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企業捧郭德綱為相聲大師,可侯耀文的話言猶在耳

2020-08-18 我就是個碼字的

大師,一個專有名詞,一般指的是兩種人群。

一種是對和尚的尊稱,如玄奘大師,鑑真大師。

還有一種,指的是造詣深且享有盛譽的知名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如吳清源大師。

我們常說的大師一般是指後面這種。

大師,其實是一個很高的榮譽稱號,不是什麼人都能擔得起的。

近些年來,對於「大師」這個榮譽稱呼卻有兩個不好的傾向。

一種是貶低,比如一些人就說「活到最後的就是大師」,似乎大師只和壽命有關一樣。在筆者看來,這種貶低就像小孩子看人家吃雪糕,自己沒有不服氣,非要在別人的雪糕上吐唾沫。

還有一種不好的傾向是濫用,什麼阿貓阿狗的人物,只要是有點兒名氣都敢稱大師。

筆者不熟悉其他行業,單就相聲行業來說,這幾年就有一些類似現象。

比如楊少華、侯耀華等人在出席一些商業活動時,活動主辦方就有稱呼他們為相聲大師的做法,甚至有時候還拉橫幅。其實對於這兩位的相聲造詣和貢獻,稱呼相聲名家就足夠了,大師稱號他們還擔不起。

別看一個稱號似乎不是大事,但在明眼人看來,亂稱呼不僅對相聲藝人沒啥好處,對企業的形象似乎也有些負面。

近日,一向自稱「非著名相聲演員」的知名相聲藝人郭德綱,給某家知名熟食企業代言了。

對於郭德綱的此次代言,網絡上小有波瀾,比如拉出他上次代言保健品的黑歷史,甚至還有人調侃他代言企業挑得不好。

對此,筆者的看法是,郭德綱有名氣有流量,企業需要曝光量,再考慮到該企業的母公司有請相聲演員(馮鞏)代言的傳統和成功經驗,因此籤約郭德綱做代言人在商業邏輯上毫無問題。

開句玩笑話,如果說有點瑕疵的話,那就是馮鞏和郭德綱的體型對比了。

不過,該企業宣發郭德綱代言人的圖片卻引起了爭議,因為在那張廣為流傳的圖片上,郭德綱不僅被稱之為管理學大師,還被冠以「相聲大師」的稱號。

這合理嗎?

當然,關於大師的認定,似乎也沒有個法定標準,原則上講隨便每個人都能叫「某某大師」,反正不犯法。

但是,相聲行業對相聲大師的認定卻自有標準。

目前來說,相聲大師名單的確定,有兩個比較權威的信源,一個是央視,一個是著名曲藝理論家薛寶琨。

央視曾做過一個專業欄目《相聲大師》,收錄了七位相聲大師的生平介紹,名單如下:李德鍚、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馬季

薛寶琨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他心裡的四位大師人選: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對比央視的相聲大師名單,薛寶琨沒提的三個人中,李德鍚是相聲第一個大明星,只是時間太遠。常寶堃年輕,但他有特殊身份。馬季被廣泛認可,但考慮到薛寶琨和侯寶林的關係……因此他沒選這三位也情有可原。

不管是對比上面這七位還是四位,郭德綱確實在相聲造詣和行業認可度上差了不少,不過畢竟存在時間差,用現在的眼光看,郭德綱能夠配得上相聲大師稱號嗎?

巧了,相聲界有一位明確提出相聲大師標準的人,正是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

侯耀文曾提出過相聲大師的五條標準:

第一,相聲表演藝術家,而且是權威。

第二,相聲創作家,獨立寫劇本。

第三,相聲教育家,桃李滿天下。

第四,相聲理論家,著書立說。

第五,相聲評論家,對相聲行業爭議問題指引方向。

筆者認為,侯耀文提的這五個標準很到位,不過我們也要說,他這就是按照自己父親侯寶林量身定做的標準,侯寶林之前的相聲大師他管不著,但侯寶林之後的相聲藝人,想被侯耀文承認為相聲大師,就必須同時符合這五條標準。

曾有人認為侯耀文提這五條標準是在否定馬季的相聲大師地位,其實不然,不管侯耀文怎麼想,但按照他這五條標準來,馬季還真就符合。

馬季的表演和創作,堪稱大家,徒弟也是桃李滿天下,相聲理論文章著述頗多,相聲行業的發展方向也經常給予評論和指導。

所以,馬季的相聲大師地位是誰也抹殺不了的。

那麼,如果按照侯耀文的五條標準,郭德綱符合嗎?

