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含義?只有極少數人有這個認知

2020-12-22 含沁說歷史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不止是老年人注意養生了,就連年輕人也開始養生了。

關於養生的秘訣,在老子的《道德經》就有提到,很多學者都把《道德經》認為是一本哲學書。

但其實《道德經》在中國文化中影響最大的,應該在生命科學方面,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修行方面。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章,寫下了這樣的話「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句話講的是:生養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老子大談養生術,「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現在這句話也一直很受後人的喜歡。做到的可能只有1%的人有這個認知。它所講的是一種特殊的呼吸法。關於這種呼吸法,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龜息法」。

傳說中,有一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隻老烏龜,看其可憐就把它放生了。

當天晚上,他夢到一個道人教了他一種呼吸的方法,他在夢裡學了,醒來後竟然還清清楚楚,於是他就這樣天天訓練自己,結果活得很長壽。

後來他遇到一個道士,道士告訴他,那個道人就是烏龜變的,它教的呼吸方法正是烏龜的呼吸方法,因為學了這種呼吸,所以你的壽命就延長了。

據說,烏龜的壽命之所以那麼長,就是因為它的呼吸「綿綿若存」。

綿綿若存,就是說呼吸要儘量地綿長,像抽絲一樣又細又長,而且要連綿不絕。

佛家同樣有類似的呼吸法門,比如數息觀,也叫安般念。安是入息,般是出息,意思就是指入出息。

《霍元甲》裡面有這樣一個畫面,風吹來的時候,所有在地裡忙著插秧的人都停下來,站直身體,雙手放鬆自然下垂,閉上雙眼深呼吸,他們在享受著大自然所賜予的新鮮空氣;

在《大長今》裡也有個畫面;新選拔的醫女在內醫院的申教授的帶領下來到樹林裡,這是他的第一堂課,

他告訴那些未來的「大夫」如何進行腹式呼吸,他特別強調「一定要長長地吐氣,時間越長越好」。

從這兩個情節中可以看出都和「呼吸」有關,所謂就是「吐故納新」。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樣的呼吸方法我們大家也應該要領悟。

所以,我們需要恆常地訓練自己,到了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程度,我們會自然地進入到這種呼吸模式。最終,一直安處於這樣的境界裡,既不著力,也不丟失。

至少,當我們把這種呼吸方法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會得到很多好處,在遇到事情時,會讓我們變得心平氣和。

老子的《道德經》影響也是多方面的,不止包含了養生,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從宇宙的誕生、萬物的起源、自然的規律,到生命智慧、人的生活行為都進行了討論,其學說涉及宇宙論、本體論、方法論,甚至涉及物理學、生物學。

簡單說,老子將世界所有的道理都說盡了,任何的人生問題都可以在他的哲學裡找到答案。

老子的《道德經》可真是蘊含了大智慧。裡面含有很多的為人處世的真理。

中國的典籍浩如煙海,多如牛毛,但能像《道德經》這樣集思想精闢、文學修辭和音韻之美為一體,並能達到世界級高度的,放眼古今,寥寥無幾。

說這是中國人都該讀、必讀的書,絕不是過譽之詞。

想要讀的朋友們可能會有個擔心吧,那就害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在這裡大家可以放心了,特意給大家找到了一本白話文圖解《道德經》。

