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聞臉》:誰是陳時中?

2020-12-21 騰訊網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防疫過程中,島內政壇多了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就是臺衛生福利部門主管陳時中。因為防疫和「抗中」的表演,陳時中人氣迅速躥升,一度被民進黨拱上「神壇」,成為黨內「人氣王」。如今,2022臺北市長卡位戰開始布局,藍綠白各方有力人選陸續浮上檯面,此時的陳時中,又成為綠營討論最多、也頻頻被點名參選的那一位。那麼,身為牙醫的陳時中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政治之路?這一路走來,陳時中又累積了多少政治能量?

陳時中:牙醫出身 是民進黨在臺灣醫界的重要力量

陳時中,1952年12月27日出生於臺北市。臺北醫學院——現臺北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相較於一般的醫師,陳時中對政治頗為熱衷。1994年,陳時中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臺聯合會第六屆理事長。2000年,陳水扁第一次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時中以牙醫師公會全臺聯合會顧問的身份,號召200位牙醫加入民進黨。

2004年,陳時中獲任命為臺衛生部門副主管,直到2008年馬英九上臺。2011年底,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陳時中擔任蔡英文醫界後援會總幹事,以牙醫師公會全臺聯合會顧問、臺北醫學大學董事身份,率領醫界舉辦了一場千人造勢晚會,獲得蔡英文重視。

陳時中不僅長期擔任民進黨醫療政策召集人,還在2016年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為其操刀「醫療政策白皮書」。2017年2月,臺行政團隊小幅改組,陳時中成為首位牙醫出身的臺衛生福利部門主管。

陳時中出任臺衛福部門主管,創下了牙醫出任該職位的首例。《臺灣新聞臉》新晉嘉賓葉耀鵬說,來自於醫界的陳時中跟民進黨淵源頗深,這不足為怪——因為臺灣醫界一直有反國民黨的傳統。但陳時中能冒出頭來,與他的個性以及對民進黨人脈的經營有極大關係。這要說起來,裡面故事可不少。

陳時中:號稱島內防疫「超級王牌」 屢屢進行「抗中」表演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陳時中以臺衛生福利部門主管身份兼任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站上了防疫第一線的陳時中,每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情況,舉手投足都備受矚目。

2月3日,東航運送首批滯留湖北的247名臺胞返回臺灣。2月5日,陳時中通報稱,返鄉臺胞中出現1例確診患者,還在現場一度哽咽落淚。但臺灣方面通報的確診病例與大陸方面實際了解的情況大相逕庭,完全對不上。可嘆的是,「陳時中哭了」的消息卻在島內立刻刷版,成為臺灣網絡熱搜關鍵詞。陳時中也一下成為島內防疫的「超級王牌」,「要順時鐘(時中),不要逆時鐘(時中)」,一度成為臺灣社會的防疫共識。

裹挾了高民意支持度,陳時中借防疫之名,大肆操弄「反中」、「抗中」。今年2月,臺陸委會設定重重關卡、擬定非臺籍陸配未成年子女「小明」們的入臺舉措,最終頒布不到一天就被陳時中強行叫停並撤銷。而直到疫情趨緩數月後,對於「小明」們及陸生的返臺問題,陳時中仍遲遲不願鬆綁。

5月20日,蔡英文開啟第二任期。陳時中以超高人氣,裹挾94%的滿意度續任臺衛福部門主管一職。進入6月以來,臺灣疫情日益趨緩,在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時,陳時中所主持的疫情記者會,開始聊起了與疫情無關的臺灣農、漁、花卉等商品,同時,陳時中還開展「樂活防疫之旅」,將記者會移師外地,並陸續走訪墾丁、新竹、桃園、臺南、臺中等地,所到之處都吸引了大批人潮。

就在「陳時中效應」延燒之際,自6月底以來,多地陸續檢測出從臺灣輸入的確診病例,戳破了陳時中的「防疫神話」,其後8月份發生的彰化縣篩檢出無症狀新冠確診者,卻遭陳時中下令政風單位調查的事件,更把陳時中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陳時中:為開放進口美豬牛「背書」 進退失據

