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參加卓別林的模仿賽,會得第幾名?

2020-10-24 娛樂濤聽途說

卓別林參加卓別林的模仿賽,會得第幾名? 早年間有這樣一個報導。喜劇大師卓別林在逛街的時候,集市上正在舉辦查理卓別林的模仿秀大賽。於是他心血來潮,覺得我有優勢啊,我是真的呀。他報名參加了,但是模仿者模仿的惟妙惟肖,最終真正的卓別林只得到了第三名。

有趣吧,這件事是真的嗎?這件事最早出現在新加坡1920年的報紙上,裡面提到這件事是一位叫做德斯伯勒的伯爵在晚宴上對賓客們講。可是據小編了解,第一次出現這篇報導時,卓別林並非第三名,報導裡面提到他只獲得第二十名,轉頭這個報導被轉載。

卓別林又有了一個新的次,第27名,那這件事的真實性有多高呢?卓別林的自傳裡對這件事一個字都沒提,要麼是覺得無趣或者這件事,索性根本就沒發生過。很可能是來自卓別林的粉絲為他編造的都市傳說。

世界 上有一家卓別林協會,他們是這麼回應這件事,只是這個叫做德斯伯勒的勳爵在晚宴上對賓客們用開玩笑的語氣講了出來的, 之後就被世界各地的媒體轉載和報導。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出處,那麼在小編看來,它只是個都市傳說的可能性就很大。不過這不重要,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對這位喜劇大師的喜愛吧。

