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走路,晚上睡覺時就圍成一圈,旁邊有人拿槍看著,有人跑就開槍……不過還是不停地有人逃跑,被抓回來後,就當著新兵的面往死裡打,其中有一個人被抓回來後,架在火上活活燒死了。
——壯丁張羽富
今天二愣子赤血不在家,只寫了一個草稿,於是由學妹我負責整理並更新一次——在赤血強烈請ai求之下。
須知學妹不是一個一般人,赤血讀過的書,學妹大多也都讀過,所以對歷史的認知比一般女人深刻了那麼一些,而且我們家就在當年的抗日敵後根據地,村門口不遠就立著革命老區的牌子,家譜裡還有兩個烈士,所以更是懂得什麼叫做歷史。
看了不少書和記錄Ian,也看過很多赤血個人收集的資料,赤血接觸過一些國共雙方的老兵,所以不得不說,當時大部分基層士兵,他們當年參軍沒想那麼多。TG這邊自然表現更好,但即便如此,也遠遠談不上有什麼遠大的理想,更多農村兵抱有一些樸素的打跑鬼子(蔣匪軍和地主老財),中國人安心過日子的想法。至於政治制度建設神馬的,只能說您想多了。
國軍這邊,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反正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亂」,還是那種喪心病狂的亂。德械師之類的主力還能稍微好點,起碼他好歹知道自已啥時候入伍番號是多少,但這個數量極少。實際上最多的,是被抓壯丁弄去的,被抓的時候小點的十三、四歲,已知最小的一個才特麼十一歲,人家就在公園玩,國軍一過路就把他捲走當兵了,父母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子就不見了,這居然還是胡宗南的部隊,絕對的嫡系啊。國軍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各種混亂,連什麼時候參加國軍的不知道,奇葩點的連國軍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就知道吃糧當兵,您要問他參軍的理想,呵呵呵呵呵呵呵,被拉丁的能有啥參軍理想?據說一些研究口述歷史的人員都搞出經驗來了,一般弄不清楚自已部隊、參軍時期的,多半就是國軍老兵或者被拉丁的。
如果讓他們再選擇一次,TG這邊估計問題不大,就算再不好,也總比餓死強。國軍就難說了,如果真要參軍,保不準人家直接就投奔PLA,乾死那幫抓自已壯丁的傢伙。
這是有歷史材料支撐的,以前統計「解放戰士」的時候,這幫人最大的想法就是拿把槍把蔣先生和他手下的將軍們全突突了,反而是雜牌都不說,尼瑪自已的軍隊居然能搞得這麼亂七八糟,除了那些精銳主力部隊,普通基層士兵信息幾乎斷檔。當然了,這也確實方便某些國府大員喝兵血。尼瑪現在還得大陸幫著擦屁股,啥信息沒有勞資擦屁股都不知道從何擦起!
說起這事都火大,以前沒有專門服務老兵部門的時候,網上就有人說什麼對抗戰國軍老兵不公。真是活見了鬼,當年蔣先生抓了千萬計的壯丁,不把他們當人看,結果造成大量逃亡,即使沒逃亡的,國府也拿人家當炮灰用,各種喝兵血吃空餉,最基本的檔案信息都沒有建立起來,現在反而要大陸幫著供養,當大陸是神仙啊!就算幫你擦屁股也要有基礎檔案是不,隨便跳個老爺子出來說我是抗戰國軍老兵,啥信息沒有,查又查不到,你敢撫恤?!
有人說是臺灣方面不配合,其實是冤枉那幫孫子了,他們自已都沒有完善的檔案,基礎信息能保留三分之一就謝天謝地,光抗戰老兵這塊,死得最多的是雜牌、壯丁,他國民政府啥時候拿雜牌和壯丁當人看過的?解放戰爭期間連毛孩子都捲走當兵,亂得一塌糊塗,假造名冊喝兵血那才是大部分國軍的常態,指望國民政府為這些軍人建立檔案信息,做夢吧,就是一筆糊塗帳。
凡事就怕對比,同樣是年代久遠,TG的檔案信息管理甩國府八條街,不是因為國府敗退才這樣。平時經常會發現,無論是八路軍、解放軍還是志願軍,他們的原始檔案非常完善,注意是原始資料。因為學妹家裡人的關係,有機會偷偷看過部分檔案,大概記住了兩個,一個39年參軍,一個40年,都是在根據地,人家的出身,家裡幾畝地,兄弟幾人,參戰經歷記錄得非常詳細,甚至還有幾年後補拍的照片。可以這麼說,不遺失的情況下,在後方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大多數TG士兵都能拿出自已的原始檔案,即使遺失了政府也有記錄,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前國軍士兵拿不出自已的原始記錄,國府沒給人家建檔。抗戰初期還好點,抗戰中後期到解放戰爭期間,這一塊根本沒法看。後續的檔案保管,可以歸咎於朝代更迭,原始檔案的差距你怎麼洗?那時候主宰中國的可是你國民政府。
最虧欠抗戰老兵的,就是他國民政府,無數國軍士兵為國家為民族浴血奮戰,我們那些國府將軍們光忙著喝兵血,信息都沒給人家留下。哦,現在社會開放了,又利用他們來圈粉,無恥之尤。
順便說一句,你現實生活中接觸的國軍老兵(不是什麼網絡雞湯)越多,你就會越發現,蔣記國民政府就是一坨屎!基層士兵信息檔案的建立,關係到士兵待遇和撫恤問題,說白了是直接影響士氣的大事,死了無人知,傷了無人管,平時還要被長官喝血,壓根沒把士兵當人看啊,人家吃飽了給你賣命?
這樣的事情你國府精英居然都能弄成一團漿糊,也特麼是人才啊。
千萬別忘記給赤血打賞
我思故我在
by 赤血之城
掃描這個二維碼可以讓赤血跪搓衣板
赤血是我的,我要打死他
by 學妹
這裡是鳳凰箴言,我是赤血之城,謝謝你的閱讀。
—End—
若覺可讀,歡迎推薦給你的朋友,甚幸!
鳳凰飛去,空餘聲聲嘶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