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與陸小曼: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2021-02-13 清南師兄



文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陸小曼

當後人談起民國女子的時候,會說起林徽因、蘇雪林、張愛玲、蔣碧微。也自然會把林徽因和另外一位才女比較,那就是陸小曼。是啊,誰讓徐志摩對她們倆都如此的著迷,且三個人之間有著那麼多的愛恨糾葛,哪怕是徐志摩去世後兩人還因為八寶箱的事情搞得關係緊張,兩人都出身大家,甚是閨秀,從小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兩人都頗具才華,精通外語,兩人都天生麗質,端莊典雅,看似一樣的條件背景,卻造就了兩人往後截然不同的人生。

陸小曼一九零三年出生於上海,算起來比林徽因大上一歲。父親陸定原來是財政部的賦稅司司長,後來創辦中華儲蓄銀行,說白了就是家裡非常有錢,這也富養的起,母親也是大家閨秀,所以從小對她言傳身教,培養白富美的氣質,因為生過九個小孩前後夭折,最後只剩陸小曼一個,所以難免嬌慣和縱容,給她最好的生活受最優等的教育,也使得陸小曼逐漸適應了這種相對奢華的生活,並影響其一生。

一九一五年,她就讀法國聖心學堂,這是一所貴族學校,就讀的都是權貴階層的子女,陸小曼在這裡可謂如魚得水,她喜歡這種環境,再加上生性活潑長相麗質,梁實秋就曾誇她:

「面目也越發清秀端莊,朱唇皓齒。婀娜聘婷,在北平的大家閨秀裡,是數一數二的名姝。」

她還會鋼琴、油畫、還精通英文和法文,自然就成為令人矚目的一道風景,學校裡的男孩子都圍在她身邊,她也很享受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在男孩們這種愛慕的眼神中,她體會到了徵服的快感,正所謂男人徵服宇宙,女人徵服男人。

對於這種美貌與智慧並重,氣質與才華相行的女子來說,上帝總是眷顧的。一九二零年,因為北洋政府急需一名女生來接待外國使節,找來找去就來了聖心學堂,在學校的推薦下於是陸小曼就被選中進入外交部擔任外交翻譯,當時的外交總長顧維鈞見到她也是一陣歡喜,不得不說,她就是為交際而生的,舉止大方,談吐自如,不卑不亢的神情給使節們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在外交部的三年時間,她出入風花雪月場所,看到了紙醉金迷,也感受到了紳士的風度。最重要的是她已經習慣了,她覺得生活就該是這樣夜夜笙歌瀟灑自如,於是她不再是個單純的女生陸小曼,而是名媛陸小曼。

而此時的林徽因,相比而言沒有陸小曼那麼多異性圍繞,卻也多了潛心書海的時間和精力。後來的兩人在各自的領域獲得不菲的成就,林徽因成為一位建築師學者,陸小曼則在山水畫上的造詣也是頗為深厚,看過不少她的畫,畫中充滿靈性,飄逸,使我駐足不肯離去。

女大當嫁,沒多久,父親陸定便向女兒物色了一位夫君,此人名叫王庚,高大威猛帥氣,有軍權,有前途,曾在美國西點軍校學習,和後來美國總統艾森豪是同學。這樣看來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初次見面陸小曼也沒異議,就此相識一月未到,兩人便結婚了。噢,不對,應該是閃婚。


王庚

一九二二年,兩人舉行婚禮,豪華至極。各界名流紛紛到場祝賀,陸小曼一時風光無垠,從此人稱王太。新婚燕爾日子過得還算融洽,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裂痕,陸小曼依舊眷戀風月場所,經常去跳舞會友,似乎忘了已為人婦。而王庚是軍人出身,非常自律,對陸小曼要求自然不會低,最關鍵的一點是工作很忙,白天到黑夜不停歇。

這感覺就有點兩人生活軌道不在一條平行線上,一個早出早歸,一個晚出晚歸,長久一來自然得有矛盾,再者陸小曼從小就孤傲耍脾氣,還說不得,一說就任性,王庚也不是那種受氣的小男人,這樣一來婚後談何幸福。

而此時一個人也正落寞的要命,心愛的女人不告而別,最後和別的男人一起赴美留學,自己落得個離婚不說還背負罵名,正是鬱悶,寂寞空虛不得意。也許是上帝嫌這齣戲不夠熱鬧要加點料,讓陸小曼和徐志摩兩人來段電光火石玩玩。

