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2020-12-22 騰訊網

這又到了年底了,這個時候農民幾乎是沒有農活做的,大家都是聚在一起聊天,要麼就是在家裡待著,像我們北方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多數人都是喜歡貓在家裡,沒有事的時候大家就會在一起喝點小酒,聊聊天。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首先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都會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出門的禁忌,比如你要是出遠門的話,那麼家裡的老人就會建議你哪天出門比較合適,畢竟在以前的時候,大家出門都是要看黃曆的,並不是糊裡糊塗的就走了,不過要是走的不遠的話,老人是不會在意的,但是出遠門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甚至是影響到我們的運勢,比如你初七要是出門的話,這個日子就是不太好。

所謂的初七是指的是農曆的初七,比如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單日子,在初七這天要是出門的話,那麼老人就會覺得這天不好,因為是單日子,在農村裡一般白事都是選擇單日子,加上白事有七的說法,所以初七這天出門不會有好的運勢,另外說八不歸是指的什麼意思呢?八不歸也是非常的好理解,就是農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這幾個日子不能從外地趕回家,因為這個日子回家的話,不但是影響到自己的運勢,還會影響到家人的運勢,所以老人都是千叮囑萬囑咐的告訴我們啥時候出門回家是最好的。

最後說的這個就是「逢九出門惹是非」,這句話也是說逢帶九的日子不能出去,意思也是和前兩句差不多,那麼對於這些俗語來說有沒有道理呢?其實有的俗語也是根據老一輩人的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也是老人為了讓後人少走彎路總結出一些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就帶有迷信的意思了,時至如今科技那麼發達,一些迷信自然就是不攻自破了。

另外像這句「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來說,這句俗語也是出自南方地區,比如湖北,湖南,廣西等地比較流行,像土家族的人對這個還是比較相信的,但是像我們北方地區,多數都是按照「要想走三六九,要回家二五八」的說法來,所以說有的時候俗語也是分為南北方,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受用的,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解讀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
    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理解。而"內人"不宜出門在外,拋頭露臉。如果逢七出門,寓意「妻離」,把迷信印在骨子裡的古人眼中,這是極其不吉利的。2、據說,人死之後的第7天,先人會回家來看最後一眼,叫「頭七」。
  • 在農村,老人常道「雞五,狗七,貓九年,家衰財敗」,啥意思?
    年底返村的農民可能會發現,如今農村的變化也不少。農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質的提升。而且目前農村多方面的制度建設,也越來越向城鎮看齊,日趨完善。不過在萬變中,農村還有一樣東西,依舊沒變,千百年來一直如此。那便是父老鄉親愛聊天,熱情的本性。
  • 俗語說「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我們常常聽到老人家說:七不出門,八不回家。那麼是什麼意思呢?老人家認為的就是家裡人不能在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出家門,出門在外的家人也不能在每個月的農曆初八、十八、二十八其中一天回家。
  • 農民常說:「逢九」不能種韭菜?啥意思?有道理不?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資訊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民常說:「封九」不能種韭菜?啥意思?有道理不?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的生活也得到了質的變化。
  •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
    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到底啥意思?為啥初一要吃剩飯呢?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和忌諱。 「臘月忌尾」,要好好準備牢記禁忌 臘月就是要好好準備辭舊迎新。臘月是舊年最後一個月,一年即將結束,不好的事情就讓它過去。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那個社會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我國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還是非常先進的了。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農村老人說「女婿上床,家破人亡」什麼意思?你們那邊是這樣嗎?
    不知道大家有過這樣的經歷沒,每逢過年回老家,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和講究:拜年不能下午去,回家不能下午回、七不出八不歸……很多時候連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的堂嫂都不知道。就拿這俗話「女婿上床,家破人亡」來說,相信很多人乍一聽也是一愣一愣的。
  • 古人講「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老祖宗的智慧
    諺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因其簡單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背後的許多俚語也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如《智囊全集》中收錄的老一代說的「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
  •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啥意思
    農村老話「六十不借債,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門」,是啥意思? 六十不借債的意思人到六十借債不是老年人的事了,如果你借別人的錢財,萬一有個三長二短的後人說不清楚,七十不留宿就是七十歲的老年人走親竄鄰、當天你要回家、對方知趣為了安全和你的方便就不你其地或其家宿下了。
  • 【正月初八順星節】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我們誤解了好多年!
    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農曆初七這一天不出門,初八則不回家。更有人連農曆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這幾天都算了進去。       對此,有人批評說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糟粕。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對!「七不出,八不歸」實際上是老祖宗留下來教育人的話,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
  • 農村老人說,明年辛丑無春年,「寡婦遇牛,十欄九空」啥意思?
    這幾天在村子裡和老人們一起曬太陽,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農村有很多老人,非常善談,喜歡說古論今,談論農村風俗習慣,講故事講笑話。這些事情非常吸引人,因此每當老人們在村頭曬太陽的時候,老人們周圍都圍著許許多多的聽笑話湊熱鬧的人。
  • 正月初八:「七不出,八不歸」,原來是這個意思,我們誤解多年!
    有句老話兒叫「七不出,八不歸」。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農曆初七這一天不出門,初八則不回家。更有人連農曆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這幾天都算了進去。對此,有人批評說這是封建迷信,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糟粕。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對!「七不出,八不歸」實際上是老祖宗留下來教育人的話,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
  • 農村老人說『年豬三不殺,年貨三需辦』,啥意思?有啥講究?
    如今距離春節不足二個月,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都開始返鄉了,這些年大家相隔萬水千山,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嘮不完的故鄉情,當然也是農民購置年貨的繁忙時間,大家上街購買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年忙到頭,也該歇歇養養身子了,以前在農村,農民還要殺豬過年,更顯的年味濃厚,農村老人還說過年有『年豬『三不殺』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老輩人講究:「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有道理嗎?
    那有些人會覺得奇怪,這句話究竟是說了個什麼意思?有沒有啥道理呢?黑嫂一直住在農村,對農村的事比較了解,加上自己對農村民俗這些也實在有興趣,所以在這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這句話說了個什麼意思自古以來,我們對數字的態度都是非常讓人不解的,因為人們會從數字上牽連出很多事,或是從讀音上判斷吉兇,比如數字「四」,或者從寓意上證明其禍福,比如數字「八」。
  • 今年冬天啥時開始數九?為啥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
    在農村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熱,三九天最冷。三九是數九後的第三個九天,那麼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儘管距離2021年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但是人們已經開始關注2021年的事情,很多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何為盲春年?
  • 老祖宗說過壽「忌九,逢九說十」,很多人不懂,壽文化不能忘
    而農村對於很多農民而言,是有著很複雜的情感的。過去大多數農村都相對落後,人們生活質量很一般,年復一日的進行著勞作,那時的農民,走出家鄉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夢。後來農村交通逐漸暢通了,越來越多的農民來到了城市,雖然幹的活比較累,但農民的收入也在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民子女去往城市學習工作,生活質量和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那為何說農村對很多農民有著複雜的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