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琴教授妙用荊芥經驗淺識

2021-02-22 明醫公開課

筆者有幸於 80年代跟隨趙紹琴恩師身邊進修 ,親耳聆聽趙老教誨 ,深得其傳。現將趙老臨床妙用荊芥之經驗 ,介紹於諸同道 ,以便臨證參考。

荊芥穗味辛性溫,其性升浮,善能發汗祛風解表邪。凡風寒束表而致頭痛寒熱,無汗,周身痛楚之表閉證,用之最宜,常配入複方應用。因其溫而不燥,疏風之功擅長,故又常以之配入大隊辛涼疏解之品,而治風熱感冒初起,如銀翹散用之以加強疏風散熱之力。此因其配伍而異其用,可謂通治感冒之良藥也。

荊芥體輕升散,上行於頭面空竅而有清頭目利咽喉之功。凡風邪上犯頭目諸竅,而致頭目眩暈、頭昏鼻塞、耳目不清等症,無問其有無寒熱身楚等全身症狀,皆可用此以除風邪,風邪去則頭目清。至於咽喉痛用之者,亦取其疏風利竅之功也,如清咽利膈湯、六味湯等即是其例。

荊芥為疏風聖品,此人皆知之。古云:風以勝溼,洵為至理。凡風邪阻於脈絡,溼邪因阻氣機。症見周身痛楚,項背強直,四肢關節疼痛,肌膚麻木不仁等,用此有一舉二得之妙。至於某些風溼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疼痛,已成熱痺者,則當於涼血活瘀配入本品,庶免其寒涼凝澀之弊,又無溫散助熱之虞。決不可為了「消炎」而純用苦寒之藥。

若風溼之邪入於營分,蘊鬱化熱而發癮疹奇癢難忍,夜間尤甚,搔之不已,皮膚遍起片狀紅疹,治療必須疏風祛溼,涼血活瘀。故為治療癮診必用之品。古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謂血行非指純用血分藥,乃令血行流通之意耳。風藥自可通絡宣鬱行滯,故不可缺也。

顏面神經麻痺而成口眼喎斜,考其原因甚多,總屬陽明經絡受病,以陽明之脈上行於面也。若單純風邪襲於陽明絡分,則當用荊芥以散風邪則愈矣。若陽明腑實,大便秘結而致不遂,必俟其積滯化,腑氣通,病當向愈,方中宜加用荊芥穗以助其活絡之功,則收效更捷矣。凡頭面諸疾屬陽明經絡受病者,用荊芥自能行諸藥直達病所。但若屬腫瘤壓迫顏面神經,則荊芥無功。

荊芥辛溫芳香,故能醒脾開胃。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主消化之職。若中州溼阻寒凝,脾胃運化失職,胃不能納,脾不能化,諸病生矣。荊芥辛溫芳化,溫以通陽,芳以化濁,為醒脾開胃之佳品。凡溼邪困阻中宮,用此得心應手,其效超過甘溫補中之品。若屬溼阻中宮,胸悶不暢,肺氣不宣,中滿而氣逆,用宣散、溫中、化溼等法皆不效者,於對症方中加入本品,用之甚靈。

荊芥炒炭用能入血止血,故為止血要藥,可用於多種出血證候:

  

腸風便血。

腸風者乃風邪留戀於腸中而致便血不止,荊芥能除風邪,炒炭後入於血分搜剮腸絡中之風邪,故治腸風便血,其效甚捷。若便血之由溼熱下迫者,用之尤良,以風能勝溼故也,當配黃柏、山梔,則下焦溼熱必去而愈。

  

吐血盈口。

多是胃熱上迫,或肝鬱逆上,用炒荊芥既能疏風(火鬱發之),又能止血(血見黑則止),且有疏解肝鬱和血之效。故治吐血有效。惟肝硬化食道及胃底睜脈曲張破裂所致的胃大出血及腫瘤出血則當從外科處理,不可延誤。

  

