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女軍官和丈夫分別73年,收到一張臺灣寄來的照片,痛哭流涕

2021-02-23 時刻八卦

民國 有才子佳人,卻少有風花雪月,例如湖南有一位名叫周秀蓮的百歲老人,她的婚姻便透著那個時代的悲壯。

他們的愛情,屬於是典型的才子佳人,周秀蓮是知識分子,丈夫名叫楊平,乃中國遠徵軍的少將軍官。

本該甜蜜幸福的夫妻,可是卻沒有等來花好月圓的結局……

2015年,志願者來到周秀蓮的家裡,這位一百多歲的老婆婆,她以前看 蔣介石 和宋美齡他們打麻將,而她本人和諸多姨太太,一起打麻將。

而今,周秀蓮和年輕人打麻將,總是嫌棄小姑小夥兒打牌太慢,跟不上自己的節奏。

周秀蓮的人生,跨越了晚清、民國、新中國,她向志願者提出,想要幫忙找一張丈夫的照片,於是十幾位志願者和相關部門一起,開始尋找她丈夫楊平的消息……

此事說來話長,周秀蓮出生於1907年的湖南 長沙 ,在她出生的同一年,秋瑾創辦了《中國女報》中國婦女的地位,這才剛剛開始。

這一年出生過許多大人物,也發生過很多大事件,例如粟裕和林彪便也是在這一年呱呱墜地。

這一年, 孫中山 先生領導的起義運動,已經多次開展;這一年,日本開始大量收集中國情報,為三十年後的侵華戰爭做準備;同樣也是這一年,洋人的領事館,在中國遍地開花。

1907年,屬於是亂世的開端,周秀蓮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就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一起爬樹

(晚清的湖南地區)

周秀蓮從小家境富裕,像男孩子一樣調皮,她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說:「我小時候,就喜歡跟著男孩子一起爬樹,一起上房頂;我不裹腳,我也不想念經書。」

好在是,周家父母很開明,將周秀蓮送到附近最好的學校讀書,開始接受新式教育;是中國最早的那批、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之一。

插個題外話:那時候的女孩子新式教育,可沒有想像中的美好;上午學習縫紉機做衣服,下午讀書學知識。如果一整天都讀書的話,不學習各種女工,肯定不會被世俗所接受。

然而周秀蓮就比較叛逆了,上午的時候讓同學幫忙點名,也就是舉個手說「有」而她本人逃學在外,爬上很高很高的樹,眺望校園之外的世界,想要看到遠方的遠方。

下午周秀蓮才會進班學習,屬於是「女人技術」的學渣,「女人知識」的學霸。

(當時的學校女生)

學校一直都是革命的溫床,在外國是這樣,在中國同樣是如此;周秀蓮在校園當中,接觸到革命的書籍之後,好似是乾旱的沙漠,突然湧入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

1925年,周秀蓮18歲這年,很多人都為她的婚事而奔走,父母、老師、親屬、都認為這姑娘成績優秀,容貌更是姿色動人,是名副其實的校花兒。

可是周秀蓮在該戀愛的年紀,卻把自己的感情給了國家,響應孫中山大革命的號召,投入到革命黨的隊伍當中。

周秀蓮的所作所為,自然受到了多方反對,在那個民風封建的時代,她居然投身於婦女的思想解放,自然不被庸俗的民眾所接受。

周秀蓮是從基層做起,進入老家的「卯田村」的婦女聯合會,像她這樣的優秀人才,自然會受到國家的重用。

到了1931年的時候,周秀蓮已經24歲,父母為她的婚事非常著急,於是就去了軍隊當中,要求領導趕快為女兒找個對象,趕快成家才好。

父母之所以去軍隊,是因為女兒不聽話,想必革命黨肯定有辦法;而革命黨聽聞二老的殷切期盼之後,便開始張羅此事。

美女配英雄!

