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

2021-02-15 古玩元素網

    點擊左上方古玩元素網可快速關注我們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歷代清帝對該歷史演義小說系列人物典故非常痴迷,《三國演義》甚至被稱為清朝的立國之寶。以《三國演義》人物故事為繪製題材的瓷器在明清時期非常盛行,「草船借箭」「空城計」「單騎救主」等著名的歷史典故被技藝高超的繪瓷工匠們描繪得栩栩如生,成為永恆的傳世經典。

【桃園三結義】出自《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提起劉關張,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孟德獻刀】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回【廢漢帝陳留為皇,謀董賊孟德獻刀】。曹操獻計大司徒王允欲除掉董卓,帶著王允送的寶刀去見董卓,對董卓說「馬羸行遲耳」。董卓命呂布去選擇良馬送予曹操。董卓側身於榻上,曹操正欲刺殺,拔刀間,董卓見衣鏡之中有刀光閃過,立即斥問曹操,此時,呂布也回來了,曹操隨機應變,跪地舉刀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然後說道:「讓我試下此馬」隨後騎馬飛奔而去。

【三英戰呂布】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講述了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最終將其擊敗,兄弟揚名四海的故事。「三英戰呂布」是明清瓷器上出現得最多的三國刀馬人物故事之一。

【鳳儀亭】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講述了呂布趁董卓上朝,覬覦貂蟬,並邀貂蟬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對董卓產生怨恨。恰巧董卓回府,見到此情形,搶戟擲向呂布,呂布逃走。從此二人相互猜忌。

【轅門射戟】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袁術在淮南欲進取呂布所佔據的徐州,但因劉備屯駐小沛,恐劉備和呂布聯合對抗,於是策劃派大將紀靈去打小沛,並預先帶厚禮送給呂布。這時,劉備也寫信求助呂布。處在兩面相求的呂布,已看破袁術的野心,於是一面收了禮物,一面在徐州設置盛筵,分別請紀靈和劉備赴宴。席間,呂布說明為他兩家解和,以箭射畫戟為準,箭中罷兵,不中任憑廝殺。劉備、紀靈暗自禱告,呂布施展本領,射中畫戟,紀靈方才勉強收兵。

【許田圍獵】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召】。上圖2019年香港佳士得拍賣的這件清康熙五彩棒槌瓶與明代末年《三國演義》英雄譜本畫片非常相似,細緻的描繪了曹操要挾天子許田圍獵的典故,只見那曹操先於漢帝射中一頭小鹿,神採飛揚,漢獻帝及眾臣表情錯愕,山石草木亦刻繪精細。

【煮酒論英雄】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據陳壽《三國志·先主傳》所載: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關羽夜讀春秋】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揮師東徵劉備,在徐州一舉告捷,並將關羽和二位皇嫂俘獲。在張遼的勸說下,關羽以「三約」回應「三便」,降漢不降曹,曹操一概應允,關羽方降。在路上館驛安歇時,曹操想讓關羽亂君臣之禮,安排關羽和二位皇嫂同住一個房間,但關羽讓兩位皇嫂在裡屋安歇,自己在門外點起蠟燭,展開隨身攜帶的孔子所著《春秋》認真閱讀起來,自夜達旦,毫無倦色。後來就有了左有關平手捧漢壽亭侯印,右有周倉手持青龍偃月刀侍立,中間有關公秉燭夜讀《春秋》的固定式塑像或畫像。

【千裡走單騎】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關羽陷身曹營,得知劉備下落後,單人匹馬過五關斬六將,保護皇嫂千裡尋兄。上圖筆筒是有確切天啟紀年款的瓷器,外壁以青花繪關雲長千裡走單騎中曹操贈綈袍故事,其中關羽橫刀立馬橋頭,文官捧爵相進,武將捧錦袍而送,曹操穩坐山後,滿懷期待,繪畫細膩,情景生動。

【馬躍檀溪】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受到厚待,屯兵於新野。但劉表後妻蔡夫人與內弟蔡瑁猜忌劉備,欲加害之,於是趁劉表患病,請劉備襄陽赴會,欲伏兵暗殺。宴間,伊籍向劉備報信,致使劉備慌忙從席間逃走,騎上的盧馬,慌不擇路,來到了檀溪邊。前是闊越數丈的檀溪,後是蔡瑁追兵,此時劉備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一邊瘋狂地抽打著的盧馬,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霎時,的盧馬忽然從水中湧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成就了劉備躍馬檀溪的千古佳話。瓷罐上描繪便是此場景,騎馬深陷檀溪者為劉備,岸上持戟者當為蔡瑁。

【三顧茅廬】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郡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裡,號曰隆中。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諸葛草廬亭請其出山輔佐,此後傳為佳話。上圖三顧茅廬元青花梅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非常珍貴。

【單騎救主】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劉備在當陽長阪拋棄妻子和兒子向南逃跑,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其懷抱的小孩就是後主劉禪。這個典故也是明清瓷器上較常見的主題。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記載「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大小二喬常以並讀形象出現,歷代也有不少詩篇讚頌江東二喬,如明人高啟有《過二喬宅》中提到「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便是描述二喬並讀的場景。