相關焦點

  • 卓別林的悲劇
    聯邦調查局對其進行調查是在1922年,它派出幾名特工混進卓別林的電影廠做臥底,對他的一言一行進行嚴密的監視。這些監視材料被寫成報告,直接送到當時的局長伯爾恩斯的辦公桌上。報告中指出,卓別林的電影廠的大多數人都是「高談闊論的布爾什維克」,他們都是「電影界激進分子」,而他們時常討論的主題是「為工人運動和革命作教育宣傳的電影是何等重要」。
  • 山東六旬老人模仿卓別林長達38年
    【解說】家住濟南黃河岸邊的王樺,隔三差五就以「卓別林」形象亮相街頭,表演鴨子步等經典動作,詼諧演繹自編自導的啞劇小段子,給很多往來市民帶來了茶餘飯後的快樂。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搞笑動作,背後卻有著他連續38年鑽研模仿的辛苦付出。
  • 查理·卓別林了解一下
    摺疊感情比卓別林小四歲的海蒂·凱利是一個舞蹈演員,也是卓別林的初戀女友。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卓別林是19歲,海蒂·凱利只有15歲,當時凱利是在卓別林之前登臺演出,而卓別林對她是一見鍾情。不久便向她求婚,但這次被拒絕了 。從1916年到1917年,埃德娜·普文斯不僅主演了卓別林的很多影片,而且成為卓別林的情人。
  • 卓別林——電影喜劇史上不朽的喜劇大師
    扮演影片中夏爾洛這一藝術形象的,就是英國的著名影星卓別林。1889年4月16日,查利·卓別林誕生在倫敦一個家境貧寒的歌舞演員家庭裡。就在卓別林6歲時,他的父親因病過早的走到了人生的「終點」。一個原本收人微薄的家庭,失去了一根主要「支柱」,其餘的壓力便全部傾注在可憐的母親身上。
  • 《摩登時代》——卓別林
    1912年9月,他被選中參加卡爾諾劇團在美國的巡迴演出。這次巡迴從1910年的9月一直持續到1912年的6月。與他一同參加巡演的還有蘭開夏劇團的一名年輕喜劇演員史丹利·傑弗遜,也就是後來的斯坦·勞瑞爾。劇團在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橫跨美國巡演之後,回到歐洲呆了4個月的他迎來了第二次去美國巡演的機會,那是1912年的10月。
  • 卓別林-《淘金記》
    而《淘金記》的巨大成功完全取決與卓別林在影片中到位,創意,天才的表演。影片中,查理誇張的動作,幽默的形體以及豐富的表情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舞廳中「與狗同舞」一幕,聖誕節幻想「跳麵包舞」給喬治亞看一幕,飢餓難耐只能「吃皮靴」一幕等多幕情景通過卓別林天才的表演將所要表達的情節,感情都表現出來了,而且在表演中他調動了身體上的每一個部分,使整個表演活了起來。
  • 大師的風採——卓別林與《馬戲團》
    1910年之後,卓別林來到美國發展自己的演藝事業,先後與拍攝了一系列喜劇短劇,在好萊塢,同時期的巴斯特·基頓與馬克思兄弟同樣是頂尖的喜劇大師,而卓別林的表演更能反映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狀態,所以在眾星雲集的好萊塢依然如魚得水。1918年,為了獲取更大的拍片自主權,卓別林與其他幾位演員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他的身上又多了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身份。
  • 被誣陷與被指控,卓別林與《舞臺春秋》
    在最後一天,我讓攝影師別在攝影機裡放膠片,因為我知道尼金斯基那陰沉憂鬱的存在會毀了我想要搞笑的心思。不過,每天結束時他都會誇獎我。「你的喜劇就像芭蕾舞一樣,你是一位舞者。」他說。 當時我還沒有看過俄羅斯芭蕾舞,或者說其他任何芭蕾舞。不過在那個周末,我被邀請去看一場午後演出。 在劇院裡,佳吉列夫——充滿活力與激情的人——接待了我。
  • 西南大學賈老師會變魔術的卓別林
    原標題:西南大學賈老師會變魔術的卓別林 課餘賈兵常給同事和學生們表演魔術,小有人氣。  賈兵正在表演桌子懸浮術  52歲的中年男人賈兵,時不時裝扮成卓別林的樣子站在臺前,變魔術、搞反串,演小丑,說學逗唱,走穴賺錢;不久前,他剛參加了喜劇之王全國電視大賽錄製。但這些本不是他所希望的……  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則魔術視頻,拍攝於西南大學十教教師休息辦公室,主角正是賈兵,他精彩的表演贏得學生們陣陣喝彩。原來,他的真實身份是西南大學後勤人員。
  • 喜劇之王《卓別林傳》,側面反映出卓別林作為一代電影大師的偉大
    但儘管唐尼在動作上基本完成了模仿(僅關乎青年卓別林),其對中年和老年卓別林的表演卻乏善可陳——這完全可以理解,跨年齡的表演都有巨大的風險。這種演員設置本身就有問題。而本片對老年卓別林的化妝則基本是災難性的,老年卓別林看上去要比旁邊的安東尼·霍普金斯精神得多,尤其考慮到安東尼本身已是未老先衰那類演員了。傳記片的一大功能便是,滿足人的獵奇心。
  • 統治好萊塢的流浪漢,永遠的喜劇大師 | 查理·卓別林