徐志摩和王庚有個共同的老師,那就是梁啓超,而徐志摩愛的死去活來不告而別的女人林徽因還就偏偏嫁給了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貴圈真是,唉,這都是命。徐志摩這個人很會來事,那是相當的活躍,頗有魅力所以他和王庚倒也還熟,當時在一起混的大腕還有胡適,整的就像林徽因家裡那太太們的客廳一樣,文化沙龍那是必不可少,陸小曼生性活潑甚得著人喜愛,徐志摩也樂於接近她,總之走的非常近,一來二去倒也成了王家常客。

王庚也覺得徐志摩不錯,再加上自己工作忙,沒時間陪陸小曼出去逛的時候,就常說我沒空讓志摩陪你去玩吧或者直接叫徐志摩帶陸小曼出去玩。這下就杯具了,在王庚看來,徐志摩是個好朋友,徐志摩經常和陸小曼兩人獨處,她們一起遊長城,逛天橋,去喝茶,賞紅葉,幹的都是非常愜意浪漫之事,孤男寡女,一個滿腹才學寫的一手酸溜溜的情詩,一個生性浪漫跳得了一段優雅的舞曲,兩人相見恨晚,不擦出點愛情的火花才有鬼。只是王庚卻還渾然不知,悲乎,後來集結出版的《愛眉小札》就是他們熱戀時的情書往來,陸小曼就是徐志摩的龍兒,真是膩歪人呢。

「龍,我的至愛,將來你永訣塵俗的俄頃,不能沒有我在你的最近的邊旁,你最後的呼吸一定得明白報告這世間你的心是誰的,你的愛是誰的,你的靈魂是誰的!龍呀,你應當知道我是怎樣的愛你,你佔有我的愛我的靈,我的肉,我的整個兒!」「摩!快不用惆悵,不必悲傷,我們還不至於無望呢!等著吧!我現在要去尋夢了,我知道夢裡也許更能尋著暫時的安慰,在夢裡你一定沒有去海外,還在我身邊低聲的叮嚀,在頰旁細語溫存!」

可這感情有了,想剎也沒那麼容易,更何況這牆角挖的不地道,兩人頓時陷入痛苦之中。藏著掖著也不是個事,後來有一次陰差陽錯,王庚看到了他們兩人來往的信件,寫的曖昧至極,當時王庚就甩袖子走了,後來便去責問陸小曼,這樣一鬧這事便也放到檯面上來。

既然見光了,那也不能就這麼死吧,好歹也要過把癮。徐志摩和陸小曼性格都一樣,有點偏執加自由主義,這跟現在的年輕人胡鬧實則是一樣。當年別人勸徐志摩不要和張幼儀離婚,可他還是離了,陸小曼也是,反叛至極,我們就偏要不顧一切的在一起,仿佛只有這樣才算的上真愛。

「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濃情,若在進步的社會裡,有理解的社會裡,這一種事情,豈不是千古的美談?忠厚柔豔如小曼,熱烈誠摯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發放火花,燒成一片了,哪裡還管得到綱常倫教?更哪裡還顧得到宗法家風?當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際社會裡成話柄的時候,自己就佩服志摩的純真和小曼的勇敢,到了無以復加。」

這話還是鬱達夫說的精妙,雖說鬱達夫最後也失去了王映霞,這都什麼糟心事。

後來王庚把陸小曼送回了北京,自己也為了冷靜一下跑南京去了。他天真的以為彼此冷靜一段時間,她會忘了徐志摩,回到他身邊,即使不能那也希望能冷處理,不要弄的沸沸揚揚,畢竟,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

徐志摩和陸小曼算是異地不能相見,兩人都難熬相思之苦,只能通過信件來緩解,後來,徐志摩因為出國去看望泰戈爾,陸小曼不顧一切的去踐行。那晚,她喝的伶仃大醉,他一走,她一個人難以承受家庭和世俗的壓力,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不是醉,我只是難受,只是心裡苦。

徐志摩走後,這三角戀也就這麼僵持著,最後還是王庚打破沉默,他寫了封信給陸小曼:

「如念夫妻之情,立刻南下團聚,倘若另有所屬,決不加以攔阻。"