【草船借箭】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秘技黃蓋受刑】。周瑜故意提出讓諸葛亮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魯肅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餘支箭。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周瑜打黃蓋】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秘技黃蓋受刑】。東吳大將黃蓋受命詐降,為了取信於曹操,周瑜故意藉故痛打黃蓋一頓,黃蓋船帶火油詐降駛向曹操戰船,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曹操連船。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諸葛亮借東風】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小說作者編撰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以塑造其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上圖四方茶壺正是繪製了這一情節,只見諸葛亮立於祭臺之上,手執寶劍似在祭風,四周旌旗飄起,旁人心悅誠服;青花色澤純淨明亮,畫筆古拙遒勁,人物稚拙可愛。

【甘露寺招親】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孫權為取荊州,採納周瑜和親之計。怎奈陰差陽錯,吳國太竟然非常賞識劉備這個東床快婿。而孫尚香本人也被劉備的風採所打動,一樁好計謀竟然成就了一樁好姻緣。孫權無奈,又依周瑜計策,企圖將劉備困於江東。劉備隨行大將趙雲依照臨行前軍師孔明所授錦囊的妙計將計就計,在孫尚香的協助之下,終於護送劉備安全返回。於是便有了「周郎計策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

【孫劉試劍】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吳王孫權蜀漢劉,劍斬巨石問荊州,明朝盡遂二人願,英雄留名傳千秋。」劉備因身陷東吳,問天買卦,若能佔據荊州,成王者霸業,須砍斷此石。孫權為奪取荊州也問天買卦,亦須砍斷此石。他倆的寶劍都劈開了巖石。事後,劉備既招親返回荊州,孫權也一度攻佔了荊州。在鎮江北固山中峰西側,平地上有幾塊高大的石頭,其中有兩塊當中裂成兩半,裂縫直立,刻有「試劍石」三個大字。

【銅雀臺比武】出自《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鄴城建銅雀臺,命眾將比試箭法,徐晃與許褚為奪紅錦戰袍爭持不下,曹操愛惜諸將便賜眾人各匹蜀錦。畫中諸將競相爭逐,臺上中央曹操手捋鬍鬚,得意洋洋,場面熱鬧非凡。

【左慈戲曹操】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甘寧百騎劫魏營,左慈擲杯戲曹操】。相傳左慈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方士,左慈在天柱山精修苦煉道術,在一個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經》(三國演義中為《遁甲天書》),學會了使自己變化萬端的方術。曹操聽說後,把左慈召了去。左慈在一次宴會上以法術幾番戲曹之後,曹操又恨又怕,惱羞成怒,抽出寶劍就朝左慈砍去。左慈把手中的酒杯往房梁上一扔,酒杯變成一隻仙鶴,宴席上的賓客都好奇的抬頭看仙鶴,左慈趁機溜走躲過了一劫。

【水淹七軍】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龐令名抬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反映的是關羽除勇武外,指揮作戰能力也很強,進行了決堤蓄水,水淹七軍。而在《三國志》記載中,關羽並沒有決堤水攻,而是因為霖雨導致了自然水災,使得于禁等人被水災困住。關羽趁機乘船而攻,于禁等人投降。

【刮骨療毒】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華佗為關羽刮骨,只是一個演義故事。在《關羽傳》裡並沒有說明為關羽治病的醫者是誰,《華佗傳》裡也沒有記載他為關羽治過病。何況華佗已經發明了麻醉劑,也不必讓病人去經受不麻醉就刮骨的痛楚。

【黃承彥救陸遜】出自《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裡,孔明巧布八陣圖】。吳蜀夷陵一役,劉備大敗。陸遜追至夔關,誤入陣中許久不得出,突然陣內現老翁,將陸遜一班人馬帶出陣外。經詢問得知老翁乃諸葛亮嶽父黃承彥,黃翁言此陣名「八陣圖」,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陸遜慨嘆孔明所設陣法之精妙,自愧不如,遂下令收兵回吳。畫面中老翁即黃承彥,與其相對,雙手作揖致謝者是陸遜。一說黃承彥救陸遜是諸葛亮為了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而授意的。

【空城計】出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事實上,這只是郭衝在註解裡編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戰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和發生地點相隔千裡,與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諸葛亮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了漢中。

更多相關閱讀:
王步【漁家樂】估價800萬,保利《近現代文人瓷畫專場》精品預展!
清朝皇帝用的瓷畫筆筒,太漂亮啦!
大家汪野亭與王琦:瓷繪文人瓷畫風格異同!
「陶瓷界泰鬥王錫良先生從藝八十年瓷畫作品展」在景德鎮陶瓷博物館隆重開幕【配現場高清圖】
文博苑2015秋拍 | 一品雅集——文人瓷畫專場精粹

