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2021-01-18 凱風網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據有人統計,在漢語中有兩百多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蘊涵,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思維的基本方式,在幫助人們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厚德載物」 的和諧理念

坤卦代表大地,代表母儀天下的形象。《周易·象傳·坤》 寫道:「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經過千百年的傳頌,「厚德載物」成為人們熟知的一條成語,它是對和諧理念的經典概括。其意說人的道德情懷要像大地一樣寬廣厚實,能夠嚴於律己、 寬以待人,能夠容納宇宙萬物,就像大海容納百川匯流、大地承載萬物生長那樣。這是人要與天地萬物相和諧的文化理念,今天我們提倡節約資源與能源、保護好生態環境,也可以從這裡找到哲學依據。

《周易》 主張「天地人合一」,就是人與天地和諧。人類和其他生物、事物不一樣,擁有智慧和複雜的思維能力,因此可以和天地共同形成「三才」。但人類作為天地 (或者說大自然) 的產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必須遵循與效法客觀規律, 包括自然規律及社會規律,必須做到與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相和諧。而且人與人之間也要相互和諧,故有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這樣的成語。

「自強不息」 的拼搏精神

乾卦代表父親或者君王,代表勇猛堅強的陽光之氣。《周易·象傳·乾》 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中的 「自強不息」已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它的意思說,自己要努力向上,不斷強化自身的力量,且永不停息。這種精神鼓勵人們艱苦拼搏、奮發圖強,這是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周易·乾卦》 還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後來濃縮成 「朝乾夕惕」 這條成語, 勸導人們在努力拼搏的同時還要勤勉謹慎。如果沒有艱苦樸素、辛勤勞作的拼搏精神, 就無法創造出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創新求變的進取觀念

「易」 字由日月所組成,有變化的意思,所以 《周易》 的主要哲學思想除了和諧與勤奮拼搏,還有創新求變的進取觀念。《周易·雜卦傳》 說:「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形成「革故鼎新」這一成語。革卦由上卦兌金、下卦離火組成,即金屬在火中冶煉、得到升華與新生的卦象;而鼎卦由上卦離火、下卦巽木所組成,即木上燃火、烹飪之象,而烹飪就是把生的東西變成熟的。兩卦都有變革創新、拆舊屋建新房的含義,後來引伸到社會制度上,人們就把革除舊政、 建立新政稱為革故鼎新。這是對除舊布新發展觀念的準確概括,也是華夏子孫薪火相傳、 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

《周易·象傳·革》 說道:「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由此衍生出成語 「革面洗心」。這裡的 「小人」專指百姓,「革面」指變革原先對於暴政的表面屈服,從本來的面從而心不從,改成真正的心悅誠服,發自內心地順從明君的領導。「枯楊生華」這成語,則出自《周易·大過卦》 的九五爻辭。大過卦由上兌下巽所組成,兌象徵少男,巽象徵長女,故有老婦嫁給小夥之象。這就好比乾枯的楊樹開花一樣,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一時間的勉強湊合,維持不了長久。有意思的是,該成語後來演變成「枯木生花」或 「枯樹開花」,變成了相反的含義,即枯萎的樹木重新開了花,形容起死回生、 重獲生機,這與革故鼎新、 洗心革面等擁有相近的含義,就是說要變革創新,以求新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物極必反的辯證思想

《周易·否卦》 的上九爻辭說:「傾否, 先否後喜」,就是說要將不好的東西顛倒過來,把先前的不快變成喜悅。這說明世間萬物不會永遠處於阻塞狀態,而是隨時可能轉化為通達狀態;通達狀態也不一定長久不變,也可能會變成阻塞狀態。宇宙生存與發展有這樣的辯證規律,人世間的事情也要遵循這樣的辯證規律。當你遭遇艱難險阻或危機的時候,也無須懊惱和沮喪,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或許會有化險為夷、否極泰來的驚喜結果,這裡面就有兩個成語。

