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丁的悲慘命運——抓壯丁抓出來的軍隊,怎麼可能有戰鬥力?

2021-02-23 鳳凰箴言

在貴陽城外,有一塊壯丁經過的地方,因為棄屍太多,空氣裡充滿了濃烈的臭氣,令人窒息欲嘔。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

蔣夢麟

196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過一部電視劇,名叫《抓壯丁》。這是一部諷刺喜劇,改編自一些四川籍劇作家和演員在1938年創作演出的一出舞臺劇,而這部舞臺劇在1943年由延安的吳雪等人改寫劇本,成為了電視劇的藍本。《抓壯丁》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戰期間的四川,當地的王保長為了在徵兵中撈一把,一方面威脅、敲詐地主李老栓,要他兒子當兵;李老栓則企圖用佃戶姜國富的獨生子代替自己的兒子當兵。姜國富出錢託李老栓向王保長求情未果,獨生子被抓走當兵,絕望的姜國富自盡身亡。王保長正在得意忘形的時後,突然被省城歸來的李老拴的大兒子打了一頓,原來李老栓的大兒子此時當了國民黨軍的團副。挨揍的王保長得知原委後,選擇和李老栓家合作,一起趁抓壯丁的機會發橫財,一時攪和的村裡人人自危,大批貧苦百姓家的孩子被當做壯丁抓走。不料此時華鎣山遊擊隊下山,被抓的壯丁們趁機暴動,抓壯丁的計劃徹底失敗。

《抓壯丁》劇照

這部電視劇裡除了姜國富被逼死之外,整體風格比較輕快幽默,對王保長、李老栓這樣魚肉鄉裡的土豪劣紳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讓看過的人捧腹不已。

然後現實中的國民黨徵兵絕不是這個樣子,國民黨的徵兵史,是壯丁們的血淚史,是一個個農村貧困家庭的屈辱史,更是我們這個民族一段不堪回首的沉痛記憶。

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平均每年徵兵150萬人;到了一九四四年,抗戰以前的軍隊人員加上歷年新徵的士兵,國民黨軍累計已有1200萬人,但當時部隊的花名冊上只有400萬人,當然這400萬人只是名義上的,各級軍官吃了多少空餉,以國民黨的統計能力這恐怕永遠是個迷,權且就算當時國民黨軍有400萬人,那麼其餘800萬人跑到哪裡去了?據統計,國民黨軍在八年抗戰期間的作戰損失近300萬人,且主要集中在前幾年,那麼到了1944年,就算國民黨軍損失了300萬人,還有500萬人說不清楚去向。這些人中有一部分開小差逃離了軍隊,還有一部分在戰場上失蹤或投降了,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國民黨軍中或被虐待而死,或因為凍餓而死,或因為傷病而死亡。

據當時在華的美國外教人員記載,他們在四川的農村親眼目睹了國民黨徵兵的殘暴野蠻和冷酷無情,還有在這過程中的橫徵暴斂。國民黨徵兵在最基層的直接負責人是農村裡的保甲長,他們在鄉村中掌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他們指定誰家出青壯年當兵,誰家就必須把人交出來,如果想不去當兵也可以,那就要賄賂保甲長。普通農家哪有那麼多的錢拿來賄賂?於是最後能保住孩子不去當兵的往往都是農村裡的富裕之家,如地主之流;就算農民家湊出了賄賂款,暫時被剔除出徵兵名單,如果保甲長無法完成徵兵任務,那多少錢也買不來免徵的名額,人還是要被抓走。如果在本地人中無法徵得足額的士兵,國民黨部隊的徵兵負責人和部隊管區內的保甲長甚至會去綁架路人湊數。