心裡還是萬分想挽留陸小曼,希望她回來,還會一如既往的對她好。可他錯了,陸小曼不是普通女孩,知錯就改,她的任性註定了不會回頭,只會像得到解脫然後奔向徐志摩的懷抱。

陸小曼趕緊發電報召徐志摩回來,兩人許久不見更是下定決心在一起,無論風雨,可王庚還在那呢,這事必須他點頭才行,兩人便開始行動起來,胡適替徐志摩勸說他的父親徐申如,好友劉海粟來勸說小曼的母親吳曼華,就連泰戈爾聽說後都鼓勵他們為愛奮鬥。

「真愛不是罪惡,在必需時未嘗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來爭取,與烈士殉國、教徒殉道,同是一理。」

最後本就愧疚的二人只好請了中間人劉海粟在功德林擺上一桌,大家把事說明了,劉海粟在桌上說自己很反對封建的包辦婚姻(他自己就是跳離了包辦婚姻自由再婚),而徐陸二人自由戀愛,打破了舊俗,得到了幸福,可喜可賀。

這話讓在旁的王庚聽得就很不舒服,最後出於禮節幹了一杯就撤了,想想也對,徐志摩拐了自己的老婆不說,現在還來勸說要成全他們,最後要是不離婚還反倒是自己的不對,真是怪哉。

這樣一來,王庚就更沒有鬆口,你們這幫人欺人太甚。這讓陸小曼很是著急,這倒是給句話啊,刀總懸在脖子上這算怎麼回事啊,當然期間也沒少跟徐志摩鴻雁傳書,打情罵俏。兩個月後的一天晚上,王庚終於對陸小曼說:

「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跟我在一起不快樂,那麼我們只有分開。其實我還是愛你的,所以我整整考慮了兩個月。這兩個月,也是讓你想清楚,你是否和志摩真的合適。」

我要是個女人,也會被王庚的這段話感動到,終究選擇成全,只為了讓她更幸福,陸小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她沒有說話,隨後便痛哭了起來。

陸小曼談不上愛這個男人,可這個男人包容她,給她最好的生活。他雖沒有徐志摩會玩浪漫,卻是讓人抱著很踏實,是那種能安安穩穩過日子的男人,可如今自己就要離開他了,他就要失去了自己,突然心好疼,就像心冷不丁的被扎了一下,成全的背後則是他背負酸楚和孤獨,叫陸小曼怎能不流淚。

成全,也是一種愛。這是一種割捨了自己,放棄了念想的愛,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溫馨浪漫,只有默默的看著你,離開自己,奔向你以為溫暖的港灣。

王庚是個軍人,兒女情長雖說不如徐志摩會來事,但心中有數。軍人的果斷和忠誠註定他將用風度讓心愛的女人離開,強留亦痛苦。當時如果王庚效仿中世紀歐洲的紳士們,和徐志摩來一場愛的決鬥,那可能徐志摩就要變成中國的普希金了,即使不這樣,他要是一個衝動拿槍蹦了徐志摩也難說,畢竟拿筆的幹不過拿槍的,可這些他都沒做,真爺們。

辦完離婚手續的時候,王庚對徐志摩說:

「我們大家是知識分子,我縱和小曼離了婚,內心並沒有什麼成見;可是你此後對她務必始終如一,如果你三心二意,給我知道,我定以激烈手段相對。」

激烈手段相對,這幾個字徐志摩聽到想必不免渾身發冷,心中難免畏懼。

後來他們結婚時,王庚還送去一份賀禮。

能做到此,是為仁至義盡大丈夫也。

此後的王庚經歷了人生的沉浮,一九四二年四月,於開羅病逝。葬於開羅市郊英軍公墓,年僅四十七歲,因為離婚後沒有再娶,亦無子嗣,所以說,離婚這事對他來出還是難以釋懷,他至始至終都愛著陸小曼,這份愛又是如此的厚重。

王庚這關算是過了,接下來就更麻頻,因為徐志摩家裡壓根就不同意,徐家至始至終就只認張幼儀是兒媳,儘管離了婚但徐家收她為乾女兒來往徐家自如,還幫徐申如打理家產儼然不當外人,徐家人對陸小曼印象極其不好,認為其浪蕩奔放,不像是會過日子的人。徐家也算海寧望族,這種事面子還是要顧及的,之前因為追求林徽因和張幼儀離婚已經鬧的很不好,如今再要娶陸小曼是怎樣也不能答應的。

