求的現象時有發生,全村雞產業年產值可達50多萬元,貧困戶年均增收近4千元,大井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綠色蛋雞養殖示範村」。
在大井村脫貧攻堅進程中,駐村幹部始終是最活躍的那些身影,他們積極忘我地工作,不僅協助村幹部做好脫貧攻堅基礎性工作,而且充分發揮統籌謀劃能力,帶領群眾建設基礎設施、指導產業發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領域存在的問題。他們定期上門查看基本情況,坐下來與貧困戶算「變化帳」、對「明白卡」,聽取貧困戶真實訴求,幫助落實扶貧政策,激發脫貧致富的熱情。短短幾年時間,他們幫助貧困戶實現了一個個脫貧的真實案例,也見證了一組組由小變大的溫暖數字。全村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從2016年駐村幫扶啟動時的3千多元增長到8千多元;新建集中安置點6處,易地搬遷貧困人口206人,家家戶戶從雜亂無章的土坯房到整齊劃一的安全新磚房,村內建好了水泥路,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方面,全村從800多隻雞發展到如今1.1萬餘只,從89頭牛到如今490多頭,從4千多隻羊到如今1.4萬餘只,湧現出了閆永鋼、孫燕江等一批年輕的致富帶頭人。(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記者:寧 登 梁文龍 樊佳文)
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
聲明: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頭條】總書記和我們心連心
【頭條】兩次考察內蒙古,習近平都有這項安排
【收藏】習近平考察內蒙古全記錄
【快閃】「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頭條】一圖讀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