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中,袁弘一大早起來做早餐、哄孩子、餐後清潔,堪稱好男人典範。
然而這些行為在一旁的朱丹看來,卻有些不可思議。
節目裡張歆藝被問:「此時心裡忐忑嗎」,張歆藝很坦然地回答:「從不,這不是每個老公都會做的事情嗎?」
如果說家庭是共同的,那麼家務也該是共同分擔的。所以,根本不存在誰幫誰的問題。
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來不讓男人「幫」做家務。
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裡,覺得家務就得女人去做,所謂「君子遠庖廚」。
《做家務的男人》節目組一開始便列出一組數據統計:中國女性的就業率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男性的做家務時間排名世界倒數第四,家務瑣事成為中國夫妻離婚的第一大原因。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家務是家庭的家務,家庭不只是妻子一個人。家務本就不屬於妻子或丈夫任何一方,自然談不上誰幫誰,做家務不是女人的天職,而是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
曾經看過一個很火的短視頻《我從不幫我太太》,視頻中的男人用行動詮釋了「真正的好丈夫,不是在幫妻子做家務,而是做自己該做的。」
有一次丈夫的朋友來家裡喝咖啡聊天,丈夫站起來說:「我去洗個碗,等下回來。」
朋友非常驚訝:「我很佩服你會幫你太太,我現在都不怎麼幫我家那位,每次我做了,她都不會感謝我,上星期我拖了地板,她一個謝字都沒有。」
丈夫告訴朋友,他並不是在幫妻子做家務,只是在做自己該做的,因為他也是這個家庭的一員。而事實上,他妻子也不需要他幫忙,她需要的是一個夥伴。
視頻裡的丈夫說:
「我不會幫太太打掃家裡,我也住在這裡,我本來就需要去清理。
我不會幫太太煮飯吃,因為我想吃東西,我也應該動手煮飯吃。
我從不幫太太洗碗,因為我也用了那些碗,所以有洗碗的義務。
我不會幫太太照顧孩子,因為他們也是我的孩子,我本來就是一個父親。」
婚姻的本質是共擔風雨,一起擁抱生活中的點滴,無論是快樂的還是麻煩的,其中,柴米油鹽是我們無法忽視的一部分。
家務是夫妻雙方共同的,沒有誰幫誰的道理。
很多女人羨慕其他做家務的老公,抱怨自己老公太懶散。
她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很多時候,老公不做家務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慣出來」的。
在節目《幸福三重奏》中有這麼一個場景:陳建斌洗碗,蔣勤勤跟在後面收拾「殘局」。
在老婆的要求下,陳建斌去拖地,但不怎麼會用吸塵器,蔣勤勤在一旁指揮他:「你用錯了,不要吸這裡,吸那裡,吸臥室。」
一個不停地數落,一個不停地爭辯,兩個人最後都很不高興。妻子認為丈夫不認真做家務,太懶;而丈夫呢,覺得怎麼做都是錯,總要被數落,也不能放手去做。
這樣的場景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現實生活中的不少妻子,就像節目中的蔣勤勤,儘管讓男人做家務,心裡卻各种放心不下,頻頻數落,有的甚至看不下去,自己親自上手。
最後,女人不僅自己飽受折磨,男人對做家務也就「敬而遠之」「樂得輕鬆」了。
在節目中,而大S時不時地會誇老公,調動汪小菲做家務的積極性,老公做完家務她也不會跑去「監工」;而福原愛更是通過撒嬌的方式將家務交給老公,又是示弱又是誇獎的,江宏傑做家務也做得不亦樂乎。這些都是引導老公做家務的方式。
當然,我們不必完全模仿,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去調整。沒有誰天生就做家務特別好,如果你真的想要培養老公做家務的習慣,必須學會放手,給予對方耐心和理解。
米勒伯爾曼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分析指出:婚姻中,老公參與做家務的家庭,穩定程度會提高;老公對家務貢獻程度越大,越能最大程度降低離婚率。
知名婚戀關係專家戈特曼在《愛的溝通》一書中指出,男人可以通過分擔家庭責任與義務,來維繫在伴侶關係中的浪漫、樂趣和冒險,並且可以減少衝突。
的確是這樣。
就像錢鍾書,起初也對做飯、家務這種事情一竅不通,可也不想楊絳總是操勞,他經常去廚房看妻子做飯,時間長了,自己也學會了一些。
後來,錢鍾書幾乎包了二人的早飯,早晨起來,燒了開水,衝上茶,熱了牛奶,煮了雞蛋,烤好麵包,蘸上黃油、果醬,等楊絳起床一起吃早餐。
當雙方都積極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彼此分擔家務,會讓家庭的氛圍更加和諧幸福。
共同分擔家務的家庭,幸福指數更高。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情感銀行,而日常相處的點滴就是在給帳戶「存錢」。常常共擔家務的夫妻,帳戶裡的錢總是要更多一些。當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吵架的強度也會因為曾經的溫度而減弱,而感情也不會輕易受到威脅。
我們總是慨嘆,婚姻生活總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分崩離析。
其實,婚姻關係就像是一場愛的合作,我們是彼此的生活夥伴,任何一方都不能只圖享受,拒絕付出。
聰明的妻子,不要讓丈夫「幫」你做家務。
文章及部分圖片來源:蘭心書院(ID:qianxunshuyuan),千萬女性每天使用的聽書成長平臺,你想讀的書,我講給你聽
作者:院長何文青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支持我們請評論點讚☟☟☟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