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創不是要把幼兒園變成遊樂園,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家」

2020-12-24 芥末堆看教育

*來源:日敦社幼師學院(ID:KTCR2018),作者松松

國內疫情即將進入尾聲,許多老師已經返園準備環境創設等工作。環創,歷來是佔據幼師時間最多的任務之一,甚至會成為壓垮幼師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敦社幼師學院一直對此現狀感到憂心。

許多傷筋動骨的深層教育問題難以及時解決,但我們認為,減少過度、低效的環創,是可以快速為老師減負、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切口。

在「重塑幼兒園環創」系列推文中,將汲取兒童心理學、課程論、藝術與設計等領域的研究精粹,以期重塑讀者的環創觀。為了輔助理解和實踐,我們採擇了國內外幼兒園前沿的環創案例,並邀請10年來專注於幼兒園空間設計的機構——日敦社設計,提供專業諮詢和經驗分享。

我們相信,把空間還給孩子,那些好奇、熱情與幻想才有歇腳的夢鄉;把時間還給老師,那些年幼生命的成長瞬間才能被看見!

本文將聚焦兒童心理需要的角度,看看浮誇的環創正在怎樣破壞孩子的內在秩序,幼兒園環境又該如何呼應孩子心靈的需要。

孩子喜歡遊樂園,但不能生活在遊樂園裡

面帶微笑的太陽、彩虹、卡通人物簡筆畫、吊飾、貼紙……形形色色的裝飾物成了幼兒園鮮明的「符號」,這些「符號」能讓我們一眼把幼兒園從眾多場所中挑出來。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的確喜歡卡通動物,偏好鮮豔的色彩,園長老師們便投其所好,在教室裡大量布置一些所謂夢幻的、童趣的元素,甚至有創始人一開始就把幼兒園造成一座城堡。

21世紀初風靡中國的城堡幼兒園(圖源:南方日報)

這樣大費周章地把幼兒園打造成遊樂園一般,真的是適合孩子的嗎?

遊樂園布置得花花綠綠的,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激起孩子的興奮感,讓家長掏腰包消費。但孩子每天要在幼兒園裡生活八九個小時,布置這些削弱想像力的卡通圖像和刺眼的色彩,要麼會讓他們厭煩,要麼會過度刺激他們的感官。

從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等學者的研究中我們得知,兒童就像一臺擁有靈活大腦的學習機器一樣,他們能夠看到、聽到、感受和體驗到比成年人更多的東西。他們能夠在周圍的世界中捕捉到更多的細節,這也意味很容易在複雜的、混亂的環境中被過度刺激。

環境創設,不是給孩子造一座低級審美趣味的、充滿視覺刺激的遊樂園,而是應該思考如何滿足孩子心靈的需要,為他們準備一個溫暖安寧的生活空間。

幼兒園是孩子的「另一個家」

幼兒園是孩子和老師一起生活的地方。日敦社設計認為,幼兒園應該是孩子的「另一個家」,一個能讓孩子產生歸屬感、安全感的地方。這個家不僅要體現在孩子與同學,老師之間的融洽關係上,更要體現在他們每天需要沉浸的環境中。

家是充滿藝術與詩意的空間——室內有好看的綠植,色調柔和的窗簾,潔淨的牆,能透過溫暖陽光的窗,寬敞的活動空間……所有的元素和諧地存在著,有留白、有節奏,讓孩子們感到和家一樣溫暖舒服,有足夠的安全感。

可可幼家(日敦社設計提供)

小小的孩子第一次背起書包離開家庭,哭哭啼啼地來到陌生的幼兒園,最需要的其實就是安全感。所以,從家庭到幼兒園的環境變化應該要做溫和的過渡,讓孩子舒適地接納新環境。在有安全感的空間裡,孩子們能安靜下來,他們的專注力和想像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華德福玫瑰園親子班

在幼兒園之家中,擁抱社會性情感

如果說幼兒園是孩子的另一個家,那麼它和原生的家有什麼區別呢?——最根本的區別就是集體生活的社會性特徵。

幼兒園也是孩子進入的第一個「迷你社會」。在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中,第一次以兒童視角向大眾揭示了幼兒園內隱的社會性——原來幼兒園生活不只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孤獨的,交織著複雜的社交互動和人際關係。

紀錄片《幼兒園》

兒童日常生活經驗背後最強的驅動力是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並成為群體中的一員,這是社會性動物的本能。比賽、告狀,或是當值日生、相互誇獎和幫助,皆因如此。

