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鍾崇鑫:新婚上前線,妻子苦等77年,93歲時赴臺祭奠

2020-12-26 古今千秋

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戰士背井離鄉,不得不跟家人分離。有些人一旦分別,便再也沒有了見面的機會。比如曾經的抗戰老兵鍾崇鑫,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他當年新婚不久,因為戰爭爆發上了前線,其妻子在家鄉苦等了77年,直到93歲才趕赴臺灣祭奠亡夫。

鍾崇鑫是一個愛國軍人,他早年去過黃埔軍校讀書,在部隊中是個比較有地位的軍官。他的妻子名叫張淑英,是一個端莊典雅的姑娘。兩人相識後關係一直都很好,經常被其他人羨慕。抗日戰爭爆發時,身為軍人的鐘崇鑫為報效祖國,無奈離開新婚妻子去了前線。

離開之前,鍾崇鑫表示他一定會活著回來,張淑英萬分不舍,卻沒有說出任何反對的話。她默默地注視著丈夫離去,祈求他早日凱旋而歸。鍾崇鑫抵達戰場後,一有機會就給家裡寫信。剛開始時他還有些信心,期盼著早日回來跟妻子團聚。可是戰局的變化,卻令人特別絕望。

鍾崇鑫身邊的戰友接連犧牲,他自己逐漸失去了活著回來的信心。後來,鍾崇鑫給妻子寫了一封令人絕望的信。大概內容是,如果他犧牲了,就趁年輕早做打算。在那個年代,有很多戰士的妻子,因為丈夫的犧牲無奈改嫁,甘願為亡夫堅守一輩子的人很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逐漸扭轉劣勢,可張淑英卻始終沒有辦法安心,因為她遲遲沒有打探到丈夫的消息。1944年,她找到了丈夫曾經的戰友,直到這時她才發現丈夫已壯烈犧牲了。突然得知這個噩耗時,張淑英特別痛苦,可她不敢直接崩潰,因為家裡還有婆婆要照顧。

