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他/她:「膚淺的」表演藝術家ESFP

2021-03-02 倉語亭

在《幻樂之城》裡看到大張偉,再次對這個「嘻哈少年」產生了好感。

大張偉的作品《世界上最幸福的病》在創作過程中,跟導演伊能靜在作品的表達方面產生了強烈的衝突。

大張偉的創作立意是:「主角從小得了一種怪病,臉上只會有笑容,他也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快樂,他覺得能讓大家快樂,自己就會感到很幸福,但是依然有人不理解,不認可,甚至被否定。」而伊能靜導演對故事的想法是「想要主角最後留下眼淚,煽動觀眾的情緒,讓作品有更深刻的表達」。

大張偉反對說:「我不想「深刻」,我不喜歡深刻,也不喜歡文藝,我希望故事表達的就是一個笑話。」

最後還是王菲的一席話點醒了伊能靜,她這樣評價大張偉:「他就是讓別人感到快樂,就是一直要表達快樂,所以他明白,儘管生活是苦的,但是他願意用笑去面對,去解決。」

從大張偉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通過人格類型觀察的角度,他的性格類型是表演者ESFP。(判斷一個人的人格類型需要深入交流、需要長期的觀察探索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這裡僅就其在節目中的表現做初步的感知和判斷,並不一定是其真正的人格類型)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SP技藝者家族中的表演者ESFP。

表演者ESFP極具表現力

因為很強的外在表現力,他們通常很有個人特色,也就是在人群中你通常能一眼看到他,並記住他。這一點大張偉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往看大老師的節目,覺得他就是一個行走的「段子手」,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觀眾的笑神經。

但是在幻樂之城中,他第一次吐露心聲,「就是想把快樂帶給大家」。當然有人不接受他傳遞過來的快樂時,他也會不理解,會傷心,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他。

他的音樂風格、主持風格,以及他在百變大咖秀裡面的模仿秀,都在傳遞「快樂」,他不喜歡沉重的東西。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怎樣的,以前我總是覺得「深沉」才是深刻的,才是真正的藝術。「快樂」是膚淺的,就是娛樂大眾,跟藝術不搭邊。但是自從了解了ESFP,我改變了這種看法。他們有自己對於藝術的看法、追求和執著。

真的很喜歡大張偉在各種節目裡那種「我不管你們,我就是要你們笑」 的蔑視一切的勁兒。

他們喜歡熱鬧,不喜歡獨處


表演者ESFP們總是精力充沛,給人的感覺無拘無束,只要跟別人呆在一起,他們就能營造一種歡快的氛圍,讓周圍的人徹底的放鬆,他們是最稱職的玩伴。

如果你想辦一個以「狂歡」為主題的paty,一定要記得邀請幾位ESFP。

他們活潑熱情,詼諧幽默,善良健談。世界是他們的舞臺,他們就是要表演,就是要周圍的人快樂,有時甚至會表現得滑稽。

獨處反而會讓他們局促不安。

他們把外向型特徵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表演者ESFP的第一天賦Se

ESFP們的主要精神活動Se,也就是他們的第一天賦外向使用感覺S。

他們擅長感知現實世界事物的細節。

所以他們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迅速抓住被模仿者神態、語氣、著裝等特點。

他們大多數也會走在時尚的前沿,對服裝、服飾、色彩很敏感,也有自己獨特的審美。

他們關注的點就是「現在」、「這兒」,在當下的這一刻要快樂,要體驗,要刺激,而對未來和可能產生的後果沒有那麼關心。

 

天生的表演者ESFP們也立志成為大藝術家,他們大多數認為自己極具藝術家氣質,只是每個追求的藝術的人的道路註定是坎坷的。被人否定時,特別是不被主流價值觀肯定時,最是傷心。

但是我最佩服藝術家的一點就是,他們永遠遵從自己的內心,從未改變。

記得楊迪(諧星)在某節目中說:「我小時候看相聲一類的節目,覺得兩個人能在一個小舞臺上,給那麼多人帶來快樂,我就很嚮往,希望自己也可以走上那樣的舞臺。」,然後他就就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珍視每一次舞臺表演的機會。

誰能說這種願望「膚淺」呢?誰能說這種追求就沒有價值呢?

