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為何英年早逝?徐志摩與陸小曼浪漫背後的真相!

2021-02-07 素食營養師

民國年間的詩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戀愛史和婚變比他的文學作品更轟動於世。徐志摩出身於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學英國,他的原配夫人叫張幼儀。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賢淑穩重,善操持家務。婚後生了一個兒子,能相夫教子。徐志摩的父母疼愛自己的兒子和媳婦,又非常高興有了孫子。所以父母在經濟上是不遺餘力地支持他們的。婚後,徐志摩出國留學。


1921年徐志摩在英國留學期間,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學生叫林徽音,他一見鍾情,忘記了自己是已經為人之夫和為人之父了。徐志摩雖然很有才華,也很有錢,但是林徽音鑑於他已有家室,雖然和他交往頻繁,並沒有答應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裡,開始對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開的嫌棄,說張幼儀是「鄉下土包子」,「我要離婚!」。張幼儀還是默默地為丈夫洗衣服、做飯伺候丈夫。當時張幼儀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國陪讀的。兩歲的兒子留在家鄉由爺爺奶奶照看。21歲的張幼儀已經又懷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說:「你去打胎。」張說:「打胎很危險啊,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徐志摩卻冷漠地說:「做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


更有甚者,幾天之後,徐志摩不聲不響地離家出走了,可憐的年輕孕婦,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殺,但是後來想起了《孝經》上的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於是打斷了自殺的念頭,是孔老夫子的話救了她的命。


她重新思考人生。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後,開始求救於在法國留學的二哥和在德國留學的七弟。兄弟們都向張幼儀伸出了援助的手,勸她千萬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願收養。得到手足的幫助鼓勵,張幼儀在德國生了第二個兒子。


後來徐志摩又來逼她離婚。他們在一個朋友家裡見面,張幼儀說:「你要離婚,等稟告父母批准才辦。」徐志摩用狠硬的態度說「不行!我沒時間等!你一定要現在籤字!」 張幼儀見他如此無情,對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毫不理會,知道無法挽回,被迫籤字離婚。


因為徐志摩的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1922年,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裂了。徐志摩離婚後,心花怒放,馬上去找林徽音。可是林徽音卻悄然回國了,不久與他人正式結婚了。徐志摩的追求變成了泡沫。有人評述,時值芳年的林徽音為什麼沒有嫁給才華橫溢的徐志摩呢?因為林徽音憑直觀的感覺,覺得這個詩人的熱情不足以信賴。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是一個漂亮的才女,愛好藝術,擅長詩、書、琴、畫。不久王賡調往哈爾濱工作,陸小曼留戀北京,沒有與丈夫同去。在這段時間裡,徐志摩與陸小曼接觸的機會更多了。徐志摩開始追求陸小曼了。


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對這兩位才子才女原本是有很多讚譽的,但因為他們兩個人的交往已超越了禮度的範圍,徐志摩是在迷戀一個有丈夫的女子,所以社會上的流言蜚語就多起來了。本來這時懸崖勒馬還來得及,但是色迷心竅,徐志摩沒有回頭,最後的結局就是陸小曼離婚了,另一個家庭破裂了。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了。這件事成為當時轟動京城的新聞。陸小曼的父母不高興,徐志摩的父母更生氣,他們中止了對徐志摩的經濟供給,並且根本不見這個新媳婦。正如《弟子規》所說的:「德有傷,貽親羞」。老師梁啓超在他與陸小曼結婚時,訓斥他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後,住在上海,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壓力,經濟拮据。陸小曼生活散漫奢侈,不做事情,家中顧傭人。公公婆婆堅持不見她,她的自尊心受壓抑,生了病,而徐志摩呢,要東奔西跑去兼課賺錢,來往於上海北京之間。徐志摩在北京大學上課,希望陸小曼從上海搬到北京來。可是陸小曼迷戀上海的生活,不肯去,喜歡打牌、跳舞、看戲特別是吃上鴉片膏和戲子們打的火熱。徐志摩對此非常不滿,夫妻經常吵架。1931年11月,徐志摩聽說他過去追求過的林徽音將於19日在北京舉行演講會。他興奮地搭機趕往北京去捧場,結果這次飛機失事,這位才子結束了五年的新婚生活,死時才35歲。


徐志摩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糟粕部分,隨著自己的感覺走,不顧道德。雖然他做到了「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但是他並沒有幸福。後人著述,《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作者張邦梅)曾評論:「徐志摩一味西化,把固有道德拋諸腦後,對待共同生活五、六年的結髮妻子,一點恩情也沒有;他忘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古訓,竟然與友人之妻陸小曼談戀愛,一手摧毀自己的家庭,又造成另一個家庭破碎,更傷透了父母的心。」


《弟子規》中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徐志摩不正是這種人嗎?徐志摩雖然會寫詩作文,但對愛情婚姻輕率的行為,違背了人倫道德,可以說對父母不孝,對子女不慈,對妻子不忠貞,對朋友無信義,並且他身為人師帶壞風氣,所以他的結局是不幸的。


