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陽城外,有一塊壯丁經過的地方,因為棄屍太多,空氣裡充滿了濃烈的臭氣,令人窒息欲嘔。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
蔣夢麟
196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過一部電視劇,名叫《抓壯丁》。這是一部諷刺喜劇,改編自一些四川籍劇作家和演員在1938年創作演出的一出舞臺劇,而這部舞臺劇在1943年由延安的吳雪等人改寫劇本,成為了電視劇的藍本。《抓壯丁》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戰期間的四川,當地的王保長為了在徵兵中撈一把,一方面威脅、敲詐地主李老栓,要他兒子當兵;李老栓則企圖用佃戶姜國富的獨生子代替自己的兒子當兵。姜國富出錢託李老栓向王保長求情未果,獨生子被抓走當兵,絕望的姜國富自盡身亡。王保長正在得意忘形的時後,突然被省城歸來的李老拴的大兒子打了一頓,原來李老栓的大兒子此時當了國民黨軍的團副。挨揍的王保長得知原委後,選擇和李老栓家合作,一起趁抓壯丁的機會發橫財,一時攪和的村裡人人自危,大批貧苦百姓家的孩子被當做壯丁抓走。不料此時華鎣山遊擊隊下山,被抓的壯丁們趁機暴動,抓壯丁的計劃徹底失敗。
《抓壯丁》劇照
這部電視劇裡除了姜國富被逼死之外,整體風格比較輕快幽默,對王保長、李老栓這樣魚肉鄉裡的土豪劣紳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讓看過的人捧腹不已。
然後現實中的國民黨徵兵絕不是這個樣子,國民黨的徵兵史,是壯丁們的血淚史,是一個個農村貧困家庭的屈辱史,更是我們這個民族一段不堪回首的沉痛記憶。
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平均每年徵兵150萬人;到了一九四四年,抗戰以前的軍隊人員加上歷年新徵的士兵,國民黨軍累計已有1200萬人,但當時部隊的花名冊上只有400萬人,當然這400萬人只是名義上的,各級軍官吃了多少空餉,以國民黨的統計能力這恐怕永遠是個迷,權且就算當時國民黨軍有400萬人,那麼其餘800萬人跑到哪裡去了?據統計,國民黨軍在八年抗戰期間的作戰損失近300萬人,且主要集中在前幾年,那麼到了1944年,就算國民黨軍損失了300萬人,還有500萬人說不清楚去向。這些人中有一部分開小差逃離了軍隊,還有一部分在戰場上失蹤或投降了,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國民黨軍中或被虐待而死,或因為凍餓而死,或因為傷病而死亡。
據當時在華的美國外教人員記載,他們在四川的農村親眼目睹了國民黨徵兵的殘暴野蠻和冷酷無情,還有在這過程中的橫徵暴斂。國民黨徵兵在最基層的直接負責人是農村裡的保甲長,他們在鄉村中掌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他們指定誰家出青壯年當兵,誰家就必須把人交出來,如果想不去當兵也可以,那就要賄賂保甲長。普通農家哪有那麼多的錢拿來賄賂?於是最後能保住孩子不去當兵的往往都是農村裡的富裕之家,如地主之流;就算農民家湊出了賄賂款,暫時被剔除出徵兵名單,如果保甲長無法完成徵兵任務,那多少錢也買不來免徵的名額,人還是要被抓走。如果在本地人中無法徵得足額的士兵,國民黨部隊的徵兵負責人和部隊管區內的保甲長甚至會去綁架路人湊數。
壯丁被抓回去後,就開始集合登記,國民黨軍負責徵兵的軍官根本不把壯丁當人看,他們往往被關在條件很差的窩棚之類的地方,每天給的食物甚至不足以餬口。在湊夠一定人數後,飢腸轆轆的壯丁們就上路被解送到所在部隊。那時候壯丁們絕無可能有汽車火車可坐,去部隊報到的路程基本靠雙腳走出來。嚴重營養不良的壯丁們衣衫襤褸的走在路上,經常有人因為病餓而倒下去,負責押送的國民黨軍官如果對他們置之不理,那就算是仁慈的;多數情況下,軍官會命令把無法走動的人衣服剝下,然後槍決或者活埋。據統計,抗戰中國民黨軍每抓一萬名壯丁,解送部隊的路上死亡者就有四五千人之多!
