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鍾崇鑫:剛結婚就上前線,妻子苦等77年,93歲赴臺祭奠

2021-02-08 騰訊網

1935年的春天在福建西湖公園裡,有一段不起眼的愛情正在滋生,這個愛情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做鍾崇鑫,女主角是14歲的張淑英,他們倆在西湖公園見到了彼此的第一面。

見到鍾崇鑫的面後張淑英看見了這個和自己想像完全不一樣的軍人形象。鍾崇鑫已經30歲了,畢業於黃埔軍校,是一個小小的軍官。兩人見面之後互相看了很是喜歡,鍾崇鑫幽默風趣,張淑英溫柔可人,於是一個月後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和其他的婚姻故事不一樣,他們之間很少有親密的動作,從來不把愛表現出來,因為他們的愛都深藏心底。

兩人婚後過著不錯的甜美生活,鍾崇鑫比她大,更照顧她的感受,為她做飯、把家裡的財務都交給她來管,甚至害怕張淑英一個人孤獨,還把她的媽媽弟弟接到家裡來一起住。同樣,因為張淑英還小,鍾崇鑫還讓她多讀書,打開眼界。他對張淑英的愛是無私的,是為了妻子著想的愛情。幸福的二人世界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年後1937年全面抗日的戰線把丈夫鍾崇鑫拉上了戰場,這對於張淑英來說是沉重的。子彈不長眼,年輕的張淑英在武漢第一次感受到了害怕,親身體驗了戰爭的殘酷。鍾崇鑫寄回家的信也無時無刻不在給她打預防針,後來因為局勢混亂,鍾崇鑫的信也沒了蹤影。

1938年,張淑英和婆婆一起回到了鍾崇鑫的老家重慶榮昌,然後就一直等他回來,可是後來鍾崇鑫的消息都失蹤了。等到1944年張淑英在路上碰見了鍾崇鑫的戰友,才得知了他已經戰死沙場的噩耗。聽到兒子戰死的消息,婆婆第二年就去世了,留下張淑英一個人在榮昌。雖然之前鍾崇鑫的信中有交代,但是張淑英下定決心不再嫁人,並且對她而言,她的任務很重,她要把鍾崇鑫的骨灰找到,因為鍾崇鑫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了。雖然後來張淑英還是再婚了,但她始終沒有忘記鍾崇鑫,她為第二任丈夫生下二兒一女,在丈夫死後,她向子女說出了曾經的過往。

關於鍾崇鑫的信息很少,想找到一個普通的中校參謀主任的骨灰不亞於大海撈針,但最終在兒女們的辛苦付出下,找到了他的陣亡時間和地點。原來鍾崇鑫淞滬抗戰的時候於12月12日,陣亡於雨花臺。在老人的一再堅持下,尋找鍾崇鑫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媒體和相關部門都出謀劃策,幫助老人實現了心願,接老人去往臺灣看到了鍾崇鑫的骨灰。

這時張淑英老人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因為年輕的時候聽到鍾崇鑫去世的消息太過傷心以淚洗面,留下了眼疾,後來摘除了左眼球。終於在社會各個部門的關注下,93歲的張淑英老人從重慶飛往了臺灣時隔77年再次見到了自己的丈夫。