在幼兒園裡,通過環境的布置,來還原孩子們真實的生活和文化環境,可以滿足他們對建立關係、獲得身份認同的內在需要,培養安全感、歸屬感等美好的社會性情感。

在南京市鶴琴幼兒園的小二班,進門的一面牆就布置著孩子們自家的全家福,這是小班孩子入園初期最大的安慰所在。新生入園時,老師還拍了一張全班的全家福掛在牆上,讓孩子知道「家」不僅是你的三口之家,我們小二班也是一個家。教師運動會結束,老師也把全體老師的全家福照片也列印出來,貼在了班級全家福的旁邊,告訴孩子們鶴琴幼兒園也是一個家。孩子們時常在這裡駐足、交談。

南京市鶴琴幼兒園小二班

這種情感的歸屬和文化的關懷是孩子們安全感、歸屬感的來源。但是單有物質環境,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的,更重要的是環境中的人如何去使用它。

園長張俊說,「去過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知道,我們的環境非常簡陋,因為我們不主張老師加班做這些事情,我們要把老師所有的時間用在觀察孩子,跟孩子共同生活、分享生活上。」如果老師沒有閒暇來觀察孩子,思考如何使用環境,和孩子發生互動,是很難做到如此回歸情感的環創的。

舒適的、家一樣的環境,會讓每個人能感受到自己在這裡是受歡迎的,我們是在一起的。這種童年的美好記憶,是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心理能量,是攫取希望的「人生之井」。

孩子同我們一樣,渴求安寧的獨處空間

說到童年的美好記憶,大家小時候多半少不了一處肆意玩樂的好地方——秘密基地!那裡綠樹環抱,鞦韆晃蕩,有野草有土堆,還有灰頭土臉的髮小。如今,高速城市化和高控的教育環境讓許多孩子失去了這個兒童專屬的空間。

童年期的我們想要逃離大人的控制,渴求秘密的遊戲基地和獨處的空間,現在幼兒園裡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有的內向,喜歡獨處;有的生氣了、傷心了,想要一個人冷靜一下;有的嚮往和夥伴一起發現和保守秘密,沉醉於美妙的幻想世界……

但出於空間的限制和安全的考慮,他們都被迫無時無刻不活動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雙腳一旦越界,就會像只「小雞崽子」一樣被拎回來。這樣的窘境會讓一些孩子感到孤獨、挫敗和憤怒,以至於爆發「我不想上幼兒園了!」的情緒。

就算是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孩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置身於嘈雜的大群體環境中,還是會給他們增加壓力,帶來不被關注的感覺和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困難。

所以,我們的環境中必須有一處安靜、輕鬆的地方使孩子的情感和身體得到補給,就像家裡會為孩子準備單獨的房間或者遊戲角一樣。

可可幼家·秘密空間(日敦社設計提供)

兒童對空間的感受不同於成人,樓梯、閣樓、角落這樣的小尺度的私密空間會讓成人覺得逼仄,孩子卻會感到自由和新奇。因為進入這裡,他們就不再是「小」朋友了,而是化身為這個小人國裡最「大」的國王!

所以,幼兒園可以設計和布置一些足夠安全的、小尺度的私密空間供給孩子獨處、自說自話和享用秘密時光。

奇塔兒童社·塗鴉小屋

在這裡也可以看出,環創不一定是老師的負擔、仇敵。用心創設的環境是具有人格特質的「第三位老師」,是班級老師的得力助手。因為環境可以照料落單的孩子,給孩子默默的關愛和潤物無聲的引導。

幼兒園也是老師的家

教師不僅是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者,也是環境的享用者。你會想到把班級環境當作自己的家一樣經營嗎?你會感覺到這裡也是屬於「我」的空間嗎?

想像一下,點心桌上擺放著一束你採摘的沾染著晨露的野花,區角材料裡有你旅行時撿回的松果兒、小貝殼,午睡室的水藍色布簾是你在教師俱樂部活動裡親手染成的,會不會感受到些許的溫暖和安寧呢?

華德福玫瑰園親子班

老師在教室裡分享自己的生活,並在環境中反映出來,讓環境與使用者的心靈糅合,不僅有助於讓孩子產生「家」一樣的歸屬感、聯結感,還會讓老師得到一二處靜心做事、療愈身心的空間。

結語

兒童思維和成人思維通常是有距離的,兒童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世界、體驗世界,他們對地方、對環境的情感不同於成人。

我們以為的破爛兒,也許就是他們的寶藏;我們可以輕巧毀掉的地方,也許藏著他們的記憶和秘密;而我們成人出於想像給予兒童的各色裝飾物、簡筆畫圖像,卻不是他們最真實的需要。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愛,是被看見、被接納、被允許。

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我們所創造的環境正在塑造孩子們的記憶和身份認同,即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是誰,他們應該得到什麼。

鄭重地交付給孩子一個藏寶袋,或者帶鎖和鑰匙的小抽屜,他們會開始懂得珍視個體的秘密和權利。在教室裡掛上並介紹米羅、波洛克的畫作,孩子們會發現自己也許並不遜色於藝術大師!

