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的詩,魄力甚好,而情調則處處趨向一個毀滅的結局。—冰心
初識徐志摩,一首《再別康橋》體現他是一個極具浪漫主義的人,再次了解徐志摩,覺得他是一個無情與多情並存的一個人。一生的浪漫體現在他的詩中,在他的文章裡,還在他的生活中,或許是他的多情造就了他寫下了一首首極具情懷的詩。
正是他的無情,讓世人在品讀他一首首經典詩篇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位詩人生活中的另一面。因此提到徐志摩這三個字除了他那一篇一篇的傳世經典之作外,一定還有他這一生和三個女人的愛恨糾葛。
前妻張幼儀,「初戀」林徽因,「遺孀」陸小曼,談及在徐志摩的35歲的一生,這三位可是永遠也逃不了世人談論,有人說徐志摩最愛的是林徽因,也有人說他一生的摯愛是陸小曼。
甚至在人生的最後幾年為了養活陸小曼,同時打七份工,包括同時在三所大學任教,而當時一個人的平均年薪是五塊大洋,徐志摩每年的收入是幾百塊大洋,但依舊趕不上不了陸小曼花錢的速度,那麼陸小曼一個月花多少錢,才能讓徐志摩如此拼命地工作?
初識陸小曼
認識陸小曼時徐志摩正處於感情的「空窗期」,1922年當時徐志摩為了林徽因與原配張幼儀離婚,但是林徽因已經決定與和其未婚夫梁思成去美國留學,在這種情況下極其苦悶的徐志摩,遇到了有共同愛好的陸小曼。
當時陸小曼是有夫之婦,而她的丈夫是徐志摩的好友王賡,王賡當時出任哈爾濱警廳廳長,而陸小曼不願意放棄紙醉金迷的生活,就留在家裡,兩人開始異地生活,其實兩人的包辦婚姻早就名存實亡。
陸小曼對其丈夫只有尊重沒有愛情。
王賡出任廳長後便將自己的妻子託付給徐志摩照顧,當時陸小曼是一名有名的交際花,胡適曾經說過:到了北平,不見過王太太,就等於沒到過北平。兩人雖初識在北平交際場,但是互生情愫在日後之後相處之中,兩人一起看戲劇,品名畫,遊山玩水,好不快哉!
自古就有「朋友妻不可欺」的千古名句,但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兩人不顧倫理道德,決定在一起,王賡最後成全了他們。雖然兩人愛情基本不被周圍的人看好,但是倆人還是決定結婚並定居上海。
當時陸小曼為了徐志摩打掉了王賡的孩子,從此她不能再懷孕。徐志摩曾在信中承諾:「只有你一句話出口,什麼事情我都幹。為你,我拋棄一切只是本分;為你,我還顧得什麼性命與名譽。」
對比一下他的原配他對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的態度,當張幼儀懷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彼特的時候徐志摩正為了林徽因與她協議離婚,要張幼儀把孩子打掉,張幼儀不肯因為聽說打胎有可能會死,徐志摩卻說:「還有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嘛!」
或許徐志摩對陸小曼的愛,已經變成了熱烈的、深沉的愛無法自拔的愛,在心中陸小曼無人能及。因此徐志摩對陸小曼說的話他真的做到了,甚至她揮霍錢財不能生育都不會有其他怨言,直到生命的盡頭。
為愛瘋狂工作
婚後兩人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生活,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現實生活給予這對夫妻在幸福道路上的障礙:窮。徐志摩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但是因為離婚又再婚使的家裡很是憤怒,斷了他的經濟來源。
而陸小曼出生在一個衣來伸手飯菜張口的家庭,也是一位富家女。而他嫁給的第一任丈夫王賡,也是可以讓她吃穿不愁的。
因此她對錢財沒有概念,甚至不知道錢財來之不易。揮金如土的她家中房子是月租金100塊大洋的大別墅,家具都是紅木定製,傭人就有14人之多,這裡還不包括,司機、廚師等人。
不僅如此,陸小曼精通跳舞、打牌賭博、炒股,並且她還有吸大煙的癖好,因此這些都需要徐志摩自己在外奔波賺錢才能得到的生活,但是還不能滿足陸小曼的花錢速度。
陸小曼一個月的花銷達到當時的五百銀元,相當於現在四萬元左右。也就是說在20年代的時候陸小曼一個月要花掉四萬塊錢,而陸小曼一個人一個人月的花銷相當於那個年代100個普通人一年的花銷。
因此徐志摩同時做七份工作,可是支出遠遠大於收入,兩人生活已經到了前妻張幼儀都看不下去的地步,曾偷偷地借給徐志摩很多錢維持生活。
徐志摩為了賺錢補貼家用還曾經兼任北大老師,他為了省錢,託朋友關係,可以免費乘坐郵政貨運飛機在上海、南京、北京之間來回奔波。
1931年11月19號,徐志摩聽說林徽因要在北京協和禮堂為國外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想去捧場,但是飛機因為當天濃霧太大,造成飛機失事,飛機上面的兩位飛行員,一名乘客全部死亡。
有人說陸小曼的揮霍無度,間接導致了徐志摩的死亡。如果徐志摩有錢可以坐民用的飛機,可以不用為了省錢,而乘坐貨運的飛機,或許徐志摩就不會死,但是沒有那麼多的或許。
徐志摩意外死亡是真的,陸小曼揮霍無度也是真的。但是陸小曼應該是最不希望徐志摩意外死亡的人啊,沒有人能想到一個正值壯年的人,一個充滿才華的詩人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遺孀」終身未再嫁
成為「遺孀」的陸小曼那時她才29歲,她在徐志摩死後幡然醒悟才知生活艱辛,不再交際,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指責和謾罵的同時,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整理徐志摩的遺作。
在她的臥室裡,一直懸掛著徐志摩的大幅遺像,在遺像前總是放一束鮮花,陸小曼說:「豔美的鮮花是志摩的,他永遠不會凋謝的,所以我不讓鮮花有枯萎的一天。」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希望無論如何開始的愛情故事都以美好幸福的方式結尾,但是徐志摩的離開使得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以一個悲慘的結局畫上了句號。
陸小曼61歲病逝,死前她還對人還說:「我最近經常能夢見志摩,我們快重逢了。」陸小曼在甚至想好了,死後與徐志摩合葬,但是她無兒無女,沒有依靠,這最後的願望也落空了。
小結:
徐志摩的死不僅僅讓這一生與他糾葛的女人痛徹心扉,也讓近代的中國文壇失去了一位頗具才氣的詩人,讓近代的中國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優秀的老師,這不僅僅是近代中國的損失,也是整個世界的損失。
徐志摩應該最喜歡陸小曼吧,或許在他臨終前也是這樣想的,在飛機失事的時候他身上唯一的遺物就是陸小曼的畫作,他不僅僅把陸小曼放在心裡,還放在他每日的行動上。或許這對不被世人所看好的愛情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他追求的是自由,其實到最後他得到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