與之相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被丈夫遺棄以後,重新生活,入德國學校學習,專攻幼稚教育,五年後學成回國。上海一家女子銀行聘她做總裁,並且她還經營了一間服裝公司,均大獲成功。她在百忙中還請了一位國學老師,給自己講解孔孟之道,每天一小時從不間斷。她有留學的新學識,又攝取中華文化的精華,不忘中國傳統的美德,離婚後自己撫育兒子長大成人,仍然孝敬徐家二老,做為乾女兒照顧二老,為他們送終。


徐志摩罹難後,張幼儀每月還寄錢幫助陸小曼。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是在她的策劃下編輯的。她享年89歲。我們看到張幼儀敬老愛幼,她寬恕了徐志摩,還出版了他的文集,接濟他的遺孀,而且經濟富厚,事業興隆,兒孫孝順。她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稱讚,她是幸福的。


以上我們從民國詩人徐志摩的例子,看到活生生的事實,男女之間違犯道德的行為,給人生帶來不幸的後果,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縱慾好色最損福德。

相關焦點

  • 陸小曼生前遺願:只想與徐志摩合葬,徐家以三大理由拒絕
    接受西式教育的陸小曼是浪漫的,她自然渴望有一個浪漫的,充滿詩意的人與之伴一生,而丈夫王賡就是悶葫蘆一個,行軍打仗,搞科技還可以,但要是談情說愛根本就是一竅不通。 儘管王賡接受的也是西式教育,但他的思想卻非常老套,不僅缺乏浪漫,還反對陸小曼這種獨立自主的思想,不久,二人的婚姻開始不睦。
  • 陸小曼唯一遺願:死後與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兒子堅決拒絕?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因病逝世。陸小曼火化後的骨灰,一直無人認領。23年後,陸小曼遠在臺灣的娘家侄兒,才在蘇州建立了一座陸小曼紀念墓。但陸小曼生生前想和愛人徐志摩合葬的唯一遺願,終是成了空,因為徐志摩的兒子徐積楷一直不同意!
  • 滿腹才華的陸小曼是如何愛上民國渣男徐志摩的?
    滿腹才華的陸小曼 陸小曼作為家中獨女,備受寵愛,自小就按照名媛的標準來培養。精通英法文,尤其擅長丹青妙筆,曾經與外交大使顧維鈞一起接待外賓,同洋人交流竟不會有半點生疏,不卑不亢,盛名傳遍北平城。當時上海有唐英,北平有陸小曼,故稱「南唐,北陸」。
  • 民國才女陸小曼終身不孕的真相,曾令徐志摩、王庚扼腕長嘆!
    他們兩人雖然經歷了一些波折,但也還是結婚了,但遺憾的是,比如兩人結婚五年卻遲遲沒有孩子,一直有陸小曼患有不孕症的傳聞,而陸小曼的一生也確實是沒有孩子,這似乎也印證了傳言,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陸小曼為什麼不生?其實陸小曼一開始並不是不能生育,她曾經懷過一次,但當時她選擇了放棄。
  • 張學良透露了徐志摩陸小曼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徐志摩一生有兩位太太,一位是奇女子張幼儀,另一位,也是奇女子,她就是陸小曼。1926年10月3日,風流倜儻的徐志摩在北海公園舉辦了一場轟動的婚禮。在被老師梁啓超當眾羞辱罵得狗血噴頭之後,他終於掀開了陸小曼的紅蓋頭。拋卻前緣前因,今天三忘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了不得的秘密正是陸小曼和徐志摩之間。
  •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故事
    在那個普遍貧困的年代裡,陸小曼如此揮金如土,苦了詩人徐志摩,他為了維繫「浪漫」愛情,必須拼命去賺錢。1926年10月3日,陸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園結婚就在徐志摩拼命為陸小曼的物質享受去四處打拼的時候,陸小曼的精神和肉體,再次出軌了。
  • 陸小曼唯一心願是可以和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的兒子堅決拒絕
    陸小曼唯一心願,可以和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兒子堅決拒絕? 「誰捧起花的臉龐,讓歲月美的黯然神傷」, 這是才子徐志摩的情話,徐志摩是民國時期多情的存在,也經常被冠以民國第一渣男的稱號。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徐志摩生性浪漫多情,卻無法給她足夠的安全感,哪怕心裡嚮往轟轟烈烈的愛情,最後還是想要歸於平淡和安穩。梁思成雖不如徐志摩那般浪漫,卻可以給她歸屬感。1924年,徐志摩與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兩人意趣相投,情愫漸深。彼時的陸小曼正經歷著一段不太如意的婚姻,奉父母之命與清華畢業的王賡結婚,外人眼裡的門當戶對,在她的心裡卻滿是悽苦,丈夫忙於事業,沒有生活情趣。陸小曼愛好文藝,參加了新月社,她很少表現出三從四德式的溫順,不斷追求人格上的獨立和自由。
  • 陸小曼與徐志摩, 浪漫開始悲劇收尾, 一切都在王庚意料之中
