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到了年底了,這個時候農民幾乎是沒有農活做的,大家都是聚在一起聊天,要麼就是在家裡待著,像我們北方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多數人都是喜歡貓在家裡,沒有事的時候大家就會在一起喝點小酒,聊聊天。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首先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都會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出門的禁忌,比如你要是出遠門的話,那麼家裡的老人就會建議你哪天出門比較合適,畢竟在以前的時候,大家出門都是要看黃曆的,並不是糊裡糊塗的就走了,不過要是走的不遠的話,老人是不會在意的,但是出遠門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甚至是影響到我們的運勢,比如你初七要是出門的話,這個日子就是不太好。
所謂的初七是指的是農曆的初七,比如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單日子,在初七這天要是出門的話,那麼老人就會覺得這天不好,因為是單日子,在農村裡一般白事都是選擇單日子,加上白事有七的說法,所以初七這天出門不會有好的運勢,另外說八不歸是指的什麼意思呢?八不歸也是非常的好理解,就是農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幾個日子不能從外地趕回家,因為這個日子回家的話,不但是影響到自己的運勢,還會影響到家人的運勢,所以老人都是千叮囑萬囑咐的告訴我們啥時候出門回家是最好的。
最後說的這個就是「逢九出門惹是非」,這句話也是說逢帶九的日子不能出去,意思也是和前兩句差不多,那麼對於這些俗語來說有沒有道理呢?其實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老一輩人的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也是老人為了讓後人少走彎路總結出一些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就帶有迷信的意思了,時至如今科技那麼發達,一些迷信自然就是不攻自破了。
另外像這句「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來說,這句俗語也是出自南方地區,比如湖北,湖南,廣西等地比較流行,像土家族的人對這個還是比較相信的,但是像我們北方地區,多數都是按照「要想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的說法來,所以說有的時候俗語也是分為南北方,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受用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