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改電影,怎麼都成了爛片?

2020-12-23 騰訊網

只要有IP、名場面和明星就夠了?

近期引發國內觀眾熱議的兩部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碧藍之海》,在內容層面表現出了奇妙的共通點。

雖然兩部真人版都新增了不少原創情節,但更能給原作粉絲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它們的「還原度」。

這兩部漫改電影稱得上「原作名場面集錦」——作為電影創作重要一環,編劇似乎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影片選取原作瑣碎但有趣的小故事拼湊起來,因此劇情也顯得較為零散,原作粉和非原作粉會收穫不同的觀影體驗。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許多漫改電影主要受眾是原作粉絲。

01

粉絲向的漫改真人電影

漫改真人時常被動漫愛好者被吐槽為「十改九毀」,人設崩壞、內容增減等問題時常被原作粉吐槽;

而站在普通觀眾角度,碎片化劇情、大量玩梗則提高了觀影門檻。

雖然日漫改編真人電影想要做到原作粉和普通電影觀眾兩邊討好十分不易,

但在日本,觀眾對真人誇張造型及演繹的包容度更強,改編與還原的平衡方面,電影團隊也在不斷地進行嘗試。

筆者注意到,近兩年日本上映的漫改真人影片,多數偏向現實題材,

像《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宅男腐女戀愛真難》聚焦普通觀眾同樣受用的愛情元素,《別對映像研出手!》則盡情展現主人公們的青春夢想,《我是大哥大》《碧藍之海》的無釐頭搞笑能讓觀眾們會心一笑……

這些漫改電影在針對原作粉絲的基礎上,儘可能地拓展受眾。

一般講來,若原作不是需要大量特效、擁有宏大世界觀的幻想題材,而是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內容,

那麼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成本更低,拍攝製作周期也比電視劇更短。

演員選擇上,片方也會更青睞具備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雖然粉絲們都驚訝於橋本環奈並未飾演可愛的「書記」,而是擔任看起來更為端莊的主角四宮輝夜時,這或許是片方在權衡目標人群、作品定位後得出的結果。

而內容方面,漫改電影都試圖滿足原作粉的期待:

《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造型足以讓粉絲們驚嘆「哦呼」;

兩部《銀魂》電影分別呈現出「紅纓篇」、「將軍接待篇和真選組動亂篇」的情節,演員的賣力顏藝、導演的搞笑功力,還讓影片獲得了「原作毀真人」的稱號;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雖沒有「書記舞」,但電影院約會、生病探望、煙花大會等橋段一個不少;

再到《碧藍之海》的「猛男野球拳、可燃烏龍茶」,諸多細節無不體現出對「還原名場面」的執著。

與被拆分至數集(話)的漫畫、動畫、電視劇不同,電影劇本的輸出節奏和敘事技巧會產生變化,使得情節的起承轉合順暢且合理——這也是改編過程中,編劇應當起到的作用。

但在許多真人漫改電影裡,即便原作內容為碎片化日常,改編電影也會設法直接將粉絲們喜聞樂見的名場景串聯到一起。

不只是人物形象和經典劇情,甚至還有觀眾發現《銀魂2》《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等真人電影,部分畫面構圖及運鏡手法都與改編動畫別無二致。

從以上作品表現看來,這些漫改電影的製作方將「滿足原作粉絲需求」排在了第一位。

究竟為何越來越多漫改作品直接偏向原作粉喜好?

也許是因為在日本,像《死亡筆記》《浪客劍心》《王者天下》那樣,能夠跨越次元壁、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漫改真人電影實在太過少見。

2015年,《進擊的巨人》在日本的人氣仍可謂如日中天,還被日本網友票選為「最期待推出動畫續集的作品」。

改編自《進擊的巨人》的真人電影「前篇」取得了32.5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但同時也淪為魔改翻車的經典案例——真人化改編朝著大眾喜愛的「怪獸電影」靠攏,主打戰鬥視覺效果,另外還更改人設、新增了感情線。

試圖貼近更多觀眾喜好的《進擊的巨人》,「後篇」累計票房沒能超過17億日元,這兩部影片還被日本專業電影雜誌《映畫秘寶》評為「2015年最失望的電影」第一名、第四名。

