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茶飲料「伊右衛門」的廣告非常吸引人,充滿「和風」之美。由本木雅弘和宮澤理惠扮演的「伊右衛門」夫婦,會隨著季節變化而推出不同版本。春賞花,夏乘涼,秋觀月,冬踏雪,夫唱婦隨,好不融洽。
但是在日本,一提到「伊右衛門」,卻更容易讓尋常人全身發緊,汗毛倒豎。因為這個名字,正是《東海島四谷怪談》的男主角的名字,而他的妻子,也就是宮澤理惠所扮演的女子,則叫阿巖,是日本最為著名的女鬼。
《東海島四谷怪談》是根據元祿年間發生的一件不幸事而寫成。住在四谷的武士田宮又左右衛門的女兒阿巖,被丈夫伊右衛門始亂終棄,最後消失匿跡。在其消失後,田宮家相繼發生很多靈異事件。坊間傳聞是阿巖的怨念在作祟。為鎮住阿巖,後人在田宮家的遺址上建了一座稻荷神社,名田宮神社。而阿巖的墳墓,被安置在東京都豐島區的妙行寺裡。
到了江戶時代,因果輪迴,怨念作祟的故事在日本民間大為流行。劇作家鶴屋南北就根據四谷的阿巖的民間傳說,創作了歌舞伎名劇目——《東海道四谷怪談》。
美貌女子阿巖,與浪人民谷伊右衛門成婚。夫婦相敬如賓,阿巖腹中也有了伊右衛門的骨肉。但在分娩前,阿巖的父親卻強行把女兒帶回娘家。原來,父親發現,伊右衛門曾私吞主公家的錢財,不願女兒與盜賊為伍。伊右衛門見事情敗露,就暗下毒手殺了唯一的知情人,阿巖的父親。事後,他哄騙阿巖,說自己發誓會為她除掉殺父仇人,並求阿巖與他複合。
阿巖產後虛弱,不能侍奉伊右衛門,令伊右衛門對她生了厭惡之心。恰在這時,有權有錢的伊藤家的孫女阿梅,卻看上了伊右衛門。伊右衛門為拋妻另娶,竟然買通他人,要其製造與阿巖私通的假象。而與此同時,阿梅的爺爺為了成全孫女,竟將毀容藥謊稱補藥送與阿巖。
受《法華經》因果思想的影響,日本怪談中多有美人作惡容顏變醜的橋段,已是見怪不鮮。而這用毀容藥的手法,則是沿用了1809年柳亭種彥在《淺間獄面影草紙》中的設計。
毀容後的阿巖在看到鏡中的自己後,肝腸寸斷,憤懣而死。順利除掉髮妻的伊右衛門倒是如願迎娶了阿梅,卻在婚宴當晚,發現面貌姣好的阿梅,居然變成了阿巖死去時的容顏。此時的他無比驚怖,為躲避自己的心魔,竟然手刃了阿梅。害怕亡靈們索命的伊右衛門,躲入了蛇山的庵堂。然而頭髮脫落、半邊臉如鬼面一般的阿巖,竟是無處不在的。就連用來照明的手提燈,都變了阿巖的臉。最後,伊右衛門在極度恐懼中斃命。
《東海島四谷怪談》是劇作家鶴屋南北71歲那年的作品。在這部作品首次被搬上舞臺後,鶴屋南北去世。此後,其子女及參與此劇目的11個 人也相繼死亡。這些離奇古怪的巧合,反而促使日本人對阿巖迷信不已。從1949年到2004年間,除電視劇和動漫畫外,光是電影,《東海島四谷怪談》就被翻拍了11次。而每次翻拍前,劇組人員都會集體參拜田宮神社,這已經成為界業內的「潛規則」。
阿巖給藝術以刺激、以靈感,而藝術,也讓薄命紅顏阿巖經久不衰。以至於人們在看茶飲料「伊右衛門」時,首先想起的,就是阿巖。
(摘編自日本新華僑報網 文: 張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