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931年,註定是個不太平的年份。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兩個多月後,一架由南京飛往北平的郵政飛機在濟南失事墜毀。這架飛機中唯一的乘客,年僅34周歲的徐志摩不幸罹難。這位浪漫多情的民國詩人,終於如來時一般悄悄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其實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他與陸小曼的一段錯誤的姻緣。
01與陸小曼的浪漫愛情,成就了詩人徐志摩
徐志摩與陸小曼那段打破世俗的浪漫愛情,在百年後依然為世人津津樂道。與陸小曼相愛的日子,徐志摩詩情大發,寫下了《愛眉小札》,濃烈熾熱的文字,吐露著愛人的纏綿深情。而最為有名的,當屬這首《翡冷翠的一夜》。」你教給我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愛,你驚醒我的昏迷,償還我的天真。沒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如此浪漫的詩情,無疑是陸小曼催生了他的靈感,她是他所有創作的源泉。
不管是《翡冷翠的一夜》,還是《春的投生》、《一塊晦色的路碑》、《雪花的快樂》。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生活的那段時期,詩歌最為多產。他甚至對她說:」我的詩魂的滋養全得靠你,你得抱著我的詩魂像母親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給他穿,他餓了你得餵他食——有你的愛他就不愁餓、不怕凍,有你的愛他就有命!」在大家眼裡,或許陸小曼跟完美不沾邊,但至少也成就了徐志摩詩人地位。
02「最毒證婚詞」用心良苦,新人無視釀悲劇
正所謂」成為蕭何敗也蕭何「。徐志摩極其浪漫主義,是寫下」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詩人。而陸小曼生活奢靡,樂於交際,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名媛。終歸不是他的靈魂伴侶,他倆的結合併沒有成就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
梁啓超是徐志摩老師,曾多次勸他無果。他在給孩子們的信《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情願的事》中寫道:「我最愛他不過了,此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所以想對於那個人當頭一棒,盼望她能有覺悟,免得將來把志摩累死。「書信中提到的當頭一棒,就是梁啓超在1926年兩人婚禮上的證婚詞:「陸小曼,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老師苦口婆心的告誡,新人並沒有聽進去,反而一語成讖。
03徐志摩的寵愛遷就,陸小曼成上海灘名媛
婚後,徐志摩和陸小曼經常會發生摩擦,他們在性格上、興趣上的不合也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避亂定居上海後,由於上海是當時殖民統治下的「十裡洋場」,也是那個時候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本來就熱心交際的陸小曼,一下子又回到北平名媛時期的生活狀態了。
洋場之於陸小曼,就好比是水與魚。很快她就成為上海灘名媛,經常有朋友邀她出去打牌,跳舞,看戲。愛出去玩的陸小曼一天到晚都不在家,漸漸地對徐志摩也沒以前關心了。為了讓陸小曼高興,徐志摩處處順著她,只得無可奈何地陪她一起步入洋場。陸小曼愛演戲,徐志摩也只能不顧顏面,跟陸小曼一起同臺演《玉堂 春·三堂會審》。
面對這樣的生活,徐志摩有苦難難言。他最終遠赴西洋,選擇暫時逃避。在海外期間,徐志摩頻繁寄信給陸小曼,其中一封信中,就曾說過這樣的話:「我亦未嘗不私自難受,但實因愛你過深,不惜處處順你從著你。也怪我自己意志不強,不能在不良環境中掙出獨立精神來。在這最近二年,多因循復因循,我可說是完全同化了。但這終究不是道理!因為我是我,不是洋場人物。於我固然有損,於你亦無是處。」,委婉勸說的同時,也表明自己與陸小曼不是一路人,嚮往過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
04陸小曼的揮霍無度,正把徐志摩推向深淵
更讓徐志摩頭疼的是陸小曼依舊品性不改,講吃講穿講究排場,揮霍無度。陸小曼母親吳曼華曾跟王映霞抱怨說:「小曼每月需花掉五百到六百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兩萬多元),這樣的家,實在難當啊!」。徐申如(徐志摩的父親)實在看不下去了,1928年就斷了給徐志摩夫妻的救濟。
徐志摩一個月教書的薪水(300大洋)根本不夠陸小曼的開銷。為了賺錢養家,爭取多處兼職講學授課外,徐志摩不得不課餘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還要拉下臉面,幹起倒賣古玩、房產中介等行當,四處奔波忙碌。最多的時候,他身兼七份工作,但仍然是捉肘見襟。
徐志摩的日子過得極其辛苦。在一封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信裡,也記述了兩人的經濟狀況。「我自陽曆三月起,自用不算,路費等等不算,單就付銀行及你的家用,已有二千零五十元……眉眉親愛的,你想我在這情形下,張羅得苦不苦?同時你那裡又似乎連五百都不夠用似的,那叫我怎麼辦……眉眉,你如能真心幫助我,應得替我想法子。」陸小曼過慣了奢靡的生活,因而不知金錢為何物。無奈之下,他只好拉下臉四處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其中還向前妻張幼儀借過。後來張幼儀在自傳《小腳與西服》裡講過徐志摩借錢的事,每次把錢給他,張幼儀都只說:這是你爹的錢。
05徐志摩深愛著陸小曼,而她卻只要他的錢
兩人後來分居南北兩地,矛盾也越來越多。不過徐志摩倒是真的很愛陸小曼,孤身遠在北平的他,每隔一兩日就寫信給小曼。可她幾乎不回,即便回信,也是因為錢。無數次,徐志摩寫信給陸小曼,希望她能改掉抽大煙的惡習,勸誡她閒時讀書、畫畫,可陸小曼就是不改;勸她隨他去北平休養,她也死活不肯,整日在煙榻上、宴會上度日。
與徐志摩的婚姻處理得不好,陸小曼將婚姻的失敗歸咎於徐志摩的浪漫主義,而徐志摩呢,則有苦說不出。他為了生計斯文掃地,外出奔波,省吃儉用,負債纍纍。一旦他對小曼的生活方式稍有責備,小曼便會反唇相譏。梁實秋曾說:「志摩臨死前幾年的生活,確是瀕臨腐爛的邊緣,不是一個敏感的詩人所能忍受的。」
06北平失去詩人徐志摩,上海再無名媛陸小曼
也許,只有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徐志摩最後一次和陸小曼吵架後,賭氣離家北上,沒想到這一去竟成了訣別。王映霞在《我與陸小曼》一文中記載:「徐苦口婆心地勸小曼戒鴉片,小曼聽了,大發雷霆,隨手把煙槍往志摩的臉上擲去。志摩趕快躲開,金絲眼鏡掉在地上,玻璃碎了。」破鏡難圓,竟然寓意了他們的結局。
陸小曼壓根就不關心徐志摩,哪裡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生活寒酸到穿著破洞衣服四處為了生計奔波。《志摩最後的一夜》就記載了韓湘眉給徐志摩補衣服,還有胡適的老婆,甚至張幼儀都補過或添置過衣服,唯獨陸小曼在最後訣別時才發現。而徐志摩為了省吃儉用,往返於北京和上海之間時經常乘坐免費飛機,哪知卻遭此橫禍。
飛機失事,臨終前徐志摩還帶著陸小曼所作的一幅山水畫。陸小曼方才大夢初醒,戒鴉片並作畫,只為成為徐志摩生前曾希望她成為的樣子。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霧帶走了民國時期最浪漫的詩人和他的愛情,又讓一代名媛的人生從此命數盡變。從此,北平再無詩人徐志摩,上海灘再無名媛陸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