哪怕是與張幼儀復婚,退一步哪怕是娶凌叔華都可以,就她不行,一時間又是風雲再起,最後徐父去問張幼儀的意思,她點了頭同意。當年徐志摩為了林徽因和她離婚,她同意,如今徐志摩另取陸小曼,她也點頭,到頭來最愛徐志摩的,只有她。不過,雖然有張幼儀的同意,但家裡還是開出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的條件:

二、婚禮必須由胡適作介紹人,梁啓超證婚,否則不予承認;

徐志摩全部點頭同意。

唉,總算一關關闖過來了。

一九二六年七月初七,中國傳統情人節,大婚舉行。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結婚照

儘管沒有當年和王庚結婚時的奢華,倒也算的是滿座賓朋,在婚禮上,作為證婚人的梁啓超倒是頗為厭煩,雖然他是徐志摩的老師,但在他與陸小曼結婚這件事情上還是有點反對的,所以,這證婚詞也說的犀利: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痛自悔悟,重新做人!願你們這次是最後一次結婚!」

這哪是證婚詞,簡直就是戒告詞,想必二位新人當時就聽的渾身打顫直冒冷汗了吧。

不管怎麼說,兩人也算是排除萬難走到了一起。

感謝上帝,感謝自己的不放棄。

這新婚嘛,總得跟著夫君回趟家裡見公婆,好歹也是明媒正娶,在徐家陸小曼可謂嘗到了小媳婦可不好當,當然很多也是她自己的問題,比如她喜歡撒嬌,剩下半飯碗,就賴皮的推給徐志摩吃,要上樓休息了,撒嬌要讓徐志摩抱她上樓,在徐家這段日子,大概就是怎麼撒嬌怎麼來。

我們現在看來這只是小夫妻之間的情趣,卿卿我我那也正常,可場合不對,就比如說你帶女朋友回家吃飯,你媽媽辛苦做好飯菜大家準備吃了你女朋友說別動,我先發拍照發朋友圈,估計你媽媽也得嗯哼一聲。

這下徐家父母看不下去了,兒子被這個女人治的服服帖帖,舉止還這樣的輕浮,更加氣憤,越發想起張幼儀的表現,高下立判。陸小曼也看出來了這種不友好,心裡也只能想著無所謂,反正是跟你們的兒子過日子,忍著就是。

後來為了避戰亂,他們就回到了上海,回到花花世界的陸小曼可謂是蠢蠢欲動,她覺得這才是自己的生活,十裡洋場歌舞昇平,於是她搖身一變又成了名媛陸小曼,而不是徐太太,首飾,包包,衣服這些都得是名牌這是自然,跳舞,會友這些開支也不會少,這下就苦了徐志摩了,要知道自從家裡斷了供給之後都得靠自己去掙,她這樣揮霍遲早要玩完。

根據張發財的說法,陸小曼一個月花銷折合人民至少要二十五萬,這還是節約的過法。這可是天文數字,擱在現在也夠嗆,比剁手黨還狠,很明顯徐志摩不是巨賈不是權貴,只是一個讀書人,只能是不斷找兼職,寫稿,甚至賣古董才勉強養的起,自已穿的破破爛爛,吃的清清淡談,可陸小曼花起來一點不心疼就跟天上掉下來似的。可沒辦法啊,儘管婚前警告過陸小曼不要追求奢華的生活,自己也不想把她養成寵物,可只是說說而已,撒嬌賣萌徐志摩怎擋得住。

照理講,兩人相愛婚後生活應該過得比過去甜蜜而幸福,實則不然,結婚成了愛情的墳墓。

「志摩是浪漫主義詩人,他所憧憬的愛,是虛無縹緲的愛,最好永遠處於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與心愛的女友結了婚,幻想泯滅了,熱清沒有了,生活便變成白開水,淡而無味。志摩對我不但沒有過去那麼好,而且幹預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鴉片,管頭管腳,我過不了這樣拘束的生活。我是籠中的小鳥,我要飛,飛向鬱郁流蒼蒼的樹林,自由自在。"

這是婚後陸小曼寫給王映霞信裡的話,可謂一針見血,這點她就沒有林徽因明白的早,當年她就知道徐志摩喜歡的林徽因並不是真實的她,而是他自己臆想出來的林徽因,一旦得到將不會珍惜,現在她明白過來又能怎樣,難道又要離婚嗎?