壯丁被抓回去後,就開始集合登記,國民黨軍負責徵兵的軍官根本不把壯丁當人看,他們往往被關在條件很差的窩棚之類的地方,每天給的食物甚至不足以餬口。在湊夠一定人數後,飢腸轆轆的壯丁們就上路被解送到所在部隊。那時候壯丁們絕無可能有汽車火車可坐,去部隊報到的路程基本靠雙腳走出來。嚴重營養不良的壯丁們衣衫襤褸的走在路上,經常有人因為病餓而倒下去,負責押送的國民黨軍官如果對他們置之不理,那就算是仁慈的;多數情況下,軍官會命令把無法走動的人衣服剝下,然後槍決或者活埋。據統計,抗戰中國民黨軍每抓一萬名壯丁,解送部隊的路上死亡者就有四五千人之多!

瘦骨嶙峋的國民黨士兵

好不容易挨到部隊的壯丁們,首先面對的不是軍師技能的學習與訓練,而是無休止的虐待。在國民黨軍隊裡,士兵挨打是家常便飯。軍官帶兵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不打不成兵」。據國民黨暫編第21師第2團的士兵回憶,該部隊在越南受降時,團長的收音機壞了,團部副官懷疑是團部傳達班12人中的某人幹的,於是把人全喊到院子裡列隊體罰,該班正副班長各被打20扁擔,其餘士兵各被打10扁擔,體罰結束後,多名士兵的手指骨被打斷,落下殘疾。比打手板更狠的還有用軍棍打屁股。常常有士兵被軍棍活活打死。軍官打完士兵後,通常叫人抬回去就不管死活了,少一個兵,以後還能去抓,治傷的事誰愛管誰去管。

吃不飽飯,還總是挨打,有些士兵受不了打算當逃兵,一旦被抓回去,等待他們的將是最最悲慘的命運。一次,國軍552團有三名士兵逃走,很快被抓回來,團長命令在全團面前將三人亂棍打死,其中兩人當場被打死,剩下一個沒死的被架起來,團長強令全團士兵每人捅逃兵一刺刀,逃兵最後身中數百刀而死。

如果壯丁在部隊裡出現了傷病,命運就更為悲慘,當時的國民政府經濟極度困難,部隊醫院普遍缺醫少藥,很多受傷的士兵根本無法醫治,只能等死;有時軍官為了減少麻煩,乾脆命令把還沒死的傷員拉出去活埋;在部隊病倒不能行動的士兵,如果在駐地還好,也許有戰友可以照顧,若是在行軍途中,有可能被軍官當場打死。

解放戰爭中,我軍在圍殲國民黨軍144師後,曾經對該部被俘士兵進行調查,得出了一組驚人的數字:2451名士兵在國民黨軍隊期間,有345人被吊打過,289人被捆打過,1238人被棒打過,13人被刺刀打過,677人被槍託打過,1362人被打過耳光,945人被皮帶打過,991人被拳打腳踢過,53人曾被打得昏死過去,20人被打得吐了血,22人被打殘廢,1298人被罰過跪,535人被罰過凍,128人被罰過曬,1302人被罰過挨餓,一人被罰過喝尿,一人被罰過吃地痰,被槍斃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

正因如此,這些昔日的國民黨軍士兵,在被我軍俘虜、教育、改造後,往往都成了最勇敢最堅決的革命戰士,因為他們體會到了被當成人看待的滋味,受到了尊重,得到了愛護,他們珍視來之不易的尊嚴。

像國民黨軍這樣的反動軍隊,焉有不敗之理?