由此, 人們又得到「物極必反」這樣一個成語,說的就是世間萬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但凡事物發展到了極限,都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比如有的病人,有時出現假熱真寒,或者假寒真熱的症狀;輿論造過了頭,出現言過其實、文過飾非的現象。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學說,極好地繼承與發揮了這種辯證思想,提出福禍相依、 無為而無不為等著名論點。

不盈不滿的謙虛態度

《周易》中的謙卦鼓勵人們培養謙虛和自律品德,使得謙虛成為中華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彖傳·謙》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告訴我們應效法自然之道,培養謙虛這種良好的文化品質,摒棄驕傲自滿那種不好的文化品質。

《周易·謙卦》 的初六爻辭說「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謙虛而有修養的人,能夠渡過大江大河,能夠做成大事,故而吉祥。《周易·象傳·謙》還有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的說法,由此形成「謙謙君子」和「謙卑自牧」這兩條成語。「謙卑自牧」的意思為:要保持謙卑的態度,自覺地提高自身修養、形成良好品德。

至真至純的誠信品德

有人認為謙卦是《周易》中最吉利的卦,因其經文中沒有一句不吉利的話。筆者以為在當前中國,中孚卦是最重要的一卦,因其主要提倡誠信,「中孚」 就是心中充滿誠信的意思。《周易·中孚卦》卦辭說:「只要心中充滿誠信,即便只用小豬、小魚作為祭品,也會吉祥。」彖辭則說:「誠信又堅守正道, 符合天的法則。」象辭又說道:「風吹來水就虛心接受,這表明心中的誠信可影響一切事物」,甚至連小豬、小魚這樣的低級動物都會受感動,故而吉祥如意,由此形成 「信及豚魚」這個成語。

《周易》整部經典中,有許多強調 「誠信」內容,包括修辭立誠、閑邪存誠等成語。不誇張地說,除了謙虛,誠信原本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內涵。在求生存、求發展的歷史過程中,視誠信為做人立業的處世之本,這是華夏民族進步的精神與靈魂, 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堅決反對社會中存在的一些虛假現象,竭力提倡「崇尚誠信」。當然,在我們使用道德規範仍然無法有效約束某些言行的時候,有必要強調法律和法治的作用。《周易·旅卦》的象辭說:「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這明確地告訴我們,要光明正大地治理國家,要謹慎制訂和執行法律制度,最終達到只需道德規範,而監獄中不需要關押犯人的社會境界。