她沒有選擇離婚,而是又遇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陪伴她後半生,供她吃喝玩樂的男人。

他叫翁瑞午。

翁瑞午也是名門之後,他內功了得能空手劈磚,一劈一個準,不去賣藝實屬可惜。他還精通醫術,在推拿這細分領域有妙手回春的功效,擱在現在也是位手藝人,他和陸小曼就是這麼認識的,陸小曼身體一直不好就請他來看看,幾次之後效果不錯陸小曼很受用,徐志摩也很感激,從此以後,他倆就越發熟悉起來,更何況翁瑞午性格很好,又還懂藝術,於是他們之間常有羅襦半解、妙手撫摸的機會。

後來為了緩解病痛,在翁瑞午的建議下陸小曼開始吸食鴉片。這東西癮很大最後吸的一個人都萎靡了,她和翁瑞午兩個人,經常一起橫躺在客廳的煙榻上,隔紗並枕,吞雲吐霧。這就跟現在的人躺在沙發裡不斷刷微博,玩微信是如此相似,著實不雅,後來也有人說閒話了,畢竟街頭大媽在哪個年代都是不缺的,陸小曼倒也坦然面對,直接說道:

「夫婦的關係是愛,朋友的關係是情。羅襦半解、妙手摩挲,這是醫病。芙蓉對枕,吐霧吞雲,最多只能談情,不能做愛。」

這算是把她和翁瑞午的關係定格在情字,不能突破愛的禁區,其實陸小曼之前是有過墮胎的,時間大概是在與王庚離婚那段時間,還留下後遺症,就是無法生育。

徐志摩雖說心裡看著不好受,自己在外面累死累活的,你卻在煙塌上和別的男人吞雲吐霧,難免心中有氣,可也沒辦法這是自己心愛著的女人,他似乎看到了因果輪迴,當年他從王庚挖的牆角如今可能要被別人挖去了,這是何等的諷刺。

徐志摩要去北京任教了,陸小曼心戀上海死活不去,只好作罷。這裡有鴉片有人陪,才不去北京呢,無奈的徐志摩只能不斷往返北京上海之間,不為別的,只為給她送錢,次數多了他也心生倦意,已然麻木,也不嚮往那種世俗幸福。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陸小曼叫徐志摩趕緊送錢來,都是抽鴉片,徐志摩回來也高興不起來,他覺得不能再這樣由著她,要不然自己不累死也得氣死。見面之後兩人吵吵架是難免,最後還動了手。

「當時小曼不聽勸,大發脾氣,隨手把煙槍往徐志摩臉上去,志摩連忙躲開,幸未擊中,金絲眼鏡掉地上,玻璃碎了。」

鬱達夫後來回憶說,這樣一來,矛盾激化兩人都需要冷靜。

十九日,徐志摩毅然決定搭乘郵政的飛機回京,儘管之前還寫信給陸小曼說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可還是走了。這一走,既是永別。

中午十二時半,飛機在濟南党家莊附近觸山爆炸,機毀人亡。

那一年,徐志摩三十六歲。

陸小曼也才二十六歲。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日夕禍福,無論是說因為林徽因的邀請,徐志摩才匆忙趕回北京導致喪命,還是說因為陸小曼那晚的行徑導致他心灰意冷,才決定趁早回京才遭不測,這些都是推脫之詞,只能說他命中注定有這麼一遭,只是運氣不好沒躲過而已。

「蒼天給我這一霹靂直打的我滿身麻木連哭都哭不出來,渾身只是一陣陣的麻木。幾日的昏沉直到今天才醒過來,知道你是真的與我永別了。」

悲痛之餘,她在書桌前寫道:


陸小曼

早在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的時候,作為證婚人的梁啓超事後寫信給他的女兒梁令嫻,信中寫道:

「我昨天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的事,就是去替徐志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賡的夫人,與志摩愛上才和王賡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志摩找到這樣一個人做伴侶,怕將來痛苦會接踵而來。所以不惜聲色俱厲地予以當頭棒喝,盼能有所覺悟,免得將來把志摩弄死。我在結婚禮堂上大大地予以教訓,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不失色,此恐為中外古今未聞之婚禮也。」

