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人有一妻一妾》是《孟子》很有特色的一篇,深刻揭示了人性

2021-01-18 小恢暉大人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齊人有一妻一妾》是《孟子》很有特色的一篇。孟子善用形象說理,但多為生動事例,較少寓言。此篇不僅是寓言體,而且可視作中國小品文的濫筋。故事簡單而生動,寓意深刻而雋永。讓我們感到熟悉的是孟子一貫的犀利,寥寥數語,刻畫人物的神態、動態和心態如在眼前,由寓言深刻揭示人性的可惡、可憐和可悲。

《孟子》

故事講述了一個無能又無恥的傢伙,每天穿行於墳場討吃要喝,卻裝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對妻妾吹牛。開篇,作者設置了一個懸念:丈夫每次出門都酒足飯飽回來,並且說一塊吃喝的都是達官顯貴。可奇怪的是,從沒有什麼賢達到家裡來拜訪,這引起了聰明的妻子的懷疑。她跟蹤丈夫,儘管有一定思想準備,但結果還是大出她的意料!先是發現整個國中竟然沒有人和她的丈夫打招呼;然後的經歷簡直可怕,她的丈夫一直走進了墳場,一整天在那裡走來走去地向祭祀者乞討那些奉獻給死者的食物,寡廉鮮恥到了無法容忍的程度。妻子回家後向妾講述了她的所見,兩人痛斥她們的丈夫,傷心得對面哭泣。而這個不知羞恥的傢伙竟然一回來又大吹其牛。

《齊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在敘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採用了最平實的方式和語言,沒有任何誇張、渲染,敘事如墨線簡筆勾勒般清晰、簡約。可是三個人物活靈活現,他們的舉動、言談和心理活動歷歷在目。這位丈夫為什麼要以乞討餵飽自己,為什麼非要乞討供奉死者的食物,然後對妻妾吹牛?吹的內容為什麼是與達官貴人們一起宴飲?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理會他?讀這個故事,你自然會想到這些問題。最後一個問題最好回答,有誰願意和這麼無能又無恥的人交往?大概很多人早已不把他視作「人」了,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我們再試著討論其他問題。首先,他肯定很無能,無能到了連正常的乞討都無法做到,只好在墳場討死人的剩飯;

孟子像

然後,無能者又不甘心認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活得像一個人,就必定放棄尊嚴而走向無恥;他甚至沒有勇氣也沒有膽量鋌而走險,他就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這個在外面已經全然沒有任何尊嚴的人,還要為自己保留一點「尊嚴「,還要通過欺騙妻妾來欺騙自己、麻醉自己,他不知道真相已經敗露,如果他知道呢?會不會進一步破罐子破摔?可怕!這個形象有一些誇張,但是很典型。淪落而且墮落的人不一定到墳場乞討,然後對妻妾吹牛,但做法與此類似。何況孟子所塑造的這個形象具有特定的象徵意味,這位丈夫為什麼要吹牛與達官貴人一起吃喝,孟子在後面會告訴你。妻妾的哭泣太容易理解了。

孟子像

妻子一番話說得夠明白,本來想把終身依託給這個人,可是這個人的所作所為讓人只剩下哭的份兒了。想像一下,古代只有夫休妻妾,哪裡能夠倒過來!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這麼個傢伙,哭,大概是一輩子的事了,還何止哭?樂觀一點想,改造他!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能走到這一步、做到這份兒上的人,任誰改造他都比登天還難。看過故事不由一番感慨。但是孟子不過給你一個引子,要緊的是最後一句點睛之筆:「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字面兩層意思:其一,人之求富貴利達者和這個傢伙有一定關聯;其二,他們的妻妾不覺得羞愧並因此哭泣的很少。話說完了,話裡的味道則留給讀者琢磨了。

孟子像

我們首先可以認為這個無能又無恥者,最初應該也是社會中求上進者,只是沒能富貴利達而已。因此,他只好在妻妾面前假裝富貴利達,這就是他要這樣吹的原因。他是無能,所以沒能富貴利達。那些富貴利達者肯定比他強,所以上進了、發達了。但是,這是世俗者的觀點。這個世界上還有完全不同的觀點:君子的觀點。孟子認為,在君子看兩者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那些富貴利達者所謂的「能」實質就是無恥。他們必須付出無恥的代價才可能富貴利達。這位良人確實無能,因為他不懂他為什麼不能夠富貴利達,所以直到不能富貴利達之後才開始無恥。笨嘛!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也屬於無能,他就不能換一種活法?非要以世所公認的方式無恥?