因為防疫,陳時中一度被拱上「神壇」,但無論是各地檢測出的從臺灣輸入確診新冠病例,還是彰化採檢風波,都讓他的聲望大打折扣,更不要說他為民進黨當局開放美豬牛進口「背書」、進退失據的表現了。

8月28日,民進黨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進口美豬美牛,引發臺灣社會強烈反彈。此時陳時中率先上陣,為蔡英文「滅火」,強調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被外界汙名化、進口美豬在食安上完全沒有風險,陳時中並表示,願意帶頭吃美國豬肉三個月。沒過兩天,陳時中又大言不慚地拋出「國際地位」說,聲稱開放美豬美牛,可以換來一個「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引人側目。

陳時中這一系列說法一出,立刻被指打臉自己。9月1日,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爆料,2017年4月,剛上任不久的陳時中被問到開放美豬議題時曾表示,堅決不能開放進口,自己如果捍衛不成絕不戀棧,賭上烏紗帽也在所不惜。更令陳時中尷尬的是,曾表示願「帶頭吃」美豬的陳時中,在9月5日又改口,稱自己沒有說要帶頭吃,「我是不得已的」。

從防疫抗議到應對開放美豬美牛,陳時中一波波的「表演」讓人目不暇接。該怎麼評價陳時中的表現?嘉賓邱毅教授說得透徹:陳時中在這一波抗疫防疫中的表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受限於「臺獨」意識形態以及專營於官場的政治性考量,因此大打折扣。而面對開放進口美豬美牛,陳時中似乎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一路的硬拗與護航,顯得相當滑稽。嘉賓葉耀鵬則嗤之以鼻,「他的言行、談吐,完全逾越了應該有的責權範圍」。葉耀鵬還吐槽——

臺灣多幾個像他這樣的政治人物,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可不就高了!

陳時中:參選臺北市長?恐招「殺身之禍」?

因為站在防疫第一線,陳時中累積高民意支持,也早就成為綠營布局2022臺北市長選戰的有力人選。今年4月就有民調顯示,若陳時中在2022年角逐臺北市長,他將以53%的支持度完勝國民黨的蔣萬安17個百分點。不過當時在疫情記者會中,陳時中被問到有關此民調問題時,態度堅決地表示,「我並沒有要選舉的打算」。

兩個月後的6月,陳時中再接受島內電臺專訪,面對主持人兩度逼問會不會參選臺北市長,此時陳時中的說法,已經不像之前那般乾脆,只稱「以後的事說不準」。

時間來到9月,面對國民黨臺北市黨部證實,民代蔣萬安將角逐參選臺北市長,陳時中再次被點名。此時的陳時中,終於首度表態——

看明年第一季。

陳時中到底想不想選臺北市長,嘉賓邱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實際要不要選,卻至少有四個難關要過。尤其還有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一番意猶未盡的「爬樓梯說」,顯示民進黨內圍繞臺北市長選戰的派系爭鬥已經「風起雲湧」。難怪葉耀鵬說,陳時中就是「誤闖了叢林的土狗」,他今天如果想要選臺北市長,想想可以,但想想也是會招來「殺身之禍」的。就看你陳時中怕不怕了。