崩中出血。

婦女非經期,子宮忽然大量出血名崩中,其原因甚多,若因暴怒之後,氣鬱且熱,下迫胞宮而致崩中者,除用止血涼營之劑外,必須配以疏調解鬱之品和之,荊芥可為首選,況且又具入血止血之功,婦人帶下用荊芥既是升和疏肝,與崩中證雖不同,其義有相通之處。

  

瘡瘍之為痛全是氣血壅滯,熱鬱不散,結聚成毒,輕則為痢腫,甚則為毒。推究其病機,一言以蔽之曰,結鬱為病也,若鬱開結散,則何毒之生? 荊芥開鬱疏調營衛,有開鬱散結之功。凡瘡瘍初起宜宣解熱毒,不使增重,重者清熱解毒,然無論熱鬱輕重,皆當疏調開鬱為法,故以荊芥為要藥。若是後期已成虛瘡者,自當補益氣血,然純補須防其留邪為患。故瘡家早、中、晚各期均宜酌情配以荊芥,故曰瘡家聖藥也。

  

一般認為,昇陽藥物當選柴、葛、升麻之屬似乎已成定局,然不知凡是風藥,則每有昇陽之意,況荊芥入陽明氣分而疏調升和,入厥陰血分而解鬱和血,性溫而不燥,通三焦而和營衛,非若柴葛升麻升散之過,麻桂羌獨而辛散者過烈也。故欲昇陽者,當選用荊芥,不亦宜乎?

荊芥是辛苦溫、芳化升和之品,以辛走氣,炒入血,既解鬱又通陽,芳香疏經,升和醒中,不論表病裡疾,在氣在血,皆可應用,配伍得法,其效甚捷。舉例如下:

  

  

既能益氣同表,又能疏調氣血,荊芥助黃芪補中而兼化溼鬱,使益氣無滿中之慮,補益而無戀邪之患。

  

  

防風辛甘微溫,解表升浮,疏肝洩肺,為祛風要藥。二藥相伍,則疏散風邪之功更捷,舉凡風邪為患,皆當荊防並用,以收除風之效。又因其皆能疏肝瀉肺,故又用於肝熱日久,肺熱鬱結,上焦風熱所致的肝熱頭痛、風火頭眩、肝熱目赤等症。病雖為熱症而不避其辛溫者,取其能解鬱,所謂火鬱發之也。

 

羌活味辛苦性溫,氣雄而散,味薄而升,配荊芥以理遊風,祛風溼而利關節。羌活專行氣分,荊芥兼能入血,俱善祛風勝溼,合用則有協同作用,而為風溼痺痛之要藥。肝經鬱熱時又可疏散其鬱結。惟當注意實熱或虛火時慎用。

  

  

黃芩味苦,洩中焦實火,酒炒上行於肺,鬱熱上焦,風溼阻於中、上二焦時,以荊芥配黃芩用之最妥。以其既能疏風清熱,又能洩火祛溼邪,故能表裡兩解,而治風熱化火,鬱於中上二焦者。

  

  

木賊體輕而中空,味苦微溫,能發汗,擅退目翳。目翳的產生多是肝熱鬱火,上蒸於目。目為火戶,肝家主之,風熱入於足厥陰肝、足少陽膽,必用木賊祛之,配以荊芥者,以其入肝而善祛風熱也。

  

地榆苦酸微寒,性沉而澀下焦,涼血分,主治腸風、崩中、血痢等因熱鬱下迫血分而致出血之疾。凡出血之證,清則血止,過涼則寒凝,甚則血分瘀塞,為害非淺。如配以荊芥,既能清血分之鬱熱而止血,又能調和血分以暢氣機。習慣上炒黑用之,如有營衛不和或溼邪留戀,則不必妙用。

  

  

大黃大苦大寒,走而不守,蕩滌腸胃,推陳致新,因其性猛,故號將軍。又入血分,有化瘀生新之力,配以荊芥,能倍增其力,且將其引入氣分,既能溫,以化瘀活血以通絡,又能避免其攻之過猛,故有表裡合用,氣血雙調之功。

  

  

白朮味甘苦溫,燥溼健脾,補中益氣,常用參苓共為補中之劑,今配合荊芥旨在防其滯膈滿中之弊,因荊芥能宣鬱化溼,疏調氣機,疏化升和,故能醒中陽,消痞滿,助運化,增強參術的補益作用。