黃埔軍校6期畢業的,有一位優秀的軍官名叫楊平,身材高挑、肌肉精壯、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發誓要追隨革命的理想,為中國革命而奉獻終身。

當時的部隊領導名叫孫連仲(未來的中國名將)將此事交給一位團長,務必要找到優秀的青年軍官。

所以這位團長,又找到楊平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二十幾歲了?有沒有喜歡的姑娘?」

楊平是軍人,立正敬禮說:「報告團長,今年23歲!革命尚未成功,我要繼續努力!」

團長隨即就說,有一位姑娘名叫周秀蓮,有多麼的優秀,長多麼的漂亮,問楊平有沒有想法?

楊平自然是拒絕的,因為每一位革命黨人都知道,國家內憂外患,好似是黑暗中的一艘巨輪,周邊列強、西洋列強、將中國當成了東方金礦,如今正是要報效國家的緊要關頭,哪有時間去談兒女情長?

團長神秘笑了笑,隨後就離開了;愛情的接力棒,從作戰部門,交給了宣傳部門。

此時的周秀蓮,已經成為宣傳隊副主任,結果領導找來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今年多大啦?有沒有喜歡的小夥子?」

周秀蓮的回答,比楊平更加堅決,她如果想嫁人的話,身邊追求者如雲,排隊能從城裡到城外,也不會等到今天。

關於革命黨,是中國近代歷史當中,較為複雜的團體;思想上只為國家為民族,就拿年輕時候的閻錫山來說,年輕時就抱著炸藥回國;再有就是汪精衛,同樣做過類似的事情,案例數不勝數。

所以周秀蓮和楊平,給出這樣的回答,在我們後人看來很難理解;可是在那個熱血革命的時代,在那個國運昏暗的時代,在國共兩黨當中,是屢見不鮮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第二天,周秀蓮的工作調動,來到了25師、75旅、150團、二營、第五連。

楊平擔任連長,一聽自己這小小的連隊,要有女人來此工作,當場可就不樂意了,所以一直黑著臉不高興,跑到操場練兵去了。

反觀周秀蓮更加不樂意,好端端的咋就來到了五連呢?於是噘著嘴,邁著步子來到工作的地方,沒有找到連長,所以就去了操場。

一眼!

僅僅是一眼!

二人都愣在了當場,相互看著對方,緊接著低著頭,臉色羞紅一片。

團長在後面跟著呢,喊了一聲:「看什麼看?跟你們沒關係的事情!全體都有,立正,跑步走!」

隨後團長帶著人出去,臉上當然又是神秘的微笑,試問這個年紀的姑娘和小夥兒,焉能抵擋愛情這味猛藥?

楊平和周秀蓮,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看了一眼之後相談甚歡,都感覺對方才華出眾、長得好看、談吐非凡、關鍵是革命理想堅定。

接下來便是舉行婚禮,後來周秀蓮回憶說:「楊平很溫柔,從不對我發脾氣,不過我倆都一樣,當時不愛做家務,只想好好工作……」

由此可見,愛情本該是甜蜜的,屬於是典型的郎才女貌,典型的才子佳人。可戰爭年代的愛情,多數都以悲劇收場……

周秀蓮開始跟隨部隊南徵北戰,從一個被服廠,調到另外一個被服廠;楊平則是從一個陣地,調到下一個陣地。

雖然職位高升,工資更是遠遠超過同齡人很多倍,但夫妻卻是聚少離多。

1932年的時候,周秀蓮已經是上尉軍銜,每次和丈夫短暫相聚的時候,二人都是騎著白馬,去小樹林一訴思念之情。

(圖片來自影視作品)

二人世界總是短暫的,騎著馬去往沒人的地方;周秀蓮難忍相思之苦,有時候會騎著馬去前線,去尋找自己的丈夫。

換來的自然是一夜短暫相聚,隨後被楊平痛斥,好端端的為何要來前線呢?立刻回到後方!

