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告訴你:分離,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2020-12-22 真楠育兒說

動畫短片《鷸》曾經獲得過第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這部影片是由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工作室創作出來的,實屬精品。它的畫面清新雋永,故事溫暖人心,而且意義深遠,值得眾多家長慢慢欣賞。

在影片中,主人公小鷸為了覓食,主動地走出了自我舒適區。它在海浪的不斷衝洗中,勇敢地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最終成功地獲得了覓食技能。

小鷸的覓食經歷就是孩子們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對於孩子來說,長大就意味著和父母分離,培養出個人獨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成就自己的人生。

每當我打開這部動畫短片時,都會感受到內心的溫暖和治癒。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這部在豆瓣網站上評分為9.3分的影片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吧。

一、嬌生慣養的小鷸是如何一步步自食其力,覓得食物的?

影片開始時,輕柔的音樂響起,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便是一副寧靜和平的景象:晨曦微芒,海浪輕柔地拍打著沙灘。浪花漸次退去,給大地留下了海藻、海螺、扇貝等禮物。

這時候,一群鷸歡快地落在了沙灘上,啄食著可口的扇貝。它們輕盈地轉動著身軀,躲避著不斷來襲的層層海浪。

不遠處的灌木叢中,鷸媽媽推動著小鷸自行前往沙灘覓食。她為了培養孩子的覓食能力,不再直接將扇貝肉送到孩子的嘴邊,而是選擇吞進了自己肚子裡。小鷸只能默默開始了自己的沙灘探索之旅。

初出茅廬的小鷸遭到了大浪的衝擊,被凍得瑟瑟發抖,再也不願意到沙灘上去了。但是,這時候的媽媽卻已經離開了。饑寒交迫的小鷸只能再次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沙灘。

結果,大浪再次來襲,小鷸依然逃脫不及。但是,這時候的它卻已經懂得了像自己的朋友寄居蟹學習——將半個身子埋進泥沙,以防海浪的過度衝擊。

小鷸在海浪中睜開了雙眼,看到了奇妙的水底世界——平日裡隱藏著的扇貝「傾城而出」,競相爭豔。它驚喜極了,蹦跳著奔向海灘,尋找隱藏的扇貝。

夕陽西下,溫柔的霞光暖暖地灑在沙灘上。鷸媽媽在深情地呼喚著歸家的孩子,但此刻的小鷸卻仍然流連忘返,在海灘上嬉戲覓食……

二、小鷸的覓食經歷是孩子們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

小鷸的覓食經歷一波三折——媽媽的放手迫使它前進,海浪的洶湧使他畏縮,朋友寄居蟹的安慰鼓勵他前進。同樣的,孩子們的成長也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的,期間的酸甜苦辣自是不用言說。

在小鷸的覓食經歷中,鷸媽媽、寄居蟹朋友和海浪這三個形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三者也分別代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樣事物——親情、友情和困難。現在,我們就來逐一地進行分析。

小鷸初出茅廬後,遇到海浪的打擊,就被嚇得躲在灌木叢中不肯出來。這一情形不正就像孩子們遇到困難後退縮不前的景象嗎?人生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孩子總不可能在媽媽的懷抱下躲一輩子。

這時候的鷸媽媽是怎麼做的呢?它溫柔地勸撫小鷸再次嘗試。當勸服無用時,它毅然決然地轉身離開,給孩子留下了自我嘗試的機會和空間。這種果斷放手的心態實在難得。後來,小鷸成功地學會了覓食。這也驗證了:學會放手,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愛!

當然,在小鷸成功學會覓食的過程中,它的朋友寄居蟹的支持和陪伴必不可少。它在寄居蟹身上學習到了如何應對兇猛浪頭的技巧和如何發現扇貝的訣竅。由此可見,在孩子的社會化成長過程中,同伴交往,共同成長,必不可少。

總的來說,這部短短6分鐘的動畫融合了童年、親情、友情、成長等諸多因素。表面上看來,它似乎只是講述了小鷸的一次覓食經歷,但實質上卻向我們揭露出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和借鑑。

三、世間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離別

在電視劇《小別離》中有這樣一句話:「世間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是指向離別的。」

對此,我深以為然。因為父母對孩子的真正的愛,就是應該讓他發展出照顧自己、過好生活的獨立能力。畢竟,孩子的人生路只能他自己走!