相關焦點

  • 大張偉再爆金句:從他的「膚淺」裡,我看到成年人最真實的一面
    他出生在1983年,家境比較貧寒,不過幸運的是父母都非常的開明。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音樂愛好,所以父母就白天工廠上班,晚上賣煎餅。因為大張偉對音樂非常的喜愛,所以他很小就參加了童聲合唱團,直到15歲時他又和王文博、郭陽一起組建了樂隊唱搖滾。
  • 一文讀懂表演者ESFP性格類型
    注意,沒有任何第三方規定你不準將高大上的理念通俗化,你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越是講求實際和眼見為實,那麼,他就越不相信想像力所帶來的可能性、預感或者第六感。因為,可能性是不存在的,看不見,也摸不到。感覺型的人,會對其持有懷疑和抵制的態度。」如果。
  • 大張偉憑感情觀上熱搜,「膚淺」的他,卻把浪漫的一面展現給了她
    很多人說他膚淺,但他只是在做最真實的自己 很多人說張大偉現在的歌都是口水歌,很膚淺。 從《嘻唰唰》之後,大張偉聽到了太多這樣的詞了:沒有營養、口水歌、膚淺、媚俗。 可他卻絲毫不管這些評價,因為他覺得做人、做音樂,首先是要真實。
  • 骨子腔創始人、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黎佩儀再收新徒
    黎佩儀是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骨子腔創始人,她自成一格的「骨子腔」風靡海內外,是一位德藝雙馨、具有大家風範的藝術家。
  • 荀慧生嫡傳弟子、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逝世
    虎撲6月8日訊 6月7日,荀慧生嫡傳弟子、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逝世,於2020年6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熱議,詳細內容如下:【荀慧生嫡傳弟子、#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逝世#,享年91歲】記者6月7日從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得知,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教授、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張正芳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5日22:50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 嫁大31歲丈夫引爭議,她笑網友太膚淺?
    嫁大31歲丈夫引爭議,她笑網友太膚淺?張紀中在69歲的高齡喜得一女,想來心裡應該十分的高興。只不過,他的老婆可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張紀中年輕的時候是一名演員,別看他現在大鬍子白頭髮的小老頭模樣,但是曾經也是有過長得帥的時候。這也不禁令人感慨,歲月真的是一把殺豬刀啊。
  • 會員風採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韓福香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韓福香先生在京劇《天霸拜山》中飾黃天霸)(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韓福香先生在京劇《呂布與貂蟬》中飾呂布)(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韓福香先生在京劇全本《大破天門陣》中飾穆桂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韓福香先生在京劇《火焰山·三借芭蕉扇》中飾鐵扇公主)雲南省京劇院創建於1960年,近50年來一直立足於祖國西南邊疆,以其濃鬱的民族風情、完整的藝術呈現和嚴格的舞臺作風,形成了雲南京劇獨特的藝術風格
  • 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元春病逝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元春2020年12月19日17時06分在京因病逝世,享年91歲。告別儀式將於本周三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李元春生於1929年,河北河間人,幼拜李蘭亭為師,習武生,並受教於尚和玉。
  • 人物|京劇表演藝術家郝壽臣