此文轉載自網絡,侵權必刪

  服務與合作  

藏品拍賣、鑑定、廣告合作請聯繫 15201921803 微信號 guwanyuansu



掃描或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古玩元素網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的英語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的英語翻譯 2020-09-19 14:31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從「四大奇書」到「四大名著」
    追溯「四大名著」說法的來源,首先就要提到「四大奇書」。「四大奇書」的概念形成於明末清初。「四大奇書」是明代四部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的合稱。明末天啟、崇禎年間,這四部書常被論小說者並提,至清初,李漁明確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孔明氣死周瑜 馬超痛失西涼
    魯肅便趁勢將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用上,諸葛亮「中計」。劉備接到周瑜送來的親筆信大驚,認為西川必將被周瑜所取。孔明則識破了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決定調動所有人馬,憑藉天時地利之優與之殊死一撥。《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 四大名著彩繪本,太美了!
    但時代早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對四大名著的印象,更多是語文課本裡的名著節選,試卷上層出不窮的相關考題。再多的水滸卡片,也比不過一個亮眼的分數讓人羨慕。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的彩繪四大名著。從繪本開始讀名著是合適的,這可以顯著降低入門難度,圖片還能增強記憶。
  • 為啥說《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
    ——雅各布 隨著各種以古典名著和知名小說為基礎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以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為基礎的改編作品數量極多。有意思的是,《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的好評好像要多於改編四大名著。
  • 他出演過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而她是唯一出演過四大名著的人
    他出演過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而她是唯一出演過四大名著的人!四大名著,被譽為傳統文化的最高峰,是中國文壇的驕傲,以四大名著為題材改編的電視劇更是深入人心,被視為永久的經典。作為一名演員,如果能夠參演四大名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吧。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參演過四大名著的演員。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這套《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閱讀無障礙版》,不管是以前沒讀過,還是打算重溫經典,都值得擁有。當看到古樸的封面,燙金工藝,怎麼看都是那種適合擺在書架上增加書香氣息的,一開始還在擔心是否適合給孩子看。適合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相較於普通版本,這套演播版四大名著閱讀方便、形式多樣,更富趣味性。加上詳盡講解,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故事精華,理解名著內涵。8歲以上的孩子應該基本都能無障礙閱讀了,因為絕大多數四年級的孩子認識《三國演義》原著中95%的漢字,雖說不能把握細節文意,但理解情節是可以做到的。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手抄報模板合集來襲,和我一起走進經典名著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 寒假作業: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填空練習(附答案,建議收藏!)
    如需下載列印版文檔  請拉到文章底部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撰寫。四大名著是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可以閱讀完《西遊記》之後,嘗試完成下面的練習。【保存圖片即可列印】
  • 【名著選讀】羅貫中《三國演義》
    點擊題目下方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伴你有品位地閱讀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嚇跑司馬懿
    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大敗魏國駙馬夏侯楸,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維,又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以司馬懿領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後。直取街亭,欲斷蜀兵咽喉之路。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心中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諸葛亮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並交代在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回報,有事要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應。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莫名其妙的少了兩本,你知道是哪兩本嗎
    
  • 中考名著《三國演義》動畫導讀(全集)
    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以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即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
  • 四大名著電視劇
    1986年首播的《西遊記》,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是四大名著第一次翻拍,由楊潔執導完成。《西遊記》在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該版本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觀眾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當年劇中的演員如六小齡童等等也都成了那一代人心中永恆的偶像。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孩童時期是閱讀黃金期,而四大名著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當時他們可能不理解,隨著年齡增長,兒時所看到的道理都能慢慢體會。當然,孩子讀經典一定要選對版本。今天我們推薦的這套《四大名著連環畫》(48冊)圖文結合注音版,孩子更喜愛,閱讀無障礙。
  • 中華小說千千萬,看四大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的四大名著在中國的文學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眾多的中國的經典中,為何偏偏選擇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本書作為四大名著呢?
  • 同樣是四大名著,為什麼《水滸傳》改編的遊戲卻遠不及《三國演義》
    《水滸傳》的搜索結果和《西遊記》、《三國演義》差了好幾倍,而通過小雞蓋的了解,《水滸傳》改編的遊戲也大多是頁遊以及手遊。再後來,小雞蓋也發現《水滸傳》可能是四大名著裡面混得最慘的,《三國演義》被改編成的遊戲數量很多,並且遊戲口碑和人氣都挺高。
  • 彈幕版四大名著走紅背後
    (資料圖片)最近,曾經霸屏的四大名著電視劇再次火了,只是這次的「打開方式」有所不同。6月下旬,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上線了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1998年版《水滸傳》、1994年版《三國演義》、1987年版《紅樓夢》和1986年版《西遊記》,受到網友們的歡迎與點讚,上線近兩個月後熱度仍在持續。
  • 又見四大名著!著名指揮家張列執棒天交再現經典
    曾經有讀者這樣概括《四大名著》,我們帶著紅樓夢中最柔軟的心,走進水滸的世界,結交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學習三國的智勇,在西遊追夢的路上降妖除魔,披荊斬棘,似乎說出了好多《四大名著》影迷樂迷的心聲,讓大家產生無限共鳴……四大名著乃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