舊文重讀:從日本兵佔領承德說起

1933年3月4日,日本軍隊兵不血刃佔領熱河省省府承德。但其實,說「兵不血刃」已經是很給我們這個國家面子了,因為歷史的筆鋒冰冷的告訴我們,日本人佔領承德的先鋒隊,其實僅僅只有128個人——真正意義上的望風披靡,恐怕也不過如此。

日本人進攻承德的過程,書寫了讓中國人難以啟齒的世界紀錄。

日軍侵佔熱河都統公署

日軍對熱河發起的攻勢可謂「摧枯拉朽」——1933年2月21日,日軍佔領南嶺;22日佔領北票;24日佔領開魯;25日佔領朝陽;26日佔領下窪。27日以後的戰況更令人寒心,簡直就是長驅直入形如無人之地。從朝陽到承德共有640多裡,日軍僅用了七天就全部佔領:3月1日凌南失陷,2日凌源失陷。日軍攻佔凌源時,竟然只戰損了9個士兵,而東北軍卻全線潰敗,不但拋棄了無數輜重糧秣,而且還丟失了許多現款。3日赤峰、平泉兩地失陷,承德門戶洞開。

承德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大戰在即前國民黨中央日報記者趕往承德採訪省政府主席湯玉麟,湯慷慨陳詞話語激昂:湯某身為熱河守軍統帥,決心與日寇決一死戰,誓與熱河共存亡!

湯玉麟的慷慨陳詞讓民眾有了無限的希望,但正可謂「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1933年3月4日,日軍川原挺進隊侵佔承德,這僅僅是了128人的偵察騎兵分隊。

3月7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決議:湯玉麟放棄職守,貽誤軍機,停職查辦。

3月10日,張學良宣布下野。

至此,「滿洲國建立」事宜可謂解決了「邊境糾紛」,日本外相內田康哉詭稱:「滿蒙與中國系以長城為界者,由歷史而言,亦無議論之餘地。尤以熱河省之屬於滿洲國之一部者,徵諸該國建國之經緯,當可明了。」

日軍侵佔承德後設立的司令部

為何熱河省如此輕易就丟給了日本人?有人依舊在責怪已經丟失了東三省的張學良,認為是張學良的不抵抗讓湯玉麟甘願放棄治下的熱河。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圈圈——蔣介石的不抵抗害了張學良,張學良的不抵抗坑了湯玉麟。

這種認識也不能說是錯誤,畢竟張學良不會允許蔣介石的中央軍進入東北他的勢力範圍,雖然他們都自稱是國民革命軍;那你以為湯玉麟就會那麼心甘情願的讓張學良的部隊進入他的地盤僅僅因為他們都是「東北軍」?

國民黨和同時期的軍閥看中的不過是地盤而已,為了地盤和利益,他們互坑起來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但問題是,坑來坑去,坑的不都是中國的老百姓嗎?

曾經有一個讓人無奈的問題,那就是同樣是把戰爭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和日本侵略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區別就在於蔣介石要的是四大家族控制下的土地,日本侵略者要的是全中國的土地——畢竟蔣介石曾經親自發表演講,表示抗戰到底的「底」就是恢復七七事變之前的局勢。

反正東三省那地方又不是他蔣介石的,他為什麼要費時費力去守?「張學良」們那麼多,蔣介石哪個想要去保了?

國民黨反動派+「張學良們」=日本侵略者=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不信?

我們不妨看看東北人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這裡有一個典型,他的父親父親年輕時闖關東到哈爾濱,認識了一位俄羅斯姑娘,倆人生下了他,他有一個姐姐和弟弟。一年冬天,他的父親在一列拉煤的列車上睡著後,被凍死。不久,他的母親和弟弟先後患病離世,姐姐被人「領」走從此天涯海角,幾歲的他被一戶姓林的人家收養,取名「林根生」。

這個「他」就是人民解放軍中絕無僅有的「藍眼睛將軍」,親手擊落過美國人飛機的解放軍空軍中將,林虎。

林虎將軍戎裝照

林虎將軍的學識、勇氣、高超的駕駛技術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部分俄羅斯血統,對中國引進蘇27時發揮了特殊作用,至於蘇27戰機對中國空軍的震撼與引領,想必很多軍迷都有所耳聞。

但問題是,這麼好的飛行員,為啥在童年會混到活不下去?為啥他的回憶之中永遠只能是如此的悲慘?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國家的領袖不願意為他們打仗,不願意為他們的家園打仗,甚至把他們的家園變成戰場,讓他們的鮮血流幹。