很明顯,不符合啊。

郭德綱的相聲表演可以,雖然造詣上比前輩差不少,但時無英雄啊。

創作方面雖然曾被抓抄襲實錘,但總體上還算不錯。

相聲教育方面,能培養出何雲偉、曹雲金、張雲雷、嶽雲鵬等幾位年輕演員也算相當不錯的成績。

郭德綱最大的短板在於後兩個,一個是著書立說,郭德綱確實寫書,不過他那個書的內容不是自傳就是罵同行,應該屬於商業書籍性質,賺錢用的,和相聲理論不搭邊。

另一個就是相聲評論,郭德綱當過相聲綜藝導師,但他的評論格局太小,對於行業的發展沒有什麼幫助,那就更不用提經常性挑起行業內紛爭的那些「評論」了。

侯耀文的標準,郭德綱都不符合,那就更別提其他同行的標準了。

因此,這家熟食企業給郭德綱標「相聲大師」,是一個不太妥當的做法,對於郭德綱本人和企業都會帶來一些不太好的風評。正常情況下,郭德綱應該建議企業不要這麼寫,不過在利益面前恐怕也得屈從資本的意願。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師父的話言猶在耳啊。

相關焦點

  • 相聲新勢力玉浩為恩師祝壽,其師父與郭德綱都是侯耀文弟子
    侯耀文有28位入室弟子,按拜師時間順序算得話,他們分別是:李博成、李博良、趙廣武、賈倫、高玉慶、李炳傑、單聯麗、陳寒柏、郭秋林、劉際、李福勝、王偉、馬小平、王兆麟、楊 光、奇志、薑桂成、王玉、劉捷、郭曉小、荊林野、郭德綱、常寬、魏元成、趙衛明、張繼平、楊進明、段軍。大家看到那個魏元成沒有?對,他就是玉浩的師父,侯耀文的弟子。也就是說,11月22日是魏元成的生日。
  • 郭德綱紀念恩師侯耀文寫了首詩,網友好評如潮,這首詩水平如何?
    侯耀文當時可是相聲圈泰山北鬥級的人物,郭德綱毅然答應了下來。有了侯耀文的「背書」和指點,郭德綱迅速在相聲圈紮下了根,繼而大紅大紫,侯耀文就是郭德綱的貴人,在關鍵的時刻,拉了郭德綱一把。郭德綱最後自己也承認,道:「師父侯耀文是我一生的貴人」相聲圈講究師承和輩分,不忘師恩,是本分。飲水不忘挖井人 居安當思歸來源。
  • 當侯耀文去世13年,郭德綱用相聲諷刺「師娘」
    現在「扛把子」郭德綱在相聲領域非常流行,而且郭德綱幽默幽默,有一定的相聲天賦,他的《德雲社》也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相聲組。不僅在中國有很多分支機構,在國外也有很多分支機構,現在很多流行的相聲演員都是來自德雲社,非常流行。
  • 相聲大師侯耀文離世13年,愛妻被「侄兒」戴志誠「截胡」16年
    說起相聲,我們會想到在相聲界具有影響力的郭德綱、于謙、馮鞏等人。其中郭德綱在2004年拜在了相聲大師侯耀文門下。2004年剛出道的郭德綱在相聲界受人排擠,沒有人敢收郭德綱為徒但他又愛說相聲。這時侯耀文便打電話來「我想收個徒弟,你看你行嗎?」
  • 2004年,在反對聲中侯耀文為何執意要收,被排擠的郭德綱為徒
    01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相聲在中國是一項傳統的藝術如果沒有這樣的師父,任憑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會受到相聲界的集體排斥。郭德綱當年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侯耀文是相聲界的大師,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師從趙佩茹也是一位相聲大師,侯耀文可謂是根正苗紅,在相聲界地位相當高。
  • 「相聲大師」侯耀文,當年被親侄「撬」走的妻子,如今是喜是悲?
    郭德綱大師,上一代還有一位更出名的相聲演員名叫侯耀文。他也是郭德綱的師傅,因此郭德綱在為人處事方面跟侯耀文大師很像。或許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侯耀文,在70、80年代,侯耀文大師可是非常紅的一位相聲大師。他是因為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很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而被大眾所熟知,一聽他說話,就知道他是不是一個有才華的人。
  • 前腳與相聲大師侯耀文離婚,後腳就嫁「侄兒」戴志誠?
    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就是——相聲大師侯耀文。1995年,郭德綱就創辦了德雲社,剛開始起步都是很難的,除此之外,他還受到了同行之間的排擠,這時候只有侯耀文向他伸出手,收他為徒弟,這讓郭德綱在同行面前,就挺直了自己的腰杆子。
  • 郭德綱:相聲大師的孤獨人生
    ,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相聲大師了,他帶給我們的總是一段段有趣的相聲,帶給我們的總是歡聲笑語。可是在臺上折騰沒完的郭德綱,卻曾經坦言自己不善於交際,喜歡自己獨處,稱自己有交際恐懼症。我們經常在臺上看到郭德綱能言善辯的,沒有郭德綱接不住的話,話說他應該是語言藝術的大師,為何臺下卻有如此反差呢?
  • 好風憑藉力郭德綱事業上的推手,侯耀文為什麼收郭德綱為徒?
    相聲有三個發源地,分別是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常見的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及群口相聲。從第一個說相聲的藝人張三祿算起(道光、鹹豐年間人,具體年月日不詳,被公認為「第一個說相聲的人」),至今發展已近200年,可以說,凡是能聽懂中國話的人,都能夠聽懂相聲。
  •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小品作為相聲的最大競爭對手,以其貼近現實生活的特點和高度集中的戲劇衝突,再加上演員的出色的表演,將相聲內含的喜劇因素轉化為可視形象,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這種新生的藝術形式因為具有與相聲相近的功能和效果,對已有兩千年發展歷史的相聲產生了很大的衝擊,這一點在中央電視臺收視率最高、最熱鬧的節目春晚中表現的入木三分。
