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孔明氣死周瑜 馬超痛失西涼

2021-02-07 朱珠媽媽講故事

孫權與周瑜設美人計,誆劉備過江留質,以換荊州,但此計為諸葛亮識破,此事弄假成真,劉備也成功脫險回到荊州,並迎娶孫尚香。

荊州城內,魯肅依奉許昌旨意前來討要江夏和南郡兩地。諸葛亮巧舌將其拒絕,魯肅遂向劉備談起進軍西川,索回荊州事宜。孔明果然以兵馬不足,糧草缺乏為由加以推脫。魯肅便趁勢將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用上,諸葛亮「中計」。劉備接到周瑜送來的親筆信大驚,認為西川必將被周瑜所取。孔明則識破了周瑜的假途滅虢之計,決定調動所有人馬,憑藉天時地利之優與之殊死一撥。

周瑜率軍攻打荊州,竟然被諸葛亮設計埋伏,吳軍首戰大敗。周瑜憤恨不過,身體日漸虛弱。最終,周瑜決定率領剩餘兵將返回江東,以保留實力。東吳府衙內,周瑜病入膏肓,孫權急切探望。周瑜臨死前叮囑孫權韜光養晦,以圖江東大業。並建議孫權立魯肅為大都督。言畢,周瑜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遂死。

曹操疑忌馬騰,召其入京。馬騰欲趁機殺曹操,謀洩被殺。其子馬超聞訊,與韓遂起兵報仇,屢勝曹兵。

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自相火併,藉機打敗馬超。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較為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故事源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作者通過真實動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訴了統治者的暴虐和醜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謂「十八路」諸侯聯軍徵討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號,幹的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勾當,都企圖稱王稱霸。《三國演義》以沒落的漢室宗親劉備和以宗族起兵的曹操作為兩條主線的展開了中前期的故事,而中後期以蜀國丞相諸葛亮率領漢軍北伐,與魏國重臣司馬懿的鬥智鬥勇為主線,以三國歸晉而告終。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小說家。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毛綸,字德音,號聲山,明代著名文學評論家。與金聖歎是同時代人。他在當時也頗有文名,但一生窮困不仕。中年以後,雙目失明,乃評《琵琶記》、《三國志演義》以自娛。評書時,由他口授,再由其子毛宗崗校訂、加工和最後定稿。

毛宗崗(1632~1709),字序始,號子庵,生於明崇禎五年,中國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是現存《三國演義》的修訂者,其情節上有一定的變動,有增刪,還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無障礙閱讀彩繪四大名著(小學生版)(全4冊)

 圖文互動、注音解詞——全面掃清閱讀障礙。 專為小學生打造的四大名著「悅」讀版! 20開大開本,翻閱更方便。 全4冊,一冊一部名著,想讀哪部讀哪部。 每冊32回,甄選、合併精彩章節,小說情節更緊湊。 每回2000~3000字,保留原著行文風格,語言更通俗。 近1000個注音解詞,全面掃清閱讀障礙,免去查字典的麻煩。 近500幅精美插圖,圖文同步閱讀,方便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原著。  

第一回  桃園三結義 張飛鞭督郵

第二回  孟德獻寶刀 三英戰呂布

第三回  貂蟬受託連環計 父子交惡鳳儀亭

第四回  陶謙讓徐州 曹賊挾天子

第五回  呂布轅門射戟 曹操敗戰宛城

第六回  呂布命喪白門樓 獻帝血書下密詔

第七回  劉備後園種菜 曹操青梅煮酒

第八回  禰衡擊鼓罵曹 吉平下毒遭刑

第九回  關羽千裡走單騎 趙雲古城投明主

第十回  曹操奇襲烏巢 劉備避難荊州

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第十二回  趙雲單騎救幼主 張飛大鬧長坂橋

第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群英會蔣幹中計

第十四回  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苦打黃蓋

第十五回  龐統暗設連環計 軍師妙算借東風

第十六回  曹操敗走華容道 趙雲計取桂陽城

第十七回  關羽義釋黃漢升 劉備迎娶孫尚香

第十八回  孔明氣死周瑜 馬超痛失西涼

第十九回  龐統殞命落鳳坡 關羽勇赴單刀會

第二十回  關雲長水淹七軍 華神醫刮骨療毒

第二十一回  呂蒙白衣渡江 關公敗走麥城

第二十二回  曹操疑心殺華佗 曹植智吟七步詩

第二十三回  漢王稱帝 張飛遇害

第二十四回  陸遜火燒連營 劉備遺照託孤

第二十五回  七擒孟獲 計收姜維

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嚇跑司馬懿

第二十七回  諸葛妝神搶麥子 木牛流馬運軍糧

第二十八回  武侯病史五丈原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二十九回  丁奉破胡遵 姜維斬徐質