事實上,解放軍的將領之中,類似遭遇的將領有的是,有「從奴隸到將軍」的羅炳輝,有因為家貧不得不去給武術師傅當雜役的許世友——很多時候,在那個烽火遍中華的年代,參加紅軍竟然是某些貧農唯一活命的辦法。

林虎將軍命運的轉折就是因為成為了八路軍的一員,這並不是孤單的故事,無數放牛娃、出苦力的窮人遇上了李德勝和tg就成就了傳奇:他們駕機飛上藍天,與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較量,打下了「王牌」,捍衛了和平,為共和國築起空中長城,為華夏兒女贏得了一片藍天。

比起《無問西東》中的民國精英,他們才更應該是民族的脊梁。也更因為他們出身於悲慘的舊社會,所以才會有千千萬萬的像林虎將軍一樣的人要挺身而出,把舊世界砸個稀巴爛。

這是他們團結起來致力於建設新世界的源泉。

我們很難想像國民黨會有這樣的傳奇,從歷史上來看,他們確實很少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傳奇,他們的眼光永遠只關注那些精英,那些貧苦的農民永遠進不了他們的法眼——國不知有民,民為何要為國而戰?

於是國民黨永遠不堪一擊,只能靠抓壯丁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用別人的鮮血洗刷四大家族的潰敗之路。

掃描這裡這一給赤血打賞

我思故我在

by 赤血之城

掃描這裡可以給學妹送錢

赤血是我的,我要打死他

by 學妹


這裡是鳳凰箴言,我是赤血之城,謝謝你的閱讀。

—End—

若覺可讀,歡迎推薦給你的朋友,甚幸!