瘦骨嶙峋的國民黨士兵
好不容易挨到部隊的壯丁們,首先面對的不是軍師技能的學習與訓練,而是無休止的虐待。在國民黨軍隊裡,士兵挨打是家常便飯。軍官帶兵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不打不成兵」。據國民黨暫編第21師第2團的士兵回憶,該部隊在越南受降時,團長的收音機壞了,團部副官懷疑是團部傳達班12人中的某人幹的,於是把人全喊到院子裡列隊體罰,該班正副班長各被打20扁擔,其餘士兵各被打10扁擔,體罰結束後,多名士兵的手指骨被打斷,落下殘疾。比打手板更狠的還有用軍棍打屁股。常常有士兵被軍棍活活打死。軍官打完士兵後,通常叫人抬回去就不管死活了,少一個兵,以後還能去抓,治傷的事誰愛管誰去管。
吃不飽飯,還總是挨打,有些士兵受不了打算當逃兵,一旦被抓回去,等待他們的將是最最悲慘的命運。一次,國軍552團有三名士兵逃走,很快被抓回來,團長命令在全團面前將三人亂棍打死,其中兩人當場被打死,剩下一個沒死的被架起來,團長強令全團士兵每人捅逃兵一刺刀,逃兵最後身中數百刀而死。
如果壯丁在部隊裡出現了傷病,命運就更為悲慘,當時的國民政府經濟極度困難,部隊醫院普遍缺醫少藥,很多受傷的士兵根本無法醫治,只能等死;有時軍官為了減少麻煩,乾脆命令把還沒死的傷員拉出去活埋;在部隊病倒不能行動的士兵,如果在駐地還好,也許有戰友可以照顧,若是在行軍途中,有可能被軍官當場打死。
解放戰爭中,我軍在圍殲國民黨軍144師後,曾經對該部被俘士兵進行調查,得出了一組驚人的數字:2451名士兵在國民黨軍隊期間,有345人被吊打過,289人被捆打過,1238人被棒打過,13人被刺刀打過,677人被槍託打過,1362人被打過耳光,945人被皮帶打過,991人被拳打腳踢過,53人曾被打得昏死過去,20人被打得吐了血,22人被打殘廢,1298人被罰過跪,535人被罰過凍,128人被罰過曬,1302人被罰過挨餓,一人被罰過喝尿,一人被罰過吃地痰,被槍斃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
正因如此,這些昔日的國民黨軍士兵,在被我軍俘虜、教育、改造後,往往都成了最勇敢最堅決的革命戰士,因為他們體會到了被當成人看待的滋味,受到了尊重,得到了愛護,他們珍視來之不易的尊嚴。
像國民黨軍這樣的反動軍隊,焉有不敗之理?
舊文重讀:從日本兵佔領承德說起
1933年3月4日,日本軍隊兵不血刃佔領熱河省省府承德。但其實,說「兵不血刃」已經是很給我們這個國家面子了,因為歷史的筆鋒冰冷的告訴我們,日本人佔領承德的先鋒隊,其實僅僅只有128個人——真正意義上的望風披靡,恐怕也不過如此。
日本人進攻承德的過程,書寫了讓中國人難以啟齒的世界紀錄。
日軍侵佔熱河都統公署
日軍對熱河發起的攻勢可謂「摧枯拉朽」——1933年2月21日,日軍佔領南嶺;22日佔領北票;24日佔領開魯;25日佔領朝陽;26日佔領下窪。27日以後的戰況更令人寒心,簡直就是長驅直入形如無人之地。從朝陽到承德共有640多裡,日軍僅用了七天就全部佔領:3月1日凌南失陷,2日凌源失陷。日軍攻佔凌源時,竟然只戰損了9個士兵,而東北軍卻全線潰敗,不但拋棄了無數輜重糧秣,而且還丟失了許多現款。3日赤峰、平泉兩地失陷,承德門戶洞開。
承德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大戰在即前國民黨中央日報記者趕往承德採訪省政府主席湯玉麟,湯慷慨陳詞話語激昂:湯某身為熱河守軍統帥,決心與日寇決一死戰,誓與熱河共存亡!