沒想到,梁啓超一語成讖,不幸言中。

徐志摩走了,可日子還得過,雖說不再出門交際,可抽鴉片也是相當大的一筆開銷,沒有了志摩,這錢哪裡來?也只能是翁瑞午了。此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都是翁瑞午陪著她度過,翁瑞午去世之後,他的女兒也還來照顧過她,也算是晚年得有慰藉。

她與翁瑞午約法三章:


晚年的翁瑞午與陸小曼

她自己說對翁瑞午沒有愛情,只有感情。如果說年輕的時候,翁瑞午是迷戀她的美色才供養著她,可到後來她人老珠黃萎靡不振一口牙齒脫落得精光他也沒有放手,他變賣古董家產,後來靠女兒從香港寄來的錢,就這麼一直養著她,直至他去世為止。

他們的確沒有愛,只有情。就像兩個相依為命的老友,割捨不掉又相互依偎,不求名分不求其他,只是彼此這麼攙扶。

這份情,也是如此的寬廣。

一九六一年,翁瑞午逝世。

這個陪伴她二十餘年的男人還是走了。

晚年的陸小曼基本閉門不出,特別是在一九六五年晚春的時候,她對旁邊的人說最近常夢見志摩,自己和他也快要重逢了,還看到了王庚,夢見王庚和志摩兩人在那個世界還沒有和解,唉,算了,隨他們鬧,反正「我」也快要去了。

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陸小曼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

時年六十三歲。

行將就木之時,旁人問她還有什麼事情要託付去辦的,她說只是希望能與徐志摩合葬,雖說這事最後未能成行,因為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兒子徐積鍇沒同意,最後是安葬在蘇州東山華僑公墓,曾經去看過她的墓,墓碑荒涼,上面有一張她年輕時候的照片,那時候的她,笑容燦爛,笑靨如花,猶如那四月的風,拂過臉頰。

站在她的墓碑前,一時無法言語,荒涼的山丘叢生的野草,想起生前的她是那樣的張揚熱烈,如今靜靜的在這個地方安眠,一切都將歸於塵土,不知道她的人走過,這是一座極其普通的墓,知道她的人走過,這是一段往事一首歌,一部電影一本小說,一場瘋狂的淡忘的述說。