周秀蓮總是說:「那匹白馬,是楊平專門送給我的,雖然馬是好馬,可是太大了,總是騎得我腿疼,一去一回很累。」

1937年的時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線戰士血戰日寇打鬼子,後勤工作則加班加點,周秀蓮說被服廠的工作,非常非常的困難,她說:「我雖然職位高,但還是親自做針線活,我們的很多新軍裝,投入戰場第一天,就被鬼子……唉……被鬼子……」

雖然只說了半句,便可知當時抗日戰場的艱難,周秀蓮說那幾年一直在加班,經常忙碌到凌晨四點多,實在是累死個人。

周秀蓮雖然在學校沒有學會怎麼做針線活兒,但是在這戰爭年代,逐漸成為軍官家屬圈排名第一的好手。

就拿周秀蓮為丈夫打的毛衣、鞋襪、褲子……等等衣服來說,花鳥蟲魚做得惟妙惟肖;所以軍官家屬的很多姨太太,都來找周秀蓮學習怎麼織毛衣,怎麼做刺繡。

戰爭是艱難的,周秀蓮說:「打鬼子的時候,我們的工廠一直搬遷,從南方搬到了北方,我也一直調動,去過河北、天津、濟南、 開封 、洛陽、陝西、桂林……」

周秀蓮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對於南徵北戰的時光很不適應,戰爭年代最高興的事情,便是丈夫回來的時候,夫妻二人互訴衷腸。

很多軍官打仗的時候,在外面留下一段段孽緣;可周秀蓮對丈夫楊平很放心,真正的男子漢,將生命給了戰場,哪有時間沾花惹草?

周秀蓮和楊平的相聚,幸福好似火柴,在漫長的光陰中短暫燃燒,每一次都讓這位優秀的姑娘刻骨銘心,那無比深沉的愛戀,卻趕上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到頭來只能說一聲無奈。

幸福總是短暫的,困難則是長期的,周秀蓮轉戰到陝西的時候,對窯洞記憶尤深,不過那時候連閻錫山都在住窯洞,她們這些軍官家屬,生活條件就更差了。

周秀蓮對河南戰場的記憶最深刻,因為河南的冬天太冷,所以警衛員和工兵,找來磚頭搭建熱炕。

估計河南的讀者,小時候對柴火記憶非常深刻,每一把樹葉都是珍貴的;而周秀蓮所處的那個時代,木柴更是難得的物資。

沒有柴火燒炕怎麼辦呢?那就燒馬糞,部隊裡面的馬糞特別多,周秀蓮身為高級知識分子,提起這段歷史並沒有怨言,畢竟是為國家為民族而戰。

周秀蓮只是笑著說:「我那段時期,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是馬糞的氣味,條件太艱難了,衣服和鞋子都要供給前線;我自然要帶頭,沒有鞋子和襪子,就光著腳出門,帶著婦女去地裡幹活。吃的喝的非常差,如果能吃兩頓飯的話,就非常高興了,更別提一日三餐。」

不得不說,戰爭年代物資是困難的,一直到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後勤方面的戰士都很少吃肉,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1941年的年底,開始組建中國遠徵軍,這是中國抗戰史最不願意提起的傷疤,總司令便是 杜聿明 。

周秀蓮在後方忙於工作,突然得知丈夫回來了,於是急忙請假,蹦蹦跳跳高高興興,和自己親愛的情郎弟弟相擁。

白馬還是那兩匹白馬,但這次楊平開著車,帶妻子去了駐地外圍的河岔裡,依偎著一株大樹,傾訴半年的分離之苦。

小別勝新婚,夫妻相聚的時候愛情才會甜蜜,周秀蓮並不知道中國要組建遠徵軍,更是萬萬沒有想到,丈夫要去國外作戰,遠赴緬甸的森林當中……

周秀蓮問:「你啥時候走?」

楊平沉默了幾秒鐘之後,說:「很快就走……」

周秀蓮心頭一驚,眼淚當場就湧了出來,分開了這麼久,以前每次丈夫楊平回來,最少也要第二天早上才走,這次咋就很快就走呢?畢竟才剛剛相聚一會會兒的時間。

小河邊,大樹下,夫妻二人望著潺潺流水,內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一句很快就走,讓周秀蓮飽嘗淚水的滋味。