  

  

川楝苦寒入肝經瀉火解鬱,常用於肝經鬱熱所致的胃脘痛、少腹痛、疝痛等症,惟其病機屬熱者方宜,若寒痛則不宜用。川楝為厥陰氣分之藥,配以荊芥,借其升和疏調之力,能增強疏肝解鬱之效,更能解除溼邪鬱熱,故用金鈴子散時加入荊芥炭,則收效更佳。

  

片薑黃苦辛性溫。入脾肝經,為血中之氣藥,有下氣破血,除風消腫之功,亦為行氣開鬱之物,故升降散用之以升降氣機之用,若配以荊芥疏肝解鬱,則開鬱疏調,流通氣機之力益增,二藥配伍,廣泛用於諸鬱不開。如氣鬱、溼鬱、痰鬱、食鬱、血鬱、火鬱及寒凝、冰伏等因藥誤所致鬱結不開之證。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中醫藥學刊》2005年 第1期,作者趙文遠/南陽市中醫中藥研究所。由明醫公開課整理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於傳播和學習交流之目的,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 投稿請添加明醫小蘭微信:mingyixiaoxiaoan

有其他感興趣的、想了解的、想學習的內容

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抗癌名中草藥——荊芥!
    老者笑著答道:「我用的藥是荊芥。當初我看到產婦的病情後,判斷是因為產後勞累,內熱蓄積體內,汗出又導致毛孔開放,故而風邪從汗毛孔侵入體內,導致中風,繼而引起昏睡。為了散發體內風熱邪氣,使其上行而發散,在這方面荊芥是有很好作用的一味藥,且很常用的。雖然從道理上講是可以的,但荊芥治療此種病例還沒有經驗,所以前兩天試著治療時,我是很擔心的。」
  • 趙紹琴:感冒的精細辨治
    感冒作者:趙紹琴 感冒是感受時令之邪或非時之氣所引起的常見外感疾病。
  • 真有趣:我們拿羅勒、荊芥當盤菜,印度人卻拿它們宣誓、闢邪
    有趣好吃的羅勒和荊芥文字原創 / 如一有一件事,一直讓我耿耿於懷。銀杏空中菜園裡,那一片翠綠荊芥吐出花蕾,收割出濃鬱清香。我心裡嘀咕,真可惜了那一堆荊芥,這稀有的美味,是可以做出特色菜的呀。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過炒荊芥,那味道很特別,雖然有點糙,但很香很香。那天,是用幾片荊芥葉子燒了豆腐湯,一青二白好清爽!感覺味道濃得太過分,接近茴香,接近薄荷,還是藿香?又都不是,更強烈,更濃鬱!
  • 趙紹琴講故事:那一年,我獨排眾議,毅然用白虎湯!
    導讀:這篇文章是1986年,趙紹琴老先生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講課錄音,小編節選其中一段,講述的是趙老治療一位重症肌無力患者高燒的經歷
  • 創口貼的妙用 - 百度經驗
    創口貼其實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只是你或許從未留意過,不過不要緊,當你看到這,那麼接下來,你就會知道創口貼到底還會有那些妙用哦,不知道的趕緊過來看看吧。或許有一天你也會用上的     貼腳跟防腳疼     剛買的鞋子不合腳,要怎麼辦呢?
  • 紮根路邊的荊芥,農民恨其攔路,殊不知這是昂貴中草藥,別再錯過
    就好比農村路邊很常見的荊芥,這是一種在春天紮根生長出來的植物,外形碧綠,並且生命力十分頑強,所以在有些時候,甚至能夠長大田間道路中間去,這種「攔路虎」自然就備受很多農民的討厭,但其實它卻是一種極為好用的野生中草藥,所以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對於此種植株的詳細講解吧,相信大家在看完以後,都會對它改觀很多哦!紮根路邊的荊芥,農民恨其攔路,殊不知這是昂貴中草藥,別再錯過。
  • 認識烹飪行業的天然香料5(不多見的幾種香料—荊芥香茅草香藤)
