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戲、雜技、滑稽等技巧上來講,查理·卓別林是那種不世出的天才演員,想要重現這些技巧幾乎不可能。小羅伯特·唐尼有這種天賦,並且在當世的演員中也堪稱高手,但還不夠。尤其,想讓年輕的唐尼來演卓別林的一生,這提出了更高的難度。在這種難度下,我們期待看到優秀的化妝,以及唐尼的補充性表演(為了抵消年齡)。但儘管唐尼在動作上基本完成了模仿(僅關乎青年卓別林),其對中年和老年卓別林的表演卻乏善可陳——這完全可以理解,跨年齡的表演都有巨大的風險。這種演員設置本身就有問題。而本片對老年卓別林的化妝則基本是災難性的,老年卓別林看上去要比旁邊的安東尼·霍普金斯精神得多,尤其考慮到安東尼本身已是未老先衰那類演員了。
傳記片的一大功能便是,滿足人的獵奇心。時代去了,人物走了,由於好奇心的驅使,留下的殘卷史料不夠,還想去目睹、去體驗。動用想像力太耗腦力,由視覺進入要輕鬆許多,更易產生快感。好萊塢式的傳記片充分發揮了這一功能。那些歷史人物都搖曳多姿,從中採擷幾段,很容易就會使影片引人入勝。這是傳記片的討巧之處,相比普通劇情片,它容易「好看」。它不需要編劇與導演用百般武藝去構造,最大的任務是,遵循觀眾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看點。推、拉、搖、移,從全景到特寫,快、慢鏡頭切換,這是基本技藝,也是體現功力的地方。相較其它題材,在「技藝」相同的情況下,傳記片更容易「好看」,更受青睞,更容易得到認可。歷屆奧斯卡獲獎片中,傳記片頗多,傳遞、印證了這一道理。這是奧斯卡不可饒恕的罪行之一。它鼓舞匠人取巧,阻礙了對技藝的最大化追求。大多國產傳記片難看的原因,是外部環境的制約,能力次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可說」大大影響了傳記片的創作。
《卓別林》裡有卓別林幼年生活困苦的情景、母親精神失常、為討工作賣命表演、大篇幅的與女人糾結、玩命創作的畫面、政治觀點、國籍糾紛等。於是,有勵志、活色生香、孤獨、痛苦、榮耀、挫折。有句臺詞,「我知道,這聽上去太美國化了」。表演也好,有個段落,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的卓別林即興地表演了一段招牌式的動作:羅圈著雙腿,拿著雨傘,然後以左腿為支點,右腿外屈地來了180 度的轉身,很精彩。給全世界製造了無數快樂的人,自己卻不快樂。它挺好看,尤其對於一個對卓別林不太了解的人。
至於以後隨著對卓別林的了解增多,還有時間改變觀點的可能,對此片印象的變化就另當別論了。一個人不能在享受之後,隨即稱對方只是一個花瓶或畜生。片中,卓別林對前幾任妻子的評價多很刻薄甚至狠毒,卓別林與她們之間無愛可言。卓別林偏愛16歲的女孩,歐美人發育成熟,16歲女孩的外貌在東方人看來已不是蘿莉的樣子了。不知道在美國發行、上映時,這點有沒有觸犯美國公民的道德雷區。波蘭斯基的事兒30年了,仍被洛杉磯警方盯著。當然,波與卓的性質不太一樣。
通過這部電影,我了解到了以前從未知曉的、關於卓別林的愛情和婚姻的部分。這部影片又名《卓別林與他的情人》,不得不說,卓別林的一生中,與很多美女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埃德娜普文斯是卓別林電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員。兩人在1916年到1917年間有過一段浪漫關係。但是,在1918年卓別林和16歲的演員哈裡斯倉促結婚後而終止。卓別林和哈裡斯很快也離婚了。在準備拍攝《淘金記》時卓別林與16歲的格雷發生了關係,格雷懷孕後兩人於1924年11月26日結婚。後來他與演員寶蓮秘密結婚,一起生活了八年後離婚。最後,他與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奧尼爾結婚,兩人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他們一起生活了34年,生養了8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女兒傑拉丁卓別林在本影片中扮演卓別林的媽媽,也就是她自己的奶奶。很多搞藝術的人似乎都很多情,但是這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我並不想說些什麼。只是,對卓別林來說,幾次的離婚和由此引發的官司讓他筋疲力盡,對他的電影事業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我曾經覺得卓別林就像是神仙一樣完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了解到了很多表面下的東西並且觀察到了它的本質。正如通過影片,我看到了內心極其脆弱的卓別林,他也會有很多煩惱,他也會有官司纏身, 他也曾不被人們認可。人無完人,誰都會有缺點的弱勢。
影片以時空交叉的敘事方式展現了卓別林這個一代喜劇電影大師的創作歷程和情感經歷,細膩地刻畫出這位在銀幕上創造出諸多經典作品的喜劇天才充滿悲劇性的內心世界,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曾被了解、不為人知的卓別林。他用啞劇表演藝術塑造的那個頭戴圓頂帽、身穿小上衣、褲子無比肥大、皮鞋左右反穿、小鬍子、短手杖的家喻戶曉的小人物形象,給一代代的人們帶來歡笑和淚水,把將要退出歷史舞臺的無聲電影推上輝煌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