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大年初一,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的電影《狼圖騰》全國公映,在羊年的伊始掀起了一股「狼潮」。
中國曾是狼種群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90%的地區都有狼的分布,南京也不例外,方山、牛首山、紫金山都曾是狼的地盤。
南京歷史上的狼
從古代到上世紀80年代,狼一直與南京市民毗鄰而居,直到上世紀末才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但有關於「狼的傳說」,仍時不時在南京城驚起波瀾,從沒有停息過。
在文獻古籍中,關於南京的狼的記載並不多見,往往只有隻言片語,順便提及。
19世紀末,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方殿華在《金陵史地概述》中提到:「人們在南京能打獵到的動物也是不會令人失望的。不久以前,我們捕到過獾、狼、豪豬和狍子。它們有時會躲在城牆後面。在城裡除了鴨子和野鵝,更多的是野雞和沙錐。」
由此可見,當時的南京,野生動物種類還是很多的,打獵捕到狼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到了二十世紀,隨著南京森林的開發和人們的不斷獵捕,狼的數量開始減少。據《首都志》記載,上世紀30年代前期,南京地區「人煙稠密,森林稀少,而獵弋又不加禁止」,即便如此,沿長江及八卦洲,獐常常可見;南京城附近的寶華山、棲霞山等處則多見野豬;狼類「山中尚有之,惟不多見」。
據說直到70年代,人們還可見到紫金山周圍農家豬圈牆上,用石灰水畫了很多圓,這是為了防狼。因為人們相信狼看到牆上的圓圈,就會覺得那是個繩索想套它,狼也就不敢靠近豬圈了。
到了上世紀末,狼似乎變得越來越神秘,很少有人能再在野外見到它們,人們慢慢地只能從老一輩人那裡聽到各種關於狼的故事了。
南京紅山動物園中的草原狼
在南京嘯聚山林的是草原狼
「曾經在南京地區出現的應該是草原狼,屬於體型較大的北方狼,身高大約50公分,加上尾巴身長可以超過1米5。」紅山動物園狼的飼養員朱銀彪介紹說。
朱師傅在動物園做了七年的狼飼養員,對狼的習性非常了解:「狼一般是在狼王帶領下成群活動的,通常會有6到12隻。動物園的狼一天要吃下1.5公斤的肉,野外的狼應該會吃得更多。」
在朱師傅看來,狼遇到人時,一般是會避讓的,但狼其實並不怎麼懼怕人。「狼和人真正相遇時,狼會直直地盯著人,那鋒利的眼神讓人後脊發涼。」冬季是狼的發情期,這時的狼會變得更加狂躁,當你看到狼蹲下或揚身低頭並放鬆皮毛時,那說明下一秒你將要直面狼牙和狼爪了。
南京紅山動物園中的草原狼
紫金山上再無狼影
老南京人有句口頭語:「八卦洲的獐;紫金山的狼。」直到近幾年,有關紫金山狼的傳聞也從未斷過,但一直未得到證實。
1982年,有關部門曾有過調查,紫金山當時的哺乳動物品種還比較多,有獐、野兔、黃鼬、獾、刺蝟、草狐、狼、靈貓等20多種。
2004年起,中山陵園管理局園林處聯合南京林業大學,開展紫金山動植物資源普查工作。
2009年,紫金山動物的普查基本完成。然而,調查的結果卻並不樂觀,紫金山上還生存著6種中小型哺乳動物,它們分別是獐子、艾鼬、鼬獾、黃鼬、刺蝟和草兔。後來又發現了草狐、穿山甲和靈貓。
但是,狼註定是不會再在紫金山出現了。
現在的紫金山已成了城中的「孤島」。幾十年前,紫金山山脈與青龍山山脈相連,野獸來往自如,狼也經常在兩山之間互相「串門」。可後來,隨著道路的發展,紫金山和青龍山被隔開,即使真的還有狼,遠在郊外的青龍山顯然更得它們的歡心。
另外,紫金山上植物偏多,小動物並不豐富,作為狼這種群居動物,根本就不可能找到食物,自然在紫金山就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