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將建5000個老年友好社區,5萬億智慧養老產業蛋糕待分割|老年...

2020-12-23 健康界

最近,上海市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上了熱搜。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獨居老人家中的水錶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確認老人安全。

網友紛紛點讚上述舉動,並喊話全國推廣。其實,智能水錶只是此次上海智慧養老中的一環,此外還有「AI外呼」「門磁系統」「煙感報警」「紅外檢測」「智能手環」等,均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如遇反常情況,均會通過「一網統管」平臺及時反饋,並召喚人員前來看望。

正如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日前表示,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十四五 " 期間將在全國創建 5000 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還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數字鴻溝方面,智能技術和老年人自身學習要相向而行。

老齡化社會已成事實。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2.6%,龐大的老齡人口基數預示著可觀的養老市場。

根據既有養老規劃,即使是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分別僅有4%和3%的老人能住養老院,6%和7%老人有社區幫扶,因為社區的人力也很有限,剩下的90%都是居家養老。 為老年人打造友好社區,友好城市,不僅是老年人迫在眉睫的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舉措。

十餘年探索催生智慧養老藍海

老年友好社區和老年友好城市的說法始於2005年。為了更好地促進積極老齡化的實現,當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22個國家的33個城市啟動老年友好城市項目,首次提出了「age-friendly city(老年友好城市)」,並在許多政府政策文件中使用了術語「age-friendly community」,「老年友好社區(age-friendly community)」。

而我國則在2009年就開始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這一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齊齊哈爾市建華區、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山東省青島市、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上海市黃浦區、上海市楊浦區、上海市長寧區、浙江省湖州市,以上6個省的9個城市和城區展開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友好社區的試點。

此後,試點城市和社區有所增加,目前中國大陸共擁有14個「老年友好型城市」與「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而老年城市和老年社區都亟待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以科技手段方便老人接收信息,參與社區建設,設置健康小屋,提供社區健康支持服務,提高社區長者健康保障。

上海江蘇路街道就是2009年的第一批試點社區之一。江蘇路街道岐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衛紅表示,「智慧養老」減輕了居委會的壓力,讓基層工作人員不用再疲於奔命天天上門探視老人,卻提高了對老人的精準照料程度。

事實上,智慧養老是一個全社會共創共建的過程,要利用時代科技的進步將傳統型養老和技能型養老結合起來,利用信息化技術更好地服務獨居老人。十四五規劃中,全國創建 5000 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和老年友好型城市,顯然將為智慧養老帶來巨大商業機會。

華齡智能養老產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朱勇表示贊同。「我國養老產業仍面臨重大缺位,居家養老將是國內養老未來發展的重點,全國多地頒布規劃,預計將有90%的老人居家養老;發展方向包括上門護理、居家智能養老設備、適老家居改造等。」

2017年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簡稱《行動計劃》),將智慧養老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根據國泰君安分析,一個在2020年達5萬億的市場空間將有序展開。

智慧養老產業進入爆發階段

「根據目前的技術和經濟狀況判斷,2017年及以前都可以歸納為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的培育期。」朱勇認為,2017年-2019年,適應養老服務產業的法規、政策、標準和創新體系及可信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眾多智慧養老服務企業投入其中。

2020年疫情的加速,智慧養老服務產業進入行業爆發期。但從競爭端看,市場仍處於增量廝殺階段。根據健康界對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頒布的四批智慧養老示範企業的統計,示範企業中包括77家信息技術公司,約佔一半,其次是養老服務公司37家和醫療科技公司35家。

智慧養老產業鏈長,涉及行業多,其順利發展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社區、家庭等多方面力量通力合作。近年來,政府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如購買服務、場地支持等加大對相關技術企業以及智能養老產品、服務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服務外包等多種方式與服務中介機構、大數據企業、網際網路企業以及相關社會組織、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各種養老供給主體的專業優勢,進行協同創新。

從整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鏈來看,上遊智慧健康養老設備供應商承擔著為整個產業鏈提供智能硬體產品、搭建智能軟體系統以及應用平臺的任務,是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最為核心的環節。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但在我國,上遊企業的產品層次呈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大部分企業聚集在技術較為低端的產品領域,且競爭激烈,而附加值較高的高端產品領域企業卻相對較少。對此現狀,業內相關從業者表示,雖然不少在外商已經在國外形成較完善的智慧養老生態,但要真正在國內落地仍需要打破不少機制的障礙。

而在政府推動下,智慧養老產業的需求不斷清晰。2020年4月27日,由上海市民政局聯合市經信委梳理形成的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正式對外發布,分為安全防護類、照護服務類、健康服務類、情感關愛類共四類。