周秀蓮又問:「什麼時候回來?」

楊平身為部隊的高級軍官,自然知道回來那是遙遙無期的,在國內作戰的時候,半年不見面都是很正常的,而今遠赴東南亞的大森林,距離妻子萬裡之遙,什麼時候回來可就是未知數了。

從軍事角度來說,楊平從平原和 山地作戰 ,即將轉入到叢林作戰,他並不知道未來的遠徵軍,會遭受多少疾病、盟軍、敵人、所帶來的困苦。

周秀蓮又問:「你咋不說話呢?」

楊平說:「大概吧,咱們打走鬼子之後,我肯定會回來的。」

二人就此分別,短短相聚了三個小時,周秀蓮並不知道的是,楊平乃偷偷跑回來的,所以才要急匆匆回去。

之所以偷著也要跑回來和愛人相見,是因為楊平知道出國作戰,會有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歸期未定。

楊平開車走的時候,周秀蓮喊了一聲早點回來……於是她的餘生,便剩下等待等待和長時間的等待,等到自己白了頭、等到兒女白了頭、等到108歲以後。

2015年,中國關愛老戰士的志願者,來到了周秀蓮的家裡,按照年代來算是108歲,不過周秀蓮一直在說,自己109歲了,也不知是虛歲還是因為具體的生辰時間。

2015減去1942,中國遠徵軍的楊平少將,註定是湖南老婆婆周秀蓮,永遠也等不來的那個男人,那個好男人。

根據湖南當地的資料顯示,本省健在的抗日老兵當中,周秀蓮是年紀最大的一位(現年113歲)。

此時的周秀蓮,生在晚清,成長於民國,而今又在新時代,屬於是活著的歷史書。

而且周秀蓮雖然一百多歲了,但記憶力清晰,身體非常硬朗,談吐依舊非凡。

也正是因為,有過志願者的來訪,今天的我們,才會知道以上的那些歷史片段;對於讀者來說,是一段感人的故事,可對於親歷者來說,卻透著大歷史的悲壯和殘酷。

捫心自問,那該是多麼無情的一段歲月呢?戰爭帶來的巨大傷害,造成了多少像周秀蓮這樣的悲劇過往呢?

周秀蓮一看客人來了,就去忙碌著切西瓜,待人很熱情,從她的臉上,可看出幾十年來的孤獨和無助,所以對志願者才會如此的親切。

周秀蓮談起當年的時候,說偶爾清閒之後,那些姨太太總是拉著自己打麻將,麻友分分別是杜聿明的夫人、 邱清泉 的夫人、鄭明新的夫人……有時候,陪著宋美齡,一起去看戲。

和這個年紀的老年人聊天,周秀蓮的各種經歷脫口而出,她說:「我丈夫楊平是個軍官,是杜聿明的部下……」

談起小時候,周秀蓮說:「是不是很奇怪?我年輕的時候,和別的姑娘很不一樣?」

周秀蓮又說,戰爭打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丈夫楊平距離我們的駐地,其實只有幾十公裡而已,騎著快馬的話,並不算太遠。

可是楊平很少回來,因為戰士的家屬,距離前線幾百上千公裡,戰士都沒有回去探親,他楊平當軍官的焉能回去?

