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左岸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如果遇到糾紛想去法院打官司,或者被別人告了,自己去訴訟是否必須要請律師呢?
首先我們明確的是,法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當事人必須請律師,是否要聘請律師代理案件由當事人自行決定。去法院起訴只需要準備起訴狀就可以了,法律法規中目前沒有明確規定必須要請律師的要求,可以自己提交起訴狀進行起訴,如果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將原告口頭陳述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但是律師是法律職業者,確實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畢竟相比於不懂法的人,律師所了解的法律知識和辦案經驗可以幫很多當事人規避一些訴訟風險。比如,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申請迴避等等程序問題,大部分人是不清楚的。律師的作用在於可以最大化保護當事人利益,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隱藏風險,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存在的風險。總的來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律師的幫助可能會更好的實現對當事人利益的保護。同時一個案件,從立案到結案,其中的時間是比較長的,當事人如果要自己訴訟,勢必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對於工作、生活比較緊湊,抽不出時間訴訟的,那麼請律師代理就可以節省很多麻煩。
如果是法律關係明確、案情簡單、涉案金額不大的,當事人可以不請律師。當事人可以通過查詢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訴訟程序和相應法律依據,自己就能去訴訟。當事人需要寫好起訴書,準備證據材料,向法院遞交起訴書和證據,按規定交納訴訟費等。而對於刑事案件、事實爭議較大、標的數額較大的案件、複雜的商業案件等等,這種明顯難度較大的案件,當事人最好聘請律師解決。
總的來說訴訟是否聘請律師由當事人自行決定,法律並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但律師畢竟是專業的職業者,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