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陸小曼和徐志摩從北平搬到了上海。她的行為也是一件比一件令人費解:她死活不再去北平(號稱有林徽因在)、絕對不許徐志摩坐飛機、毫不體恤丈夫,怎麼折騰徐志摩怎麼來。
這幾樣事實擺在這兒,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說徐志摩是陸小曼的真愛,真是醉了。
總之,陸小曼和徐志摩的整個劇情發展就是:父母支持女兒離婚、前夫送去賀禮、婚後完全不體諒丈夫。陸小曼的行為怎麼這麼奇怪呢?她究竟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直到1992年,老態龍鐘的少帥張學良接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口述採訪,答案才慢慢浮出水面。
因為他的口音夾雜了東北話、英語、日語、法語和俄語,導致工作人員在整理資料的時候困難重重,直到2014年才把大部分資料整理出來。在那套口述史中,張學良把陸小曼的秘密揭穿了:
「她寫給王承志的那些信呀,我都看過……陸小曼喜歡他喜歡得不得了。陸小曼給他的信,是說要跟他逃跑,他把那信給我看了,王承志不是一個很專一的人。」「陸小曼後來就嫁給徐志摩了,所以陸小曼看見我就跑了。」
「我知道他們(陸小曼和王承志)是怎麼回事。所以陸小曼看到我不敢理我,就躲呀。」
張學良說的這個「王承志」到底是誰呢?資料中完全查不到這個名字。但是,以張學良的個性,他是絕對不會記錯這種事情的。最終,此人的學歷暴露了他的身份。
民國時從西點畢業的中國年輕人一共有八名,其中王賡是1918屆的畢業生,而1922屆的一個畢業生叫「王成志」,是杭州人。王成志非常厲害,從南洋公學(上海交大前身)畢業後,先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轉了一圈,然後轉入西點軍校。
在西點期間,他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全級300名軍校生第一,有「王教授」的綽號,而1922年畢業時,他名列全級第14名。他於1922年6月從美國回到上海,擔任上海交大的助教,後赴北京任鐵路護路局局長,併兼教北京工學院。
後排中間,即為王成志
最關鍵的一段履歷是——1925年,王成志的一位西點師兄出任中東鐵路路警處處長時,王成志曾在處中短暫掛名顧問。而中東鐵路路警處屬於東北軍,東北軍則是張學良的。
學歷、時間點和他與張學良的上下級關係都確認了。那麼這個王成志和陸小曼有沒有可能認識呢?
當然認識,王成志和陸小曼之間的熟人可不止同是西點軍校畢業的王賡一人。
比如曾推薦王成志去西點軍校念書的外交家顧維鈞就在1920年給陸小曼發了一份入職通知書,請她兼職擔任外交翻譯,從此陸小曼名聞北京社交界。總之,這個王成志不是張學良說的王承志,還能是誰?
那麼,工科男王成志和文藝女陸小曼在一起大概是什麼時候呢?
由於陸小曼當時基本都在北平混,他們產生交集的地方只可能是北平。王成志1922年6月回到上海交大工作一段時間後,就去了北平,一直到1925年才去東北服役。
根據張學良的爆料和王成志的履歷,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而合理的推測:在1923到1925年之間,王成志和陸小曼發生了婚外情,當時陸小曼要求和王成志私奔,遭到了王成志的無情拒絕。
而1923到1925年這段時間又與眾人熟知的徐志摩和陸小曼熱戀期吻合。
這樣,曾經讓人覺得疑惑和詭異的所有事件就能合理地被解答了,包括陸小曼不讓徐志摩坐飛機這件事——根據徐志摩的日記、林徽因和朋友的書信來看,徐志摩一直蹭的就是張學良的飛機,而張學良又是個大嘴巴……難怪陸小曼想出這麼一個「規矩」。
由此,徐志摩以為的「眾裡尋她千百度」的愛情在人們眼前消失了,他只不過是一個成功上位的備胎。陸小曼始終愛的不是他,是王成志。
這真是個令人悲傷的秘密。
而陸小曼自己的心路歷程又是怎樣的呢?
1925年6月,徐志摩正在歐洲「冷靜」期間,陸小曼在日記裡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因為沒有力氣所以耽在床上看完一本《The Painted Veil(面紗)》,看得我心酸萬分;雖然我知道我也許不會像書裡的女人那樣慘的……憑空哭了半天,哭得我至今心裡還是一陣陣地隱隱作痛呢!」
毛姆的《面紗》講的是什麼故事呢?是一個美貌而愛慕虛榮的英國女子有了婚外情,她老公發現後開始報復的故事……陸小曼哭得那麼慘,正因為她對那女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