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ey Temple
「我的神話歸於昨日。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我將不會對我的一生作任何改變。」
——秀蘭-鄧波兒
儘管如今好萊塢有達科塔-範寧坐鎮,人們還是無法停止對前輩天使秀蘭-鄧波兒的思念,在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眾星雲集的時代,最大的奇蹟卻是由一個小蘿莉創造,主演的影片連續4年獲得當時的最高票房收入,並且她在7歲時獲得奧斯卡獎。昨天,這位永遠的小公主告別了我們,享年85歲。
入行
幼兒舞蹈學校裡被星探發現
1928年4月23日,秀蘭-鄧波兒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鄧波兒兩歲時就對音樂產生了興趣,3歲時鄧波兒在精明母親的安排下進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兒舞蹈學校接受訓練,這是好萊塢星探經常出入的地方。
鄧波兒的母親一心渴望女兒能演上更重要的角色,而這個機會在1934年聖莫尼卡的一座影院門前出現了。當時詞作者賈伊-戈尼正在編寫愛國歌舞片《起立歡呼》,他的視線一下子被在臺階上哼哼跳跳、等待媽媽的鄧波兒吸引住了,當即決定為她在這部影片中安排一個角色。影片大獲成功,5歲的鄧波兒立刻得到一份7年的演出合同。
成角
兒童獲得奧斯卡獎第一人
1935年,她在福克斯公司演了《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由於在這幾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她因此躋身十大明星之列。1935年,她還獲得了第7屆奧斯卡特別金像獎,成為獲得奧斯卡獎的第一位兒童。
1935年,鄧波兒又主演了3部熱門影片,其中包括表現她扛槍打仗的《小叛逆》。
20世紀30年代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鄧波兒以她可愛的笑容、鼓舞人心的演出提振了當時美國人的信心。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稱讚她具有「感染人的樂觀精神」,並說「只要我們的國家擁有秀蘭-鄧波兒,我們就沒問題」。
1938年10歲時,鄧波兒已經是美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她的演唱、舞蹈和燦爛的笑容使無數人為之傾倒,「秀蘭娃娃」玩具是每個女孩童年生活的組成部分。1939年,鄧波兒的片酬已超過12萬美元,另外還有20萬美元的紅利,而當時的票價只有15美分。
隱退
小寶貝大了,觀眾不樂意了
也就是在1935年,與她籤約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再拒絕米高梅公司借用她主演《綠野仙蹤》的請求,而是安排她演出了《小孤女》。鄧波兒在《小孤女》中因為身體發育,她頭髮的曲線已被身材的曲線所代替,觀眾無法接受他們最喜愛的小寶貝已經長大的現實。
進入40年代初,鄧波兒的魅力漸失,她自己也開始對演藝生涯產生厭倦。15歲時她結識了22歲的空軍士兵約翰-阿加爾。兩年後,他們結了婚。這時她已經把料理家務看得比好萊塢更重要。誰知阿加爾卻背道而馳,他反倒在為當演員而努力,而她更不能容忍阿加爾酗酒的惡習。1950年,在女兒蘇珊出生2年後,他們決定分手。
不久,鄧波兒便在夏威夷遇見了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的查爾斯-布萊克。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查爾斯從未看過她主演的電影。
他們於1950年12月16日結婚。已經在演藝圈幹了19年的鄧波兒正式決定退出,從此她再也沒有演過一部電影。她與查爾斯婚後生了兩個孩子:洛伊絲和小查爾斯。
轉型
任美首位女性禮賓司司長
60年代,鄧波兒以共和黨發言人的政治形象復出,進入了政界,並且成為活躍的政治家。她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代表,1974年擔任美國駐加納大使,任期兩年。她回憶說這段時間是她生活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兩年後她任福特總統的禮賓司司長,成為第一個擔任這一職務的美國婦女。
鄧波兒始終為自己的過去感到驕傲。就是在最近她還說:「我的神話歸於昨日。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我將不會對我的一生作任何改變。」
片段
鄧波兒的關鍵詞——
可愛可愛還是可愛
鄧波兒的滿頭捲髮深受粉絲喜愛,一直親手為女兒做髮型的鄧波兒母親證實:鄧波兒頭上的髮捲一共有56個,無論哪一個髮型都是如此。
鄧波兒即將過9歲生日時,從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寄來的禮物超過135000件。
鄧波兒從6歲起就不再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聖誕老人了,因為「當媽媽帶我去逛百貨商店的時候,一位聖誕老人竟然伸手問我要籤名」。
鄧波兒還以「哭功」著稱。她說,她在拍電影時能隨時哭出來,她只是讓大腦一片空白,然後便很快能哭出來了。
追憶
劉純燕憶鄧波兒:她跳踢踏舞的樣子
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1977年4月秀蘭曾訪問中國,上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映她的電影(包括《小歌星》、《小上校》、《小酒窩》、《小水手》),觀眾才認識了這位美國童星;當年給她配音的央視主持人劉純燕憑《小歌星》的配音獲得了飛天獎。
談起鄧波兒的電影作品,劉純燕稱對她可愛的樣子記憶猶新,「她童年演的這些引進到國內的影片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在影片當中跳踢踏舞的可愛樣子讓很多人記憶猶新。(聽到她去世的消息)真的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