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10個成語,教你10種為人處世大智慧,調整心態,否極泰來

2020-12-23 周聊昔憶

在文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千百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你知道嗎?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都源於《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前人的處世智慧。

01、否極泰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象曰:天地不交,否。」《周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釋義:「否」「泰」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謂之「泰」,不交謂之「否」;「泰」則亨通,「否」則失利。

人們說「樂極生悲」「苦盡甜來」「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等都是「否極泰來」的意思。它充分體現了辯證法思想,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改變原有的形態,出現新的狀況;好可能轉化為壞,壞可能轉化為好,有利條件可能轉化為不利條件,不利條件也可能轉化為有利條件,在實際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這種事物互變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02、見仁見智

出處:《周易·繫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釋義:對同一事物,因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簡作「見仁見智」。

03、殊途同歸

出處:《周易·繫辭下》:「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義:原作「同歸殊途」,意謂通過不同道路,達到一個目標。孔子曾經說過,天下的人,最後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來是一致的,但人們卻有種種的思慮。

04、出神入化

出處:《周易·繫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釋義:神:神妙;化:化境,極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超越神妙,入於化境,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

05、革故鼎新

出處:《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釋義:革:《周易》卦名,意為變革。鼎是烹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革故鼎新,意為破舊立新,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06、應天順人

出處:《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釋義:應、順:順應、順從;天:舊指心目中的上帝。順應天命,順從人心。舊時常用以頌揚建立新的朝代,中國古人認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變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應天順人演變成為封建社會帝王登基時常用的套話。

07、滿腹經綸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釋義:經綸:治理絲縷,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滿腹經綸泛指人很有學問,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08、匪夷所思

出處:《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也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複雜。

09、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釋義:積善:積累善舉,指經常做好事;餘慶:遺留福澤。舊時指經常行善的人家,一定會給子孫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謂善有善報。

10、群龍無首

出處:《周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釋義: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一個領頭的。比喻眾人會集,沒有領頭人,無法統一行動。

孔子曾說過,「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簡單理解,《周易》可以讓你知天命,知人命。知天命方可順天時,知人命,才可盡人事。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

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馮友蘭教授之所說:「《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周易》,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從起卦到講解,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你即使讀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經所說的知識。

大家並不想在易學領域達到一定高度,只希望通過學《易經》獲得一個認識事物的獨特視角,並能用於佔筮預測。所以,學習的「性價比」很重要。這正是本書力求做到的。

本書上篇用圖解手法全面總結前人對《易經》的研究成果,讓每個人都能迅速了解其脈絡。下篇逐卦逐爻解釋原文,並提供速查運勢的圖表。另外,本書配有500多幅插圖,為閱讀增加趣味,為查找提供便利。

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易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這本《圖解易經》,才48元錢,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請上座↓

相關焦點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智慧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之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周易》成語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讀《周易》三十個成語,參悟天命,成就人生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 周易告誡:一個人越有本事,越擁有3種處世的智慧,前途會更好
    《周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周易告誡:一個人越有本事,越擁有3種處世的智慧,前途會更好。懂得忍耐,強大自己每個聰明人都有耐心。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去實現。真正聰明的人,大多數都有長遠的眼光,他們會有很強的耐心功夫。
  • 老子教你做人,道德經中10個成語,做到了為人一定不差
    老子所做《道德經》是中華的傳統文化瑰寶,很多現代成語都出自《道德經》,比如大器晚成、功成弗居、虛懷若谷、大象無形等等。這些成語背後蘊含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發。下面是老子《道德經》中的10句話,包含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10個成語,如果我們做到了,為人一定不會差。
  • 好書推薦:《菜根譚》10大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的十大經典名句。
  • 4類成語,4種為人處事策略
    01人際交往《周易》作為一部指導人生實踐的生活指南,人際交往自然是它所關注的重要內容。《周易》中涉及人際交往策略的成語主要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金蘭之友」「懲忿窒欲」「厚德載物」「信及豚魚」「卑以自牧」等。《周易·繫辭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之語。
  • 《易經》裡最經典的智慧話語,讀後醍醐灌頂,一讀再讀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智慧,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因此,小編從中挑選了最經典的6句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此外,在漢語中,有近乎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
  • 《周易》名句精選全集:10個器宇軒昂的寶寶名,錦繡前程
    《易經》自古以來,被譽為群經之首,所以很多人都想從周易中給寶寶取名。比如李光地(1642-1718),字晉卿,清政治家,理學家。名字就出自《易-晉卦》:「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所以,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 《菜根譚》裡的10句智慧名言,為人處世必看
    戰國的辭賦家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言:「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敷朱則太赤」這裡雖然是用來形容的是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子,但是這樣適度的原則同樣適用於我們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三、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 《周易》的生命智慧——樂天知命
    如何認識你自己?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周易》不僅教導我們擁有生活智慧,也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智慧的重要性。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易經》中的這些成語,蘊含著人生大智慧
    6、革故鼎新革:《周易》卦名,意為變革。鼎:《周易》卦名,取象於鼎,鼎是烹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猶言破舊立新。語本《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成語出自《周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繫辭》以為,朝著六十四卦引申推廣,碰到類似的事物。而發揮其象徵意義,天下之事無不能明。《文言》認為,「乾卦」 六爻的運動變化,廣泛會通萬物的發展情理。10、改過遷善表示道德品質和作風的用語。
  •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10句經典,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1、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大意】鶴在雞群中,可以說是卓越超群沒有誰能比得上了。然而進一步看大海中的大鵬鳥,鶴就顯得非常渺小了。再進一步與飛翔在高空中的鳳凰相比,就更顯得鳳凰高遠不可及了。所以品行高潔、品德修養高超的人常常非常謙虛,有崇高品德的人大多不會居功自傲、自以為是。
  •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易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易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易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古代大德教人改心,現在人叫調整心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當以善念,當每晚省身,害人傷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諒人之心還須思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是家風傳襲的必然結果。
  • 6500年前的迷信,出現在高考數學試題中,你對周易有多少誤解
    但我們的周易64卦與遺傳密碼有太多的相似性,64卦在排列順序上與 DNA 64卦是一樣的。周易的科學思想得到了證實,其易理也具有許多哲理和智慧。著名的中國學者馮友蘭教授在他臨終前留下一句話「易經,中國未來因其而大放光彩,請關注周易。」
  • 老子獨創的15大成語,洞見《道德經》智慧精髓!
    而更為精華的則是其中那些老子獨創的成語,可謂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從中完全可以洞見《道德經》的真諦。 我們從這些成語中,再次精挑細選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個。這15個成語,可以說字字都是真智慧,個個都是大境界,值得認真品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