9月14日,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臺灣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員葉耀鵬先生做客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起底臺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臉》:臺灣政壇2020年度人物
    回望2020,《臺灣新聞臉》特別梳理這一年島內政壇發生的重大事件,盤點穿梭其中的各色人物,製作了一份2020年度臺灣政治人物風雲榜。入榜的五位政治人物,無論是政治聲量、支持度、討論度或引發的爭議,都對2020年的臺灣政壇影響巨大。
  • 臺灣新聞臉:柯文哲大勢已去?
    柯文哲是《臺灣新聞臉》欄目討論的「常客」,但沒有一次的訪談像這次一樣,兩位嘉賓對柯文哲的政治前途一面倒地充滿悲觀態度。 的確,近來柯文哲危機重重、舉步維艱。
  • 臺灣新聞臉:羅文嘉和他的示警
    羅文嘉是誰?他曾是叱吒風雲的臺灣「政治鬼才」。現年54歲的羅文嘉,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大學期間,羅文嘉就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是臺大學生會第一屆會長。畢業後,羅文嘉從陳水扁民代辦公室幕僚做起,一路跟隨,成為陳水扁的左右手。
  • 陳時中在臺灣醫界評價低!臺美女醫爆料:跟蘇貞昌比誰狠
    圖源:臺媒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因此新冠防疫爆紅,成為臺灣本土的「定海神針」,現在只要一談到「阿中部長」,某些臺灣民眾肯定會高舉大拇指說贊,但近日島內美女醫師黃宥嘉卻透露,臺灣醫界對於陳時中的評價非常低,也讓在場來賓大吃一驚。
  • 臺灣新聞臉:起底「英派掌門人」陳明文
    日前,陳明文在臺灣高鐵上失而復得300萬元新臺幣現金,引爆「民眾大猜想」:這一系列的質疑迅速在臺灣政壇掀起波瀾,如今事件依舊未完待續《臺灣新聞臉》欄目嘉賓邱毅現場大爆料,陳明文「稱霸」嘉義的過程中,如何牽扯國民黨在嘉義的兩大派系「黃派」和「林派」,以及一個女人——嘉義縣前縣長張花冠。陳明文在嘉義縣的影響力,至今不墜。2018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但嘉義縣依舊因為陳明文的派系實力而保住了縣長一席,而當地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明文規定」,可見陳明文在當地的勢力之大。
  • 臺灣新聞臉:「花媽」當「包公」?|臺灣新聞臉|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
    「花媽」是誰?臺灣恐怕無人不知。因為造型與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中的角色花媽相似,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臺灣被網友封為「花媽」。她還有很多封號:「菊姐」、「南霸天」、「大姐大」……19歲高中畢業就觸摸政治的陳菊,叱吒臺灣政壇半個世紀,堪稱臺灣政壇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而圍繞她的爭議也始終不斷。
  • 《臺灣新聞臉》:劉樂妍:勁辣嗆「獨」中國心
    「臺灣新聞臉,周周有大牌」!
  • 《臺灣新聞臉》李敖:鬥士暮年 壯心不已
    算一算,李敖先生確實也久未公開露面了,東南衛視今晚(2月13日)21:10播出的《臺灣新聞臉》即將聚焦這位馳騁文壇、政壇、嬉笑怒罵數十年的老頑童。1959年,李敖從臺灣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入伍從軍。1961年退伍後考入臺大歷史系研究所,開始在臺灣的自由主義刊物發表文章,嶄露頭角。李敖因此獲得胡適等人的賞識,這時候的李敖,狂傲性格已經盡顯無遺。
  • 臺灣新聞臉:臺灣光復不能忘
    但我們也注意到,長期以來,在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操弄下,臺灣島內已經多年沒有大規模紀念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活動,而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於臺灣光復及昔日的抗戰記憶,也越來越模糊。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歷史疏離與遺忘?
  • 臺灣新聞臉:「花媽」當「包公」?
    「花媽」是誰?臺灣恐怕無人不知。因為造型與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中的角色花媽相似,高雄市前市長陳菊在臺灣被網友封為「花媽」。她還有很多封號:「菊姐」、「南霸天」、「大姐大」……19歲高中畢業就觸摸政治的陳菊,叱吒臺灣政壇半個世紀,堪稱臺灣政壇最有權力的人之一,而圍繞她的爭議也始終不斷。
