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生命智慧——樂天知命

2021-02-28 騰訊新國風
如何認識你自己?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周易》不僅教導我們擁有生活智慧,也讓我們認識到生命智慧的重要性。生命智慧主要從「樂天知命」的意義上來講,也就是樂其天然,知其命運。只有透過「窮理盡性」最後才能達到「命」。

《鄭氏周易》(資料圖)

前面說了,我把《周易》的智慧分為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兩個層面,前面講的是生活智慧,現在再來看一看生命智慧。生命智慧主要是從安身立命、終極關懷的意義上來講的。這方面,可以用「樂天知命」這句成語來表述。「樂天知命」,就字面的意思說,就是樂其天然,知其命運。而樂其天然之「樂」,又必須以「知命」為基礎,所以「樂天知命」,歸根結底還是「知命」。說到「知命」,人們可能總覺得神秘兮兮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周易》裡面講的「知命」一點神秘的成分都沒有。

「知命」,是孔子很提倡的。怎樣理解孔子的「知命」說,可能會人言人殊,但我的體會是,孔子所謂的「知命」,實際上就是認識你自己。有例為證:孔子有一個弟子叫樊遲,有一天呢,樊遲去孔子那裡請教種莊稼的事兒,孔子說這方面我不如老農,你要想學種莊稼,可以問老農。樊遲又問種花的事兒,孔子說這方面我不如園丁,你要想學種花呢,可以去問園丁。樊遲碰了一鼻子灰,就出去了。孔子說,唉,樊遲真是個幹不了大事的人吶,「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在上的統治者,如果好禮的話,那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他;統治者如果走正道、崇尚正義的話,老百姓呢,就不敢不服從他;統治者講信用的話,那老百姓就不可能不為他效命,不為他效力。統治者能夠做到這樣,那麼周圍的老百姓,就會抱著自己的小孩跑到他這兒來要求當他的國民了,哪裡還用得著學種地、學種花呢?

孔子這一段話,是想說明什麼問題呢?就是想說明,像他和他的弟子這個階層的人,上天賦予他們能力,不是讓他們學種地、學種花的,而是讓他們當帝王的老師,在社會上宣傳仁義,宣傳忠信,教導統治者,讓他們「導之以政齊以之禮」的。所以呢,孔子一點也沒有因為種地不如老農、種花不如園丁而感到自己缺少什麼,反而斥責想在這方面獲得知識的樊遲是個成不了大器的人。這,就是孔子的天命自覺,這就是孔子所知的命。換句話說,孔子認為,他自己的使命不是種地,不是種花,而是做帝王師,為這個時代指一條明路,為這個社會提供一種規範。這可以看作是孔子的天命自覺。就這個意義上說,我覺得孔子的知天命,實際上就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周易》所講的「樂天知命」也是這個意思。這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知道了這個命,你就能夠很好地設計自己的人生,並踏踏實實地去實現它。而且,在實現的過程中,即使遇到艱難困苦,也無所畏懼。你看孔子在周遊列國找工作時遇到了多少困難,但孔子從來沒有灰心喪氣過,比如在匡地,生命受到威脅時,大家都很擔心,孔子卻坦然地說:「文王既然已經成為歷史,記載他的思想的文獻不是在我這裡嗎!天要想滅這些文獻,像我這樣的後繼者就不可能得到這些文獻,天要不想滅這些文獻,匡人能把我怎麼樣?!」在這裡,孔子拿文王說事兒,拿老天說事兒,實際上就是拿自己的使命自覺說事兒。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樂天知命」呢?《周易》提供的思路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就是透過「窮理盡性」最後達到「命」。窮理,用《周易》的術語說就是探討陰陽變易的法則。盡性就是發揮人的仁義之性。在這裡,理是就著萬事萬物講的,性是就著人講的,其實是一個東西,至少是有相通之處。比方說,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性,樹有樹的特性,人有人的特性,狗有狗的特性,貓有貓的特性,這些特性從哪兒來的呢?古人認為是天所賦予的,這就叫「天命之謂性」。也就是說,天所賦予的這個東西,落實到狗的身上就是狗的性,落實到貓的身上就是貓的性,落實到植物的身上,就是植物的性,當然,落實到我們人的身上,就是人的性。所以呢,我們窮了物的理,也就理解了物的性,理解了物的性,也就理解了宇宙的變異法則和人的本性,把人的本性發揮出來,就是盡了人的性。

