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越越(紅衣者)深情演唱《紅紗巾》
70年前,一位中俄混血少女戴著母親親手為她系上的紅紗巾,步履沉著地走向綏芬河天長山要塞。為了綏芬河的解放,她走上戰火紛飛的戰場為勸降日軍而犧牲。
70年後,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上,一位江西姑娘用她甜美而深情的歌聲,生動演繹了這一發生在戰火紛飛年代的感人故事,贏得現場的陣陣掌聲。
這位江西姑娘名叫喻越越,來自才子之鄉「撫州」。在抗戰勝利70周年這一特殊的日子裡,她用她的歌聲完美詮釋了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珍貴。喻越越說,希望通過歌曲向逝去的革命英雄致敬,「讓我們共同在歌聲中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和平天使噶麗婭
1945年8月,一個小姑娘為了解救被日軍扣押的一百多名婦女兒童,孤身進入敵人的要塞去勸降,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遺落在山崗上的一條紅紗巾成為了人們對她永恆的紀念!
9月3日晚,《勝利與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晚會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通過三個篇章塑造了鮮活的抗戰人物群像。由江西撫州姑娘、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演員喻越越演唱的歌曲《紅紗巾》出現在晚會的第三篇章。
舞臺上,抗戰老兵撫今追昔,向孩子們深情地講述戰爭結束前夕一個難忘的故事:1945年8月,一個小姑娘為了解救被日軍扣押的一百多名婦女兒童,孤身進入敵人的要塞去勸降,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遺落在山崗上的一條紅紗巾成為了人們對她永恆的紀念!
在抗戰老兵聲情並茂地講述完這個故事之後,由劉星作詞、楊帆作曲、喻越越演唱、李豔超領舞的《紅紗巾》正式唱響,帶領著現場觀眾一起回憶這悲壯而又感人的故事。
「在那雪花飛揚的天空,尋找戴紅紗巾的姑娘,那鮮花怒放的山崗,尋找戴紅紗巾的姑娘……你已變作一隻白鴿,在藍色天空飛翔,飛吧,為和平飛翔,飛到哪裡都是你的故鄉,唱吧,為和平歌唱,戴紅紗巾的姑娘……」身著鮮豔紅裙的喻越越天籟般深情悠揚的歌聲以巨大的穿透力震撼著觀眾的心靈,而身著一襲白裙頭上戴著紅紗巾的舞者在皎潔月光的照射下如天使般感動著每一個觀眾。這種悽美婉約的情境歌舞表演形式也贏得網友的廣泛讚譽。
17歲的嘎麗婭·瓦西裡耶夫娜·杜別耶娃身上流淌著中俄兩國的血液,人們習慣叫她張嘠麗婭,大人疼愛地叫她嘎拉,她隻身走進要塞勸降日軍而遭殺害的故事也感動著俄羅斯總統普京。
2009年,嘎麗婭「重生」。綏芬河市民用青銅為她塑起一座雕像。雕像就立在她最後上山的地方。她站在6米高的基座上,花崗巖形如石崖,嶙峋峭立。熔巖流出石縫,火焰在她身後升騰,化為雙翅,凌空招展。那火焰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她揮舞著臨行前媽媽送她的新頭巾……雕像的基座上鐫刻著:「我們的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給綏芬河市民回信中的一段話。這段話以中俄雙語刻寫,孩子們的小手就能撫摸得到。
矗立在綏芬河的嘎麗婭雕像
網友「戰場大鱷」說,「娛樂綜藝明星在這個年代,我覺得只是瞬間的美麗,看完你的紅紗巾節目表演後,才覺得紅紗巾的意義才是歷史永恆不變的經典!」
9月4日,記者電話聯繫上喻越越。談起昨晚在人民大會堂演唱《紅紗巾》時的感受,喻越越直言:「當時挺緊張,腿有點發軟,心跳加速。」
喻越越說,雖然之前有五六次的帶妝彩排,不過正式上場演出時還是難免緊張,因為這是她距離習總書記最近的一次演出,也是她經歷的觀眾規模最大、世界政要最多的一次演出。
「能參加這種規格非常之高的晚會,而且我還是獨唱,實在很難得。」早在2008年與奧運會主題歌演唱者失之交臂的喻越越,談起此次的演出經歷時難掩感激之情,她表示非常感謝編導、作曲、審查節目的領導的幫助,以及那些為他們的彩排、演出辛勤付出的保障人員。
喻越越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喻越越,女,江西撫州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演員,中國音樂劇協會會員,江西青聯常委,江西省愛心公益大使,曾作為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原定演唱者之一,南京青奧會會歌《夢無止境》、閉幕式聖火熄滅歌曲《青春記憶》、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推廣歌曲《紅紗巾》的演唱者。還曾擔任音樂劇《斷橋》女主角白蘭,榮獲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最佳女主角獎;主演音樂劇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來源:人民日報、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責編丨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