兒童心理研究、文學和藝術、文明和大自然,給予了我們那麼多的人文關懷和審美體驗,為什麼在環創中只會給孩子幼稚的、虛幻的東西呢?

參考資料:

1. Alison Gopnik、Andrew N. Meltzoff、Patricia K. Kuhl,《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William Morrow Paperbacks,2000年

2. Deb Curtis、Margie Carter,《為生活和學習而設計——早期教育機構的環境變革》,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3. Gary Paul Nabhan、Stephen Trimble,《童年沃野》,臺灣新苗文化,1996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敦社幼師學院」。主編曄子,撰稿人松松。文章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全國幼兒園開學環創實拍曝光!
    人們總喜歡把優秀的、好的事物和人都統稱為「別人家的」,比如:別人家的公司、別人家的小孩、還有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別人家的幼兒園」
  • 環創不費事卻很好看,還是孩子做的?這家幼兒園有點意思丨走進幼兒園
    碧桂園分園又不一樣,日式簡約的風格凸顯高雅,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那些頗具盛名的日本幼兒園。三種風格各有特色,卻又彰顯著共通的美感。在三家幼兒園裡,我們都發現了一些共通的環創元素,絕對值得每位幼教人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縱觀安師大附幼的室內空間,幾乎所有的環境創設都是由孩子的作品「堆砌」而成的,而且用了一種在其他幼兒園很少會見到的組合方式。
  • 【環創布置】幼兒園走廊、門窗、樓梯這樣布置,不怕孩子不喜歡!
    今天,小莉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十分精彩的環創布置,這樣布置不怕孩子不喜歡!作者 丨小莉老師本文由《幼兒園手工》編輯,轉載須註明來源!以美術主題和美工作品的陳列為主,把走廊布置成一個小型畫廊,這也是受很多幼兒園青睞的做法。走廊包括樓梯兩側的牆面就是天然的展區,老師們只需把美工區作品陳列的技巧應用進來,包你得心應手
  • 幼兒園環創手工吊飾,幼師收藏好太漂亮了!
    吊飾作為幼兒園環創的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否對教室的吊飾已經厭倦了?是否想布置一些新的有創意的吊飾?快看,小莉老師給大家推薦了如此漂亮的吊飾布置!提起飛鏢,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可能都是冷冰冰的黑鐵,這裡要教大家的飛鏢可不是那冰冷的殺傷武器,而是十分可愛的裝飾品!
  • 【元旦環創】幼兒園元旦環創設計欣賞,主題牆、吊飾、門的裝飾.
    現在老師們一定在收集元旦的環創素材吧!別著急,小莉這裡已經為老師們準備了一些漂亮的元旦環創,趕緊來看一下吧!作者 丨小莉老師本文由《幼兒園手工》編輯,轉載須註明來源!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 冬至快到了,幼兒園的環創怎麼做?
    冬至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傳說,在古代,有個郎中,每年冬至都熬製一種取暖的藥湯給村民喝,湯裡的食材很像耳朵,流傳至今,便有了吃餃子不會凍掉耳朵的傳說。冬至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個小朋友都需要了解的,為了進一步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傳統習俗,幼兒園可以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以及主題環創,加強孩子對於節日的印象。
  • 【主題環創】9款幼兒園春季主題牆手工環創,美爆了!
    娃娃家——暖暖的色調,娃娃家不僅能夠穩定幼兒焦慮的情緒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動動手 找個玻璃瓶吧!幼兒園老師✎《幼兒園老師》公眾號:綜合分享幼兒園舞蹈、早操、律動、教案、課件、環創、工作計劃、總結、老師隨筆
  • 幼兒園三大類手工環創+吊飾
    本文導讀 說到幼兒園環創大家一定不陌生,一年一度秋馬上就要到來了,幼兒園裡又該妝點什麼,讓幼兒園裝扮一新,讓孩子們歡心快樂呢?下面這些創意十足的立體牆面裝飾,你會不會喜歡呢?最近小莉為大家整理了一組幼兒園環創,吊飾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 道禾幼兒園 | 將東方美學和場所精神融入教學和環創
    來自於建築學和20世紀法國的空間美學,講的是環境和空間結構與內心世界的關係,可以成為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哲學基礎。空間的布局與心靈的內在結構有著微妙的對應,環境獨特的氛圍更能影響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室功能區的劃分、色彩光影的設計不僅要用眼睛和雙手,更要用心靈和情感。道禾幼兒園坐落在臺灣的臺中和新竹。
