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相聲演員,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有幾位?沒有郭德綱哦!

2020-12-20 馬踏飛燕99

相聲是一種清朝就開始了的民間說唱曲藝,他的傳承和學問更是博大精深,但對於普通觀眾的我們自然享受笑聲就好,你也喜歡聽相聲麼?認識的有名的相聲演員有哪些?知道殿堂級相聲表演藝術家都有誰麼?一起來看看吧!

在介紹十位大師之前,先介紹一下相聲的開山鼻祖: 

相聲的開山祖師爺有兩種說法,一是張三祿,一是朱少文。張三祿創造了「相聲」這個詞,把相聲確立為一種藝術形式;朱少文則首次開始表演對口相聲,並為相聲行當立了規矩。相聲第四代門長張壽臣曾談到,在朱少文之前也有相聲,但那是「暗相聲」,是口技和故事的組合,而「明相聲」的形成,始祖就是朱少文。現在觀眾仍十分熟悉的《大保鏢》《黃鶴樓》,就是朱少文的作品。朱少文藝名「窮不怕」。

張三祿是八角鼓藝人,最早他是丑角,演出時經常當場抓哏。他性情怪僻,同行都不願意跟他搭班子,他就離開了八角鼓班子,自己在天橋撂地,表演「說學逗唱」四種技能。他稱自己的表演為「相聲」,取「相」貌之「相」,「聲」音之「聲」。也就是說,「相聲」這個詞是張三祿創造的,也是張三祿把「相聲」確立為一種藝術形式。

中國十大相聲演員

1、侯寶林

侯寶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世紀相聲大師,語言大師 。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相聲藝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達到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高峰。

侯寶林先生是相聲界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在他漫長的60年的藝術生涯中,潛心研究並發展相聲藝術,把歡笑帶給觀眾,他為相聲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

2、馬三立

馬三立 ,中國已故相聲泰鬥,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之子。回族,甘肅省永昌縣人。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顧問、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是五、六、七、九屆天津市政協委員。亦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擅使「貫口」和文哏段子。

馬三立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潛心探索,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馬氏相聲」,是當時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鬥」,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與尊敬。

3、張壽臣

張壽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雙兒,評書藝名張豫華(拜師張誠潤),相聲大師,相聲藝術第五代掌門人,兼評書演員,父張誠甫,評書演員兼說相聲。十二歲在北京拜焦德海為師。一九七零年,七十二歲的張先生病故於天津。

4、張永熙

張永熙(1923年-2015年7月16日),男,原名張寶康,藝名「小張麻子」,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因常與張壽臣、常連安、陶湘九等相聲界前輩同臺演出,藝術日臻成熟,在觀眾中逐漸享有聲望。張永熙長於「學」,他的學唱涉及面很廣,評彈、單弦和各種大鼓都在他的相聲中得以再現,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南方觀眾的喜愛,被譽為相聲界的「江南旗」。與相聲泰鬥侯寶林先生齊名,合稱「北侯南張」。

5、劉寶瑞

劉寶瑞(1915年-1968年10月6日),北京人,中國相聲第六代演員,師從張壽臣。劉寶瑞的相聲作品借鑑吸收了獨角戲、評話、電影、戲劇等姐妹藝術的優點,大膽革新創造,形成了聲、容、情、神兼備的獨特藝術風格。尤以單口相聲見長,被譽為「單口大王」。劉寶瑞對新相聲的創作、傳統相聲的挖掘整理、單口相聲表演藝術的發展與提高均作出了重要貢獻。

6、馬季

馬季(1934年-2006年12月20日)原名馬樹槐,出生於天津市寶坻區,天津寶坻區黃莊村人,已故相聲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其相聲作品中以《登山英雄贊》、《畫像》和《找舅舅》等節目影響為大。2006年9月,中國曲藝界的牡丹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給馬季。2006年12月20日因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逝世於北京,享年72歲。

7、常寶華

常寶華(1930年12月至2018年9月7日),男,滿族,天津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拜相聲大師馬三立為師,歷年來創作(包括合作)相聲、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國各報刊發表五十餘篇。授業徒弟包括:趙福玉、牛群、包長春等。2018年9月7日,常寶華在北京去世,享年88歲。

8、侯耀文

侯耀文(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出生於北京,中國著名相聲作家、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國家一級演員。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文工團黨委委員、副總團長兼說唱團團長。

1985年成為「全國十大笑星」之一,1993年獲美國華美藝術學會頒發的 「國際藝術成就證書」,1996年榮獲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等多項榮譽。2007年6月23日,因突發心源性心臟病於北京昌平區玫瑰園別墅家中病逝,享年59歲。