第三十回  姜伯約屯田 鍾士季分兵

第三十一回  鄧艾偷渡陰平 劉禪樂不思蜀

第三十二回  孫皓請降 三國歸晉

相關焦點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一回 徐元直力薦臥龍 劉皇叔三顧草廬
    徐庶要救老母,只得向劉備告辭,臨走,推薦諸葛孔明的才能,指點劉備請他出來輔助。劉備先已從司馬徽處知臥龍之名,求賢心切,三次親到臥龍崗,敦請孔明出山相助。諸葛亮提出跨有荊、二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三立之勢的戰略方針,劉備苦請其出山輔佐。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群英會蔣幹中計
    諸葛亮去戰群儒,智激孫權,加之周瑜陳說利害,孫權遂決計抗曹,以周瑜為大都督。《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嚇跑司馬懿
    及至探明實情返回時,趙雲率大軍已到,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之計。《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 瓷器上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歷代清帝對該歷史演義小說系列人物典故非常痴迷,《三國演義》甚至被稱為清朝的立國之寶。以《《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記載「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大小二喬常以並讀形象出現,歷代也有不少詩篇讚頌江東二喬,如明人高啟有《過二喬宅》中提到「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便是描述二喬並讀的場景。【草船借箭】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秘技黃蓋受刑】。
  • 歷史上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國時期的歷史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廣為流傳以後,那段時期的故事變得更加家喻戶曉。就演義而言,羅貫中老師太偏愛諸葛亮了。羅老特地給諸葛亮強加了一大段戲碼,比如草船借箭,智算華容,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
  •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可也因為襯託其他人物而錯誤地刻畫了一部分人,使他們被後人誤解,我們之前所說的張飛便是如此,本來是一富貴人家的文化人,卻被描寫成了一個大老粗(可以翻閱作者之前的文章)今天我們便來說一下另一個被他人誤解極深的人物——周瑜。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三分真七分假」的《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也就是說,這本書是根據《三國志》等史料創作的傳奇小說,類似《水滸傳》,有一定歷史和人物做背景,文學性毋庸置疑,但真實性就另說了。拜《三國演義》所賜,一個「完美高富帥」的優質男周瑜,變成了一個狹隘的受氣包,一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倒黴鬼,最後還落得個被活活氣死的可憐結局,這黑鍋真夠大的。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47周瑜在《三國演義》裡也不是小心眼
    但《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形象是就差點意思,雖然仍然是足智多謀,但總被諸葛亮壓一頭,所以總惦記著殺了諸葛亮,很多人就評價周瑜嫉賢妒能,氣量狹窄,不能容人,最後被諸葛亮氣死。臨死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從此留下一個詞,叫做「一時瑜亮」,不過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勢均力敵的兩個人,而「既生瑜,何生亮」發出的則是被人壓了一頭的鬱悶之聲。《三國演義》裡的周瑜就是一個嫉賢妒能的小心眼嗎?
  • 周瑜在三國演義裡是怎麼死的?
    三國裡周瑜怎麼死的?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讀了名著就會好奇三國志周瑜是怎麼死的,據記載「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
  • 周瑜到底是被誰氣死的?
    爭功也就罷了,更離譜的是,作者還編排了個「三氣周瑜」的橋段,說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屢次破壞孫劉聯合抗曹統一戰線,設計陷害諸葛亮,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惱羞成怒,被諸葛亮活活給氣死了。儘管孔明先生事後一再否認:不是我,不知道,別瞎說。但一部《三國演義》還是讓他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諸葛亮咋想的我不知道,反正周瑜跟羅貫中的血海深仇算是徹底結下了。
  • 「你好,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線上測試1獲獎名單來了~
    昂立語文暑期特色活動「你好,四大名著」在周二對外發布了關於《三國演義》小知識考察測試卷2。現在測試成績排行榜已經出來了哦!還是跟原來一樣,得分最高,用時最短的前三名同學可以到帶班老師那裡挑選四大名著套卡其中任一系列(8張)。名單公布如下:
  • 孩子必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課外閱讀題,熟記考試方能應答自如