    對於徐志摩與陸小曼來說,這句話宛如一句奇準無比的魔咒。婚前,他倆花前月下,愛情你儂我儂;婚後,陸小曼陷入了無止境的揮霍,徐志摩陷入了無休止的奔波賺錢。然而這一切,陸小曼的前夫王庚卻早有預料。一、一個要人,一個要錢王庚出生在江西的官宦世家,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家族逐漸衰敗。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像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1922年,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徐志摩在與陸小曼熱戀之時,寫下了《愛眉小札》,濃烈熾熱的文字,吐露著愛人的纏綿深情。
  • 徐志摩最美情詩,別致的浪漫
    小說集有《輪盤》、戲劇《卞崑岡》(與陸小曼合作)、日記《愛眉小札》。譯著有《死城》、《曼殊斐爾小說集》等。1991年出版《徐志摩全集》。詩作大都為抒情詩,善於用細膩的筆觸表現豐富複雜的情感。語言自然、純熟,既是地道的口語,又經過藝術的提煉,獨具清瑩流麗的情致。創作的散文較少形式的束縛,更易表現奔放不羈的情感。
  • 陸小曼與徐志摩:歷盡萬劫,終結連理;世事無常,隨緣來去
    像陸小曼與徐志摩就分歧很大,陸小曼喜歡的,徐志摩統統不喜歡;徐志摩喜歡的,陸小曼偏偏不愛做。陸小曼自幼體弱多病,再加上長期生活習慣不良,總是病痛發作。有個朋友叫翁瑞午,擅長推拿按摩,每次都手到病除,在他的影響下,陸小曼抽起了鴉片。
  • 陸小曼遺願要與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的兒子不同意?
    他倆於1915年結婚,3年後有了第一個寶寶長子徐積鍇,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新婚燕爾喜得貴子的時候,徐志摩卻毅然決然的出國留學,因為在他看來,他按照父母的意思,已經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任務。當初張幼儀的四哥促成這門婚事,完全是看中了他的才華,這份才華不假,但徐志摩的品性實在太渣。
  • 那一年,北平失去詩人徐志摩,上海灘再無名媛陸小曼
    這位浪漫多情的民國詩人,終於如來時一般悄悄地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其實最令人痛心的,莫過於他與陸小曼的一段錯誤的姻緣。01與陸小曼的浪漫愛情,成就了詩人徐志摩徐志摩與陸小曼那段打破世俗的浪漫愛情,在百年後依然為世人津津樂道。
  • 徐志摩妻子陸小曼,晚年生活十分悽涼,靠徐志摩前妻資助
    陸小曼的父母非常看好王賡,他們承擔了婚禮的所有開銷,兩位新人只需要走走過場就可以,沒必要操心其他的事情。王賡長得一表人才,所以陸小曼也沒有拒絕這門婚事,可是他們兩人結了婚之後才發現,原來兩人一點都不合適。陸小曼是新時代女性,喜歡浪漫喜歡享受生活,而王賡卻一點浪漫情調都沒有,三觀也很不合適,根本就聊不到一塊去。
  •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與徐志摩好友同居了30年,陸小曼:沒有愛情
    此時,自知這樣下去不對的陸小曼內心矛盾,忍無可忍和王庚大吵一架。王庚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陸小曼出言侮辱。陸小曼惱羞成怒發誓不再回王家。得知此事的陸父對女兒的所作所為表示大力支持。兩人終在1925年離婚。離婚後的陸小曼終於可以坦然與徐志摩在一起風花雪月。很快,兩人便開始談婚論嫁。
  • 稱呼徐志摩「摩摩」的陸小曼,用盡餘生34年,只為徐志摩做一件事
    所以在徐家父母根本不贊成徐志摩娶陸小曼,但徐志摩就是把陸小曼娶進了門的情況下,陸小曼進門時就已經和徐家父母產生了一層隔閡。而陸小曼和徐志摩眼中「鄉下土包子」的張幼儀截然不同,她浪漫而自我,總是親密地喊徐志摩「摩」「摩摩」,而徐志摩也親暱地回稱她為「眉」「眉眉」。
  • 徐志摩娶陸小曼,梁啓超在婚禮上懟他們:希望是最後一次結婚
    徐志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中國文壇史上擁有一定影響力,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和浪漫風格,深受無數讀者的喜歡。而陸小曼是近代女畫家,擅長戲劇,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同時也是著名近代人物。
  • 徐志摩去世前,將妻子陸小曼給徐志摩,後來兩人整整同居了30年
    徐志摩臨死前,交代好友照顧妻子陸小曼,後來兩人整整同居30年「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臨終之前,曾叮囑好友照料妻子陸小曼。之後,好友與陸小曼同居30年,究竟怎麼回事?在這之中,又有什麼隱情?提及徐志摩,世人都知徐志摩是我國近代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世人。徐志摩的詩風華麗,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 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為何爭搶徐志摩「遺產」八寶箱?
    徐志摩稱呼凌叔華是他眾多女友中的一個同志。徐志摩對於凌叔華是相當信任的,關於箱子應該交給誰保管的問題,徐志摩生前也曾經說過,最可靠的就是胡適和凌叔華,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凌叔華。1931年,徐志摩在去參加林徽因的演講會是搭乘的飛機失事,一時間震動了文壇了。關於他的箱子的爭奪戰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