裡面含有精美的插圖,與文字相輔相成,圖文聯袂,相得益彰,可以給讀者帶來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簡明的體例,精美的圖片,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打造出了一個彩色的閱讀空間,帶讀者進入一個大智慧的世界。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這本圖解《道德經》僅需69元,一頓飯錢,就可以讓你學會其中的大智慧,明白很多的事情。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天之勤創始人彭菲:沒有背景,只有背影
    在帶領天之勤前行的道路上,彭菲先生表示,一家創業企業,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為大環境下的企業戰略,二為將戰略落地的執行能力。天之勤本身作為營銷公司,對於自身企業戰略的判斷自然有準確認知,難就難在如何將戰略落地。」對此,彭菲先生也分享了他們的實施路徑:「勤奮、專業、熱愛。因為我們沒有背景,只能留下勤奮的背影,如果不努力,再好的機遇都會在面前溜走。
  • 果是因,因是果,天道酬勤的真正含義
    天道酬勤,勤是昨天的因,酬是今天的果,但是如果我們把勤勞的價值用於無意義的事,也就是說我們把勤勞創造的價值拿去作「惡」,那麼這個「惡」因也必然是明天的禍患之果。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沒有把自己勤勞所創造的價值應用於正確或者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就算你有再大的勤勞,也將會是功虧一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昨天你種下的勤勞的善因,今天你得到了勤勞的善果,然而這個「善果」也是有「眼晴」的。
  • 馬斯克:我現在不跟人爭論了,人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認知!
    在一次採訪中,馬斯克談到認知這個話題。 他說,到現在我不再跟別人爭論了,因為我知道一個人的觀點言論只能基於自己的認知,人永遠無法超越自己的認知。 今天有人告訴我2+2=10,我會跟他說你真厲害,你是完全正確的。
  •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穀神不死,與天同存
    第六章:甲本:浴(谷)神【不】死,是胃(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胃(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勤)。乙本:浴(谷)神不死,是胃(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胃(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勤)。王本: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話語分析說認知:感知的含義
    關於話語和話語分析的文章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為了討論的方便,本人從自身經驗和漢語文化出發,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話語含義進行溯源,提出了自己對話語的認識,其內容是:話語就是現實存在或曾經現實存在的個人,說出來的能夠表達他的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
  • 老子講讀之十五|穀神玄牝,天地之根
    第六章 穀神不死【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註:牝讀pìn,指雌性生殖器。【講讀】道,行無跡、用無方、來無影、去無蹤。世間萬事萬物,其背後的玄空裡無不都是道的影子,天地間的任何一種器物與性用,又無不都是道的造化之功。因此如果你足夠聰明,可以用任何一種東西的形、象、性、用來解讀天地之道。當然,選擇一種最能夠讓人容易理解的道具是再好不過了。在這一章裡,老子這次幫我們選擇了「穀神」和「玄牝」兩種事物來解讀道。先說這個「谷」字。
  • 或只有極少數影院有2D片源+4D體驗!
    《龍珠超布羅利》這部電影在宣傳之初,推出了4DIMAX的體驗,這一點讓很多人都充滿了好奇,感覺好高大上,畢竟就連前段時間大火的復聯四都沒有這樣一種觀摩特效,這一點讓很多龍珠迷們特別興奮,但是最近有消息稱,龍珠超布羅利沒有3D片源?這是真的嗎?不僅如此,只有極少數的影院有2D片源+4D體驗!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
    後來晉靈公襲殺趙盾,搏鬥中有一名晉靈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擊,救出趙盾。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輒,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
  • 感性認知比埋頭苦讀有用多了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晗晗說娛樂,中學時看《福爾摩斯探案集》,其中有很多關於福爾摩斯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的描述,其中有這樣兩段描寫,印象深刻:華生看到一份報紙上福爾摩斯寫的文章:作者說:「一個邏輯學家不需親眼見到或者聽說過大西洋或尼加拉瀑布,他能從一滴水上推測出他有可能存在
  • 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1-07 09:2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
    無論這些紅薯怎麼分配,都是絕對的不公平:按人口分,家裡壯勞力多的人不幹;按勞動貢獻來分,貧弱之家就有可能被餓到。人類社會的一切憤怒、衝突、怨氣與對抗,都來源於資源的匱乏。現代社會最匱乏的是注意力資源。權力與能力爭奪稀缺的社會注意力,帶給更多人極大的困擾。
  • 有用的單詞:skim,你知道這個單詞的含義嗎?
    今天來學大家介紹一個有用的單詞:skim。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skim是個動詞,這個單詞有三個含義。這個單詞的第一個意思是「to remove fat, cream, etc. from the surface of a liquid」,即「撇去」。
  • 有哪些可以提高認知的書?\用什麼去交換自己想要的?
    聽過一句很妙的話,送給大家:「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感覺很厲害的一句話,但是聽不懂對不對,沒關係,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懂,因為 認知 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
  • 我所理解的天道酬勤
    金凱瑞埋怨上帝不公,於是,上帝便讓金凱瑞當上帝,金凱瑞當了上帝,四處答應別人的願望,結果惹出亂子,他去找真正的上帝,上帝告訴他,人們祈禱,是希望奇蹟,奇蹟不一定是依靠人力就能達到的。古語有言:天道酬勤。最初,我認為天道酬勤是上天予你什麼,必然要收你什麼,從你身上剝奪的萬般索取裡,唯獨勤勞,是可以被上天剝奪的,所以天道酬勤。而今又加了一層含義:人世間的許多事情,並不是奇蹟作怪,而是有人為因素在裡的。這是天道酬勤的本意,也是絕大多數人理解的含義,我不知道為什麼思考了一圈,又回到原點。
  • 為什麼現在流行Vlog,含義是什麼,有哪些特點?
    Blog的全稱是Web Log,含義博客。Vlog的全稱是Video Log,含義視頻記錄。最早在2006年由義大利公司推出,2012在Youtube出現了第一條Vlog。在Youtube上Vlog被定義為用視頻記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Vlog不是短視頻,大部分Vlog時常在5分鐘左右,也有一小時的作品。由於記錄的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動漫,影視也不能稱為Vlog。
  • 微型小說:大勤和小勤
    大勤是哥,生就一副老實樣,五官還算端正,個子也有一米六五左右,為人和氣,誰家有事,他總是樂哈哈幫別人,村子的大嬸們幫忙縫縫補補,有舊衣服鞋子送給他們穿。自從娘走後,大勤又當爹又當娘的拉扯著弟弟,看到弟弟一天天長大,大勤又是高興又是苦悶,苦悶自己一到結婚年紀,家只有三間土坯房,屋子裡擺著娘陪嫁的幾件破破爛爛的黑柜子,誰家姑娘願意來受窮?
  • 只有兩種人能看到世界的真相!醍醐灌頂!
    再反觀我們身邊那些成功的人,其實真正靠天分成功的是很少的,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靠勤勞和善良。普通人的成功靠什麼?靠的是自己的品行和心性,一個勤勞/踏實/善良又上進的人,做出的事一定不會太差,做出的產品一定不會太差。2我經常說,世界上99的人都活在假象裡,只有1%的人能看到真相。
  • 「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你為何是窮人?是命中注定嗎
    這些金融工具確實能應付我們生活中的急事,然而在幫你解急的同時,也在透支你這個人的前途。俗話說「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錢是真的不夠用嗎?有人一個月賺3000不夠花,有人一個月只有1000卻還有剩餘。
  • 閱讀欣賞:天道酬勤,地道酬善
    年少時在家讀書,有位梁上君子潛伏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覺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曾還是翻來覆去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立即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並沒有玻璃心,仍然勤奮好學,終成一時之聖。而那位聰明的梁上君子,卻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 人勤春來早,春早人更勤
    人勤春來早學校操場後邊,有一棟樓房,一樓的每一家都有一個小院子,除了有一些果樹,每家還有一個小菜園,都有大小十個左右的畦子。我從西面走到東面,發現好大的不同啊。有的人家的菜園,收拾的乾乾淨淨,施好了肥,澆上了水,已經是一片綠色。韭菜,小蔥,菠菜,油菜,草莓,已經長得鬱鬱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