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物模型以假亂真?日本節目記錄製作過程~網友:看傻眼了!

2021-02-07 新世界日語

當你在日本的大街上閒逛,看到好幾家裝修精美的餐廳,你要如何選擇呢?這時,門口擺放的食品模型,就很有可能會成為吸引你進店的一個亮點。


那麼這些以假亂真的模型到底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去年,日本食品模型製作大廠「いわさき」接了一個大案子,而它家製作食品模型的過程細節,恰好被電視臺的記者採訪了下來。



由於客戶是做麵館生意的,於是工廠這邊的第一個任務,便是製作一盤培根蛋義大利麵模型。



首先,自然是需要店家準備一份真正的出自於店內的培根蛋義大利麵。一面錯落有致堆放在下方,四周圍著一圈培根,面頂上擺著一顆金黃的雞蛋黃。



接著,又要開始製作模型了。所有模型的製作開端,都要先從詳實記錄真品開始。



由麵館派出的代表與測量師會一起調整食物的各處細節,比如麵條蘸取醬汁的多少,培根的角度等等。



麵館代表會向模型公司介紹料理細節,測量師一邊測量,一邊攝影記錄。



除了食物本體以外,放置食物的盤子數據也需要詳細測量。



最後,模型公司得出一份食品模型的設計草圖,即使是草圖,連培根有幾片也都寫得非常清楚!



光義大利麵這一種,在測繪期間就有可能會耗去幾個小時的時間。


試想,如果一間餐館有50種以上菜品的話,這些前階段工作就已經相當耗時了……



最後,這些草圖資料會被送到工廠,讓模型師繼續加工並重現出來。



因為其使用的麵條、半熟蛋、培根、蔥花等,都算是常見的材料,工廠本來就有大量的存貨,不需要特地製造。



倉庫有很多常見的食材,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比如西蘭花,想用直接去倉庫拿一個就好了。



只不過,醬料需要特別調製,因為每家店的料理風格都不同,醬料顏色肯定都不一樣。這個過程通常也需要消耗很多時間。



最後整體上漆,調整光澤後,就大功告成了!!!仔細看,是不是以假亂真,就像真的一樣?



那如果食物中的食材在工廠裡沒有存貨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真品料理就會被拿到工廠,由模型師直接拿真正的食材製作模具。



當然,也不要以為做好食物模型以後就萬事大吉了。模型廠商在交付產品後,會順帶教店家擺放食品模型的技巧,以便更好的吸引顧客。


這次,我們有幸跟著電視臺也偷學了一點知識:通常,模型大致分成平放和直立兩種擺法。



這需要根據客人觀看視線來進行調整,越靠近底部的模型越要平放。



以這間麵館的櫥窗為例,它位於入口右側,因此顧客會從模型左側進店。



所以,食物模型全部要稍微往左傾斜,並且主打商品要擺在顯眼的左上方。


經過專家指導後擺出來就像下面這個樣子。是不是就會給顧客一種琳琅滿目,超級豐富又好吃的樣子呢?


