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饒州北大道近建設路處
設立了一個巨大圍擋
行人和車輛紛紛繞行輔路
繁華鬧市中
圍擋裡正在「悄悄」進行什麼工程?
今日,記者進入圍擋一探究竟……
這個圍擋由饒州北大道貫通至大芝路,裡面正在建設的是五湖連通二期工程中的竹馬廊橋項目。當日氣溫較低,一進入工地,便看到木工、電焊工等正在釘制模具、焊接鋼筋籠,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不遠處,竹馬廊橋的雛形已初步顯現。
竹馬廊橋是我縣五湖連通工程在城內新建的十座橋之一。
五湖連通工程範圍為球珊湖、韭菜湖、土湖、青山湖及其沿岸區域,河道總長約2.1km,沿線建設激揚橋、磨子橋、饒州橋、宣化橋、寶勝橋、竹馬橋、通賢橋、王公橋、盤洲橋、白石橋等十座橋梁。
我縣古稱番邑、饒州,公元前221年置番陽縣,漢時更名鄱陽縣。五湖連通,不僅將再現鄱陽昔日因水路運輸興盛帶來的繁榮盛景,還將鄱陽2200年歷史進程中散落的文化遺珠串連在一起,向世人呈現一個有故事的文化之城。
文化之城內新建的十座橋梁,座座背後都有文化故事。
部分橋梁介紹
▼
竹馬廊橋
竹馬廊橋橋身左側浮雕裝飾畫以白砂巖深雕「竹馬交迎」圖案,「竹馬交迎」是指群童騎著竹馬爭相迎接賢良的官員歸來,意在稱頌地方良吏施行德政,廣受歡迎。
竹馬廊橋橋身右側裝飾則以白砂巖為底,上噴黑漆仿書畫效果展現顏真卿書《與蔡明遠貼》。顏真卿為官正,待人誠,交友義。在饒州任職時,他與鄱陽人、邑校蔡明遠友善。魯公胸懷坦蕩,誠懇相對,使得蔡明遠深為感佩。後魯公受替北歸,絕糧於江淮間。蔡明遠聞說後立即傾產購糧,並不遠千裡從鄱陽以船運去,解除魯公之困。對於蔡明遠的義舉,顏真卿十分感動,於是親筆手書《蔡明遠貼》真卿報蔡明遠。顏蔡高風厚誼,躍然紙上,盛傳百世。
王公橋
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王十朋離任饒州,往西去夔州任職,鄱陽老百姓為挽留他將一座橋拆斷,王十朋只好出東門即「永平門」繞一個大圈再西行,後來這橋被稱為「王公橋」。史載,宋代在饒州建橋十座,「王公橋」又名「十朋橋」,現已廢,在古饒州城的西門外。
王十朋在饒州為官時有一首詩「鄱水新門號永平,永平何止一鄱城。願言廣此平天下,黎庶長無愁嘆聲。」
寶勝橋
寶勝橋,在饒州古城東北,東湖之尾。唐高僧寶勝在此化緣12年,風雨無阻,一日未耽擱,化緣之資建起妙果寺。為感寶勝之誠,饒州名士王西玉出資在橋上建寶勝閣,橋也名寶勝橋。
該橋設計以寶相花紋樣和八瑞相佛教吉祥圖案為裝飾橋底。寶相花是中國古代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寶相花又稱寶相花、寶蓮花,是吉祥三寶之一。八瑞相為佛教文化中常用的吉祥圖案,又稱八吉祥或佛八寶。該橋設計依據寶勝和尚的身份,結合傳統雲紋及蓮花紋,並以彩繪及浮雕兩種不同的形式來展示吉祥如意的圖案。
盤洲橋
《中國園林歷史表(南宋)》載:「乾道二年(1166),洪适歸鄱陽,建盤洲別業;6年後自作《盤洲記》。」盤洲別業在我國園林建設史中有較高的地位,創造一處可以「寄情山水,脫離凡俗」的生活境域。盤洲別業最大的特色是園內的植物。盤洲園內植物品種繁多,僅《盤洲記》中所載植物就多達七十餘種之多。
通賢橋
鄱陽古城牆始建於秦代(公元前221年),為鄱陽縣首任縣令吳芮支持修建,建有靈芝、朝天、永平、鄱江、月波、濱州6座城門。歷代水圮樓焚兵均曾修葺。通賢橋所載位置便是古城「靈芝門」舊址。
恢復古城牆,結合通賢橋仿古城門設計成橋下通航的水門。打造範仲淹詩詞中「雲飛過江去,花落入城來」的意境。
宣化橋
宣化橋位於古饒州城外。古時,橋頭有上諭亭,宣傳帝王旨意,所以稱作宣化橋。隨著時間推移,民間稱為鮮花橋,應該是「宣化橋」的諧音。每年的城隍廟日,在鮮花橋下的城門口河裡,香船、燈船、民船大大小小連綿數裡,十分熱鬧。鄉民們鮮花橋上對饒河調,通宵達旦,連唱三日,形成了饒州城裡一年一度的「鮮花橋上對饒河調」的傳統民俗,盛況空前。
橋底文化設計以為宋代流行的織錦裝飾紋樣——梅花曲水紋(曲水紋、紫曲水)為元素,以流動的曲水紋結合多彩的梅花燈光,與水面相呼應,使船行路過的遊人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動靜兩相宜、五光十色的獨特景色。
除了新建十座橋梁外
五湖連通工程
還將新建以下內容
▼
新開激揚河、番君河兩條河道
其中,竹馬廊橋、王公橋
、寶勝橋、盤洲橋、通賢橋
宣化橋等橋梁均橫跨番君河
新建濱河北路、濱河南路
土湖路、人民南路等四條市政道路
沿線建設約5萬平方米停車場
新建球珊湖進水閘、土湖排水閘
青山湖排水閘
土湖至青山湖船閘等水利設施
五湖連通工程建成後,我縣五湖水系相互連通,城區內湖泊、河道環繞,河渠日夜奔流。水面上,小橋、小船、畫舫動靜相宜,陸地上車如流水馬如龍。「水陸並進」,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特色格局,將讓這座城中的一切都似河渠的川流不息一般生動起來。
隨著五湖連通工程的推進
此類堤壩將被拆除、疏浚
湖心孤寺
沿著五湖連通的湖泊、河道,我縣將恢復重建湖心孤寺、洲上百花、兩堤柳色、雙塔鈴音、新橋酒帘、薦福茶煙、顏亭荷雨、孔廟松風、松關慕雪、芝嶠晴雲等著名的東湖十景。(詳情點擊:東湖十景逐步恢復、東湖大道香樟有新去處……記者打卡環東湖治理建設工地)
五湖連通的意義遠不止讓城美起來,還在於通過城市水域治理,進一步完善鄱陽城區排澇體系、消除湖泊岸坡隱患。同時,通過引活水,增強城區水體流動性,提高水體自淨能力,結合控源截汙、生態修復等水環境治理措施,改善五湖水生態環境狀況,讓鄱陽這座古城重新煥發青春活力,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五湖連通工程各工地建設現場
▼
截至目前
五湖連通工程一期、二期
正在日夜加緊施工中
三期人民南路
激揚河及妙果寺塔正在設計中
一江兩岸楊柳綠
五湖連通波光閃
五湖連通工程將鄱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緊密連接,我們有幸共同見證新鄱陽的冉冉上升,我們也期待著鄱陽快速發展的巨輪從此起航!
(記者吳蓓)
鄱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