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歡 迎 前 往 恐 怖 電 影 觀 影 指 南,
現 已 堅 持 到 第 二 年。
666%
▲和小羊看的《我們》。
今年3月底,在香港看了《我們》,比《逃出絕命鎮》更好看也更嚇人。話題跨度大、音樂更驚悚、氣氛鋪陳出色,還褪去了抄襲《萬能鑰匙》之嫌。搞笑的地方很多,但反轉部分依然做得很差勁,「當代希區柯克」的評價就算了吧。「兔子」是「克隆」的隱喻,這個概念從《黑客帝國》到《致命魔術》就已存在。「美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廢棄的下水道?裡面是不是住滿了「人」?」有時候,都市傳說延伸開來的可怖臆想,比鬼魂還令人後怕。▲這個鏡頭很容易出現在噩夢裡。
2017年,有圍繞「保姆」職業展開的血漿片《辣手保姆》《安全鄰域》。2018年,「桌面恐怖」《解除好友2:暗網》《網絡迷蹤》則在眾人的吹捧下成為了熱門。今年依然有不少片子在選題上「前僕後繼」。如被咬就會產生克隆體的《驚天複製》,撞車《我們》、物色人妻交換身體的《俄國新娘》,撞車《逃出絕命鎮》。兩部都是喬丹·皮爾的作品,心疼。片子好當然不介意你多拍兩遍。問題是,拍那麼難看,還有必要嗎。▲《死寂》的臨場感不錯,但遲到的觀眾、爆米花和男友為女友解說的聲音,都會破壞這類「無聲電影」的觀影體驗。
即將在院線上映的電影《死寂》,不單和溫子仁的成名作同名,選題更是被眾人聲討過的《寂靜之地》截了胡(其實《死寂》原著在2015年就已出版)。——「洞穴裡冒出大量「巨型蝙蝠」,它們靠聲音狩獵、人類為食,失聰少女一家從此踏上了末世逃亡之旅。」兩部電影有著近乎相同的設定。如果你對《寂靜之地》的「瀑布情節」耿耿於懷,那麼《死寂》的「碎肉機橋段」你會更加無法容忍。聽聲音襲擊人類的蝙蝠怪,被碎肉機的聲音吸引,排隊自殺,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就這智商,還能毀滅人類?還能打敗軍隊?直接把絞肉機開去洞穴不就完事了?按理說,憑洞穴的回聲,這些怪物光是出來前就該亂撞撞死了。要說唯一比《寂靜之地》出彩的地方,大概就是《死寂》給人綁上鬧鐘做炸彈那一段。前者至少還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和對新生兒的期望,後者完全把希望掐滅,滿是《行屍走肉》那般末世求存的殘酷味道。——災難來臨,人類永遠是最大的威脅;▲在《遺孀秘聞》裡,於阿姨飾演了一個反社會人格的「好閨蜜」。
《遺孀秘聞》講述了歸還某寡婦(於阿姨)錢包後,被她緊密跟隨、甚至綁架的驚悚故事。整體來看,表現平平,沒有起什麼太大的衝突,但不乏有精巧的設計。比如影片出現的「夢中夢」,以及片頭於阿姨對女主說的「是鄰居在裝修」,這些伏筆到影片中後段都有所回應;馬大姐有個身心健全,卻不被允許上學的女兒。這在美劇《惡行》《利器》裡均有表現,人們把這稱為「代理性孟喬森氏症候群」,指母親(Ma)對子女產生特殊的愛,因過度保護化為一種施虐。馬大姐還與《遺孀秘聞》裡的「於阿姨」一樣,對周邊「好友(眼中的子女)」窮追不捨。一旦對方不接受自己的「好意」,馬大姐就會實施綁架,進而虐殺。這本是一個很好的劇本,因為它實在太美國、太Drama了。然而影片卻塞滿了各種無聊的動機(如工作不順、報復初戀)來自圓其說,劇本顯得尤為笨拙。主角團明明意識到情況不對,卻為了把影片拖足90分鐘,屢次回到馬大姐的家中開趴。▲左《魔童》右《神童》,海報都那麼配對,你們原地結婚吧。
