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空中巨無霸」「環球霸王」抵京,各國派包機自提物資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空中巨無霸」安-124、為數不多的「老夥計」伊爾-62、重型運輸機伊爾-76、「環球霸王」C-17……外國疫情吃緊,近期各國陸續派出特殊機型的包機從首都機場「自提」從中國購買的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環球霸王」C-17。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平時我們一般都保障波音、空客等機型的物資運輸,最近來北京的這些飛機好多都沒見過。」 首都機場地服公司站坪部運營主管劉立偉告訴記者,特殊機型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小的挑戰,「我們需要先提前了解飛機特點,制定物資運輸的方案。」
首先,地服公司各部門協同搜集機型資料、裝載特點,比如艙門高度、寬度等,然後確定現場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點,以及調派哪位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指揮,最後討論出保障辦法。在飛機進港前一個小時,實際操作運輸的工作人員需要再複述一遍重點把控的方面,以避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風險。
機型特殊且不同,保障方法也不盡相同。比如說,由伊爾-62機型執飛的包機,由於其艙內空間有限,且艙內地板無導軌,地服公司的平臺車只能將物資運送至艙門口,由人工進行搬運和碼放。劉立偉說,即使使用平臺車,在運輸物資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風險,現場指揮人員需要隨時密切監控平臺車與飛機的距離,隨時調整,以免蹭傷飛機。
伊爾-62飛機飛抵北京運輸防疫物資。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工作人員使用平臺車將物資運上伊爾-62飛機。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在近期飛抵北京的特殊包機機型中,還有一架世界第二大運輸機型——安-124。裴兆海是地服公司的司機,具有豐富的運輸經驗,但他也是頭一次接觸安-124飛機。「我們考慮過一些辦法,最後決定將叉車開進機艙運輸物資。」裴兆海說,把叉車開進機艙在他的職業生涯裡是頭一遭,雖然對自己的駕駛技術很有信心,但是這次進的是飛機機艙,而且叉車與機艙門的間隙十分有限,所以剛開始時裴兆海心裡很沒底,他擔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剮傷飛機。在現場操作時,一位工作人員在車下幫助裴兆海緊盯著前後左右的間距,以做到萬無一失。
「空中巨無霸」安-124。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叉車開進安-124飛機機艙,將物資裝載進飛機。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第一次開進機艙的時候心裡挺緊張,畢竟之前沒有過這方面的經驗,開得非常慢。不過好在同事們協作,互相提醒,非常安全地將這批物資運上了飛機。」裴兆海說,這次物資保障,他和同事們花了10多個小時。
此外,地服公司已順利保障數班伊爾-76機型物資包機。由於其特殊的艙內結構和艙門位置,工作人員使用雙傳送帶車保障方式,快速、高效地將物資傳送至艙內。
重型運輸機伊爾-76。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伊爾-76飛機由於其特殊的艙內結構和艙門位置,工作人員使用雙傳送帶車保障方式。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在保障有著「環球霸王」之稱的C-17飛機時,由於C-17機型艙內所用貨板的特殊性,工作人員無法提前將物資裝配打板,只能在飛機進港後,將隨機運來的專用貨板拉至貨庫,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物資裝配封板,然後第一時間運至機下,機下操作人員再利用平臺車將貨板升至艙門處,快速完成物資裝載。
工作人員將貨物運輸至C-17飛機機艙。圖/首都機場地服公司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