  • 他與郭德綱同一天拜師,如今再也不說相聲
    侯耀文先生,斯人已逝,他的遺產曾掀起一股爭奪熱潮,這裡按下不表。觀人觀事,只說歷史故事。侯門相聲,傳承於侯寶林大師,在經過中庸但依舊可期的侯耀文先生之後,有了郭德綱先生。郭德綱先生不僅將侯門相聲發揚光大,更推動了中國傳統相聲走向更大的舞臺,這是相聲之幸運。這話不是我說,也是相聲界一些健在的大師們說的。
  •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侄子戴志誠轉身娶了「嬸嬸」,他現狀如何?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侄子戴志誠轉身娶了「嬸嬸」,他現狀如何?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很多行業因為網際網路的興起而逐漸好轉了起來,很多人在網上拍段子,賺的盆滿缽滿,同時也帶動了一些原本不景氣的行業,其中「相聲」便是其中之一。
  • 都是說相聲,為什麼侯寶林能稱作相聲大師,郭德綱卻只能是演員
    這是藝術水平;侯寶林還著力培養人才,編寫相聲典籍,指引相聲發展的大方向,帶來了相聲半個世紀的輝煌。這才擔得起相聲大師的稱謂。相聲界最後一位大師是馬季,這算是共識。當然現在沒有這種提法,也沒有一個媒體將其稱作大師,這要得益於侯耀文的功勞。
  • 相聲大師侯耀文離世13年,被"侄兒"戴志誠撬走的嬌妻,如今怎樣
    在前段時間6月23日的時候,德雲社創始人郭德綱在自己社交平臺發文,以此來紀念自己師傅侯耀文逝世13周年,而且字裡行間都透露出郭德綱對師傅的挽懷之情,說到侯耀文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兒子
  •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13年,愛妻已被"侄兒"戴志誠"撬"走16年
    說起現如今的相聲界,德雲社可謂是一家獨大,我們所熟悉的郭德綱、郭麒麟、嶽雲鵬都是出自德雲社,但是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就,郭德綱一直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相聲大師侯耀文。前段時間,郭德綱在網上發了一條緬懷侯耀文的帖子,一代大師侯耀文在2007年6月23日不幸去世,享年59歲,雖然時隔
  •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13年,愛妻被"侄兒"戴志誠"撬"走16年
    要說如今的相聲行業,德雲社可謂是一家獨大,我們所熟悉的相聲演員郭德綱、郭麒麟、嶽雲鵬都是出自德雲社,但是德雲社能有今時今日,郭德綱最要感謝的還是侯耀文。一代大師侯耀文於2007年6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59歲,雖至今已13年有餘,但郭德綱卻從沒有忘記自己的恩師。
  •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13年,愛妻早已被「侄兒」戴志誠「撬」走16年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相聲非常講究傳承與尊師重道。此前郭德綱舉辦大型的收徒活動時,郭德綱與于謙剛入場,在場的所有徒弟均立即站起來向師父問好。平日裡郭德綱的徒弟們也是對他十分敬重,哪怕如嶽雲鵬般,儼然是二線明星,但提起師父郭德綱,態度依然是非常尊敬的。
  • 到底誰捧紅的郭德綱?原來不是侯耀文,直接打臉侯耀華!
    郭德綱是相聲界的紅人,當年三度,從天津到北京求生,期待成就一番大業。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直到遇到恩師侯耀文才令他走向根正苗紅這條路。如今郭德綱創建了德雲社,成為中國相聲界的第一高等殿堂,培養了四百多位徒弟,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主流相聲也難以達到的高度。
  • 相聲大師侯耀文去世14年,嬌妻卻已被「侄兒」戴志誠「撬」走17年
    相聲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天然就屬於娛樂圈的一部分。雖然舊社會天橋時代相聲表演藝術家們的社會地位很低下,但是新社會之後,這個以往的賤行終於擺脫了罵名,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之一,這期間離不開很多前輩的努力。就像相聲大師侯耀文一樣,他不僅在相聲領域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貢獻,將相聲這門藝術形式發揚光大,同時也培養和提攜了很多後輩和新人,譬如徒弟郭德綱,這一點也值得後來人欽佩。
  • 相聲大師侯耀文離世13年,被「侄子」勾走魂的小嬌妻今怎樣了?
    「德雲女孩」這個稱呼,好像出現在大眾眼前的頻率越來越高了,也從側面說明,中國的相聲,也逐漸崛起了。而說起相聲,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了吧。郭德綱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天津小夥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相聲團體的創辦者,與他數十年來的努力是完全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