在日本電影《千與千尋》中,「巨嬰」坊寶寶的故事也正向我們驗證了父母遲遲不放手的惡果。巨嬰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待在媽媽為他準備好的房間裡。只要一哭,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這樣的他真的快樂嗎?後來,由於錢婆婆的緣故,他意外地獲得了外出的機會,自身也得到了驚人的成長,以至於湯婆婆看到自己的寶寶站起來時都驚訝不已。

《戰國策》中有這樣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長久。」父母真的愛孩子,就不僅僅要關注他眼前的生活,更要想到他長久的以後。所以,為了孩子今後更好的發展,父母儘早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不再大包大攬,而是選擇傾聽和支持。當孩子們遇到「玩具弄丟了」、「學習成績下降了」這些問題時,我們怎麼辦呢?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傾聽孩子們的內心聲音,理解他們的情緒。在他們充分表達完自我情緒以後,接著,我們可以問一問:「你需要我幫你做點什麼?你的心情會好受一些嗎?」這就是在逐步地引導孩子理清問題思路,找到關鍵所在,從而想出解決辦法。同時,這也有助於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加強親子溝通。

另外,親情不應該佔據孩子的整個情感空間,孩子們也需要友情的陪伴。所以,父母的陪伴需要注意適可而止。比如,在傍晚的社區廣場上,那些同伴參與的遊戲活動如堆沙子等,明顯更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四、結語

《鷸》的場景逼真寫實,畫面溫暖治癒,給人帶來無限的感動。然而,最令人深思的還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成長」。孩子的成長,既需要個人的勇氣,也依賴於他人的陪伴和支持。

