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街坊已經猜到了!
沒錯~
就是大名鼎鼎、聞名海內外的
新會陳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中藥炮製技藝(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
文化和旅遊部
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專家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
之後,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現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公示期間,對公示對象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均可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書面形式向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反映(信函以發送日期郵戳為準,傳真、電子郵件以發送日期為準)。
反映須實事求是,並提供反映問題的佐證材料。
以單位名義反映的,應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應署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及聯繫方式,以便於核實了解有關情況。
部分附件如下
厲害了!
咱們的新會陳皮炮製技藝
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呢?
往下戳
新會陳皮炮製技藝
新會陳皮炮製技藝是新會區民間世代傳承數百年的傳統藥材炮製技藝,將本地特產新會柑經開皮、曬制、陳化等程序,精心製成「新會陳皮」,藥食同源,有「百年陳皮,千年人參」 「粵菜的靈魂」等美譽。
新會陳皮是廣東十大南藥之一,於2016年成為首批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本草綱目》《中醫手冊》等都記錄了新會陳皮的藥用功能,其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功效,北京同仁堂、廣東陳李濟等老字號以其為原料製成50多個中成藥品種。
據悉,新會陳皮炮製技藝流程包含採摘、開皮、反皮、翻皮、曬制、陳化,形成「三年育苗、三年掛果、三批採收、三個品種、三瓣開皮、三年曬皮、三級分皮、三年陳化、長久貯存」的獨具地方特色的炮製技藝,並經陳皮經商家族與民間以口手相傳的方式世代相傳,新會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新會陳皮。
江門新會人歷來以陳皮保健養生、饋贈親友、隨嫁送禮,新會陳皮成為連接新會遊子和故鄉的重要紐帶和文化見證。
△彭偉宗 攝
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在傳承中不斷發展,沉澱了中華優秀文化,有顯著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新會區以建設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驅動,以「一軸、兩帶、三基地、四中心、五園區」為建設思路,從強化種質資源保護、推動綠色標準化種植、提升監督管理能力、盤活土地流轉使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新會陳皮電商上行等入手,大力推進陳皮產業轉型升級,並成功打造「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務」的五位一體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格局,形成藥、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類35細類100餘品種的系列產品規模。
2019年,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獲得認定,新會陳皮全產業產值達85億元,炮製產業鏈從業人員約5萬人。
新會陳皮、新會柑入選「2019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
隨著對新會陳皮藥食保健價值的挖掘和推廣,新會陳皮不僅走向全國,還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富民興村產業標杆。
近年來
新會陳皮的品牌價值日益提升
新會陳皮
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到底如何辨別正宗的新會陳皮?
今天讓專業人士給大家支招!
何為正宗的新會陳皮
據介紹,以新會茶枝柑這一特有品種為加工原料,採用三瓣式開皮等特定加工工藝,並在新會的自然環境下陳化三年以上的陳皮,才能被稱為「新會陳皮」。由於茶枝柑是新會陳皮唯一原料品種,所以只要不是茶枝柑的皮,就非新會陳皮,具有排他性。新會種植的茶枝柑油胞飽滿,排列均勻,厚薄適中,透光性良好。
新會區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 潘華金:
「新會陳皮的油胞是特別飽滿的,而且顯微分析表明,裡面油胞的油室不但飽滿,而且分布均勻、排列有規律性,其它品種陳皮的油胞,要麼是排列稀疏、點少,要麼就是排列不均勻。」
外形上
在存儲環境較好的空間
陳放的新會陳皮
三瓣齊整、質地柔韌
淡黃色內表面外露
還能看到圓形油點
非新會產區的陳皮普遍片小
表皮沒油氣、無光澤
色澤上
新會陳皮的表皮色澤
會隨年份的增加而變深
呈褐黃色、棕紅色或深棕色
非新會產區的陳皮
外表面一般呈橙紅色、黃棕色等
新會陳皮除品種獨有外
天氣、溫度、溼度
擺放環境、貯存容器
陳化技藝這些特定因素
都造就了新會陳皮質量的道地性
成為新會陳皮優於
其他產區的關鍵因素
新會區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 潘華金:
「按照自然陳化的皮,溫度、溼度、光照、空氣度都滿足陳皮自然陳化的區間,這樣的陳皮無論多老,都是老得自然,有自然的光澤,不會存在暗啞、發黴、蟲蛀、燒皮等情況。」
潘華金表示,大家還可以通過嘗口感來辨別。
新會產地的茶枝柑,新會皮寬香厚甜口感豐滿,留香活化回甘悠甜,微辛,痺而不剌,稍麻,略苦,苦而不死,能活化回甘,其它產地的甜香明顯淡薄且有異味,而且死苦剌痺留口時間久。
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聞氣味來挑選陳皮。
隨年份的增長,柑皮香由濃漸清、由銳漸純,柑皮甜由香甜變酸甜到清甜,花青皮5年左右開始出現「藥香」「薄荷香」。
新會區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 潘華金:
「大紅皮的新會陳皮到了10年左右就會有清香,再過一陣就是陳香,再過就是醇香,到了25年、30年開始就會出現『薄荷香』,幽幽的、淡淡的『薄荷香』,很美妙的一種香味,這就是氣味的變化過程。」
除了以上方法,大家還可以通過衝泡陳皮、品鑑茶湯的顏色,以此來分辨出陳皮的好壞。
通常,年份高且優質的陳皮,其茶色呈黃紅色,有時甚至呈紅色,聞起來氣味清香,嘗起來甘香醇厚;而年份短且劣質的陳皮,其茶色呈青黃色,更劣質的會呈青色,嘗起來酸中帶著苦澀。
看了以上這麼多小技巧
這下子你該辨別出
何為正宗的新會陳皮了吧!
轉發給身邊人
讓他們都知道~~~
來源:網信江門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