這樣看來,漫改電影直接面向粉絲、追求還原度,甚至無腦照搬原作情節,似乎成了最為穩妥的選擇。

02

人氣IP+人氣明星,成真人版「圈錢」利器

真人化作為IP開發的重要環節,趁熱打鐵推出真人電影也早已成為常態,即使很多作品慘澹收場,製作方依然樂此不疲。

而且近幾年來,漫改真人影片上映時間與動畫在日本放送時間的聯繫,明顯越發緊密。

例如《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動畫於2019年6月底正式收官,9月初電影上映,10月中旬宣布動畫第二季製作決定。

藉助動畫熱度,配合演員人氣及大力宣傳,《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真人版票房超過20億日元,這在眾多日漫改編電影中算是不錯的成績。

而2020年初開播的黑馬動畫《別對映像研出手!》於3月底正式收官,由齋藤飛鳥、山下美月、梅澤美波主演的同名真人短劇則於4月初播出,同時也為了5月15日(後因疫情延期至9月)上映的真人電影預熱。

片方計劃的緊湊排期更能反映出,片方通過漫改電影收割粉絲的意圖。

相較於開發期更長的真人電視劇,現代題材的漫改真人電影更具備「賺快錢」的能力。

像是2014年之後,推出頻率越來越高的少女漫改編電影,恰好能夠證明這一點。

在日本電影市場,女性觀眾對票房的貢獻能力不容小覷。

由於《熱血之旅》《女主角失格》《閃爍的愛情》《Orange》等少女漫改編電影紛紛突破20億日元票房,各大電影公司似乎從中看到了商機。

隨後少女漫改電影也迎來爆發期,每年圍繞戀愛、友情等元素展開的少女漫改電影甚至多達十餘部。

站在商業角度,片方都希望以有限投入換取更高回報,如此保守的漫改電影策略,同時讓日本電影市場面臨「內容創新性降低,同質化嚴重」的質疑。

不過從整體市場環境來看,「人氣IP+新生代明星」的漫改策略仍然具備一定效果。

據日本電影家協會公布的數據表明,2010年-2019年,日本本土電影(邦畫)的市場佔有率均高於海外電影(洋畫),日本國民普遍對本土IP情有獨鍾。

而真人電影方面,在日本較為吃香卻常常是好萊塢非超英大片,觀眾們尤其對《美女與野獸》這樣的迪士尼動畫改編真人電影,以及《馬戲之王》《波西米亞狂想曲》等音樂題材的影片抱有較大熱情。

至於本土真人電影,能夠在年度票房榜排名前列的原創電影少之又少,反之動漫、電視劇IP改編作品,往往更能收穫可觀的票房收益。

在日本國內有著廣泛粉絲基礎的漫畫和動畫,使得漫改電影的製作也更為輕鬆。

畢竟利用既有人設及故事框架、採用人氣藝人作為主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票房號召力。若衍生真人作品口碑不錯,甚至可以打造成電影系列。

考慮到回收成本的因素,片方也期望儘量壓縮製作費用。

像《王者天下》這樣,超過10億日元製作費用的作品已經屬於高成本、大製作。

而圍繞少女戀愛、搞笑日常等元素展開的現實背景題材電影,成本更為低廉。

若再在改編劇情方面討好原作粉絲,那麼投資風險則大幅降低。

此外,真人電影版還能延續動漫IP的熱度,新生代演員從而收穫更多的展示機會。

因此對於目前的日本電影市場而言,投資、拍攝漫改電影仍是一種有粉絲基礎、風險小的「圈錢」方式,

這或許正是「哪怕近些年漫改作品因內容被人詬病、票房撲街的案例數不勝數,日本漫改真人依舊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CGx(ID:acgxclub),原標題:《每拍一部日本漫改電影,都要殺一個靠譜編劇祭天》,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 完 -