有時候,鬼子突破了中國軍隊的駐地,周秀蓮他們就要緊急轉移,跟隨逃難的老百姓,化妝成黑乎乎的難民,隨身專門準備一套破爛的衣服,生怕被鬼子看出是女人。

周秀蓮說:「每到那個時候,就會嚇得要死。」

被服廠五百多人,杜聿明身為抗日時期,中國軍隊現代化的領導者,特別安排後方,一定要優待周秀蓮。

在杜聿明和楊平,尚未去緬甸之前,後勤管理非常嚴格,而周秀蓮身為收發員,因為從不貪汙剋扣,所以深得信任。

轉戰 南京 和北京的時候,周秀蓮學會的打麻將,有「軍官局」有「太太局」周秀蓮剛開始的時候看丈夫和杜聿明打麻將,後來也就無師自通了。

周秀蓮身為雀場高手,她說那些姨太太,故意留著很長的指甲,方便打麻將的時候偷牌出老千。只不過軍官那一桌,打麻將的越來越少,因為都先後犧牲在戰場。

周秀蓮之所以提起打麻將,是因為戰爭年代,打牌是少有的清閒時光,就好比放假了一般。

只不過1942年以後,周秀蓮在牌桌上,就再也見不到丈夫楊平……

當時的周秀蓮,每個月的工資是八十塊錢,大概相當於八千斤的穀子;周秀蓮年紀大了,一看志願者露出懷疑的目光,這才解釋當時她在後勤部隊的軍銜。

周秀蓮說,蔣介石跟杜聿明打牌的時候,蔣介石運氣非常好,每次都能贏很多錢。以至於蔣說:「戰場上帶兵,我可能不如你們在行,可是打麻將的話,你們卻不是對手。」

(蔣介石和杜聿明)

周秀蓮回憶 宋美齡 的時候,說長得不算特別漂亮,但非常有氣質,曾經帶著我一起去看戲。

1944年農曆9月17日,鬼子燒毀了周秀蓮的房屋,她帶著孩子逃難,家裡丈夫的遺物,都損毀在大火當中,有很多的照片、很多的證件、很多的軍功章、當時嚇得要死。

周秀蓮帶著兒女逃難的時候,一直逃到了1945年抗日戰爭中國全面勝利的時候,邱清泉給了一百元,再次把周秀蓮送回了原先的工作單位。

漫長的時光當中,周秀蓮只能靠著打麻將,來打發餘生;直到她的事跡,被公眾所熟知之後,家裡才接連不斷的,來了很多的志願者。

周秀蓮不喜歡講述戰場上的事情,那是她對於戰爭,最傷痛最不願意提起的回憶。

後來志願者追問的時候,周秀蓮提起自己跟丈夫的愛情經歷,談到最後的時候,她雙眼閃著淚光說:「我的男人,犧牲在了東南亞的緬甸大森林,那時候杜聿明回來,都是滿身爛瘡……丈夫留下來的遺物都沒了,我想看看他以前的樣子。」

於是各部門,開始尋找楊平生前的照片,最終臺灣的史料館藏當中,有一張楊平將軍的照片。

周秀蓮看到那張照片之後,枯瘦的雙手一直抹眼淚,這該是多麼不堪回首的過往,戰火紛飛的年代,又拆散了多少家庭?

過幾天志願者又來的時候,得知前天的夜裡,周秀蓮嚎啕大哭,對丈夫楊平的思念,是她內心最柔軟的淨土,一張照片的到來,引發了淚水的決堤。

照片上的那位年輕軍官,長得是儀表堂堂,穿著筆挺的軍裝,在歷史的風風雨雨當中,無愧英雄之名。

所以說,民國有才子佳人,卻很少有什麼風花雪月……那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年代,更是從舊社會到新時代過渡的年代。