鳳凰飛去,空餘聲聲嘶鳴


相關焦點

  • 擺哈電影《抓壯丁》
    《抓壯丁》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川文化的精髓表現,裡面的語言豐富詼諧,可以說句句都是經典,作為上點年紀的四川人,只要看過一遍,幾乎都可以津津有味的來上幾句經典臺詞,有的甚至模仿得惟妙惟肖。年前和幾個朋友約局,其中就有原全興足球俱樂部總經理許勇。
  • 諷刺喜劇《抓壯丁》雲南方言版1月馬家大院正式首演!
    昆明某鄉裡的壯丁就要被抓光了,一丘之貉的官員們要拿什麼來充數?創作於1944年的四川方言諷刺喜劇《抓壯丁》話劇版講述了在抗戰初期的四川某鄉村裡,借著抗日的招牌,國民黨反動派乘機買賣壯丁、敲詐勒索魚肉鄉裡的故事。因劇情憫弱貧、諷官腐風靡全國。
  • 雜談:國共battle神反轉,我們究竟被抗日神劇忽悠了多久(壯丁篇)
    這是2004年上映的《王保長新篇》片頭曲的節選,比較有意思的是,就這麼短短的一句歌詞,就把整個劇情的一大半都透了出來。最重要的是,這也直接反應了國民政府在大陸最後三年多所幹的事情。 今天這第三篇,我們就來講抓壯丁。 啥叫抓壯丁?
  • 1963年喜劇片《抓壯丁》全程無尿點,川味對白搞笑又諷刺
    官員到處抓壯丁上前線,從上到下都在趁機敲詐勒索。有個小村子的壯丁要被抓沒了,這群沆瀣一氣的官員要拿什麼來充數呢?本期節目,帶來一部1963年的國產劇情片:抓壯丁。 地主李老栓正在家裡喝著茶、唱著小曲兒,甭提多自在了。這時,村裡一個佃戶過來求助。這人叫姜國富,年紀一大把了,三個兒子死了倆,都是當壯丁沒的,可那群沒良心的還要把自己的獨苗抓了去。
  • ​當年的壯丁,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其中有一個人被抓回來後,架在火上活活燒死了。實際上最多的,是被抓壯丁弄去的,被抓的時候小點的十三、四歲,已知最小的一個才特麼十一歲,人家就在公園玩,國軍一過路就把他捲走當兵了,父母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子就不見了,這居然還是胡宗南的部隊,絕對的嫡系啊。
  • 電影《抓壯丁》的背景地和拍攝地——接官亭村
    電影《抓壯丁》的背景地和拍攝地——接官亭村 《抓壯丁》 是上世紀家喻戶曉的四川方言電影,可謂是四川方言電影的代表作品,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部電影竟與嶽池縣的一個小山村有著直接的聯繫?它,就是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裕民鎮接官亭村,是電影《抓壯丁》的背景地和拍攝地。
  • 富順人演活「王保長」編導電影《抓壯丁》
    發布信息>>微信號:fszxxb合作,請致電:0813-7209336﹥商務洽談:13990080287/18381328890微信業務:15881343421/15708296228房屋、裝修 信息諮詢:19881362072「現在而今眼目下打抗戰」「我那個錢是水凼凼頭的月亮,看得見拿不出來
  • 《抓壯丁》「王保長」陳戈,50歲腦血栓癱瘓,臥床15年去世?
    人生是一個站在開端,卻看不見結局的故事,未來總有千萬種可能,卻永遠不知道自己會在下一個路口遭遇什麼?有人把一手王炸的牌最後打的稀巴爛,有人用一手爛牌逆襲!可是在時光裡,不管你春風得意也好,黯然神傷也罷,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到?
  • 抓壯丁的「元兇」,被蔣介石槍斃的中將兵役署長,竟是個冤案
    1945年7月6日,軍政部兵役署中將署長程澤潤,被蔣介石下令槍斃在重慶城郊桂花園,當時民間輿論指責最多的「抓壯丁」的最高長官,被處以極刑,引來一片稱讚聲,轟動國內外。蔣介石立即趕到現場,看見軍官正在懲罰手腳捆綁,呻吟聲不止的壯丁新兵,馬上喊把兵役署長找來。而當天正是程澤潤的「雙喜臨門」,一是五十大壽,二是新公館落成。公館賓客盈門,幾十桌酒席,正在推杯換盞之際……蔣見了程,沉著臉說:「部隊這樣虐待新兵,你們兵役署怎麼搞的?」
  • 還記得電影《抓壯丁》裡「李老栓」的扮演者吳雪嗎?
    一提起電影《抓壯丁》,許多人都會想起陳戈扮演的那個滑稽可笑、醜態百出的「王保長」,其實,與他演對手戲的「李老栓」在片中表演也是可圈可點,頗為不俗。吳雪除了擔任行政工作外,他一直熱心文藝創作,導演、編劇、演出的劇目很多,最富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抓壯丁》了。《抓壯丁》原是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1938年創作、演出的劇目,1943年,吳雪與陳戈、丁洪、戴碧湘等對原作進行了改寫,在延安青年藝術劇院上演近百場,陳戈、吳雪分飾「王保長」、「李老栓」,此劇轟動一時,觀者如雲。