    01荊芥常用的一些調料,我們耳熟能詳;不常用的,便有陌生感又如荊芥,它也為知名藥材.同樣可用作烹飪中的香料。雲南景頗族人在做「螺螄湯」和「舂鱔魚」時,都要用上荊芥。做「螺螄湯」,先剔出螺螄肉,煸炒後放人湯鍋去煮,用的調料多達十七種,其中就有荊芥。在做「春鱔魚」時,鱔魚要用炭燒熟後,放入炒花生及八種調料舂細,其中有切成末的荊芥。
  • 觀星指南之淺識夏季星空
    還有一周就七夕了,為了應景(強行應景),我們推出了這期淺識夏季星空,聊一聊夏季大三角,順便認識認識牛郎織女。
  • 貓薄荷除了用來吸貓,竟然還有如此妙用?
    貓薄荷,又稱樟腦草、小荊芥等,是唇形科、荊芥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拉丁文名為Nepeta cataria L,有「貓喜歡的植物」的含義。 而貓薄荷是怎麼讓貓咪們「欲仙欲死」的呢?貓薄荷在被碰觸後會散發出一種叫「荊芥內酯」的物質,它可以刺激喵星人的神經元,再把信號傳遞給喵星人的腦部,隨後腦部的嗅球、杏仁核、下丘腦都會做出反應,再然後貓主子就開始了如痴如醉的夢幻體驗……
  • 沒錢也能當大美女 平價護膚品的妙用 媲美大牌護膚品
    生活中有很多平價的護膚品,而且都是口碑挺好的,不僅有自己的本質屬性,還有其他的妙用效果,而且效果真的比一些專用大牌效果還好。這些小技巧都是經過大家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希望朋友們多多關注轉發,讓更多的朋友知道這些平價又好用的小技巧。
  • 劉渡舟教授應用平胃散的經驗
    劉渡舟教授應用平胃散的經驗平胃散首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蒼朮、厚樸、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組成。現將劉渡舟教授臨床應用平胃散的經驗簡介如下。1、平胃散與大黃黃連瀉心湯接軌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方:大黃、黃連。(一方有黃芩)治療「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之熱痞證。具有瀉熱消痞的作用。
  • 小小爽身粉的6個妙用
    小小爽身粉的6個妙用    爽身粉可不是嬰兒專用哦,作為一種便宜大腕的物品,你可別小瞧它。十幾塊的爽身粉發力起來,功效可提幾百幾千都不是問題,不信你看。妙用一:增加頭髮蓬鬆份量感    爽身粉有吸水吸油的作用,如果某天頭髮扁塌出油而沒空洗頭,可以取適量爽身粉在手上,從髮根順著發尾輕拍,讓爽身粉附著在頭髮上,就能增加頭髮的蓬鬆感啦。
  • 經方應用 | 黃煌教授講解黃連解毒湯
    我在臨床上發現確實有用,特別是心率比較快,晚上睡不好覺,血壓持續增高的。用黃連解毒湯治療高血壓,現在中國這方面的報導也非常多。黃連解毒湯單用的固然有,但更多的是複方。那麼複方怎麼使用呢?那我要推薦荊芥連翹湯了。荊芥連翹湯是我現在用的比較多的一張方,它是黃連解毒湯加上了四物湯,再加上四逆散,還有荊芥、連翹、防風、白芷、桔梗、薄荷。我用這張方的頻率要遠遠高於黃連解毒湯原方。
  • 陳年橘皮妙用多!
    陳年橘皮妙用多! 陳年橘皮妙用多
  • 紙箱提手的八大妙用,抓緊學起來吧
    第一個妙用衛生間裡面的盆子太多了,佔用地方咱們在盆子的側面粘上一個把手。現在盆子可以立起來放了特別節省空間。不過只掛一個盆子不是最終目的,其他的本子都能夠收納到裡面,衛生間裡面一下寬敞整潔好多了。第二個妙用我們在塑料把手上面鑽出幾個小孔。
  • 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杜斌教授在國務院疫情防控首場英文發布會上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2020-03-06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