  • 《臺灣新聞臉》:暴衝抵制「萊豬」進口 國民黨轉性了?
    不過臺灣時事評論員唐湘龍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全臺灣真的『幫派化』的政黨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民進黨」。唐湘龍表示,在臺立法機構議事問政,從來都需「允文允武」,當過去只「允文」的國民黨把身手放開後,團結跟氣勢出來了,底氣上來了,這就是國民黨最大的收穫。 國民黨的這場反「萊豬」攻防戰,打出了聲勢,也讓其中的幾位實力戰將成功搶佔媒體版面。
  • 臺灣新聞臉:失守高雄 韓國瑜何去何從?
    出生於臺灣眷村的韓國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踏入臺灣政壇。他曾擔任過臺北縣議員及第二、三、四屆臺灣民意代表。2001年底,因為在民代選舉中失利,韓國瑜逐漸淡出政壇。這是他第一次退出政壇。這段時期的韓國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1993年身為民意代表的他在臺立法機構裡掌摑時為民進黨籍民代的陳水扁,導致陳水扁住院三天。
  • 臺灣新聞臉:蔡衍明的「中天」保衛戰
    10月26日,「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首度為此舉辦聽證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中天新聞臺大股東神旺投資負責人的身份,親上火線發言抗辯。蔡衍明說,自己做媒體已經十一年了,恐怕全臺灣他受到的屈辱是最大的。這位身家70億美元的臺灣知名企業家,為什麼有這樣的感慨?中天又到底做錯了什麼?
  • 疫情超出能力範圍 陳時中該交棒?臺灣網友想法是…
    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本報系資料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2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擔任指揮官的臺灣「衛福部長」陳時中,挺身第一時間抗疫,佳評如潮,隨著疫情發展,加上臺灣海軍爆發感染,網友認為,目前情況已超出「衛福部長」的權力了,應該交棒給「五院院長」,也有人建議,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應坐鎮記者會。
  • 《臺灣新聞臉》:鄭文燦的2024劇本
    上學時,因為家境貧困,鄭文燦一直半工半讀,一路念到臺灣大學,並獲得碩士學位。 在民進黨內,鄭文燦一向低調,不顯山露水,但《臺灣新聞臉》嘉賓黎建南卻針對鄭文燦的從政路,一連做了三首打油詩,可見圍繞鄭文燦的故事不少。而媒體人董智森則是感慨,從當年的學運核心人物,到「政通人和」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是個有著十足謀略的人,不可小覷。 鄭文燦的政治路走得順風順水,除了「政通人和」外,也得益於他和蔡英文的好交情。
  • 臺灣新聞臉: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之爭
    這場選戰,國民黨徵召高雄市議員李眉蓁、民進黨徵召臺行政機構前副職負責人陳其邁、臺灣民眾黨則徵召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形成藍綠白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所謂三強鼎立只是表面上的,單從三位參選人的知名度上,就不難看出這場選戰的實力懸殊。那麼,當誰將接任高雄市長已經「沒有懸念」之際,這場高雄市長補選,還有什麼看頭?
  • 臺灣新聞臉:ECFA這十年
    從去年到現在,臺灣島內一直有「十年大限」的說法,因為根據世貿組織有關規定,像ECFA這類協議滿十年後,若相關內容沒有落實,又沒有合理理由可以延期,該協議就可能被終止。臺灣輿論因此對ECFA的存續充滿擔憂。 那麼,ECFA對臺灣到底意味著什麼?
  • 《臺灣新聞臉》:國民黨「侯友宜時代」要來了?
    侯友宜:臺灣警界昔日頭號明星 屢破大案現年63歲的侯友宜,畢業於臺灣警官學校45期刑事系,曾是臺灣警界的頭號明星。1982年,侯友宜加入剛成立的臺北市刑警大隊除暴組,在臺北市錦州街擊斃槍擊要犯、臺灣黑幫「芳明館」老大梁國愷,初露鋒芒。
  • 陳時中欲漲臺灣「健保費」,民眾想起馬英九
    臺灣已連續10天「零確診」,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下一個任務就是調漲「健保費率」。
  • 臺灣有社區感染嗎?陳時中們「不能說的秘密」
    (圖片來源:網絡)據日本近期通報:一名20多歲的日本女學生從臺灣返日,在機場入境時被檢驗出新冠肺炎陽性確診。消息曝光後,有專家建議臺灣入境要施行普遍篩檢。而臺灣疫情指揮中心卻回應說:臺灣目前每日篩檢量約110件,且社區通報量也少,目前的篩檢量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