(作者簡介: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九零後,喜讀書,愛民國。本文系公眾帳號「悅讀指聞」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故事
    陸小曼的第一個丈夫叫王庚。1926年10月3日,陸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園結婚就在徐志摩拼命為陸小曼的物質享受去四處打拼的時候,陸小曼的精神和肉體,再次出軌了。可是作為留學美國的職業軍人,王庚對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結合,表現出了寬厚與包容。
  • 才女陸小曼臨終遺願:想與丈夫徐志摩合葬,卻被徐家三大理由拒絕
    陸小曼是江蘇常州人,近代中國女畫家,曾師從劉海粟等名家。她還擅長越劇,曾和徐志摩共同創作了五幕話劇。更厲害的是她還有紮實的文字寫作能力,寫的文章妙筆生花,頗有意趣,有良好的古文功底,寫作時大筆一揮,一篇洋洋灑灑的文章就落地生根,一揮而就了。可是,這樣一位民國時期的才女,在人生的最後時節卻晚景悽涼,病重時不僅沒有了昔日的靚麗神氣,反而是臉色蠟黃,氣若遊絲。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他和新月社成員排演了話劇《齊德拉》,該話劇由泰戈爾改編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在話劇中,林徽因扮演齊德拉公主,徐志摩扮演愛神,康橋一別,他們又相見了。 在《齊德拉》那部戲劇中,徐志摩飾演的愛神瑪達那,對著林徽因飾演的公主,說出一段又一段深情的臺詞,彼時的陸小曼卻在門口分發話劇的介紹資料。原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命運在那時,便已經設下意味深長的伏筆。徐志摩一直追求電光石火的愛情,對於他這樣一個自我的人來說,適合不是最重要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
  • 陸小曼嫁給徐志摩,是個巨大的陰謀
    婚後,陸小曼和徐志摩從北平搬到了上海。她的行為也是一件比一件令人費解:她死活不再去北平(號稱有林徽因在)、絕對不許徐志摩坐飛機、毫不體恤丈夫,怎麼折騰徐志摩怎麼來。這幾樣事實擺在這兒,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說徐志摩是陸小曼的真愛,真是醉了。
  • 徐志摩與陸小曼:他看到了她身上作為「人」的光華
    徐志摩的父母不同意,陸小曼的母親不答應,兩人衝破重重阻力才走到一起。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禮很隆重,證婚人是徐志摩的老師梁啓超。梁啓超發表的「證婚詞」不是祝福,而是對兩人的指責: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
  • 陸小曼唯一遺願:死後與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兒子堅決拒絕?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逝世。陸小曼火化後的骨灰,一直無人認領。23年後,陸小曼遠在臺灣的娘家侄兒,才在蘇州建立了一座陸小曼紀念墓。但陸小曼生生前想和愛人徐志摩合葬的唯一遺願,終是成了空,因為徐志摩的兒子徐積楷一直不同意!
  • 陸小曼唯一心願是可以和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的兒子堅決拒絕
    徐志摩的原配是張幼儀,並且和張幼儀生下了自己的唯一一個兒子。徐志摩不滿傳統婚姻的束縛,又大肆追求了林徽因和陸小曼等人,並且最終和陸小曼走入婚姻殿堂。 才子配佳人並沒有成為一段佳話,甚至連最後的合葬都成為了奢望,為什麼徐志摩兒子的態度如此決絕呢,且聽漫談君詳談。
  • 張學良透露了徐志摩陸小曼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文:齊三忘(微信公號讀史旗下作家)如果說民國哪對人物最風流,我想徐志摩一定難出TOP5,要說徐志摩除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他還以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愛情糾葛最為為人熟知。明明是一場喜事,緣何學生徐志摩被老師梁啓超罵的狗血淋頭呢,三忘在這裡,再和大家絮叨絮叨:簡單來說,故事是這樣的。1922年,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徐志摩和陸小曼隨後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熱戀之時,寫下了《愛眉小札》,濃烈熾熱的文字,吐露著愛人的纏綿深情。
  •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與徐志摩好友同居了30年,陸小曼:沒有愛情
    精通英語的陸小曼很快被北洋政府顧維鈞聘請為外交翻譯,自此穿梭在北京各大名流場所,結識眾多權貴。但在當時,雖受過西洋教育的陸小曼,可還是逃不過父母的指腹為婚。陸小曼很小的時候家人就給她認了一門親事,對方是富家子弟王庚。
  • 陸小曼生前遺願:只想與徐志摩合葬,徐家以三大理由拒絕
    也許是明白妻子的不喜,亦或是想要挽回這位美麗的妻子,王賡將自己一位和陸小曼有著共同愛好的朋友徐志摩介紹給陸小曼。 徐志摩一見陸小曼便覺得驚為天人,即興寫到 :"她的眼睛也在說話,睛光蕩起心泉的秘密。"心靈契合的愛情,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句話便知。
