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紅玫瑰和白玫瑰
蚊子血和白月光
飯粒子和硃砂痣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又落空/紅是硃砂痣烙印心口/紅是蚊子血般平庸/時間美化那僅有的悸動/也磨平激動
李焯雄
所以愛上一個人,愛過一個人,好比心上的一點硃砂,世間的獨一無二。
張愛玲犀利,毫不留情。紅白之間,都是遺憾,少許溫情。李焯雄睿智,從來得不到,往往最美好;從來被偏愛,總是最無情,陳奕迅兀自唱著歌,聽歌的人卻早已淚流滿面。
那麼,誰是的蚊子血,誰又是你的硃砂痣?
2
///
每一粒硃砂
都有它的風華
如果你心口上當真有一顆硃砂痣……
那麼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你隨時,都會有危險。
硃砂是一種化學品成分為硫化汞(HgS)的天然礦石,大紅色,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硃砂主要成份為硫化汞,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硃砂為汞的化合物,汞與蛋白質中的巰基有特別的親合力,高濃度時,可抑制多種酶和活動。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並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稱為汞中毒。
硃砂也稱為辰砂、丹砂、赤丹、汞沙,通常產於石灰巖、板巖、砂巖中。辰砂的名字直接來自它的產地——辰州(今湖南沅陵),是中國最早發現辰砂的地方。貴州的銅仁、湖南的辰溪、沅陵和麻陽是辰砂的主要產地,除此以外,湖南、四川、廣西等地也有出產。辰砂主要呈菱面體狀,加上晶體本身產量小,採集難度很大,直徑25毫米以上的晶體就是博物館收藏的珍品了,而且25毫米以上的辰砂晶體只有在我國出產。
紅的妖冶,紅的獨一無二,你說的風華正茂,是不是就是這樣?
3
///
每一粒硃砂痣,
都有一個故事,嗎?
中國利用硃砂作顏料已有悠久的歷史,「塗朱甲骨」指的就是把硃砂磨成紅色粉末,塗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這種做法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紅潤亮麗的顏色也得到了畫家們的喜愛,中國書畫被稱為「丹青」,其中的「丹」即指硃砂,書畫顏料中不可或缺的「八寶印泥」,其主要成分也是硃砂。
後世的皇帝們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紅色粉末調成紅墨水書寫批文,就是「硃批」一詞的由來。各朝帝王亦把辰砂作為國寶,點批狀元便是用它。
東漢之後,為尋求長生不老藥而興起的煉丹術,使中國人逐漸開始運用化學方法生產硃砂。當然,這種不科學的方法,在當時應該造成了很多人汞中毒,只是大家並不知道而已。
我國傳統中醫將辰砂用作安神定驚的良藥。古人認為硃砂有「開運祈福,鎮靜安神」之用。因為硃砂有毒,不宜久服。所以即使在中醫中使用,也需遵醫囑。
硃砂還有另外一種很神奇的使用方法,那就是用來製作守宮砂。守宮砂是中國古代驗證女子貞操的藥物,製作方法是用硃砂餵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硃砂後,把壁虎搗爛並千搗萬杵,然後用其點染少女的肢體,顏色不會消褪。當然,不用我解釋,各位老司機也應該都知道,這是個很大的謬論。
所以,心上的硃砂痣,不變的痴情人,大抵只是因為硃砂不易褪色,才有的說法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心上硃砂,一眼萬年。文藝歸文藝,可別誤食了才好。
那麼看完這些,你心上的硃砂痣,可還好?
今日作者--- Yvonne
不喜歡電影的珠寶鑑定師不是好學姐,撩的一手好學妹,燉的一碗毒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