小通薦書

相關焦點

  • 日本媒體認為本國99%漫改電影都是爛片,快來看你的童年是否遭殃
    僅2015年全年,日本真人電影中,漫改電影達到32部;2016年過去9個月,已經有41部日本本土漫改電影上映(或預計上映)。而根據媒體統計的數字來看,以2015年日本國產真人電影票房舉例,前10名裡有6部漫改電影,剩下幾部電視劇衍生和小說改編電影。巨大的經濟利益也是漫改電影越來越多的原因。
  • 日本漫改電影最經典的有這些 | 泥虹映畫
    日本漫改電影的歷史幾乎和現代日本漫畫的歷史一樣悠久——1923年,織田小星原作、樺島勝一作畫的四格漫畫《小正的冒險》,以及麻生豐創作的四格漫畫《無憂無慮的爸爸》,奠定了現代日本漫畫的基本表現手法;1925年8月,《無憂無慮的爸爸》就被導演畑中蓼坡搬上了銀幕,這也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真人漫改電影。近年來,日本漫改電影呈井噴之勢。
  • 一言不合就暴死,漫改真人怎麼了?
    BANKA - 《東京食屍鬼》真人版主題曲縱觀近些年的日本電影,由漫畫改編的真人版電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大量湧現,不少有名的漫畫相繼改編成了真人電影
  • 輝夜大小姐「告白」失敗,怎麼想都是真人漫改自己的錯
    失衡的漫改作品 《輝夜大小姐》最明顯的兩個失誤,一是人物過度還原,二是部分劇情崩壞。 每每提到真人漫改電影,粉絲們最關注的就是「還原度」,如何將漫畫中的人物重塑到真實世界,是真人漫改最難的地方。
  • 每拍一部日本漫改電影,都要殺一個靠譜編劇祭天
    近期引發國內觀眾熱議的兩部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碧藍之海》,在內容層面表現出了奇妙的共通點。雖然兩部真人版都新增了不少原創情節,但更能給原作粉絲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它們的「還原度」。這樣看來,漫改電影直接面向粉絲、追求還原度,甚至無腦照搬原作情節,似乎成了最為穩妥的選擇。人氣IP+人氣明星,成真人版「圈錢」利器真人化作為IP開發的重要環節,趁熱打鐵推出真人電影也早已成為常態,即使很多作品慘澹收場,製作方依然樂此不疲。
  • 日本漫改電影推薦(二)
    《浪客劍心》《浪客劍心》是一部成功的真人改編電影,從票房和評分來看都是真人漫改電影裡的佼佼者。三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出奇一致,都得到了7.8分的評價。電影在人身處時代起起伏伏的變化中如何保持真我,抉擇命運這一內核中呈現出了不錯的效果。總體來說是一部內外完成度都頗高的漫改電影。
  • 每拍一部日本漫改電影 都要殺一個靠譜編劇祭天
    近期引發國內觀眾熱議的兩部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碧藍之海》,在內容層面表現出了奇妙的共通點。雖然兩部真人版都新增了不少原創情節,但更能給原作粉絲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它們的「還原度」。
  • 「漫影聯動」在日本:4成漫改電影票房超10億日元
    這兩年大量的日本漫畫改編真人電影,甚至知名的集英社都開始搞漫畫完結與真人電影同步推出的套路儘可能的獲得作品最大的商業價值,大量的真人化電影催生了山崎賢人這樣的漫改小王子,但就票房反響和製作水平來說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通常都是雷
  • 大多數日本漫改電影都是圖個樂,哪怕是享譽天下的《JOJO》
    說實話,大多數日本漫改電影都是圖個樂,哪怕是享譽天下的《JOJO》。當然,豆瓣電影的評分就和大多數日本漫改真人電影一樣,都是圖個樂。說來也有趣,日本漫改真人電影向來都不怎麼討好動漫粉,粉絲抱怨歸抱怨,各種漫改真人電影每年總能見到幾部——可甭忘了漫威電影、蝙蝠俠系列、DC系列、蜘蛛俠系列,也可以算是「漫改真人電影」,引發的爭議卻相對少一些。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是因為日本動漫更願意塑造【形象】,而美國動漫更願意塑造【精神】。
  • 剖析:為何美漫改電影既叫好又叫座,日漫改電影卻頻頻遭遇滑鐵盧
    同樣都是漫改電影,為何美日雙方漫改電影兩極分化嚴重①首先,我們從雙方漫改電影的區別從投資和獲益角度分析雙方的區別毋容置疑的說,美國擁有現在世界上最好的電影拍攝資源,這也是美國漫改電影大部分都能大獲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 【辯論】最強漫改電影是《頭文字D》嗎?