  • 陸小曼遺願要與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的兒子不同意?
    回到上海的張幼儀,先是與父母共同租住了一處房子,後來母親去世,父親也在不久後因悲傷過度撒手人寰。辦完喪事後,張幼儀在上海郊區租了一處房子,後來四哥張公權夫婦把他們自己的住宅騰了出來,讓張幼儀搬了進去。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比較類似,陸小曼與王賡因爭吵分手,並於轉年與徐志摩完婚。徐志摩的父母雖然非常寵愛他們的前兒媳,但卻極其討厭陸小曼,經人百般勸說才勉強同意。
  • 十裡桃花,灼灼其華,回眸一笑,絕代風華
    一、雨紛紛,舊故裡草木深,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二、一味相思豆,一柱香懷夢,一段夙事未了情,一抹情深思淺淚。凝眉處,你透出一縷哀傷,魂斷彼岸,抹不掉前世的愛恨纏綿,一滴淚,淚落夢婆湯,只為輪迴,只為觴。
  • 那一年,北平失去詩人徐志摩,上海灘再無名媛陸小曼
    徐志摩失事飛機同款歷史上的1931年,註定是個不太平的年份。在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兩個多月後,一架由南京飛往北平的郵政飛機在濟南失事墜毀。這架飛機中唯一的乘客,年僅34周歲的徐志摩不幸罹難。這位浪漫多情的民國詩人,終於如來時一般悄悄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其實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他與陸小曼的一段錯誤的姻緣。01與陸小曼的浪漫愛情,成就了詩人徐志摩徐志摩與陸小曼那段打破世俗的浪漫愛情,在百年後依然為世人津津樂道。
  • 徐志摩妻子陸小曼,晚年生活十分悽涼,靠徐志摩前妻資助
    陸小曼也是一個受到了新思想影響的人,有些時候跟大家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女孩子結婚是很早的,所以在陸小曼19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給她安排了一門婚事。結婚的對象是當時的年輕軍官王賡,王賡的家境並不是特別好,不過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個軍官了,前途肯定是無限的。
  • 滿腹才華的陸小曼是如何愛上民國渣男徐志摩的?
    更擅長一手工筆畫,陸小曼嗜畫,受其母親影響至深。「小曼」兩字也來源於母親。 滿腹才華的陸小曼 陸小曼作為家中獨女,備受寵愛,自小就按照名媛的標準來培養。精通英法文,尤其擅長丹青妙筆,曾經與外交大使顧維鈞一起接待外賓,同洋人交流竟不會有半點生疏,不卑不亢,盛名傳遍北平城。
  • 稱呼徐志摩「摩摩」的陸小曼,用盡餘生34年,只為徐志摩做一件事
    《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中有一段關於徐志摩母親向前兒媳張幼儀吐槽現兒媳陸小曼和徐志摩相處狀態的描述:「吃飯的時候,她才吃半碗飯,就可憐兮兮地說:志摩,幫我把這碗飯吃完吧。」老太太聲音都發抖了:「那飯還是涼的,志摩吃了說不定會生病呢。」老太太帶著些尖叫聲接著說:「吃完飯我們正準備上樓做自己的事,陸小曼轉過身子又可憐兮兮地對志摩說:志摩,抱我上樓。」
  • 徐志摩去世前,將妻子陸小曼給徐志摩,後來兩人整整同居了30年
    徐志摩臨死前,交代好友照顧妻子陸小曼,後來兩人整整同居30年「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陸小曼年輕的時候是國民政府陸軍中將王庚的妻子,那時候,由於王庚工作繁忙,就委託自己的好友徐志摩照顧陸小曼。在徐志摩的照顧下,陸小曼和徐志摩日久生情。王庚知道後,沒有怪罪陸小曼,更沒有怪罪徐志摩,反而是選擇退出,成全徐志摩和陸小曼。隨後,徐志摩和陸小曼喜結連理。在此之前,陸小曼當機立斷打掉肚子裡王庚的孩子。
  • 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為何爭搶徐志摩「遺產」八寶箱?
    徐志摩稱呼凌叔華是他眾多女友中的一個同志。徐志摩對於凌叔華是相當信任的,關於箱子應該交給誰保管的問題,徐志摩生前也曾經說過,最可靠的就是胡適和凌叔華,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凌叔華。1931年,徐志摩在去參加林徽因的演講會是搭乘的飛機失事,一時間震動了文壇了。關於他的箱子的爭奪戰也開始了。
  • 陸小曼遺願與徐志摩合葬,卻被徐家3大理由拒絕,最終未能實現
    世界上經常把他們兩個作比較,這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曾經對徐志摩有過愛情,雖然林徽因和徐志摩只有一段非常青澀的感情,但也有一段非常短暫的感情,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有家室之後,又毅然離開了徐志摩,徐志摩為了得到林徽因的愛,甚至不惜與妻子張幼儀離異,可卻始終未能如願。隨後,林徽因與梁思成有婚約,並攜手前往美國,徐志摩這才徹底死了心。與離異與感情受挫的徐志摩,遭遇了婚姻同樣不幸的陸小曼。
  • 陸小曼:徐志摩能娶到她,終究是高攀了
    有人說,陸小曼的奢靡逼死了徐志摩,可是她本就含著金湯匙出生,對她而言過的也是普通的生活。後人對陸小曼的評價褒貶不一,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她真的是一位有魅力的女人。 「氛圍感美女」一詞在最近很火,指的是一些五官不夠突出的女孩子,有了其他方面的加持,就變成了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