正是遵循了這樣的路數,《周易》特別強調推天道以明人事,換一種說法,也就是窮物理以明人事。比如《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等等。在這裡,「天行」即日月星辰在天上的運行,「地勢」即山嶽川流在地上的形勢,以及「雲雷」即雲彩與震雷、「山下出泉」即山下冒出甘泉等等,這些都屬於自然現象,都包含了事物之理。《周易》教人們透過這些物之理,去體會社會人生之理;看到日月星辰無休止有規律的運動,人要效法它,去體會自強不息的做人準則。看到大地養育萬物乘載萬物的特性,人要效法它,去體會厚德載物的美德。這種思路對我們應該是很有意義的,他教我們如何透過自然理解人生,如何透過自然之理提升人的德性層次。比如說,我們看到藍天,看到白雲,看到銀河,看到繁星,或者去一個什麼旅遊勝地,看到美景,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或者說,我們能不能也學著《周易》教給的思路,去從做人的層面,去從德性修養的層面,興發一些感慨,體驗一種道理呢?如果這樣做,你就是在窮理盡性;如果這樣做了,你就一定會在生命的層面產生一種特殊的感受。你看孔子說話,經常聯繫到自然,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還有孔子站在河邊說的那句著名的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些都是在用自然之理打通生命之理呀。所以,《周易》特別強調觀物取象,觀象取意;強調效天法地,明白宇宙之理,貫通生命之道。而這,也正是樂天知命的最終目的。

(摘錄自楊慶中:《周易》在我們生活中)