    各位童靴一定都看過很多漫改電影,但想必對於作品質量而言大部分都不太讓人滿意。說實話,將漫畫作品改編成電影作品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改多了吧,粉絲說你不尊重原作,而改少了,這投資資金又拍不了那麼牛逼的特效……所以說也正因為如此,漫改電影一直都屬於不溫不火的電影類型,基本上都是拍給小眾(粉絲)看的,甚至有可能拍出來連粉絲都不喜歡看(比如《進擊的巨人》真人版和《龍珠》真人版)。
  • 誰說日本漫改電影都在毀原作?《王者天下》第一個不服!
    作為一部日本漫改古裝動作電影,《王者天下》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山崎賢人、吉澤亮、長澤雅美、橋本環奈參與出演,本作由同名漫畫改編而來。講述的是在戰亂不止的春秋戰國時期,來自秦國的少年李信因為戰爭的緣故而失去摯愛雙親,後被一戶人家作為奴隸收留,但李信卻沒有因為自己的奴隸身份而喪失遠大理想和抱負,最終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
  • 值得推薦的日本漫改電影
    有很多優秀的動畫作品被漫改電影之後,劇情與原作大相逕庭,看完忍不住吐糟。但另一方面,聽到自己喜歡的作品被翻拍,也還是會很激動。總之,漫改真的會讓人既開心又擔心,好與不好也只有看完了才知道。所以經過我們的試水,給大家推薦一些值得一看的漫改電影!
  • 少女漫改電影盤點 山崎賢人怎麼哪裡都是你!
    少女漫改在日本的電影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地位,因為檔期加館數不會開的太少,還有原作墊底,所以一般撲街的也不多。這樣一來很多會社會直接買下版權砸給自家。女優靠少女漫改做自己的實績是很好的選擇。四月是你的謊言(2016年未上映)
  • 國產漫改真人的時代真的要來了,次元壁該怎麼破?
    漫改真人是《王牌御史之獵妖教室》最大的看點。漫改真人電影上世紀50年代初在美國出現,以漫威和DC兩大公司的英雄系列改編電影為主,如美隊、超蝙等;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漫改真人電影,至2005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的時期,《海猿》、《死亡筆記》、《Nana》等耳熟能詳的真人漫改電影都是當時票房成績傲人的作品。
  • 法國版《城市獵人》受好評 漫改電影怎麼改?
    而今,映前並不被看好的法國改編版同名電影,卻讓很多觀眾直呼好看,這部影片到底成功在哪裡呢?12月17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王鵬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透過與原版動漫及成龍版電影的對比解析法國電影《城市獵人》,並與觀眾就漫改電影議題展開進一步討論。
  • 您的日本少女漫改電影片單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我傾盡畢生所看的日本少女漫改電影整理出來的片單!有出名的有不出名的,在本篇中出現順序為上映時間順序,與推薦程度無關,希望你能在下面幾款中找到你喜歡的一款。什麼是少女漫改?這裡列舉的少女漫改電影即由日本少女漫畫改編的電影。
  • 這三十年來,日本漫改電影並沒有像你想得那麼「撲街」
    文| 爛泥2017年堪稱日本漫改電影「元年」,除了是因為年內本土上映的漫改數量幾乎是歷年之最,還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距離日本影史第一部搬上銀幕的漫改真人系列《比波普高校》(尤以1987年的《比波普高校:高校與太郎進行曲》作為標記),今年剛好是第三十年。
  • 它是去年最受期待的漫改電影,卻撲街撲到地心…
    大家都知道,2017年是日本漫改電影的大年,《銀魂》《JOJO》《鋼煉》《無限之住人》……隨便提幾部都是名震江湖的大作。
  • 《花牌情緣》一部典型的日本漫改電影
    《花牌情緣》就是一部典型的日本漫改電影,友情、熱血、勵志——這些漫畫中才有的元素一個不少。但就是再怎麼公式化的套路,日本人依然能把一個故事講好,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過目不忘,還能順帶把你感動得稀裡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