日本人「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出現在任何行業,並且每次都能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面對這樣精緻的食物模型,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以假亂真的日本食物模型,製作過程是這樣的!看傻眼...
    第一次去日本旅行,尋找餐廳時,你有沒有被櫥窗裡,精緻逼真的食物模型驚豔到?最近,日本食品模型製作大廠「いわさき」接了一個大案子,恰好電視臺的記者也正在採訪中。於是,它家製作食品模型的過程細節便被電視臺整個記錄了下來。
  • 以假亂真的日本食物模型,製作過程完全看傻眼了!
    當你在日本遇見一間從未去過的餐廳時,門口擺放的食品模型,就很有可能會成為吸引你進店的一個亮點。
  • 74歲日本老爺爺的紙模型,讓2萬多日本網友點讚
    煎餃、炸魚排、三明治、烤年糕,這些看起來讓人胃口大開的美味,其實是用紙做的、可以以假亂真的食物紙模型。所有的紙模型都是由一位74歲的老爺爺製作的。他的兒子將父親的作品po到日推上,迅速獲得了網友的2萬4000多個點讚。
  • 疫情期間再現謎操作的日本綜藝,主持人背後的參演者讓人看傻眼
    拾部君一直有在關注的日本綜藝節目,在這段時間,新節目的錄製與播出不得不停滯,畢竟整個節目的錄製現場會聚集不少人,就只好將之前播出的節目製作成總集篇,或者將未公開的片段集合成正式節目播放給觀眾看了。所以說,作為觀眾而言,尤其是國內喜歡看日本綜藝的觀眾,就不要計較太多,有得看就已經不錯了,節目的製作方也在想方設法彌補檔期的空缺。
  • 日本航空餐製作的全過程,看完之後真的驚呆了!
    某日本網站記者為了一探究竟,「潛入」日本航空(JAL)在成田機場附近的航空餐工廠,一起來看看他發現了什麼吧。加工車間和現代化的食品工廠大不一樣,除了傳送裝置之外並沒有大量機械,為了保證口味JAL一直堅持人工製作食物。
  • 這個日本人賣了一輩子假食物,谷歌卻用首頁向他致敬!
    當你走進這家店後,你會發現:這些食物雖然看著都很誘人,但是都不可以吃!因為這些看上去美味可口的食物,竟然全部都是假的?這些以假亂真的食物,說起來都是爺爺輩兒的,因為它們的歷史已有120多年了。發明它的老爺子叫巖崎瀧三,1895年出生在郡上八幡市奧美濃鎮。
  • 日本雛人形的製作過程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節,日本稱「雛祭」。這個節日又稱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女兒節,最具標誌性的物品就是:雛人形。
  •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
    這位日本主婦用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網友:看後被治癒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時間的力量總是不可抗力的。但是,我們雖然不能夠留住時間,卻可以留住記憶,用照片定格美好的瞬間,留作美好的回憶。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有這樣的一位日本主婦,她選擇了用照片記錄孩子們的成長,用真實且接地氣的畫風,拍下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圖所示,這樣的畫風,網友們直呼「看後被治癒了」!
  • 帶你探秘日本航空餐製作過程
    近日,有日本網站記者為了一探究竟,「潛入」日本航空(JAL)在成田機場附近的航空餐工廠,一起來看看他發現了什麼吧。加工車間和現代化的食品工廠大不一樣,除了傳送裝置之外並沒有大量機械,為了保證口味JAL一直堅持人工製作食物。
  • 超逼真食物模型,簡直和真的一樣!
    而現在很多餐廳,都會在餐廳的櫥窗放上食物樣品,用以吸引客人進店。可是,像下面這麼逼真的食物模型,你見過沒有?這是一家食物樣品公司內部舉行的食物樣品創意大賽,已經遺傳了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員工們的創意真是各出奇招,各顯神通啊~~好逼真有木有!
  • 感受日本的模型文化,讓您樂趣無窮
    從手辦和手機掛件,感受日本模型文化 以曾暢銷全球的攜帶式立體聲盒式卡帶播放器――"隨身聽"等電器產品為首,將各種東西進行小型化而獲得好評的日本人。將極小的松樹、杉樹、梅花等,為了觀賞將其插在花盆中栽培的 "盆景",在小箱子中放入沙土,並內置橋、建築物、草木、石頭等模型製成的"庭園式盆景",作為可放在手掌中的精密雕刻品而深受海外古董愛好者的關注的,將攜帶小物件系在腰包上的"掛墜"。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對日本模型的發展具有很大的貢獻。
  • 【淺草·合羽橋道具街】以假亂真的精巧樣品,在「食物樣品 舞鶴」店尋找特產吧!
    淺草的道具街合羽橋,是沿著隅田川穿過雷門前往上野的方向上、剛好位於淺草和上野的正中間一帶的一條商業街。參考文章:淺草の料理人の街「かっぱ橋道具街®」で食アイテム探し如今在那合羽橋裡,有著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的商品,那便是「日本製造」的食物樣品。
  • 將立體模型塗改偽裝成平面二次元,視覺錯覺玩法在日本風靡
    為了保留這份回憶,甚至很多朋友家裡都會有一兩個關於高達的模型。看著滿滿的高達模型盒包圍著自己,零散的小配件在自己手上逐漸成為一個帥氣的模型,真的有一種滿足感。當然,在衍生地,作為動漫大國的日本,很多人對於高達的執念是外人不能想像的。最近在日本就興起了將漫畫和高達融合的一種表現手法,從不同的視覺效果賦予高達新的生命。
  • 賣了一輩子假貨的日本人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蠟製作的仿真食品缺點卻顯出來,例如遇熱熔化、塑型不完整為此,巖崎的仿真菜製作材料不斷升級,從樹脂進化到PVC材料,用新材料製作出的菜品不僅更加真實,而且不會掉色、能永久保存了。 可別看這小小的一盤料理,製作流程並不簡單,雖然永遠也無法品嘗,但要花的心力比做道菜還要多。
  • 那些以假亂真的超逼真電影場景模型
    《魔戒》超逼真電影場景模型《黃金眼》超逼真電影場景模型《黃金眼》超逼真電影場景模型印第安納瓊斯之法櫃奇兵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那些以假亂真的超逼真電影場景模型http://nb.zol.com.cn/645/6459914.html
  • 日本推出蛋炒飯機器,看完操作過程粉轉路,網友:誰能有胃口?
    經常聽人說,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人類一切的行為都是圍繞吃這件事了,尤其是飲食方面,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吃好喝好,這樣除此之外想要做的事情就可以實施了,說到美味的食物,中國的美食可以說數不勝數,不說那些街邊小吃和偏遠地方特色,就單說菜系,那就是八大菜系。
  • 實拍日本美味的日式厚蛋燒製作過程,製作過程看起來沒什麼食慾
    實拍日本美味的日式厚蛋燒製作過程,製作過程看起來沒什麼食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想必很多學生現在都待在家裡面吹著空調,喝著冰飲,看著電視吧,可以說是非常的享受了。但是有些人肯定在家呆不住,會選擇去外面旅遊,其實能旅遊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日本就不錯。日本的環境非常好,甚至連美食都是非常好吃的。
  • 日本這家電視臺播了一部震驚全日本的節目,中國網友卻為電視臺的勇氣點讚!
    因為這家日本國營的電視臺,居然「大逆不道」地播出了一期揭露二戰時期日本731部隊的紀錄片,而且這節目還是電視臺自己採編製作的。不少日本網友在看到NHK播出這期節目後,感到十分震驚,更支持NHK電視臺這種勇於自揭日本戰爭罪行的做法:「令人衝擊非常沉重的節目,沒有能擔起戰爭責任的日本醫學界,需要站出來做全方面的解釋。」
  • 這麼變態又溫情的節目,也只有日本人能做出來了!
    文  | 奧米日本綜藝節目
  •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日本導演記錄中國"後疫情時代",日本網友這反應… 2021-01-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