湯玉麟的慷慨陳詞讓民眾有了無限的希望,但正可謂「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1933年3月4日,日軍川原挺進隊侵佔承德,這僅僅是了128人的偵察騎兵分隊。
3月7日,國民政府國務會議決議:湯玉麟放棄職守,貽誤軍機,停職查辦。
3月10日,張學良宣布下野。
至此,「滿洲國建立」事宜可謂解決了「邊境糾紛」,日本外相內田康哉詭稱:「滿蒙與中國系以長城為界者,由歷史而言,亦無議論之餘地。尤以熱河省之屬於滿洲國之一部者,徵諸該國建國之經緯,當可明了。」
日軍侵佔承德後設立的司令部
為何熱河省如此輕易就丟給了日本人?有人依舊在責怪已經丟失了東三省的張學良,認為是張學良的不抵抗讓湯玉麟甘願放棄治下的熱河。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圈圈——蔣介石的不抵抗害了張學良,張學良的不抵抗坑了湯玉麟。
這種認識也不能說是錯誤,畢竟張學良不會允許蔣介石的中央軍進入東北他的勢力範圍,雖然他們都自稱是國民革命軍;那你以為湯玉麟就會那麼心甘情願的讓張學良的部隊進入他的地盤僅僅因為他們都是「東北軍」?
國民黨和同時期的軍閥看中的不過是地盤而已,為了地盤和利益,他們互坑起來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但問題是,坑來坑去,坑的不都是中國的老百姓嗎?
曾經有一個讓人無奈的問題,那就是同樣是把戰爭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和日本侵略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區別就在於蔣介石要的是四大家族控制下的土地,日本侵略者要的是全中國的土地——畢竟蔣介石曾經親自發表演講,表示抗戰到底的「底」就是恢復七七事變之前的局勢。
反正東三省那地方又不是他蔣介石的,他為什麼要費時費力去守?「張學良」們那麼多,蔣介石哪個想要去保了?
國民黨反動派+「張學良們」=日本侵略者=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不信?
我們不妨看看東北人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這裡有一個典型,他的父親父親年輕時闖關東到哈爾濱,認識了一位俄羅斯姑娘,倆人生下了他,他有一個姐姐和弟弟。一年冬天,他的父親在一列拉煤的列車上睡著後,被凍死。不久,他的母親和弟弟先後患病離世,姐姐被人「領」走從此天涯海角,幾歲的他被一戶姓林的人家收養,取名「林根生」。
這個「他」就是人民解放軍中絕無僅有的「藍眼睛將軍」,親手擊落過美國人飛機的解放軍空軍中將,林虎。
林虎將軍戎裝照
林虎將軍的學識、勇氣、高超的駕駛技術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部分俄羅斯血統,對中國引進蘇27時發揮了特殊作用,至於蘇27戰機對中國空軍的震撼與引領,想必很多軍迷都有所耳聞。
但問題是,這麼好的飛行員,為啥在童年會混到活不下去?為啥他的回憶之中永遠只能是如此的悲慘?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國家的領袖不願意為他們打仗,不願意為他們的家園打仗,甚至把他們的家園變成戰場,讓他們的鮮血流幹。
事實上,解放軍的將領之中,類似遭遇的將領有的是,有「從奴隸到將軍」的羅炳輝,有因為家貧不得不去給武術師傅當雜役的許世友——很多時候,在那個烽火遍中華的年代,參加紅軍竟然是某些貧農唯一活命的辦法。
林虎將軍命運的轉折就是因為成為了八路軍的一員,這並不是孤單的故事,無數放牛娃、出苦力的窮人遇上了李德勝和tg就成就了傳奇:他們駕機飛上藍天,與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較量,打下了「王牌」,捍衛了和平,為共和國築起空中長城,為華夏兒女贏得了一片藍天。
比起《無問西東》中的民國精英,他們才更應該是民族的脊梁。也更因為他們出身於悲慘的舊社會,所以才會有千千萬萬的像林虎將軍一樣的人要挺身而出,把舊世界砸個稀巴爛。
這是他們團結起來致力於建設新世界的源泉。
我們很難想像國民黨會有這樣的傳奇,從歷史上來看,他們確實很少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傳奇,他們的眼光永遠只關注那些精英,那些貧苦的農民永遠進不了他們的法眼——國不知有民,民為何要為國而戰?
於是國民黨永遠不堪一擊,只能靠抓壯丁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用別人的鮮血洗刷四大家族的潰敗之路。
掃描這裡這一給赤血打賞
我思故我在
by 赤血之城
掃描這裡可以給學妹送錢
赤血是我的,我要打死他
by 學妹
這裡是鳳凰箴言,我是赤血之城,謝謝你的閱讀。
—End—
若覺可讀,歡迎推薦給你的朋友,甚幸!
鳳凰飛去,空餘聲聲嘶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