9、馮鞏

馮鞏,原名馮明光,男,1957年12月6日出生於天津市,祖籍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相聲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獲得者,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第二屆主席。

10、姜昆

姜昆,男,1950年10月19日出生於北京,祖籍山東煙臺。畢業於中央電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相聲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擔任主持人並表演相聲《錯走了這一步》和《對口詞》而走紅。

2009年被中國名人報導中國相聲小品人才庫收錄。2003年被中國文聯授予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的光榮稱號。2017年7月20日,再次當選中國曲協主席。

最後,要說的是德雲社班主郭德綱,雖然還稱不上大師,但是他對相聲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假以時日,成為大師不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 相聲大師郭德綱鼎力加盟
    《相聲有新人》概念海報
  • 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侯寶林弟子)於洛杉磯逝世,享年...
    據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消息,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先生於當地時間2018年10月14日在洛杉磯去世,享年93歲。吳兆南1924年出生於北京,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
  • 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侯寶林弟子)於洛杉磯逝世,享年93歲
    吳兆南1924年出生於北京,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1982年吳兆南拜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為師。2000年,吳兆南獲美國林肯文化藝術中心頒發的終生藝術成就獎。當時相聲沒有「譜」,吳兆南只能憑空想像,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總之要湊足40分鐘逗人發笑。此後陳逸安、魏龍豪又被請來加盟。於是,吳兆南口述,陳逸安、魏龍豪寫「臺詞」,三人合力創作出一批像《口吐蓮花》、《誇講究》、《黃鶴樓》這樣的相聲作品。1968年他倆在中國臺灣出版第一張相聲唱片,後又錄製相聲集磁帶《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捕軼》等,匯集了250多段相聲精華。
  • 「少馬爺」亮相相聲春晚:郭德綱應該算我們家傳承人
    除了德雲社的眾多演員參與之外,還邀請來了馬志明、田立禾、楊少華、魏文亮、石富寬這幾位相聲表演藝術家,一起共話「家和傳承」。作為馬氏相聲傳人、相聲泰鬥馬三立先生的長子,馬志明先生被喜愛他的觀眾尊稱為「少馬爺」。馬志明屬於寶字輩演員,是當今相聲界輩分最高的演員之一。
  • 【盤點】相聲小品演員中的民主黨派成員,你認識幾位?
    出生於1957年12月,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師承於相聲演員馬季。馮國璋曾孫。現為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總監。馮鞏1986年首次登上春晚舞臺,此後每年除夕夜,馮鞏總是陪伴著觀眾度過,是唯一一位連續30多年參加央視春晚的演員。那一句馮氏經典「我想死你們啦」,也成為了許多人過年的回憶。
  • 央視《喜劇班》點評郭德綱為「相聲裡程碑人物」,這意味著什麼?
    對於很多愛好相聲的觀眾而言,或許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郭德綱不僅帶領德雲社逐漸壯大,而且也讓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再次復興,相聲的再次火熱,郭德綱功不可沒。有的觀眾喜歡郭德綱,有的觀眾認為德雲社的相聲庸俗了一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偏好,有的人喜歡聽姜昆或侯耀華等主流相聲大師的相聲,有的人愛聽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郭德綱究竟是救了相聲還是害了相聲?相聲前輩這樣說
    隨著幾年前的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的播出,成功將嶽雲鵬推進了大眾的視野,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德雲社越做越火之前,相聲還只是我們春晚時津津樂道的一項表演而已,但如今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很多年輕的相聲演員也越來越被大眾熟知,並且相聲這一門藝術也夾雜進了商業、綜藝等各個領域,而相聲演員也不單單只是站在舞臺上說相聲而已,特別是郭德綱的幾位得意門生,也接起了廣告、綜藝、甚至電影電視。
  • 哀悼 |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先生去世
    據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中國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先生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在洛杉磯去世,享年93歲。
  • 瞞不住了:相聲演員馬春然的弟子,實名舉報德雲社?揭秘郭德綱海外演出的內幕