相關焦點

  • 《周易》不是迷信,而是一本總結了預見智慧的書
    最大的智慧就是預知未來。用八卦推演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變化來預測吉兇、警示悔咎,這標誌著我們的先民預知未來的智慧開啟了,自省的能力增長了,對自身力量和天地萬物的哲學思考開始了。《周易》約形成於西周初年,原來是筮佔用的工具書。這種人類文明軸心期產生的經典,正如其他文化原典一樣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
  • 100歲老奶奶,近80歲才拿起畫筆學畫,「樂天知命」的典範
    摩西奶奶的畫作充滿了樸實、溫善與樂觀,流淌著質樸的人生智慧。雖然僅僅受過一點點教育,摩西奶奶的畫卻像詩一樣迷人,好像是結合天籟的真純聲音,從那百歲的人生流出,讓人感到溫暖、感到自在、感到慰藉。活了100歲是怎樣的感受?摩西奶奶開心地說過:「回顧過去,我的生命就像是一天的工作,我因為它的圓滿結束而滿意。我開心而又滿足。我認為最好的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 鳳凰衛視打造全新粵語節目 大師李居明趣談樂天知命
    鳳凰衛視新節目《樂天知命李居明》新聞發布會今天(12月19日)在香港鳳凰衛視總部舉行。中國古文化應用大師李居明攜同女主持林寄韻出席。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親臨支持並向大師致送紀念品,大師也回贈了親筆書寫的梵文墨寶。
  • 《周易》中的成語,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紀風策:《周易》暗藏的十大生活智慧!
    《周易》,又名《易經》或《易》,曾被認為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揭開這部神秘的「天書」的重重面紗,才能領悟那深藏於內的為人處世之精髓,智慧生活之「天機」! ▌潛龍勿用 出自《周易》乾卦。
  •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擁有健康,人生精彩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虛懷若谷,榮辱不爭。健康的心態能滋潤出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是健康的潤滑劑;健康是福 ,健康勝過發財。強健的體魄,是您最大的財富。所以愛惜自己的身體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務,養生是一個人終身必修課。
  • 《周易》30個成語,30種為人處世智慧
    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古老的處世智慧。
  • 《易經》的64個智慧:周文王創作《周易》,是為了復仇?
    周武王之所以能夠克殷興周,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他的父親、84歲的西伯侯姬昌被紂王關押在羑(yǒu)裡,推演出64卦,創作了《周易》時,就已經為其制定好了復仇和治國方略了。《周易》六十四卦並非隨意排列,而是深藏玄機。文王把對畢生的反思總結的智慧、感悟的使命、伐紂建周的方略、教育世子的法則、治國安民的道法都融在了卦象圖裡。所以後世贊曰:半部論語治天下,文王八卦定乾坤!
  • 樂天知命,安以待時——《需》卦解讀
    聯接卦象與易理的紐帶,勾通自然與人事的橋梁,周易「大象傳」,打開易學寶庫的鑰匙。名、象、德、義一句呈現,讓我們輕鬆讀懂《周易》。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周易》的第五卦「需」卦。首先,還是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需」卦的卦象。
  • 《周易》:你還認為它只能用來算卦嗎?帶你了解先賢智慧結晶
    ——《易經·繫辭上》《周易》包括《經》和《轉》兩個部分,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和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各時期民族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播有深遠意義。正確認識什麼才是《周易》很多人都把《周易》看作是一本算卦書,但事實上這是很片面的,《周易》從夏代開始經歷了很多的演變過程,直到殷商末年時期周文王將之前的易經重新演繹,最後形成了周易,但是即便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易經還是在不停的進行演變的。
  • 《周易》10個成語,教你10種為人處世大智慧,調整心態,否極泰來
    在文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千百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你知道嗎?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都源於《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前人的處世智慧。
  • 周易萬年曆
    周易萬年曆黃曆日曆,黃曆和周易的智慧碰撞,道法自然,趨吉避兇,不負時光!【產品功能】1、黃曆卦象:利用東方神秘主義的代表作《周易》的無限智慧,為您每日一卦,助您在事業、經商、求名、外出,婚戀、決策等方面如魚得水,一切順利。2、萬年曆:農曆黃曆隨便看,節日由來、忌宜、財神貴人方位、奇門九星、時辰吉兇、八字五行、納音建除,萬年曆該有的都有!可每天記事!
  • 《周易》成語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 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周易》智慧:與人交談時,這4件事少說,當心福氣悄悄溜走
    在我國的經典文學著作《周易》中就曾告誡過我們:在與人交談時,這4件事少說,不然會讓自己身處被動,自身的福氣也會悄悄溜走。1.自己的煩心事《周易》的蠱卦說:「蠱,惑亂也」。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其實就是各種「蠱」在作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負能量。
  • 《周易》智慧——知難而退是一種境界
    有智慧的人會停下來想一想,接著廣泛搜集關於渡河的各種信息,他顯然認為架橋和造船都不是最佳選擇,他或許可以從其他地方搞一條船過來,或者運氣好,聽到了天氣突然降溫的消息,等待第二天河上結了厚厚的冰,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 周文王被困推演《周易》,六十四卦蘊含天地間一切變化,無上智慧
    《周易》是「三易」之一,其他兩易分別是《連山易》和《歸藏易》,不過這「兩易」已經失傳了,只有周文王的《周易》流傳了下來,而中國文化的源頭正是從《周易》開始的。本土文化裡的「三教九流」哪一家的思想裡沒有《周易》的影子,《周易》是在解釋「道」,而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思想無不在解釋「道」,最終的目標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才會「頓悟」,才能夠真正的明白。那麼關於《周易》是怎麼產生的,你知道嗎?傳說這是「周文王」創作出來的。
  • 6500年前的迷信,出現在高考數學試題中,你對周易有多少誤解
    眾所周知,《易經》中有句名言,蘊涵深刻的哲學和生命智慧。其中兩儀殿的出處是《周易》,《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2017年的數學考題,卻出現了以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為原型,設計幾何概型和幾何概率的計算。
  • 《周易》:人生的四種態度,處世的四種智慧
    《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是古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深刻認識和反思,是他們對人類求生智慧和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概括。其中蘊涵的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持之以恆;勝不驕,敗不餒;居安思危,捨生取義等精神,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
  • 周易八字四柱——五行力量的輸出
    生是五行力量的輸出,有正常之生和非正常之生,從周易陰陽屬性上又分同性相生和異性相生之分。分享易經智慧 服務百姓生活周易正常之生是主生方與受生方五行力量基本接近,能正常流通,主生方減力,受生方增力,雙方均不受傷。
  • 《周易》:這3種人命苦,這3種人有福,醍醐灌頂!
    《周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蘊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在《周易》中就曾透露過:世上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2、缺乏敬畏心的人《周易》中說:「天垂象,見吉兇。」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並且還會顯露出來讓人知曉,但如果人們罔顧道義,缺乏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心,就一定會招致懲罰,吃盡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