  • 抗日戰爭,國軍士兵戰鬥力為何比日軍弱那麼多?看徵兵過程就懂了
    不過一直以來,這種題材的影片中都有一個情節,那就是國民黨抓壯丁。其實抓壯丁並不是在影片中為了突出什麼效果而設計出來的情節,而是真實的歷史情況。在抗戰還沒開始的時候,很多分析家都認為中國在兵力上遠遠勝過日本,而且日本戰線拉得太長。日本佔領的區域越多,兵力越分散,長此以往,勝利的必然是中國。
  •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
    歷史上最強的軍隊前五名,看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這裡是以人為鏡,以史論今老夢陪你聊著歷史。首先我們第一個要講的是唐朝的軍隊,唐朝的軍隊是由漢族人和各族民族戰士混合的部隊,當年的突厥實力十分的強悍,可是卻依舊被唐朝的軍隊打得抬不起頭來,而且當年他們的可汗也被李靖所抓,後來突厥只能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西方,從而建立了土耳其帝國,阿拉伯帝國,可是卻一直無法戰勝唐朝的軍隊,從這一點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唐朝的軍隊是如何的強大。
  • 抗美援朝中韓國軍隊戰鬥力如何?戰五渣?背景板?
    距離韓戰已經有70年了,我們現在對志願軍和美軍的戰史相對比較熟悉了。那麼在這場戰爭中的另一方韓國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呢?他們真的如網絡上所說的是戰五渣?只是背景板的存在嗎?這個問題應該分成三個階段來看戰爭初期,韓軍就是戰五渣;運動戰時期,韓軍總體弱雞但也有亮點;戰爭後期,韓軍戰力有明顯提高;戰爭初期:先天不足的韓軍一觸即潰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軍隊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越過「三八線」向韓國發動突襲,韓戰由此全面爆發。短短三天時間,首爾失守,韓軍潰不成軍。
  • 部隊總量變化和壯丁數量是關鍵點
    按照國民政府的各類官方數字來認真統計推算,王樹增在《抗日戰爭》一書中將抗日軍隊的總傷亡註明為380餘萬人,怎麼來的呢?首先確定抗戰勝利時的軍隊總數,抗戰爆發時,國民政府的現役軍隊有180萬人,而到了抗戰勝利時公認的說法有500餘萬人(內戰爆發時的所謂430萬,是經過裁軍和整編以後的數字,確實有復員和裁汰)。
  • 有了靈魂,炮灰團就不是炮灰了?
    但這兩部口碑最好的電視劇,在第一輪播出之後,命運截然相反。《亮劍》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瑕疵,但已經成為2000年以後製作的電視劇中,重播率最高的一部,可能僅次於《西遊記》。《我的團長我的團》在剛播出的時候,雖然也稱得上萬人空巷,盛況空前,但在第一輪播出之後,就沒有怎麼重播了。
  • 我國軍隊為何重視走正步?原來這可以提高軍隊戰鬥力
    在中國的閱兵式上軍隊走出的正步整齊劃一讓人熱血沸騰,然而一直有一些人質疑軍隊大量的時間走正步真的好嗎?戰場上又用不到,也就只是看著好看而已。其實軍隊苦練走正步並不是為了好看,也不是為了在戰場上用到正步,而是想通過練習走正步獲得一樣寶貴的東西。
  • 《駱駝祥子》人生難得有夢想,面臨挫折時的堅持更可貴
    但這樣的美好生活,卻因為一場意外,頃刻便沒有了,他連人帶車被抓了壯丁。】當時正是軍閥混戰時期,老百姓哪裡有自己的好日子過,各地軍閥互相為了爭奪地盤,也是在到處抓壯丁,擴充自己的隊伍。(1)祥子第一次逃回來後有點自認倒黴,想儘快攢錢繼續買車,而沒有反思和改變他從軍隊裡逃出來後,車沒有辦法帶回來了,他只好繼續去虎妞的車行拉車,繼續攢錢希望還能再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當他遇到之前的老主顧包月時,他整個人都充滿了希望,他又買了個存錢罐,希望可以攢夠錢自己再買一輛車。
  • 韓戰中,南朝鮮軍隊戰鬥力如何?前後對比反差很大
    那麼問題來了,在正式的戰鬥中,南朝鮮軍隊到底行不行?關於這個問題,恐怕大家會覺得一個在戰鬥中連一天都撐不住的政權,他們的軍隊能有什麼戰鬥力?一般來說,當年發動戰爭的時候,北朝鮮的軍隊應該是一往無前,而南朝鮮的軍隊則是望風逃跑。那麼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