    6、孔明借東風。指孫劉聯軍在赤壁對抗曹操時,諸葛亮和周瑜定下火攻計謀,但當時是冬天,只有北風,而曹軍在北岸,必須要東風,即「萬事諸備,只欠東風」。此時,請葛亮已根據天文氣象知識知道三天後,將有三天三夜東風的東南風,卻故意在周瑜面前賣弄計謀,說能借三天三夜東風,於是設壇向天禱告,借得三天三夜東風,7、關公過五關橋六將。劉備被曹操打敗,被迫逃到河北,寄居在袁紹禽下。
  • 名著導讀之《三國演義》(一):1-120回內容梗概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書成以後,在流傳過程中還經過許多人增刪潤色,直至清康熙年間,毛綸和毛宗崗父子又對它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書的藝術水平。這就是現在通行的本子《三國演義》。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超全練習題,拿給孩子練練手!
    31、《三國演義》塑造了不少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崗所說的「三絕」:奸絕、義絕、智絕。請問「奸絕」是哪個人?舉一例說明。答:曹操「奸絕」。舉例:曹操錯殺呂伯奢(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借糧官的人頭以壓軍心、夢中殺人等事都體現出曹操的奸詐。32、請簡要敘述諸葛亮三氣周瑜的內容。答:三氣周瑜。
  • 名著導讀之《三國演義》(一):1-120回內容梗概,收藏閱讀吧~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一百二十回。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長小說、戲曲的通俗文學家。他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資料,加以整理和創造,寫成了這部長篇巨著。書成以後,在流傳過程中還經過許多人增刪潤色,直至清康熙年間,毛綸和毛宗崗父子又對它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書的藝術水平。這就是現在通行的本子《三國演義》。
  • 羅貫中的「段子」:周瑜心胸狹窄被氣死,曹操隔著長江黃河鬧緋聞
    本文選取小說中周瑜和曹操兩個人物,對這位文學大師有意模糊文、史「邊界」,移花接木,從而使得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更具「張力」的藝術手法,用史實來作出一些分析。 原本恢弘大度的東吳統帥周瑜,被演義成一個妒賢嫉能、心胸狹窄的人 在小說中,東吳統帥周瑜妒賢嫉能、心胸狹窄的缺點,被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以致最後被活活氣死。
  • 聽名著:《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徑來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對坐。孔明曰:「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肅曰:「何喜?」孔明曰:「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不知,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談得魯肅失色問曰:「先生何由知之?」孔明曰:「這條計只好弄蔣幹。曹操、雖被一時瞞過,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認錯耳。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魯肅聽了,開口不得,把些言語支吾了半晌,別孔明而回。
  • 聽名著:《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左右救回帳中。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眾,虎踞鯨吞。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報吳侯,一面求醫調治。卻說魯肅見周瑜臥病,心中憂悶,來見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為何如?」肅曰:「此乃曹操之福,江東之禍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醫。」肅曰:「誠如此,則國家萬幸!」即請孔明同去看病。肅先入見周瑜。
  • 【名著】《三國演義》1-120回內容梗概,收藏閱讀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候惇撥矢啖睛張繡從賈詡計打敗曹操。曹操出奇兵戰勝張繡。操因袁紹襲許都而回。郭嘉稱操十勝而紹十敗,荀彧、郭嘉獻計攻呂布,操從之,陳宮得劉備結連曹操書信,呂布罵操攻備。劉備向曹操求救。操出兵助備,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目,惇撥箭啖睛,趕殺曹性。
  • 乾貨 | 四大名著重點知識梳理:《三國演義》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你喜歡作品中的哪個人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喜歡人物:(略)9、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描寫了先後發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個弱軍打敗強軍的故事。請選擇其中的一個故事用一句話寫出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