    小編的話:昨天,也就是2019年6月14日,小編在網上看到一條實名舉報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帖子,舉報者是「相聲表演藝術家馬春然的弟子」,在「小辮兒」
  • 郭德綱被批,有鬥有笑沒有好相聲
    很多人批評這個節目不好看,很多人點燈熬油的看完,看完還得罵兩句低俗顯得自己高雅,也是挺辛苦的,最近某官媒寫文章批評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有鬥有笑就是沒有好相聲》。文章一針見血的批評這些演員在節目中出洋相,就是看不到生活的真實。文章的作者叫水滿則溢,這名字挺好,比半瓶子水顯得水多。
  • 盤點中國十大相聲大師,不認識他們不能算真正的相聲愛好者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服務者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1976年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相聲演員。1983年擔任首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1987年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相聲《虎口遐想》。1992年獲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獎。2003年被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12年11月29日,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 郭德綱于謙是最受歡迎的相聲演員嗎?盤點當今五大相聲組合
    中國相聲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樂趣。那麼現在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一起來看看吧。和趙小林,深受觀眾喜愛的兩名相聲演員,兩人一路兢兢業業走到了今天,現在的成就是對他們努力最好的回報。
  • 如果郭德綱和德雲社沒有了,相聲會怎麼樣?
    現在走的幾位混的怎麼樣,有目共睹了。所以如果德雲社沒有了,對應德雲社自己來說,影響也就是沒有嶽雲鵬他們。只是截止到現在這個時間點,不會造成什麼影響。而火爆的相聲往往是需要反覆「打鐵」的,相比小品更加依賴於觀眾的反饋,所以春晚相聲一直很難創作。北京創新見長,天津傳統厚實,各地表演有張力,這是對目前全國拔尖兒的年輕相聲演員現狀的概括,但最後上的卻是由功力不深的撒狗血選手演的傳統段子,也是有點兒意思了。
  • 他與郭德綱同一天拜師,如今再也不說相聲
    侯門相聲,傳承於侯寶林大師,在經過中庸但依舊可期的侯耀文先生之後,有了郭德綱先生。郭德綱先生不僅將侯門相聲發揚光大,更推動了中國傳統相聲走向更大的舞臺,這是相聲之幸運。這話不是我說,也是相聲界一些健在的大師們說的。如果單論對當代相聲的影響力,排名靠前的前被大師們都比不上郭德綱的思想。我一直敬佩郭德綱,這是一個從未放棄相聲卻讓你想起他就能想起相聲的當代娛樂大師。
  • 德雲社四位女相聲演員
    邢鶴薇女相聲演員其活潑清新靈氣的形象贏得不少粉絲的擁護。自2010年10月15日主持名門之後專場亮相人氣飆升。經常表演的作品有《八扇屏》《口吐蓮花》等作品。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飾演夏香。郭德綱的女弟子,生日1984年8月23日,之前一直跟隨高峰學習相聲,從2007年跟隨郭德綱。
  • 郭德綱:說我是相聲教育家我承認
    ,身份就多了,相聲演員、影視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創建了德雲社,收了很多徒弟,是個全能藝人,師父是侯耀文先生。,特別有經營能力。這些又是最底層的徒弟,也能被教育成材,也是郭德綱的能力啊,也可以說相聲的魅力真大,不但教育了他的那些徒弟的思想,也教育了徒弟的能力。郭德綱說相聲圈是整個娛樂圈裡犯錯誤機率最少的,幾乎沒有。不得不佩服啊,郭德綱收徒弟一點也不吝嗇,什麼樣的都收,徒弟說給師父再加一個頭銜是收容所。
  • 郭德綱距離相聲大師還有多遠?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郭德綱如今在相聲界可謂是首屈一指,那麼郭德綱距離成為相聲大師還有多遠呢?咱們今天就來盤一盤!說到相聲大師,小編能想到的就是馬三立相聲表演藝術家,那麼就會有人問了,以郭德綱現在的名氣和聲望為什麼算不上相聲大師,咱們一一道來!
  • 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還是相聲成就了郭德綱?
    那麼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還是相聲成就了郭德綱?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相聲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至民國初年,單口相聲出現,而後漸漸出現對口相聲、群口相聲。解放後相聲藝人的社會地位提高,大多數相聲藝人進了演出團,有了穩定收入。
  • 熟食企業捧郭德綱為相聲大師,可侯耀文的話言猶在耳
    近些年來,對於「大師」這個榮譽稱呼卻有兩個不好的傾向。一種是貶低,比如一些人就說「活到最後的就是大師」,似乎大師只和壽命有關一樣。在筆者看來,這種貶低就像小孩子看人家吃雪糕,自己沒有不服氣,非要在別人的雪糕上吐唾沫。
  • 相聲界僅存寶字輩相聲演員楊少華
    楊少華,1932年出生於北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1944年進入北京啟明茶社學習相聲。90年代初與趙偉洲搭檔合作表演《枯木逢春》、《危言聳聽》,創造出了在捧哏演員使「蔫哏」的獨特表演手法,反響極佳。2002年,在謝亞平導演的中國傳統相聲系列劇《笑口常開》(又名《原本你也是壺茶》)中分別飾演「慢性子」與「剃頭匠」兩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