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澎湖一景——雙心石滬,無心造就了絕美的風景
- 畫賞 -
無眠的夜晚
把窗兒推開
靜靜地聆聽大地的心跳
- 收聽 -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麗星郵輪澎湖行
作者:林嘯
朗誦者:程煜
碧海藍天下,麗星郵輪天枰星號怡然前行,船頭激起的浪花在陽光下呈現出炫目的七彩。懶洋洋地倚靠在甲板上,溫暖的海風拂面而來,帶著清透的氧氣,還有迷人的藍天和雲彩。靜靜地傾聽著海浪的聲音,時而沉靜,時而輕快,悠閒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
伴隨著海鳥歌者的陣陣歡唱,排水量4.2萬噸的天秤星號郵輪帶著我們來到了「外婆的澎湖灣」。
說起澎湖,首先想到的就是潘安邦。哼起記憶中朗朗上口的曲調,我們來到了潘安邦舊居,舊居現在已經改建成潘安邦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潘安邦的老照片、音樂手稿、膠質唱片等珍貴的紀念品。而潘安邦和外婆的雕像,就靜靜地屹立在舊居屋外的草坪上,時光仿佛靜止在潘安邦小時候,讓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童年的點點滴滴。
潘安邦舊居的旁邊就是張雨生紀念館,陳列著各種張雨生小時候成長的老照片、獲得的獎狀、創作歌曲的手稿,以及發行的磁帶CD等等珍貴的展示品。看著這些張雨生生前的物品,使我們在追憶偶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和偶像一同沐浴藍天大海的幸福。
離開偶像的舊居,我們又來到澎湖的地標建築天后宮一探究竟。天后宮是澎湖人民的精神象徵,宮廟建築極具地方特色,各種雕刻藝術與建築手法精緻,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可稱為中華建築中的精品。海上守護神媽祖,是澎湖人民最重要的信仰和心靈寄託,澎湖馬公天后宮是臺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早年簡稱「媽宮」,澎湖縣府所在地馬公市即是由「媽宮」演變而來。
天后宮旁的中央街,是一條古意盎然的老街。在這一條狹窄的老街巷內,售賣傳統商品的商店鱗次櫛比,成群的遊客摩肩擦踵,漫步其間。據當地人講老街昔日的繁華絲毫不遜色於現在,可見長久以來這裡就是遊客到馬公市區的必玩之處。
澎湖的古蹟不止天后宮和中央街,還有一處古蹟可稱為世界罕有。通梁古榕屹立於澎湖當地已經有三百年之久,據說當地人在三百年前的一次無心栽培,使得現在這株古榕成為佔地面積達到660平米的一株世所罕見的巨榕。古樹現在依然枝繁葉茂,成為了大範圍的天然遮陽傘,在熙來攘往的遊客來去穿梭間,見證著澎湖悠久的歷史。
澎湖另一處見證歷史的地方,就是二崁傳統聚落。來到二崁,在石磚紅瓦的老厝間、庭院邊栽植的蔬果旁穿梭,讓人仿佛感覺走入了時光隧道。二崁傳統聚落位列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在這裡可以盡情欣賞澎湖樸實的田園景觀與傳統屋舍。
橫跨白沙鄉和西嶼鄉兩個島的跨海大橋,曾經被譽為東亞第一跨海大橋,是澎湖的驕傲之一。遠望跨海大橋,猶如海上長虹,是到澎湖後不可不來的攝影地點。
跨海大橋是人工的傑作,澎湖另一個大自然的傑作就是大菓葉柱狀玄武巖。在這片巨大的玄武巖前,我們只有感慨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壯闊。這片玄武巖是因為火山噴發而形成,屬於世界級的美景,在「她」面前,我們只能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著公路,迎著溫潤的海風,呼吸著海洋的氣息,人們享受著海天共遊的閒情逸緻。在俯拾皆是的美景中,停下腳步,選一個角度恣意拍照,將美妙的音符收入囊中。來澎湖吧,宜人的海風可以把動人的美景,變成優美的歌聲,盡情吹入你的心中,成為你心底那一份最美好的回憶。
- 文享 -
乘坐麗星郵輪來到了澎湖,作者將捕捉到的風景寫入了這篇遊記,也許讀慣了情景交融式的散文,這篇偏重紀實風格的作品帶給我們一股清新之風,像極了那拂面的海風。
詩中一個個的段落好似是一張張定格的照片,作者如數家珍地將一個個景點介紹分享給我們,還有那旅途中意外的發現和一路的歡喜。
景點介紹:
澎湖國家風景區位於臺灣海峽的南部,由澎湖本島及周圍六十四個島嶼組成,是臺灣第一大離島群。主要的旅遊景點有跨海大橋,為澎湖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列為一級古蹟的天后宮、西嶼西臺;有樹齡已逾三百年的通梁古洞;有臺灣最早建造的漁翁島燈塔等。在澎湖水族館可以體驗澎湖知性之旅;在目鬥嶼、吉貝嶼、險礁嶼盡情享受浮潛樂趣;在中社古厝可參觀到澎湖傳統古厝巡禮;在七美人冢則有著悽美感人的故事。澎湖的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在候鳥移棲的季節,有各種候鳥飛臨,可見群鷗飛翔覓食的美景。鳥類種類多達二百餘種,是賞鳥的絕佳地點。去七美就是為了雙心石滬,石滬是以前人們用來捕魚而建的,漲潮後魚遊進去,退潮後魚就留在石滬裡出不來了。目前漁民們已經不用它了,因為形狀似2個愛心,所以逐漸出名吸引很多人去看它,不過要在退潮的時候才看得清楚。
交通介紹:
每年4月至10月是澎湖的觀光旺季,從臺灣本島到澎湖旅遊,可搭乘飛機與客輪。澎湖各離島間的交通則可搭乘遊艇及交通船,交通便利。澎湖本島及離島上的交通則有汽、機車可供租賃環島旅遊。馬公-臺北(遠東、立榮、復興航空)航程50分,馬公-高雄(立榮、復興)航程30分。
長按二維碼
即可關注
「詩畫旅途」製作團隊
策劃發起人:張純潔
出品人:黃建凡
執行總編:鄭力
本期編輯:陳奕汝
本期校對:馬佳威
特邀顧問:鄒躍飛 黃崇藝
投稿郵箱:1904792272@qq.com
主辦單位:溫州市旅遊局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 溫州市文聯
協辦單位:溫州市朗誦演講藝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