  • 【元旦環創】幼兒園創意聖誕元旦賀卡製作教程,拿走不謝
    幼兒園環創布置✎幼兒園環創布置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環境布置、角區、門窗、走廊、主題牆等環境布置媽媽教子有方✎《媽媽教子有方》公眾號:幫助更多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實施有效的家庭教育,讓更多的孩子健康快樂得成長,好父母勝過好老師,讓您做好個合格的家長!
  • 幼兒園2021元旦環創,滿滿中國風!
    元旦環創,安排! 1 門頭裝飾 ▽來源:小紅書用戶@CHEN大小珺 ▽來源:小紅書用戶@幼兒園的鑫心老師
  • 「手拉手,送教下鄉——環創先行」——記淥口區機關幼兒園送教下鄉...
    "手拉手,送教下鄉——環創先行"——記淥口區機關幼兒園送教下鄉活動為充分發揮株洲市淥口區機關幼兒園市級示範性幼兒園的示範、輻射、引領作用,實現城鄉幼兒園教育均衡發展,2020年12月15日,淥口區機關幼兒園園長譚路明
  • 環創|主題環創,別具匠心的靈感——吊飾
    百變吊飾,除了是烘託氣氛的神器,還能分割空間,同時拓展孩子的知識面,起到課程延伸的作用,
  • 【創意環創】紙盤就要這樣玩~花朵、海景、池塘、小水果……可做美工可做環創哦
    親子手工課老師家長們一起跟孩子一起動手做一做,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增進親子感情哦!而且還可以拿來做禮物送人哦!作者 丨小莉老師本文由《幼兒園手工》編輯,轉載須註明來源!節假日不妨做一朵向日葵給老師,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很年輕,給她們向日葵花朵再合適不過啦~
  • 你好,第三位老師|諾亞舟海鹽縣慶安宜家花城幼兒園大二班班級環創
    藝術生活,從走「心」開始——諾亞舟海鹽縣慶安宜家花城幼兒園大二班班級環創在幼兒的世界裡我們努力成為一名追隨者追隨孩子的目光追隨孩子的喜好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主人讓環境為教育助力聽聽我的表達屬於我的環境從班級分布、主體色調,五彩斑斕的生活記錄,每個環境細節中,都賦予孩子的靈魂和質感,我們的生活自然也變得美妙起來。
  • 龍貓主題環創 | 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龍貓帶你去冒險
    在日本,龍貓更是幼稚園的環創擔當!他們經常組織龍貓主題的環創大賽和美工大賽,從中誕生出很多優秀作品。今天,寶典就把這些漂亮的環創和美工介紹給大家。不管班上的小朋友是否看過這個電影,老師都可以借著暑假開學的機會,把龍貓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首先的首先,先來練習一下龍貓的造型設計,有了它,不管是吊飾、主題牆,還是區角材料,只需畫一畫,剪一剪!
  • 「帶個孩子能有多累?」全職媽媽執意要去幼兒園上班,最後打臉了
    不管是公辦還是普惠,幾十個名額,幾百人報名等搖號抽籤是普遍操作。多少家庭都是大的一個在幼兒園讀,小的一個等著搖號中籤上幼兒園。要麼運氣好,兩個孩子同上一個幼兒園。要麼運氣差,兩個孩子分開上幼兒園。幼兒園的工作可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勝任的,連不少本專業的老師有多少都堅持不下來,更別說普通家長了。也許有家長會反駁,「帶個孩子能有多累?我在家不一樣帶孩子的嗎?有時候兩三個孩子都不在話下。」這能一樣嗎?你帶一個,哪怕兩三個孩子,幼兒園老師帶的可是三十幾個孩子啊。
  • 孩子在幼兒園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出來,但父母要知道
    之前網上就有過一則「某學校老師只要收到禮物,孩子年年就都是三好學生」的新聞上了熱搜,瞬間把學校和給老師送禮這件事情送上了風口浪尖,而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給老師送什麼禮物,也變成了一件需要仔細斟酌三思而後行的事情了。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網友們可以說是各執一詞兩極分化。
  • 靈動環創 浸潤童心——海拉爾區鐵路幼兒園首次開展公共區域環境...
    為全面貫徹《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深入打造全視角、多方位、深層次的幼兒園良好環境,讓幼兒在區域遊戲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海拉爾區鐵路幼兒園本著交流展示、共同提高的精神,於10月26日開展了「靈動環創、浸潤童心」區域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 【照片牆】13款幼兒園創意照片牆:留住孩子最美的瞬間!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次野營的經歷。靜靜的田野上,溫柔的星光下,點燃一堆篝火,搭起一頂帳篷。在幼兒園建立屬於我們的營地吧!成功的照片牆不僅要展現出幼兒園其樂融融的一面,更要突出每個孩子的個性。在這裡,人人都能秀出自我!最好用的創意就是照片+自畫像的組合。讓孩子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或者給小朋友畫像,然後自己匹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