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完整版被刪12集,《鶴唳華亭》一句「可待」還要等多久?
可待,不是可待成追憶,而是請你再等等我
電視劇《鶴唳華亭》於今年一月初播放結束,片尾以彩蛋形式放出了蕭定權長州部分,久未出現的顧逢恩亦有出現,似乎故事至此終結。
但定格在屏幕上的,「可待」二字自此被觀眾心心念念。「長州部分如何發展」「小顧將軍結局」「許昌平是誰」等等疑問,無不縈繞在每個觀眾心頭。此前官方發出的諸多劇照,在劇中情節未有展現,連同著這「可待」二字一起成為了眾多觀眾心中那片最美好的山水。
什麼時候得遇完整版《鶴唳華亭》?備案的72集到如今的60集,一些情節的刪減,令人覺得遺憾。主演李一桐導演等在回復粉絲時紛紛表示完整版可以期待,這無疑給心心念念的劇粉帶來了希望。
時隔數月,為何觀眾難以忘懷《鶴唳華亭》?
網絡化時代,每個人的時間都非常碎片化,但仍然有很多人願意為電視劇《鶴唳華亭》二刷甚至三刷。究其原因,正如讀一本好書的滿足感,這部劇走到了觀眾心裡了。
一、古香古色,配樂制景臺詞俱佳
「可得解脫處,唯神佛前與山水間」,「願尚書羈旅作伴,早日還鄉」,除了動人的故事情節,劇中古典臺詞也被觀眾喜愛,烘託出了濃濃的古裝感。
而如《千裡江山圖》靠譜的服化道等等,無疑讓這部劇錦上添花,恢弘大氣的音樂關鍵時刻渲染情緒,揭露主人公蕭定權的心路歷程亦非常動人。
這一切,都讓觀眾不知不覺沉浸在《鶴唳華亭》的世界中。
二、悲劇的美,打碎開來震撼人心
看懂電視劇《鶴唳華亭》的觀眾,便會對男主角蕭定權的「哭」感同身受,同情其特定時代背景中的遭遇。蕭定權本身就是「鶴」也是「道」這一理想的化身,這個人物理想而美好,但卻不現實。
君子今日百罹成人,雖道阻且艱亦不忘初心,「乾淨青春」的人和理想,面對苦難的鬥爭和浩然正氣,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人物群像,回歸劇作本身
對於《鶴唳華亭》,很少有觀眾去說討論某個角色或演員的事情,這並不是說明演員演技不好,而恰恰是角色背後的邏輯站得住。
他們不再是為主角服務的工具人,而是向《人民的名義》中的那樣,每個配角比如祁同偉也有其角色閃光點在。
比如皇后這個角色,雖然她對蕭定權屢屢阻撓,卻也有作為母親深愛兒子簫定棠的一面,渣爹也是如此。再說到中書令,雖然他權傾朝野,但也深愛自己的女兒,會被無腦下屬連累。
由此可見,正如每個人一樣,角色都並不完美,但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而這才是人性。
演員羅晉在提到蕭定權這個角色時,曾表示自己一度沉浸在太子的世界中,正如現在仍有不少觀眾期待《鶴唳華亭》完整版放出一樣,大家也沉浸在《鶴唳華亭》的世界中。
鶴,實為猛禽,可以搏鷹啊;雖小怯而大勇,這才是蕭定權。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小編相信有朝一日,電視劇《鶴唳華亭》必將以更加完美的形式和大家相遇,不辜負廣大觀眾的期待和希冀,亦會看到原著中那個完滿的蕭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