相關焦點

  • 臺灣90歲女軍官湖南尋親:老家烏鴉廟的親戚找到了!
    5月7日,今日頭條公益尋人聯合紅網發布《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 收到大陸寄來的錦旗,臺灣警察懵了…
    :因幫助大陸婦女尋找其赴臺遊的女兒,屏東警察局恆春分局墾丁派出所兩位警察收到了這位婦女寄來的錦旗。然而,臺灣沒有收錦旗的習慣……不過,警察們還是被「家屬的厚重謝意」感動了,最終決定掛起來。請不要再問「臺灣也有派出所?」的問題了事情是這樣的:浙江省溫州市潘姓婦女的一對女兒,8月底到屏東墾丁「自由行」時,遇上連日大雨,因手機信號問題與家人失聯。
  • 「老王」寄來一箱肉!霸氣館長收到昏倒:看到真害怕
    「老王」寄來一箱肉!霸氣館長收到昏倒:看到真害怕。(圖片來源:facebook)中國臺灣網6月2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某健身俱樂部館長陳之漢(臺灣地區健身達人)除了經營健身房、格鬥賽事與培養選手外,還有幽默的一面,昨晚,他在facebook上曬出一張網紅「老王」(臺灣網絡名人)的照片,表示收到他寄來的肉,讓人感到害怕,提醒大家要小心。
  • 18歲少女怒殺日本軍官,去世前留下一張照片,66年後遺骸回到故鄉
    抗戰期間無數祖國的好兒女浴血奮戰,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此犧牲埋骨他鄉。今天故事的主角就犧牲在戰場上,去世前只留下一封信、兩塊大洋和一張照片,人們四處奔走,終於在66年後找到她的故鄉,將她的遺骸送了回去。這個抗日女英雄名字叫劉守玟,1920年出生,是湖南人。
  • 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
    導語: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人究竟能對一個思念更有多久,10年、30年?亦或者是一生,有時候,以我們這個年齡,很難去想像,那掛念一生的思念,究竟是要情深至何處,才會有這般的眷念。
  • 首次公開:抗戰時空軍官校第15期同學影像集
    導言:本文作者於嶽,一位民國軍校文獻收藏愛好者,自2011年起業餘打理博客「靜思齋歷史文獻收藏研究中心」,幫助很多尋親人找到長輩的信息。2018年5月,在於嶽的搭橋下,遠在美國的李安女士聯繫到我機構,開始了為「安葬在美國的中國空軍尋親」項目,於嶽也積極協助尋找這些赴美空軍當年的史料資料和珍貴的老照片。
  • 抗戰中的日本陸軍軍服到底什麼樣子?
    海軍的軍服我會放在之後的篇章介紹陸軍篇總匯抗戰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歷經14年,在此期間日本一共經歷過兩次軍裝迭代,也就是說抗戰中的日本陸軍換過三套軍裝,分別是昭五式軍裝、九八式軍裝、三式軍裝。
  • 抗戰遺族三部曲:一九四九渡臺灣
    陶基強1951年同時領到由蔣中正署名頒發的遺族學校畢業證書1951年暑假大學考試時,我們十五位同學,分別進了臺灣大學、師範學院,還有兩位考入臺中農學院。二十歲的南京小夥子陶基強是這四百人之一,他的父親陶耀鑫,軍政部兵工署軍械司上尉科員,抗戰期間因公殉職於重慶。陶基強上岸後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們去照相館合拍了一張照片,題字為「流浪中的一群」。
  • 10大令人落淚的抗戰瞬間:圖6戰士和日軍肉搏,圖9最美抗日女英雄
    這張照片拍攝不久後,這名士兵壯烈犧牲。(這是一組反映抗戰期間中國軍民令人感動的瞬間,每一張都令人潸然淚下、震撼人心。) 照片中這名小戰士樂觀的心態感動無數人,是抗戰最為經典的瞬間之一。
  • 從《八百》到《八百壯士》,強烈推薦「臺灣四大抗戰經典」
    今天要展示的是,臺灣版《八百壯士》並不是一部孤立的影片,它不像大陸版的《八佰》,就只有這一部,別無可說的。臺灣版《八百壯士》是「臺灣四大抗戰經典」中的第二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從上映時間上,自1974年至1977年四年間,臺灣連續拍了四部抗戰題材的影片。而且,這四部都成為了經典。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四部作品。
  • 抗戰真實老照片:鬼子看著姑娘一臉微笑,最後一張讓人義憤填膺!
    抗戰真實老照片:鬼子看著姑娘一臉微笑,最後一張讓人義憤填膺!抗戰時期,日本鬼子看著姑娘一臉微笑,故意擺拍的照片。 抗戰時期的日本鬼子,看著他的臉就很可惡。