    結局似乎是一個開放的結局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在未來他們會過得光明,抑或黑暗唯記得那一句輕柔、有力的話語:「 堅強起來,別害怕,我們可以活下去的 」本片的主題曲為卓別林親自操刀製作以其優美動人的旋律榮獲1973年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劇情類)同年他移居瑞士卓別林先後拍出了
  • 查理卓別林
    修指甲的銼刀和擰螺絲的🔧為了提高產量資本家使用午餐投餵機以便節約時間成本,工人得要一邊吃飯喝湯一邊加班生產。自動進餐機1972年查理卓別林獲得奧斯卡終身榮譽獎,當時評審會給查理·卓別林的頒獎詞如下:「卓別林為電影製作,本世紀獨有的藝術形式所做的巨大貢獻,使得「卓別林」不再只是一個名字還成為了電影術語
  • 電影表演大師《查理·卓別林》
    後來兩兄弟在遊藝場和巡迴劇團裡演唱、跳舞和幹各種雜活。1913年,卓別林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巡迴演出,被一位電影公司的製片人兼導演看中,籤訂了為期1年、周薪150美元的合同,從此,卓別林開始了他漫長的電影生涯。1914年1月,卓別林拍攝了第1部影片《謀生》。同年2月18日,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在喜劇電影《陣雨之間》裡出現,這一形象後來就成為卓別林電影的主要銀幕造型。1
  • 卓別林的《大獨裁者》
    譯製片:卓別林經典喜劇電影《大獨裁者(1940)》本片榮獲第13屆(1941)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拍竣《大獨裁者》之前的卓別林,剛好年過半百。《大獨》之前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雖然依舊大受歡迎、舉世賣座。但他堅持拍默片的方針,的確是與時代脫節。卓的顧慮不難理解:他一直以形體笑料擅長,流浪漢角色若一天開口講話,觀眾可會接受不來?
  • 卓別林在上海看京劇
    1936年,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在完成《摩登時代》之後又一次週遊環球,在三個月內先後兩次來到上海。在上海,他見到了梅蘭芳、劉海粟、胡蝶等新老朋友,並欣賞了中國的國畫和京劇。事隔18年後,1954年7月,卓別林在日內瓦會見周恩來時,還滿懷感情地說:「我在1936年到過中國。」卓別林當年接受記者採訪時,當被問及他對上海的印象時,卓別林回答道:「太興奮!」
  • 卓別林被聯邦調查局局長胡佛迫害
    胡佛十分痛恨共產黨,他認為卓別林是共產黨,所以一開始就對卓別林抱有極大的成見。1922年胡佛派特務打入卓別林的電影廠,特務密報卓別林與共產黨有聯繫,但要找到卓別林「通共」的證據卻難上加難。1942年底,卓別林的行動開始受到特務最嚴密的監視。胡佛還派女特務芭瑞與卓別林「戀愛」。但芭瑞心理有問題,她與其他人有了孩子,卻賴給卓別林,在胡佛的慫恿下,芭瑞向法院起訴卓別林。
  • 永遠的世界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
    卓別林就這樣第一次登上了舞臺。卓別林不滿10歲時,為了掙錢,參加了「蘭開夏八童伶劇團」,與其他孩子一起,穿著木屐跳舞、唱歌,往往累得臉色蒼白,母親看到他日益消瘦,十分心疼,就讓他離開了這個舞蹈班。生性活潑好動的卓別林,一直嚮往當一名真正的演員,他曾隨闖蕩江湖的戲班巡迴演出,還曾在一個馬戲團裡當過雜技演員。
  • 全球啞劇大師卓別林的一生
    卓別林的專業模仿者如此廣泛,以至於他採取了法律行動,據報導,參加裝扮聚會的十分之九的男人打扮成流浪漢《安樂街》上映,片長20分鐘:講述流浪漢在教堂受到了一位美麗的姑娘的教化,從而決心做一個好人。1922年 34歲 演員、老闆作品:短喜劇《發薪日》上映,片長28分鐘第三段戀情,與演員寶拉·納格瑞1922-1923:與女演員寶拉·納格瑞之間有過一段很公開的關係。納格瑞當時剛剛從波蘭到達好萊塢。
  • 卓別林:無處安頓的靈魂與人生
    不想典禮那天人真的沒來,評審會尷尬無比,又不能收回獎項,於是把小金人郵寄給獲獎者。卓別林毫無悔過之心,竟把獎座當成制門器使用,因此在1930年代,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人對他非常不滿。這樣的叛逆不算是衝動,更像是常態。1913年,24歲的卓別林跟隨英國卡爾諾劇團來到美國,被基石電影公司老闆看中,籤了一年的工作合約。
  • 卓別林:我不是小丑
    提起卓別林,很多人都知道,不就是那個戴著一圓頂禮帽,留著一撮小鬍子,穿著一條肥肥的褲子和一件小西服,手執拐杖的紳士形象的小丑嗎?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除去妝容的樣子,其實他並不醜,而且帥得不成樣子。直至去世前卓別林都一直在給她發工資後來卓別林遇到了小他 6 歲,來參加女主角面試的埃德娜·普文斯,在此之前一直在舊金山做秘書的普文斯想不到從 1915 年起,8 年間她同卓別林共同拍攝了近 30 部電影,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尋子遇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