所以,父母要學會及時放手,讓孩子勇敢地去面對人生的各種困境。分離,是父母能夠給孩子帶來的最好的愛!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動畫《鷸》:父母教育和培養的目的是讓孩子走向獨立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畫面精緻而又溫馨,暖暖的背景,一段6分鐘的動畫,一隻萌化了的小鷸寶寶,講述出了父母養育孩子時許許多多的感悟。故事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鷸,為了尋找食物,幾次被海浪拍打回沙灘,最後克服心理的恐懼以及種種困難,奔向更深的大海。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的視聽語言分析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的動畫短片,由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該作品獲得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 奧斯卡最佳動畫《鷸 Piper》陪孩子看優秀動畫短片
    短片《鷸》(yù),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磯鷸,克服內心的恐懼,在新朋友寄居蟹的帶領下,到海浪肆虐的沙灘上覓食的故事,將自然、童年、親情、友誼、成長,串聯了起來。用萌萌的設定,講述了一個最暖的故事。然而鏡頭一轉,媽媽將小鷸推出家門,讓它學會獨立在沙灘上覓食,就像那句話所說:父母放手的愛,才讓孩子走的更遠。第一次感受到海浪的衝擊,小鷸被嚇得瑟瑟發抖。扭頭就躲回了家裡,任憑媽媽怎麼鼓勵都不願意踏足海邊。
  • 三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永遠都需要愛與勇氣
    第 89 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昨天,第 89 屆奧斯卡金像獎落下帷幕,《月光男孩》在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烏龍後,終於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而今天這裡沒有奧斯卡領跑的烏龍,也沒有你心目中的最佳,更沒有緋聞與八卦。下面你將看到的是一部由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這支短片獲得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
  • 豆瓣9.3超高分,奧斯卡獲獎短片《鷸 Piper》
    「鷸」這個字,你能讀出它的發音嗎? 單獨看上去這個字很陌生,但跟在成語裡面讀就郎朗上口! 《鷸》這部動畫雖然長度僅6分鐘,卻是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籌備耗費3年的動畫短片,豆瓣
  • 《鷸》:我承認,我被這部剛獲奧斯卡獎的動畫短片萌翻了
    (yù),今年奧斯卡頒出的最佳動畫短片獎。▼「說完就走,你是我親媽嗎?」小鷸搖晃著出來。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對孩子放手、信任。,2017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出版有長篇小說《小浮世》、《小中產》、《我們的怕與愛》,短篇小說集《舊天堂》等書。所有的文章,都只是為了告訴你一件事:三觀正常,比什麼都重要。
  • 這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道出了成長的真諦啊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深受大家喜愛的小檯燈皮克斯出品的《鷸》。一推出就獲得全世界大人和孩子的喜愛。在中國,豆瓣網友們給它評分9.2。這是一部耗時僅六分鐘,卻製作籌備了三年的動畫短片,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磯鷸,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海浪肆虐的沙灘上覓食的故事。細膩的微距鏡頭呈現了海邊的一幕,把觀眾帶入到一段童話旅程。
  • 讓孩子看懂成長,讓家長看懂教育,這3部奧斯卡動畫短片你值得一看!
    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孩子和家長都參與其中的話題。蘊含教育意義的電影有不少,而哪些是讓孩子看得懂、讓家長看得明的好片子,奧斯卡有自己的選擇。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總是偏愛那些教育題材的作品。雖然沒有最佳影片的受到的關注度高,但是這些優秀的作品總是能出其不意的惹小編哭一鼻子。今天要說的這三部動畫短片,展現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和親子相處模式。
  • 六分鐘動畫短片《鷸》,豆瓣評分9.3,寶媽教育孩子的首選
    《鷸》是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雖然只有六分鐘的劇情,但是卻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對皮克斯動畫比較熟悉,很多動畫長篇都是由皮克斯參與製作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料理鼠王》等等。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名為《鷸》的動畫短片,這是一部感人的溫情片,也是一部有關家庭教育、育兒成長的動畫片。講述了一個鷸寶寶在經歷風浪後獨立成長的故事,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3分。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評價,離不開可愛俏皮的動畫形象,對於這一萌新設定,觀眾的喜愛度和接受度都很高,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再加上調配的聲樂,使人心情愉悅,更滿足了聽覺享受。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一個關乎成長的故事
    不遠處的灌木叢裡,一隻破殼未久的小磯鷸窺伺著父母的一舉一動。少頃,媽媽飛回巢穴,小傢伙一如既往張開嘴巴等著餵食,不過媽媽似乎決意要讓孩子獨立,自顧自將扇貝肉吃到肚子裡。沒有辦法,小磯鷸只能走向海邊。然而海水是那麼討厭,一波一波撲向這個未諳世事的小傢伙。這時,一個意外突然發生……本片為《海底總動員2》的貼片動畫。導演通過軟萌的小磯鷸講述了一個關於如何成長的故事。
  • 《鷸》:父母要有放手的勇氣,孩子才有獨立的能力
    愛是什麼?是時刻的呵護,還是密不透風的保護?不是,愛是捨得、是放手,讓你在天地間能夠自由地翱翔,不畏風霜。《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由艾倫·巴利拉羅指導出品的動畫短片,時長僅有6分鐘。這部短片斬獲了第89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還榮獲了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在豆瓣,它的評分高達9.3。
  • 一部感人的動畫片《鷸》
    一部感人的動畫片《鷸》主播:欣然著名動畫工作室皮克斯耗時3年製作的動畫短片《鷸》,曾獲得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片長短短六分鐘,竟會令許多人為之落淚。這個短片能夠廣受好評,離不開它隱含的教育意義。經歷了世事變遷的成年人為何也會為之觸動,因為鷸寶寶和鷸媽媽就像是每個父母看待著自己的孩子。
  • 看了這些奧斯卡動畫短片,保準讓熊孩子在你面前熊不起來
    是不是現在「你萌」都跟boss一樣身未動,心已遠。我們期盼回家,也「害怕」回家。因為家裡有每逢過節胖三斤 「媽媽的味道」;有「你就會玩手機」口嫌體正愛我們的親人;還有「升職了嗎?工資多少?昨天boss看了一個叫《失物招領》的動畫短片 ,發現原來熊孩子是個全球性問題,對付熊孩子雖然難,但不是無藥可救。《失物招領》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戴夫•穆林斯首次導演的作品。他在皮克斯任動畫師15年,幾乎我們看過的每一部皮克斯動畫都有戴夫•穆林斯的參與。
  • 2010-2020十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超治癒!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Academy Award for Animated Short Film)Pixar超治癒動畫:這世界總有一個懂你的人萌趣動畫短片《螞蟻》:拒絕平庸 不一樣也很好>國外獲獎動畫短片:一隻出生在錯誤地方的蘑菇的回歸之旅!
  • 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10強,看完整個人都化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十部參與角逐的動畫短片,最終會有哪5部提名奧斯卡,哪一部又是你的心頭好呢?2017第8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鑑於公眾號最多只能貼3個視頻,我們在本文附上評價最好的前3名短片視頻,全部10個短片的在線視頻,也可以點擊文末的
  •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故事,都在這17部奧斯卡動畫短片裡了
    也就是這個鏡頭,迅速將短片的思想升華至一種大格局——母親用愛養育了子女,卻也有可能用愛將子女吞噬。或許有人覺得「吃人」的片段很恐怖,而這種會傷人的愛,卻是許多中國家庭的真實寫照。正如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所言:「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 適合陪孩子看的8部奧斯卡動畫短片,教會孩子愛與生活
    這不,從本屆和往屆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和提名的作品中,小愛精心挑選出了這8部,適合你帶著娃一起細細品味。挑個美好的周末,就能度過一段合家歡的時間,get其中的精彩。這部短片奪得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獎,皮克斯出品,導演是一位華裔川妹子哦,所以整個短片的畫風都是滿滿的中國味道,而絕大多數人也都能從故事中看到中國式家庭的縮影。
  • 最佳奧斯卡動畫短片,帶來的育兒啟示:父母適時放手孩子才能成長
    今天看了皮克斯製作的動畫短片《鷸》,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分鐘,情節卻非常生動,講了一隻等待媽媽餵食的小鷸,勇敢地走出安全、舒適的小窩,並克服對海水的恐懼,學會在一波波海浪中覓食的故事。父母只有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得到成長動畫伊始,沙灘上浪潮退去,一群成年的鷸飛來覓食,很快地,下一波海浪湧來,鷸群連忙起飛躲避海浪的侵襲,這時的鷸寶寶躲在媽媽溫暖的懷裡不敢邁出一步。這時,鷸媽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 2017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動畫短片公布!
    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今天剛剛結束,去年就開始討論多時的2017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動畫短片也終於正式公開並頒獎完畢! • 百日紅 • 莫阿娜 • 明月守護者 • 西葫蘆的生活 • 幽靈男孩 • 瑞奇與叮噹 • 紅海龜 • 香腸派對 • 愛寵大機密 • 歌唱秀 • 逗鳥外傳:萌寶滿天飛 • 魔發精靈 • 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