孟子

不過再換角度考慮,世所公認的世仍然是世俗之世,無所謂,乾脆無恥到底好了。所謂無恥者無畏,確實如此。就是因為上面的原因,如果良人的妻妾懂得為他的無恥而哭泣,那些富貴利達者的妻妾們就更應該為她們真正無恥、甚至更加無恥的丈夫們哭泣,富貴利達者中不需要妻妾為他們的無恥而哭泣的極少,所以孟子說「幾希矣」。一個平平淡淡講出來的故事,一個簡簡單單說出來的道理,卻具有發聵振聾的力量,一針見血的鋒芒,削鐵利劍般的犀利。深刻的道理並不需要多言。看孟子的寓言,還是會想到莊子的寓言。莊子的寓言想像奇特,構思巧妙,引你退思翻翩。孟子的寓言平實簡約,人木三分,讓你品味不已。

孟子

兩位先哲對後代散文的影響都不可估量,然而在方向上顯然不同。洋洋灑灑而想像豐富的一類總看得見莊子的影子,短小簡樸而又發人深思的一類就自然聯想到了孟子這一篇小品。中國小品文非常發達,孟子的影響顯然不可小視。寓言內在的思維方法是類比,其外在形式則是將議論對象形象化。以淺顯可感的形象,類比深刻抽象的道理,好處多多。一是可讀性強,容易引起讀者興趣;二是道理明白易懂,讀者願意接受;三是沒有說教味,寓教於樂;四是淺入深出,無須多言,其中寓意可供讀者無窮挖掘。當然,挖掘的深淺取決於作者的構思功力和表達藝術。孟子此篇年代雖早,卻實屬小品文之上品。