相關焦點

  • 全國將建5000個老年友好社區,5萬億智慧養老產業蛋糕待分割
    十四五"期間將在全國創建5000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還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數字鴻溝方面,智能技術和老年人自身學習要相向而行。老齡化社會已成事實。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2.6%,龐大的老齡人口基數預示著可觀的養老市場。
  • 「十四五」末中國將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關於開展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
  • 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將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長啥樣,怎麼建?適老化改造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不是「無障礙」那麼簡單提到老年友好型社區,你會首先想到什麼?
  • 關於開展示範性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標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在居住環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參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切實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到2035年,全國城鄉實現老年友好型社區全覆蓋。
  • 如何讓社區更「適老」 老年友好型社區離我們有多遠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 何磊靜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長啥樣,怎麼建?
  • 「萬眾一心」老年友好型社區離我們有多遠?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長啥樣,怎麼建?適老化改造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不是「無障礙」那麼簡單提到老年友好型社區,你會首先想到什麼?
  • 養老周刊丨國常會鼓勵保險公司提供養老服務;京東推出首款老年5G...
    推進適老宜居環境建設,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氛圍。 北京年底前劃轉部分企業國有股權10%充實社保基金 12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
  • 艾媒諮詢:2020H1中國老年人群畫像及消費模式調查分析報告
    核心觀點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產業成就萬億市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老齡化正快速發展。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養老產業成為萬億藍海市場。
  • 老來網:用最低成本獲取老年用戶,搭建網際網路養老生態圈|36氪銀髮...
    今年,老來網也開始嘗試老年大學、金融理財、直播社交等新業務。用人臉識別解決 2.5 億老年群體的社保認證痛點我自認為不了解老年人,也不懂養老產業,那我今天為什麼站在這裡分享關於銀髮經濟的觀點呢?因為全國 2.5 億老年群體有一個剛需,大家都需要領養老金。其中有 1.5 億老人已經可以通過刷臉認證來領取,這就是智慧眼在做的事。
  • 蘭陽街道榮獲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街道
    2020年1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組織召開2019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對全國第三批示範企業、示範鄉鎮、示範街道和示範基地進行授牌,河南省蘭考縣蘭陽街道辦事處榮獲「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街道(鄉鎮)」稱號。
  • 盤點11月養老產業要聞
    省民政廳廳長於勇介紹,「目前,我省公辦養老機構床位總數超過20萬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總配建面積達178萬平方米。我們將把我省擁有的這些良好養老資源,全面推向長三角養老服務市場。」http://cnsf99.com/Detail/index.html?
  • 智慧養老風景為何這邊獨好 看西湖民政副局長這樣說
    西湖區也因此獲得了一些榮譽,比如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養老服務示範單位、3個「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省「十佳民生工程」、省老年友好城區、省政府激勵措施獎勵等等。我們優化了業務流程,將辦理網點延伸到街道、村社,老年人領取高齡津貼「不用跑」、老年人優待證全區通辦、養老服務補貼申請「跑一次」、智慧養老終端就近辦。我們還在全面試點養老服務補貼「民生直達」項目,今年6月,三墩鎮在「民生直達」平臺上線了12項涉及老齡人、企退人員等五類人群的民生類政策,養老服務補貼可以做到「秒達」。智慧健康養老是個產業。
  • 廣州市老年醫院一期工程方案設計
    項目啟動現場廣州市老人院(業主單位)是廣州市民政局下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國家二級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目前國家最高等級)、全國敬老模範單位、廣東省五星級養老機構,一直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養老領域的引領示範機構
  • 優雅的老年生活,從老吾老智慧養老開始!
    原標題:優雅的老年生活,從老吾老智慧養老開始!在大數據及智能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居家養老剛需也全面升級。老吾老智慧養老的服務內容緊跟社會發展,為中國居家老人構建了專屬提供生活、健康、文化、安全關懷服務的超級APP平臺!全面為廣大老人提供惠老服務的優勢,完美擔當養老服務產業重塑重任。
  • 蘇州首現「高端」養老 老年公寓月租萬元(圖)
    樂齡公寓文化娛樂設施齊全,不僅有老年大學、影劇院、圖書館、電腦室,還配備醫療站、遊泳館、門球場,開設園藝、繪畫、歌唱等興趣班,定期組織比賽。  樂齡公寓市場銷售部經理徐敏告訴記者,除了裝修好、吃得好,他們在打造這個公寓時,更參考國外一些高端養老莊園,強調社區文化娛樂設施的建設,讓老人參與各類培訓班,提供他們接觸社會的機會,讓他們更有家的感覺。
  • 長沙「老年餐桌」沉浮史
    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探索解決社區老人的就餐問題,無疑也是長沙深化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課題。長沙的社區老年餐桌(或稱老年助餐、老年福利餐廳、老年餐廳、長者飯堂 等)經過從基層探索、到社會力量加入、再到政府試點這麼幾個階段,然而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機構或項目持續發展。
  • 構建智慧健康養老社區新模式 曹楊新村街道成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
    1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全國139個(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名單,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工人新村所在地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榜上有名,該街道依託「一網統管」「智聯普陀3.0」平臺,積極推進智慧養老應用場景,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深度融合。
  • 2020中國銀行業老年金融創新趨勢報告系列(上篇)
    中老年人在退休前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財富積累,但是如何將這筆錢進行打理是大部分中老年人的痛點。其次是退休金,根據2017年《中國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的調查,中國88%的老年人享有養老保險。紅杉2019年調研數據顯示,退休金月入5000元以下的受訪者佔61%。
  • 養老行業發表全領域呼聲:如何打造養老社區的中國樣板?
    此次論壇對中國養老社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當前,我國正處於中度老齡化社會,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面臨著巨大的社會養老壓力,但是養老產業發展卻呈現出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年,養老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
  • 上海銀行養老金融:適老e服務 讓簡單回歸老年客群
    近日,上海銀行在全行範圍內動員開展「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通過為老公益活動的形式,幫助老年客群更好使用和融入智慧社會,進一步提升該行養老金融服務能級,這也呼應了國務院最新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