    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戲曲教育家郝壽臣,是香河縣五百戶人。 他的父親本來是農民,由於連年災荒,收成不好,就到北京城裡學木匠。滿師後,把家眷從香河接到北京。清光緒十二年農曆四月初七(1886年5月10日),郝壽臣出生在崇文門裡東城牆根兒這個貧苦的工人家庭。幼年取名萬通。
  • 猜猜看︱兩位表演藝術家,各位猜猜都是誰?
    昨天問的問題是,圖片中的這位昔日美女明星,她是誰呢?大家的回答都很踴躍,而且,基本上都答對了,真是很棒哦!親愛的們,咱們再接再厲啊。今天,咱們來看一張老照片,兩位表演藝術家,很難得的一張合影照。各位能認出她們是誰嗎?能說出她們的代表作品來嗎?(其實又是一道送分題哦)。
  • 膚淺,且有害,建議《奪冠》禁播
    因為它膚淺,甚至有害。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這部電影態度上膚淺、立意上膚淺、表現上膚淺,最終呈現出來的感動,也是膚淺的,甚至是對民族有害的。再瑰麗,它也只是惡之花。,我們來聊聊電影《奪冠》在立意上的膚淺。十分明顯,當陳可辛自己也沒搞清楚「女排精神」的時候,便迫不及待地在概念、標籤裡加入一些「個性」、「熱愛」、「自由」或者「科技」之類的新鮮元素、拿來元素,他顯然是不負責任的、膚淺的,且絕對有害於社會的。
  • 中國十大相聲演員,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有幾位?沒有郭德綱哦!
    相聲是一種清朝就開始了的民間說唱曲藝,他的傳承和學問更是博大精深,但對於普通觀眾的我們自然享受笑聲就好,你也喜歡聽相聲麼?認識的有名的相聲演員有哪些?知道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都有誰麼?一起來看看吧!張三祿是八角鼓藝人,最早他是丑角,演出時經常當場抓哏。他性情怪僻,同行都不願意跟他搭班子,他就離開了八角鼓班子,自己在天橋撂地,表演「說學逗唱」四種技能。他稱自己的表演為「相聲」,取「相」貌之「相」,「聲」音之「聲」。也就是說,「相聲」這個詞是張三祿創造的,也是張三祿把「相聲」確立為一種藝術形式。
  • 50歲王菲再唱《人間》,讀懂她,便是讀懂人生
    但對愛情有著執著信仰的王菲,依然給竇唯郵寄了一封信,並跟他訴說了最近心情不好之類的話,最後一句還是「你以後可不可以別再叫我小王?」儼然就是女友在跟男友抱怨一樣,此時的竇唯,知道他再也無法逃避了。兩個女孩,他必須做出選擇,結果大家也都知道。
  • 治癒系經典《海蒂和爺爺》啟示:「讀懂自己,讀懂別人,讀懂愛」
    電影裡的小姑娘海蒂和爺爺,以及戲份並不多的克拉拉奶奶,兩個主演,一個配角,精準詮釋了三個人生主題:讀懂自己,讀懂別人,讀懂愛。「海蒂爺爺」的啟示:讀懂自己海蒂爺爺常年一個人生活在大山裡,村裡有傳言說,他還曾經殺過人。海蒂爺爺給人的感覺,是孤僻、古怪,沒有感情。海蒂剛剛來到他身邊的時候,他也是拒絕和排斥的,那意思似乎在說:「我不需要陪伴,我不需要感情,我一個人很好!」
  • 李陀批林達作品膚淺:他和瓊瑤造成的混亂很嚴重
    (記者鄧玲玲)「林達一不是學者,二不是作家,甚至也不是一個記者,他頂多是一個很糟糕的業餘作者。誰縱容了這麼一個業餘作者不負責任的言論,這麼一個膚淺的觀察,這麼一個充滿了偏見的、充滿了無知的思想在中國大規模的出版和販賣?」在上周五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國人與國際縱隊:西班牙的召喚》沙龍上,作家李陀回答學生提問時,如此評價知名旅美作家林達。
  • 「膚淺」的大張偉,憑感情觀上熱搜,今37歲,卻把浪漫給了她
    「膚淺」的他也有很多人認為他並不是一個認認真真的人,其實他只是沒有把自己更加的宣揚。如今的他已經37歲了,之前大家對於他的評價就是所唱的歌曲很膚淺,沒有營養現在完全改變了他,又因為感情觀上了熱搜,讓大家覺得他的現實生活肯定也特別浪漫。
  • 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黃宗英逝世 享年96歲
    記者從上海作家協會獲悉,我國著名作家、表演藝術家,曾獲得上海第七屆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的黃宗英先生於12月14日凌晨3點28分逝世,享年96歲。提起黃宗英,她不僅是舞臺上美麗動人的"甜姐兒",更是妙筆生花的作家。
  • 【蕭Sir說事】承認自己膚淺吧,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看著許知遠先生在《十三邀》裡那張不帥卻滄桑的臉,那種很高深的表情,許先生到底是膚淺還是高深呢?他若膚淺,他讀了那麼多的書,那麼多名人有識之士願意接受他的那種很「裝」卻很特殊的提問?又反問一句,他若深刻,為何一介書生,這麼樂意在鏡頭面前擺出各種故作深沉的姿勢和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