相關焦點

  • 四書之一:《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
    如果從廣泛的意義上去搜尋同當時民間故事有關聯的作品,可以列舉出一大批。我們這裡只想選取保留民間故事本來形態更充分的十來篇作品作為研究實例。《孟子》中的《齊人有一妻一妾》在儒家著作中,由孟柯(約前372一前289)及其門人所著的(孟子)一書,以「長於譬喻」著稱。《孟子》中的寓言數量雖然不多,卻頗為生動活潑,特色鮮明。
  •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矚良人之所之也。」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孟子·離婁下》  齊國有個人,家裡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得滿臉油光,醉醺醺地回家。妻子問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麼人,他總是得意地說完全是一些有錢有勢的人物。
  • 中考文言文《齊人有一妻一妾》全文詳細翻譯
    齊國有一個人,家裡娶了一個大老婆和一個小老婆。那丈夫每次外出,一定吃飽肉、喝醉酒,然後才返回家。大老婆問跟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麼人,他說全都是些有錢有勢的顯貴。大老婆便告訴小老婆說:「丈夫外出,總是飯飽酒醉才回來;問他同些什麼人吃喝,他說全是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什麼顯貴人物到我們家來。我準備偷偷地看他究竟到了什麼地方。」
  • 他已有家室,又再娶一妾,誰知兩女卻相處和諧,3人共享齊人之樂
    在《孟子》中,有一個叫《齊人一妻一妾》的故事,是關於「齊人一妻一妾而處室之人」的,由此引出一個成語「齊人之福」,即一妻一妾是一種完美的結合。但是實際上,在封建時期的婚姻中,這些女人並沒有和別人分享丈夫的痛苦,她們只是把苦全都吞進了肚子裡。
  • 《大秦賦》呂不韋:姜子牙後代,一妻一妾,秦始皇是他兒子?
    歷史上的呂不韋,絕對是一個奇男子,他的一生,堪比很多牛人的一生,是無數人所羨慕的對象,達成了無數人無法觸及的成就。 他和秦始皇之母趙姬有情人關係,趙姬本為呂不韋姬妾,後為子楚夫人,在成為王后之後,又和呂不韋有了說不清道不白的關係。 因為他和趙姬的情史,秦始皇嬴政還被世人爭議出生,被質疑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 與林有有滾床單之後,終於,許幻山過上了「一妻一妾」的生活
    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之後,近期與該劇有關的熱門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而在與《三十而已》有關的眾多熱門話題當中,近期最引人關注的一個話題,莫過於女大學生林有有插足許幻山顧佳婚姻生活這個話題了。相信很多人看過《三十而已》之後,都不得不承認林有有的高明手段,如果小三也分段位,那麼林有有絕對是那種「高級綠茶」,她明明在插足別人的婚姻生活,然而林有有卻利用其高超的洗腦術,讓許幻山為其神魂顛倒,認定他們之間的愛情才是所謂的真愛。
  • 揭秘老戲骨寇世勳「一妻一妾」內幕
    寇世勳家中確實一妻一妾,在當今社會實屬罕見,同時還有能力在內地繼續紅旗不倒,彩旗飄飄,要說這人啊,就是和動物差不多,有本事的雄性總能吸引到更多的雌性資源,讓某些單身狗孤寡到老。寇世勳憑什麼這麼受女人歡迎呢?今天,就隨柴叔一起走進「最成功」的男星寇世勳的浮沉往事。
  • 孟子人性善論:人-人性=魔鬼?
    孟軻,孟老夫子的人性善論,特別引人注目。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邊;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就是萌芽,人人都有四端,把四端擴充就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 齊人的一妻一妾:從「私我」、「畏我」,看妻妾在齊國的不同地位
    比如後人盛傳的齊人有一妻一妾,看似很和諧的畫面,實際兩者恪守著一定的規矩,也正是因為特有的制度約束,才能讓這樣的制度存在很長時間。齊國的妻妾地位不同,從兩者對夫君的態度來看,雖然是出自側面,卻能直白地表明兩者地位上的差異。
  •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清宮劇近幾年備受觀眾的歡迎,在這些電視劇中清朝宮廷華麗精緻,老百姓歌舞昇平,生活富足,然而真正的清朝可以說是我國封建王朝中對老百姓壓迫最深的一個朝代,不僅徭役沉重,高額的賦稅讓人們甚至連溫飽都難以維持,一百多年前清朝有許多老照片流傳下來
  • 張笑宇 | 為什麼西方沒有出現過「一夫一妻多妾制」?
    回望人類從古至今的婚姻模式演變,我們會發現,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婚姻模式———「一夫一妻多妾制」並未曾在西方社會中成為主流,而中國早在黃帝堯舜時期便演變出了這種制度。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婚姻模式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是毫無疑問的。而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種「一夫一妻多妾制」跟西方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有多大不同?
  • 他已有家室,又再娶一妻,誰知兩女卻相處和諧,3人共享齊人之樂
    《孟子》中有個叫做《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講的是「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故而產生了「齊人之福」這個成語,認為一妻一妾是為美滿組合。但其實在封建時代的婚姻之中,這些女子們沒有與別人分享丈夫而不心酸的,不過是將苦水都往肚子裡咽罷了。
  • 一妻一妾住樓上樓下,66歲仍奔波賺錢養家的他,真的值得羨慕嗎?
    塌房事件更是一個接一個的發生,不僅僅有流量愛豆,很多老牌演員也不能獨善其身。就拿老戲骨寇世勳來說,家中一妻一妾的傳聞,也傳了很久了。#寇世勳一夫多妻#確實,他的身邊除了妻子崔瑤琪,還有一位紅顏知己許黎丹。只不過並沒有像大家聽到的傳聞那樣,分別住在樓上樓下。在很多人看來,過著這樣的生活,寇世勳是所有男人最羨慕的對象。
  • 孟子:我與告子的人性論戰
    我們知道,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認為人有「四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種「心」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的天賦萌芽,引而申之就能導人向善,人之不善,只是把自己的這些「心」失掉了,因此孟子又有一句名言:「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也就是說,要把失去的四心找回來,好好愛護。
  • 身價過百億的周焯華:風流情史數不盡,一妻一妾生活太瀟灑
    不得不說,周焯華是一位很有經濟頭腦的人,他靠著客人的花費從而抽取提成,很快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當時澳門渾水雜魚的圈子裡,如果沒有人為其保駕護航,那麼周焯華自然也不會順風順水。
  • 身價過百億的周焯華:風流情史數不盡,一妻一妾生活太瀟灑
    不得不說,周焯華是一位很有經濟頭腦的人,他靠著客人的花費從而抽取提成,很快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當時澳門渾水雜魚的圈子裡,如果沒有人為其保駕護航,那麼周焯華自然也不會順風順水。比起周焯華的事業發展,更讓人津津有味的還是他的感情生活。和何鴻燊相比,周焯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和劉俐、潘柔伊,王秀琳,馮雪冰等嫩模和TVB等女藝人都傳出過緋聞。
  • 10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別再被電視劇欺騙
    在古代封建社會實行的都是一夫多妻制,一般大戶人家的男子都是妻妾成群,但是在照片中這位男子無論是穿著還是身後的房屋都非常破舊,但是仍然能夠摟著一妻一妾看起來生活非常滋潤,其實這樣的少爺在晚清已經是有錢人了,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普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
  • 60歲成影帝,一妻四妾和睦相處上演「爺孫戀」,70歲變成窮光蛋!
    60歲成影帝,一妻四妾和睦相處上演「爺孫戀」,70歲變成窮光蛋!還記得以前我們看的都是臺劇,比如說《終極一班》《王子變青蛙》《海豚灣戀人》《綠光深林》等等,小時候的臺劇還是非常的好看的,王子公主般的愛情故事總是讓人動心,而很多演員也因此被大陸的觀眾們喜愛,比如說立威廉,阮經天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這些因為電視劇而出名的演員,而是一個有著五房妻妾的男人——雷洪洪,原來叫做宋國榮,從1972年開始出演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鳳山虎
  •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宮女出門照,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2020-11-16 11:31:44 來源: 天天笑聲 舉報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少爺摟著一妻一妾
  • 人性的善惡明明同時存在,為何孟子提出「性善論」?
    於是在《孟子》中我們眼見更直截、更裸露的論辯,爭鋒相對,唇槍舌劍,非得屈人之論而後快。但回到那個一切選擇與信仰或多或少都有點不得已的年代,他的戰神性情抽絲剝繭到最末端,其實是諄諄教誨,而他的那些暴烈掏心剖肺到最深處,其實有款款溫柔。這可能是孟夫子的「人性本善」信念發揚到了最極端,最使命感的宗教家格體,簡易工夫循循善誘,有如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