▲在我對是哪個無聊人士抱以疑問時,翻譯和校對站出來說話了。
至於《神童》,我以為我只是下錯電影了,結果發現19年和18年的版本一樣無聊。我對先前的「誤會」感到抱歉,因為我沒有誤會。今年「亞洲恐怖」大放異彩,可說的東西有很多,我就沒放到part.1「這是最好的選擇」一欄裡。自《輪到你了》之後,亞洲恐怖便成為了眾多影迷的不二之選。▲來了來了,她lei了。
▲看這些片不如戳瞎我的眼,《俄國新娘》截圖
於西南偏南電影節上映的《布萊頓驚魂》,內容乾澀,有驚無魂。好心幫忙的鬼被女主一腳踢落山崖。與熊搏鬥,讓驚悚片莫名轉場到了《荒野求生》環節;《鏽溪驚魂》欲演《伊甸湖》外加女版《絕命毒師》的戲碼,結果兩頭都沒碰著。女主開車不按導航,從城市道路一路駛進荒山野嶺,望著數十米高的樹林,女主也沒意識到自己開錯路了。直到驚覺路況不對,還下車趴車頭蓋前研究紙質地圖。你看紙質地圖就算了,還非得下車看嗎?果不其然,女主就被變態們盯上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如果乖乖按導航走,什麼批事都沒有;《我制服了魔鬼》,我制服了狗屎……《房屋出租》,心疼林·沙燁老太,這把年紀還要扮演饑渴的老女人……《拍慄得》,跳票2年的電影,應該準備得更嚇人才對。前10分鐘氛圍渲染得不錯,拍成短片估計更合適。解法在意料之內,大多情節也能猜到。這種青年輪流作死在《真心話大冒險》裡也看到過,不算新鮮;《異教徒》,中規中矩,用極低的成本拍了個鬼修女版的《活死人黎明》。修女模樣的喪屍追逐戲碼,很B級,是「爛片愛好者」的福音,不至於想像那麼糟糕;▲《天鵝絨圓鋸》,一眾以藝術為生計的男女偏偏是最不把藝術當回事的人,表面批判著一切,實則為了利益,作品好壞都能顛倒。
由吉倫哈爾出演的《天鵝絨圓鋸》評價分化,它調侃了現代藝術的市場,用「藝術的純粹」謀殺了「藝術品產業鏈」的相互利用和貪婪。策展人、藝術創作者、評論家都難逃「天鵝絨圓鋸」的懲戒。▲《玻璃先生》,左起神盾局局長,中X教授一美。
沙馬蘭的預見性太強,早在2000年,塞廖爾·傑克遜就扮演起了收納超能力者的「英雄角色」。《玻璃先生》是「光頭三部曲」的終章,雖然強扭,但也為導演沙馬蘭內心嚮往的「英雄世界」畫下了句點。
END
結語
相較於2018年,今年「恐影」的表現平平。曾經,恐影是一個不受待見的大類別。現在,很多冷門電影,在各大媒體的推薦(瞎吹)下,還是成為了熱門。這其中當然有好有壞。
但今兒不談利弊。下半年值得期待的恐影還有很多。《遺傳厄運》導演新作《仲夏夜驚魂》,同為A24出品的黑白電影《燈塔》,《閃靈》續集《睡眠醫生》,經典電影重啟《諾斯費拉圖》,陀螺監製的《在黑暗中講述恐怖故事》,金老先生的《小丑回魂2》,接過劇版《富江》的阿嘉導演作品《巨鱷風暴》,坎城電影節的口碑佳作《喪屍未逝》……
此次指南篇幅較長,能看到現在也是辛苦大家。下半年又會出現多少驚喜之作,幾個月後我們拭目以待。
: :
Link
| 2018上半年恐怖電影全盤點 |
All in ONE
Hallelujah God Bless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