這樣的愛情何止是讓人動容這樣簡單,更多的應該是佩服,張淑英老人的堅強讓我們更要珍惜眼前人,趁時光正好,和世界和解,珍惜當下,緬懷先烈。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鍾崇鑫:新婚上前線,妻子苦等77年,93歲時赴臺祭奠
    比如曾經的抗戰老兵鍾崇鑫,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他當年新婚不久,因為戰爭爆發上了前線,其妻子在家鄉苦等了77年,直到93歲才趕赴臺灣祭奠亡夫。鍾崇鑫是一個愛國軍人,他早年去過黃埔軍校讀書,在部隊中是個比較有地位的軍官。他的妻子名叫張淑英,是一個端莊典雅的姑娘。兩人相識後關係一直都很好,經常被其他人羨慕。
  • 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
    導語: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人究竟能對一個思念更有多久,10年、30年?亦或者是一生,有時候,以我們這個年齡,很難去想像,那掛念一生的思念,究竟是要情深至何處,才會有這般的眷念。
  • 漂洋過海來看你:93歲老奶奶尋找愛人77年,一生的等待只為這一面
    在海峽兩岸志願者的幫助下,93歲的她終於得償所願,親自赴臺祭拜英靈,而那段跨越77年的愛情傳奇也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1937年7月7日,鍾崇鑫一回到家,就對母親和妻子說,部隊有緊急任務,馬上要走。要走多久,他也說不清楚。 張淑英憑女人的知覺意識到這次分別不一般。於是,她提出送送丈夫,鍾崇鑫握住她的手說,好,那你就送我到常熟車站吧!發車的時間就要到了,鍾崇鑫突然從後面緊緊抱住了她,鍾崇鑫在她耳邊一字一頓地說:「我會回來的,等著我!」
  • 93歲的她等了他77年時間,漂洋過海去臺灣,看到的卻只是他的靈位
    93歲的她等了他77年時間,漂洋過海去臺灣,看到的卻只是他的靈位。我們都感覺,如今的生活步伐非常快,如今的文學是快餐文學,如今的愛情可能也是速凍愛情。如今的愛情保質期短暫又脆弱,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我們能等一個人多長時間?而在抗日戰爭期間,卻有那麼一個女人,她等了一個男人77年的時間。
  • 丈夫為抗戰壯烈犧牲,分離77年,93歲的她漂洋過海去看望最愛的人
    但是又說過鍾崇鑫是部隊眾人,軍人與家人本就是聚少離多,於是張淑英與新婚丈夫也是分離時間大大多於相聚在一起的時間。本來相聚的時間就少,但是兩個人相愛還能忍受相思之苦、離別之痛。但是讓張淑英沒有想到的事,本就是聚少離多的兩夫妻,在一場戰爭之後,不僅僅是從此再沒有相見過,更是斯人已逝,夫婦陰陽兩隔。
  • 16歲與丈夫分開竟成永別,77年後兩人再見時,丈夫被列在忠烈祠內
    16歲與丈夫分開竟成永別,77年後兩人再見時,丈夫被列在忠烈祠內 2014年11月22日,一個抗日老兵的遺孀坐上前往臺灣的飛機,次日上午,在小兒子的陪同下,她來到臺北國民革命忠烈祠內,見到了闊別77年的丈夫,一時間,她泣不成聲。
  • 99歲老人苦等丈夫77年,埋藏半生秘密,背後的真相讓人淚奔……
    01 最近,一名來自厄瓜多的110歲老人在睡夢中去世了,他是世界上婚齡最長的男人。 從1941年結婚到現在,已經和妻子攜手共度了79年。 去世時,他已經110歲了。 身邊陪伴他的,是他104歲的妻子。
  • 99歲老人苦等丈夫77年,埋藏半生秘密,背後的真相讓人淚奔......
    孕吐持續了整整6個月,但她拍丈夫擔心,硬是在信裡隻字未提。 她說,這是善意的謊言。 湯文祥回來的日期,黃申源至今記得清清楚楚,11月17日。 那天,她以此作為幸運數字買了個彩票,沒想到中了三萬多塊錢。
  • 93歲老太難忘丈夫,因為誓言一等就是77年,再見時,已在忠烈祠內
    經他人介紹,14歲的張淑英認識了鍾崇鑫,那時她是71軍87師的少校參謀,畢業於黃埔六期,前途未卜,兩人相親相愛,不久便舉行了婚禮,這對年輕夫婦的結合,在那個年代並不是少數,郎有情來妾有意無意,兩人婚後的生活雖然簡單,但卻很幸福。
  • 他14歲時嫁給了國民軍官,牢記丈夫77年,93歲去臺灣看望泣不成聲
    在前幾年大家應該有看過「一段塵封77年的愛情故事」,這是講述一位93歲高齡的老人不辭辛勞乘坐飛機往返於重慶和臺北,張淑英是為了去看一個人,準確的說是去看一個名字,一個她刻骨銘記了77年的名字——鍾崇鑫。1935年,張淑英在福州相親認識了重慶榮昌安福鎮人鍾崇鑫,彼時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已近4年,家裡三代單傳,母親催促他早日結婚。訂婚一個月後,他們舉行了婚禮。
  •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
    97歲臺灣抗戰老兵被迫抗戰,闊別家鄉77年,母親墳前祭拜失聲痛哭。眾所周知,1931年,日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我國東北地區,並且成立了偽滿洲國。後來,日軍陸續製造多起事件。終於在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了盧溝橋事變,於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侵華戰爭,一共歷時了14年之久。
  • 身高僅1米2的抗戰老兵,13歲參加革命,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抗戰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的形象和很多人印象中山東大漢的形象一點都不相符。
  • 抗戰老兵,今天您最帥!
    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9月6日,來自玉林城區、福綿區、興業縣及北流市的8名抗戰老兵相聚玉城,參加由廣西壹方慈善基金會、援助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北流市中力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暨向抗戰老兵致敬公益活動。這些老兵,年齡最小的93歲,最大的99歲,他們一同緬懷為國、為民族犧牲的戰友,追憶往昔抗戰的崢嶸歲月。您就是英雄。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僅1米2,曾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在6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槍法,這時的東北已經淪陷,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李安甫受其影響,在心中埋下了參軍救國的種子。1938年,剛滿13歲的李安甫報名參加八路軍。來到八路軍駐地後,卻因年齡太小、個子太低,當場就被拒絕了。不過李安甫並沒有灰心,而是向徵兵負責人表明了自己殺敵報國的決心。
  • 【等了77年的團聚】97歲臺灣老兵今日回到合江老家
    今日上午11點20分左右,97歲的臺灣老兵胡定遠,時隔77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合江老家。
  • 離家77年,97歲臺灣老兵回到四川省親,邊防警察給老兵敬禮
    ——余光中《鄉愁》這是一首許多人都熟知的現代詩,其字裡行間都表達了作者余光中對親人與故鄉大陸的思念,而這種思念對於那些在解放戰爭時期去往臺灣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大陸的人來說是感同身受,胡定遠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他離開大陸長達77年才得以回到故土。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在酒店,抗戰老兵胡定遠對著鏡子認真地敬了一個禮  世紀省親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
  • 當年搶來輕機槍河邊殺鬼子的 108歲抗戰老兵走了
    2015年7月,103歲的鄭天付老人曾回南充老家省親。2020年9月3日,中國人民將迎來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然而抗戰老兵鄭天付沒能等到這一天。抗戰勝利後,鄭天付定居安徽阜陽,結婚成家。103歲時回川省親 見到了妹妹祭拜了父母雖然在安徽生活,但鄭天付一直沒有忘記家鄉的親人。他曾嘗試過多次,卻始終沒能回到魂牽夢繞的四川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