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
諾蘭導演的《信條》被人認為是好萊塢電影的救市之作,然而隨著漂亮國疫情的不斷加重,好萊塢目前復甦的希望不大,畢竟巨石強森一家和羅伯特·帕丁森都已檢測陽性,這側面證明了事態的發展已經超乎我們的想像了。
廢話不多說,直接說電影,當然這篇文章是不會有任何劇透的,但說實話《信條》這部電影本身劇透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它是一部你需要不斷思考,甚至二刷三刷才能看懂的電影。
「你願意為了一部電影去思考,去花費時間弄懂這個故事嗎?」
電影本質是講故事,或者說是用編造出的「謊言」來襯託現實,超一線導演的水平就在於,他能夠將一個很複雜的故事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出來,並得到大眾們的認可,讓大部分人都能夠享受這段故事。
但《信條》不一樣,從商業角度上來講,這部電影可能不太吃香,因為它講述了一個很複雜的故事,和之前所有涉及到「時間穿越」的電影都完全不同,你無法想像的時間穿越,或者說是時空逆轉。
沒錯,本質上就是不同的。
因為《信條》本質上是一部諜戰電影,是一部特工動作片,科幻只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元素。
它講了什麼呢?
從尚未發生的末日危機中拯救這個世界,就算落入險境,就算遭遇背叛和面臨死亡,
你也必須堅守屬於自己的「信條」。
你知道成為特工的第一條件是什麼嗎?
擁有絕對堅定的信念,絕對效忠自己的國家,這就是電影中所講述的信條,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戰。
只是他們所面臨的危險環境變成了「時間」。
如果我們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信條》是一部較為燒腦的電影,從那些不願意思考的人的角度來看的話,這部電影可能也就7.5分。
因為他們不會去看第二遍,但是只要你看了第二遍之後,這個評分就會達到8.0之上。
不過我也要表明一點,那就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只看一遍很難弄懂這個故事,所以從劇情的複雜設定上來看,《信條》可能更適合流媒體平臺,而不是在電影院中上映。
只看一遍電影很難弄懂這個故事,因為前一個小時的劇情基本上都是在鋪墊,在第一次看的時候,你會下意識忽略很多細節,覺得前面有些無聊,所以無法弄懂諾蘭導演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前一個小時的劇情非常重要,請仔細看。
《信條》這部電影的節奏接近於《記憶碎片》和《敦刻爾克》,有人說這是一部和《盜夢空間》相似的電影,但其實《信條》和《盜夢空間》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
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諜戰片。
值得一提的是,羅伯特·帕丁森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非常好,已經完美超越了《暮光之城》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