第二年,鍾崇鑫的母親因為遲遲無法從悲痛中走出來,離開了這個世界。張淑英沒辦法只好回了娘家,時光荏苒轉眼過去了七十多年,她一直都沒有徹底忘記鍾崇鑫。93歲那年,她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去了臺灣,在鍾崇鑫的靈位前含淚祭奠。她站立在靈位前,久久不願離去。有網友表示,若有來生,希望他們有緣再見。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鍾崇鑫:剛結婚就上前線,妻子苦等77年,93歲赴臺祭奠
    1935年的春天在福建西湖公園裡,有一段不起眼的愛情正在滋生,這個愛情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做鍾崇鑫,女主角是14歲的張淑英,他們倆在西湖公園見到了彼此的第一面。
  • 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
    導語: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人究竟能對一個思念更有多久,10年、30年?亦或者是一生,有時候,以我們這個年齡,很難去想像,那掛念一生的思念,究竟是要情深至何處,才會有這般的眷念。
  • 漂洋過海來看你:93歲老奶奶尋找愛人77年,一生的等待只為這一面
    在海峽兩岸志願者的幫助下,93歲的她終於得償所願,親自赴臺祭拜英靈,而那段跨越77年的愛情傳奇也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鍾崇鑫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工兵科,認識張淑英時,他是71軍87師少校參謀。 相親歸來,母親問張淑英喜不喜歡對方,張淑英紅著臉點了點頭。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兩人很快訂了婚。當年農曆5月19日,張淑英和鍾崇鑫舉辦了隆重、熱烈的婚禮。鍾崇鑫頗為顧家。結婚前,他把每個月的軍餉交給母親,婚後全部交給妻子。
  • 93歲的她等了他77年時間,漂洋過海去臺灣,看到的卻只是他的靈位
    93歲的她等了他77年時間,漂洋過海去臺灣,看到的卻只是他的靈位。我們都感覺,如今的生活步伐非常快,如今的文學是快餐文學,如今的愛情可能也是速凍愛情。如今的愛情保質期短暫又脆弱,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我們能等一個人多長時間?而在抗日戰爭期間,卻有那麼一個女人,她等了一個男人77年的時間。
  • 丈夫為抗戰壯烈犧牲,分離77年,93歲的她漂洋過海去看望最愛的人
    王城學業之後,張淑英邊聽從了家中父母的安排,與當時正是在國軍部隊中當官的鐘崇鑫完婚了,鍾重鑫本是個本是個鐵骨錚錚的軍人,但是在面對自己的愛人張淑英時,竟也是變現的溫柔體貼,對張淑英也是百般的呵護和寵愛。本想著兩個新婚夫婦是妾有意郎有情,喜結連理了,婚後的生活該是甜蜜如斯,好不幸福快樂的。
  • 93歲老太難忘丈夫,因為誓言一等就是77年,再見時,已在忠烈祠內
    經他人介紹,14歲的張淑英認識了鍾崇鑫,那時她是71軍87師的少校參謀,畢業於黃埔六期,前途未卜,兩人相親相愛,不久便舉行了婚禮,這對年輕夫婦的結合,在那個年代並不是少數,郎有情來妾有意無意,兩人婚後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很幸福。
  • 16歲與丈夫分開竟成永別,77年後兩人再見時,丈夫被列在忠烈祠內
    16歲與丈夫分開竟成永別,77年後兩人再見時,丈夫被列在忠烈祠內 2014年11月22日,一個抗日老兵的遺孀坐上前往臺灣的飛機,次日上午,在小兒子的陪同下,她來到臺北國民革命忠烈祠內,見到了闊別77年的丈夫,一時間,她泣不成聲。
  • 他14歲時嫁給了國民軍官,牢記丈夫77年,93歲去臺灣看望泣不成聲
    在前幾年大家應該有看過「一段塵封77年的愛情故事」,這是講述一位93歲高齡的老人不辭辛勞乘坐飛機往返於重慶和臺北,張淑英是為了去看一個人,準確的說是去看一個名字,一個她刻骨銘記了77年的名字——鍾崇鑫。1935年,張淑英在福州相親認識了重慶榮昌安福鎮人鍾崇鑫,彼時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已近4年,家裡三代單傳,母親催促他早日結婚。訂婚一個月後,他們舉行了婚禮。
  • 99歲老人苦等丈夫77年,埋藏半生秘密,背後的真相讓人淚奔……
    01 最近,一名來自厄瓜多的110歲老人在睡夢中去世了,他是世界上婚齡最長的男人。 從1941年結婚到現在,已經和妻子攜手共度了79年。 去世時,他已經110歲了。 身邊陪伴他的,是他104歲的妻子。
  • 99歲老人苦等丈夫77年,埋藏半生秘密,背後的真相讓人淚奔......
    孕吐持續了整整6個月,但她拍丈夫擔心,硬是在信裡隻字未提。 她說,這是善意的謊言。 湯文祥回來的日期,黃申源至今記得清清楚楚,11月17日。 那天,她以此作為幸運數字買了個彩票,沒想到中了三萬多塊錢。
  • 抗戰老兵,今天您最帥!
    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9月6日,來自玉林城區、福綿區、興業縣及北流市的8名抗戰老兵相聚玉城,參加由廣西壹方慈善基金會、援助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北流市中力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暨向抗戰老兵致敬公益活動。這些老兵,年齡最小的93歲,最大的99歲,他們一同緬懷為國、為民族犧牲的戰友,追憶往昔抗戰的崢嶸歲月。您就是英雄。
  •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眾所周知,1931年,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我國東北地區,並且成立了偽滿洲國。後來,日軍陸續製造多起事件。終於在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了盧溝橋事變,於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華戰爭,一共歷時了14年之久。
  • 身高僅1米2的抗戰老兵,13歲參加革命,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抗戰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的形象和很多人印象中山東大漢的形象一點都不相符。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僅1米2,曾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李安甫的父親成為了抗日武裝隊伍中的一員。李安甫在6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槍法,這時的東北已經淪陷,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李安甫受其影響,在心中埋下了參軍救國的種子。1938年,剛滿13歲的李安甫報名參加八路軍。來到八路軍駐地後,卻因年齡太小、個子太低,當場就被拒絕了。
  • 認證一個抗戰老兵,究竟有多難?
    建議上交後,民政部就此給予了正式回復稱,已下發通知將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社會福利保障範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優先照顧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在重大節日,建議黨委、政府邀請老兵參加並慰問。但時至今日,一些國民黨抗戰老兵的優撫落實仍進展不大。資金不足,材料不全無法認證……均成為一些地方政府不作為的理由。優撫老兵要走怎樣的程序?認證一個老兵到底有多困難?
  • 【等了77年的團聚】97歲臺灣老兵今日回到合江老家
    今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97歲的臺灣老兵胡定遠,時隔77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合江老家。
  • 抗戰老兵剪影:當年軍帽裡寫著「死」字 | 圖片故事
    2015年,郭育嵩停了大半年工作,一個人跑了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看望了100多位抗戰老兵,陪他們聊天,為他們拍攝照片。他成了一名老兵志願者。 老兵中,年齡最大的有107歲,「他們是抗戰期間的小夥子小姑娘,我們見面的時候已經是一百歲上下的老爺爺老奶奶了」。 起初,他只是想來看看他們,沒想過要拍片子。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在酒店,抗戰老兵胡定遠對著鏡子認真地敬了一個禮  世紀省親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
  • 九九重陽節抗戰老兵感恩會在竹子口腔醫院舉辦
    中新網雲南新聞10月21日電 (何淑亭) 在九九重陽節和第32個敬老日即將到來之際,21日下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九九重陽節抗戰老兵感恩會在雲南竹子口腔醫院舉行。最大年齡99歲、最小年齡也有92歲的10位抗戰老兵們在這裡相聚,重溫往昔抗日崢嶸歲月,接受大家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