  •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這本「勇士國魂」月曆將抗日戰爭劃分為:「抗戰前期」「戰略守勢時期」「持久作戰時期」「聯盟作戰時期」「反攻作戰時期」五個階段。       臺灣《聯合晚報》12月25日稱,這本月曆收錄了對日抗戰22場大型會戰及關鍵戰役、臺灣光復等抗日史料及照片,篩選經典照片60餘張,納入各月版面。
  • 雪莉去世第168天,網友卻收到她寄來的快遞……
    在中韓多國的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懷念她的粉絲和網友,但最讓Gigi感動的是一位韓國網友發帖說:「兩天前,收到了來自成為天上星星的雪莉寄來的快遞,這不禁讓人心情沉重了一下。」 原來,這是雪莉生前所發起的一項公益項目,專門為低收入水平的女性群體,捐獻衛生巾等生理用品。
  • 阿諾73歲生日收到魔鬼終結者菸斗
    好萊塢影星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的粉絲為了慶祝他73歲生日,特別手工製作了一款以其在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的造型菸斗。沒想到被阿諾看到了,直接詢問粉絲可不可以將這支漂亮的菸斗賣給他,該粉絲回覆那不如讓我把它送給你吧,這是我的榮幸。
  • 大陸攝影私入臺軍港:6軍官遭懲處 姚晨丈夫挨告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正在籌備新戲的臺灣導演鈕承澤日前率領劇組到臺軍左營海軍基地內勘景,讓大陸攝影師曹鬱(姚晨丈夫)假冒臺灣人士進入軍港,引發臺軍海軍司令部不滿,臺灣軍方除將鈕承澤依「要塞堡壘地帶法」中的
  • 臺灣抗戰電影《八百壯士 (1975)》高清修復版
    臺灣抗戰電影《八百壯士 (1975)》高清修復版導演: 丁善璽編劇: 丁善璽主演: 柯俊雄 / 林青霞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英語上映日期: 1975-08-23片長: 113 分鐘 / 140分鐘(公映原版)又名: Eight Hundred Heroes丁善璽編導的本片,繼《英烈千秋》後,敘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中國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中國軍隊後撤
  • 18歲犧牲的抗戰女兵,臨終提出一個請求,66年後終於魂歸故裡
    這一年,到2020年,距離抗戰勝利已經過去了75年,當硝煙散去,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些曾經為中華民族出生入死的先烈們,在那次改朝換代的戰爭中,有多少人犧牲了生命和鮮血,扞衛了祖國的尊嚴,又有多少人敢稱日月換新天?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位抗戰女英雄,她在18歲的時候犧牲了。
  • 鬼鬼收到小鬼生前寄來的禮物,回憶往昔不禁心酸
    臺灣藝人黃鴻升(小鬼)9月16日因意外去世,許多好友紛紛發文懷念。感情深厚如同家人的鬼鬼(吳映潔)在INS發文,非常不舍地說道:我會永遠想念你,會將一張自己的專輯燒給你,希望能夠在你的星球自己不會孤單,慢慢欣賞和聆聽。
  • 抗戰老兵鍾崇鑫:新婚上前線,妻子苦等77年,93歲時赴臺祭奠
    有些人一旦分別,便再也沒有了見面的機會。比如曾經的抗戰老兵鍾崇鑫,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他當年新婚不久,因為戰爭爆發上了前線,其妻子在家鄉苦等了77年,直到93歲才趕赴臺灣祭奠亡夫。鍾崇鑫是一個愛國軍人,他早年去過黃埔軍校讀書,在部隊中是個比較有地位的軍官。他的妻子名叫張淑英,是一個端莊典雅的姑娘。兩人相識後關係一直都很好,經常被其他人羨慕。
  • 大同市民收藏一日本軍人影集 大部分都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戰場有關
    照片記錄了原主人於1938年至1940年這一段時間,身為軍人的田村實勇「應召」到日本大阪醫院工作,以及當時日本皇族,日軍大將、中將、少將等高級將領前往醫院視察的內容。翻開影集,裡面照片均為黑白色,照片上下空白處還附有原主人用鋼筆寫下的日本文字說明。因日文有許多和漢字一樣,加上張振華經常接觸抗戰文物,因此他對裡面的內容能略看懂一二。    該影集共收錄了104張照片和兩張明信片,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擺放粘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