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幾部宮鬥劇,都是曾經熱播過的,例如:《宮心計》、《如懿傳》、《延禧攻略》、《甄嬛傳》等;悟出一個道理:有智有謀、不懦弱不卑微、善待他人、審時度勢、順勢而上,終能成大事;自私自利、總是攀比、欺壓他人、壞事做多,終究會被下貶,用華妃那句話就是:「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
《宮心計》中塑造了劉三好的好形象:「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比較向上的做事風格和待人之道,但是如果你總是做好事,甚至不防備他人的惡意,勢必以為收到委屈和欺壓;相仿,她的好姐妹張金玲,剛開始和他一樣:「凡事,退三分忍三分讓三分」,但是後來被賢妃欺負後而變壞,甚至變本加厲,變得其他他人甚至好姐妹,最後落得悲慘的下場:「從此不復相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媽媽經常重複的那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做人不可盛氣凌人,做人不可仗勢欺人,做人不可惡意害人;壞事做多了,勢必會漏出馬腳,勢必會被更強勢或者有計謀的人,被拆穿和被改變,一句話就是:「邪不壓正,惡人有惡報」,就像《延禧攻略》中的高貴妃,下場是「以牙還牙,惡有惡報」。但是,現在的社會,有些時候需要低頭和妥協,有些時候還是「得饒人時且饒人」,就像職場一樣,今天你是管理層很勢力,假如哪天由於某種變故,你的下司變成了上司,到時會不會也為「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頓門風呢?也不一定,所以你給別人臺階下,到時別人才會給你臺階下。《甄嬛傳》中的皇后,外表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給人的感覺都是大氣謙和、正義凌然,但是內心卻是一肚子壞水,弄得後官妃嬪互相爭鬥,再加上她的纏泥帶水的攪和,一肚子心計和壞水,最終還是落得不好的下場,也是「到死不復相見」。
看了這幾部爭鬥局,我比較欣賞的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和《甄嬛傳》中的甄嬛傳,有過被人欺壓,有過有勇有謀,有過順勢而上,有過忍痛割愛,但最終的結果是比較成功的。我比喜歡《宮心計》的那句話:「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現在的生活,還是需要這種熱心樂觀向上、心存善心善舉的好心人!
編輯發布:晨洋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旅行、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喜歡寫點東西,喜歡做一個「文藝青年」,那麼請關注公眾號「晨洋的暖心小屋」。
更多文學故事和流行音樂,請關注兩個公號。
1.新浪微博:DJ晨洋;
2.微信公眾號「晨洋的暖心小屋」:cydnx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