相關焦點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智慧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之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4類成語,4種為人處事策略
    01人際交往《周易》作為一部指導人生實踐的生活指南,人際交往自然是它所關注的重要內容。《周易》中涉及人際交往策略的成語主要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金蘭之友」「懲忿窒欲」「厚德載物」「信及豚魚」「卑以自牧」等。《周易·繫辭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之語。
  • 《周易》10個成語,教你10種為人處世大智慧,調整心態,否極泰來
    在文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千百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你知道嗎?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都源於《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前人的處世智慧。
  • 讀《周易》三十個成語,參悟天命,成就人生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 《周易》成語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為人處世最重要的一點:養成保守秘密的習慣
    掩飾不過是策略或機智中較差的一種,因為要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說真話,什麼時候做實事,需要極強的頭腦和心胸。
  • 《教父》唐·柯裡昂的為人處世
    我要多陪陪我,我喜歡有你作伴,你說不定能從你教父身上學點為人處世的代理。幫你在了不起的好萊塢混世界。一個月結束,你回好萊塢,這個一把手、炮筒子,就會把你要的角色交給你。成交嗎?」教父是很謙遜的。教父取得了這麼高的成就,當然和他的為人處世是分不開的。今天來說其中的重中之重——教父是如何幫助別人的。
  • 《周易》名句精選全集:10個器宇軒昂的寶寶名,錦繡前程
    《易經》自古以來,被譽為群經之首,所以很多人都想從周易中給寶寶取名。比如李光地(1642-1718),字晉卿,清政治家,理學家。名字就出自《易-晉卦》:「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所以,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 寧靜可真是「為人處世」的高手
    選人我覺得可以上升到為人處世的層面。太看重結果別人會覺得你勝負欲太強,十分不近人情。太看重感情別人會覺得你很愚蠢。所以選人也是待人接物的問題。寧靜沒有試著說服鄭希怡,只是很真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1、我想和你交朋友2、選王霏霏是出於比賽的私心寧靜這種做法是最合理的,朋友是朋友,比賽是比賽,把事情分清然後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這是為人處世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鬼谷子留下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清楚調控自己的情緒,把所有的情緒都變現在臉上,鬼谷子指出,一個人可以做到不被情緒控制,一定是一個有城府的人。這類人成就大事的機率也比較大。
  • 《周易》開篇5句話,揭露赤裸裸社會潛規則,跌倒了才知道就晚了
    在《周易》開篇的第一卦——乾卦中,就有這麼5句話,揭露了赤裸裸的社會潛規則,讀懂了受用終生。那麼乾卦是什麼呢?乾指的就是天,象徵著龍,但是這個龍並不是傳說中的動物,而是代表德才兼具的君子。乾卦就是根據世間萬物變通的道理,教導我們如何為人處世。
  • 周易告誡:一個人越有本事,越擁有3種處世的智慧,前途會更好
    《周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周易告誡:一個人越有本事,越擁有3種處世的智慧,前途會更好。懂得忍耐,強大自己每個聰明人都有耐心。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去實現。真正聰明的人,大多數都有長遠的眼光,他們會有很強的耐心功夫。
  • 「群龍無首」是個錯誤的成語?從斷句聊聊《周易》卦爻辭的結構
    《周易》乾卦中的「見群龍無首吉」一句,可以有兩種斷句法。一種斷成「見群龍無首,吉」。一種斷成「見群龍;無首,吉。」事實上,第一種斷句是完全錯誤的,完全沒有理解到作者的本意——「群龍無首」這個成語,就是在這個錯誤的理解上產生的。為何這麼說?且聽小編解釋。
  • 女寶起名:20個周易嫻靜端莊的女孩名字,個個都燦若星光
    周易凝聚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它是群經之首,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天人關係、天地關系統一在自然狀態, 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周易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讀《周易》,連給孩子、企業起名都不必發愁。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 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再教會TA如何為人處世
    為人處世,是一輩子的學問。「為人」即做人,「處世」即接觸和處理外界各種各樣事物的方式。歸結起來,「為人處世」是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對待事情以及事務的處理方式與方法。很多人認為,為人處世是成年人的事,因為成年人的世界是複雜的,是難以叵測的,如果不懂為人處世的智慧,必定會在職場上受挫、生活上受傷。而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沒有人情世故要面對、要處理,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會將更多精力傾注於孩子的學習,忽視了對他們為人處世方面的教育。
  • 夜讀丨6個成語,說盡老子一生的處世智慧
    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下面這6個成語,可以說老子一生的智慧盡在其中。富在知足「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 一個人越有出息,在為人處世中,都懂得說這三句話
    我們人人都嚮往成功的人生,現實生活中,那些有所成就的成功者也常常在其他領域也是「集大成者」,一個人要想成功,單單靠著出色的能力是絕對不夠的,它需要的是你擁有在為人處世中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觀點。有的時候,這些的重要性甚至高於自身能力,為人處世處處顯現的是一個人的智慧,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和場景裡,一個人越有出息,在為人處世中,就懂得說一下這三句話。一.「堅持下去,我們能行」再成功的人,再仕途風順的人的人生都不可能處處是坦途,因為人生在世,遇到困難時在所難免的,困難也是生活對自己的一個反向獎勵,也是對你能力的一個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