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引發國內觀眾熱議的兩部日本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碧藍之海》,在內容層面表現出了奇妙的共通點。雖然兩部真人版都新增了不少原創情節,但更能給原作粉絲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它們的「還原度」。
這兩部漫改電影稱得上「原作名場面集錦」——作為電影創作重要一環,編劇似乎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影片選取原作瑣碎但有趣的小故事拼湊起來,因此劇情也顯得較為零散,原作粉和非原作粉會收穫不同的觀影體驗。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許多漫改電影主要受眾是原作粉絲。
粉絲向的漫改真人電影
漫改真人時常被動漫愛好者被吐槽為「十改九毀」,人設崩壞、內容增減等問題時常被原作粉吐槽;而站在普通觀眾角度,碎片化劇情、大量玩梗則提高了觀影門檻。雖然日漫改編真人電影想要做到原作粉和普通電影觀眾兩邊討好十分不易,但在日本,觀眾對真人誇張造型及演繹的包容度更強,改編與還原的平衡方面,電影團隊也在不斷地進行嘗試。
ACGx注意到,近兩年日本上映的漫改真人影片,多數偏向現實題材,像《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宅男腐女戀愛真難》聚焦普通觀眾同樣受用的愛情元素,《別對映像研出手!》則盡情展現主人公們的青春夢想,《我是大哥大》《碧藍之海》的無釐頭搞笑能讓觀眾們會心一笑……這些漫改電影在針對原作粉絲的基礎上,儘可能地拓展受眾。
一般講來,若原作不是需要大量特效、擁有宏大世界觀的幻想題材,而是更貼近現實生活的內容,那麼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成本更低,拍攝製作周期也比電視劇更短。演員選擇上,片方也會更青睞具備票房號召力的演員。雖然粉絲們都驚訝於橋本環奈並未飾演可愛的「書記」,而是擔任看起來更為端莊的主角四宮輝夜時,這或許是片方在權衡目標人群、作品定位後得出的結果。
而內容方面,漫改電影都試圖滿足原作粉的期待:《齊木楠雄的災難》真人版造型足以讓粉絲們驚嘆「哦呼」;兩部《銀魂》電影分別呈現出「紅纓篇」、「將軍接待篇和真選組動亂篇」的情節,演員的賣力顏藝、導演的搞笑功力,還讓影片獲得了「原作毀真人」的稱號;《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雖沒有「書記舞」,但電影院約會、生病探望、煙花大會等橋段一個不少;再到《碧藍之海》的「猛男野球拳、可燃烏龍茶」,諸多細節無不體現出對「還原名場面」的執著。
與被拆分至數集(話)的漫畫、動畫、電視劇不同,電影劇本的輸出節奏和敘事技巧會產生變化,使得情節的起承轉合順暢且合理——這也是改編過程中,編劇應當起到的作用。但在許多真人漫改電影裡,即便原作內容為碎片化日常,改編電影也會設法直接將粉絲們喜聞樂見的名場景串聯到一起。不只是人物形象和經典劇情,甚至還有觀眾發現《銀魂2》《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等真人電影,部分畫面構圖及運鏡手法都與改編動畫別無二致。
從以上作品表現看來,這些漫改電影的製作方將「滿足原作粉絲需求」排在了第一位。
究竟為何越來越多漫改作品直接偏向原作粉喜好?也許是因為在日本,像《死亡筆記》《浪客劍心》《王者天下》那樣,能夠跨越次元壁、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漫改真人電影實在太過少見。
2015年,《進擊的巨人》在日本的人氣仍可謂如日中天,還被日本網友票選為「最期待推出動畫續集的作品」。改編自《進擊的巨人》的真人電影「前篇」取得了32.5億日元的票房成績,但同時也淪為魔改翻車的經典案例——真人化改編朝著大眾喜愛的「怪獸電影」靠攏,主打戰鬥視覺效果,另外還更改人設、新增了感情線。試圖貼近更多觀眾喜好的《進擊的巨人》,「後篇」累計票房沒能超過17億日元,這兩部影片還被日本專業電影雜誌《映畫秘寶》評為「2015年最失望的電影」第一名、第四名。
這樣看來,漫改電影直接面向粉絲、追求還原度,甚至無腦照搬原作情節,似乎成了最為穩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