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

2021-01-16 歷史話講官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有一個標準定價嗎?

在古代,黃金的數量稀少,由白銀充當起了硬通貨的角色。由朝廷統一鑄造的銀錠,五兩、五十兩甚至上百兩不等。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銀子,日常生活都是用銅板。就算富家子弟出門也不能帶著大銀錠,一來太沉,二來好多店家找不開。所以「碎銀子」就應運而生了。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銅錢,高消費、大面額交易才會用銀子。但是大塊的銀綻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壞了邊邊角角,那好幾天的生活費就泡湯了。這時候,碎銀就誕生了!隨身攜帶一些細小、輕便的碎銀,豈不是很方便?那麼,碎銀是怎麼來的呢?一種方法是將一塊完整的銀綻剪碎成一小塊一小塊地用,或者是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塊邊邊角角。

碎銀子一般是積攢了一定數量的碎銀之後鑄為銀錠。銀匠在代人鑄銀成錠之後,收取加工費,稱之為火錢。銀匠店鋪在把製作碎銀子和重鑄碎銀子的過程中,都有很有貓膩,有的偷工減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還有往裡面加鉛的。

那怎麼判斷碎銀子的重量?明清年間有經驗的店鋪夥計,通常都練出這手藝,一塊碎銀子拿到手裡,掂量一下就知道斤兩。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帶著稱碎銀專用的戥子,這是一種袖珍的小秤。測量精度為一釐,五兩以下的碎銀都能精確稱量。甚至藥鋪買藥時,也通常用它來稱量藥材重量。是為明清年間老百姓常用器具。

當時,由於紋銀的地位深入人心,國家稅收和一般物價仍以紋銀為標準,即使在乾隆時代鑄造技術提高、很多銀錠的成色超過紋銀之後,大家仍然以紋銀的銀兩數來為商品標價。晚清上海通行的二七寶銀錠,重五十兩的銀錠加升水二兩七為五十二兩七錢紋銀,以九八除,得五十三兩八錢紋銀,即是規銀重量,即此五十兩錠按九八規銀計算,作五十三兩八錢使用。

綜上所述,碎銀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是非常複雜的,只靠手就能掂量出重量恐怕不實。

相關焦點

  • 碎銀子
    碎銀子茶比熟茶耐泡、比老茶頭耐泡,可貴的是出湯沒有想像中的慢,無需動不動就拿來煮。1-22泡,每泡的出湯均是30秒,期間沒有刻意延長。喝普洱茶的一大難點就在於衝泡不易掌握,原因在於普洱茶複雜多樣的形式的種類,茶性很難了解全面,衝泡起來肯定難度大。對於碎銀子茶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相信大家看了之後也大概明白碎銀子茶是怎麼一回事了。
  • 古代的碎銀子是如何產生的?
    >古人並沒有那麼瀟灑拿銀子買東西也需要找零古代的銅錢一般是由官方發行的但金錠、銀錠這些貴金屬可以個人鑄造還可以按自己喜歡鑄成各種形狀一般來說一兩銀子相當於1000文銅錢就是說你用一兩銀子買幾百文的東西之後會收到一堆硬幣所以面對銀子這種巨大金額的煩惱聰明的古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
  • 古代的碎銀子怎麼來的,大小不一,價值一樣麼?
    但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忽略:而真正流行於一般交易,則是明清的事。
  • 古代人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用手就能掂出重量?
    在一些影視作品當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古代人拿一些散碎銀子交易的場景。這讓我們不由得產生了好奇心,碎銀子本身真的能拿來作為一般等價物嗎?古代人使用的碎銀子,到底是怎麼確定重量的,用手能掂量出來嗎?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 在古代有錢人都是用一錠銀子,為什麼老百姓用的都是碎銀子?
    這時候店小二定是喜滋滋來收銀元寶,點頭哈腰道「客官慢走。」飯館之中的夥計們也算是看過世面,見過有頭有臉的人物的,一元寶銀子會讓他如此巴結嗎?那是當然!像銀錠這樣的大銀,過去普通人家幾輩子都沒見過是正常的。這些銀錠子不在世面流通,屬於官銀,剛開始是由州道府從民間收集白銀,統一熔化澆築之後成為銀錠,然後打上官方的印鑑,由地方交由朝廷交稅、交付軍餉之類。
  • 碎銀子是什麼茶?
    碎銀子是什麼茶?碎銀子是一種普洱老茶頭。它形狀比較散,細碎的樣子就像碎銀子一樣。在古代,茶商在茶馬古道上交易,可以用碎銀子結算。碎銀子充當了銀兩的功能。後來,碎銀子又有了其他的名字,比如「茶化石」,「金不換」。如果碎銀子存放了十年,那麼,它就屬於普洱中期茶了。
  • 「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碎銀子到底是什麼?
    近年來,「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這句話流傳甚廣,碎銀子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說它比普洱茶好喝呢?接下來,茶小妹就來給大家揭開它的真面目。碎銀子是什麼?在弄清楚「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這種說法的緣由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碎銀子到底是什麼。
  • 碎銀子茶是什麼茶?碎銀子茶的喝法及特點功效
    碎銀子茶到底是什麼茶呢?相信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碎銀子茶形狀上細碎的像碎銀子一樣。碎銀子還有這些名字:「茶化石」,「金不換」。如果存放時間超過十年以上就更好了。碎銀子茶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喝碎銀子茶對胃的保健比較好。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維生素C等營養價值。
  • 普洱老茶頭與碎銀子褒貶不一,可是,碎銀子裡竟有粘合劑?
    網上關於老茶頭與碎銀子的說法褒貶不一,爭論也是來來回回。有人說,碎銀子就是老茶頭,相反也就有人說,碎銀子與老茶頭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制茶工藝徹頭徹尾的不同,不能相提並論。與其爭論不休,不如我們先來探討一下這兩款茶到底有什麼淵源。
  • 庚子亂彈:碎銀子的「病毒性傳播」
    阮福:龍爺,聽說現在普洱茶流行碎銀子。 龍爺:是的,他們還說在大清朝茶馬古道上可以代替銀兩作交易用,你知道有這個事情嗎? 阮福:乃子虛烏有耳! 龍爺:有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 普洱「碎銀子」裡居然使用黏合劑?實用3招,讓你鑑別真假碎銀子!
    · 正· 文· 來· 啦· 關於碎銀子與老茶頭,歷來爭論不少。 有人說,碎銀子就是老茶頭,也有人認為,碎銀子與老茶頭是兩回事兒,完全是不同的工藝,那麼,二者究竟是什麼關係? 我們先看看老茶頭,什麼是老茶頭?
  • 為什麼說碎銀子是普洱茶的下腳料?
    碎銀子是指外形像古代碎銀子一般的普洱熟茶。我們都知道,普洱茶按工藝不同分為生茶與熟茶,不經過渥堆發酵就是生茶,經過發酵就是熟茶。我們常說的普洱茶大部分指的是熟茶,市場上熟茶有很多。渥堆發酵是熟茶的關鍵工藝,是形成熟茶色香味的重要工序。
  • 碎銀子茶化石和普洱老茶頭有沒有關係?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消費者搞不懂,連銷售碎銀子的商家也有很多是一知半解。而根本,在於碎銀子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新興品類。碎銀子出現之初,商家為了保密這種製作工藝,同時也為了讓市場更好更快的接受這個產品。
  • 茶葉冷知識:普洱茶中的碎銀子指的是什麼?
    說起普洱茶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起普洱茶中的「碎銀子」想必就有不少人會感到不解,這是何物?因為普洱茶「碎銀子」的名氣也是近些年才起來的,有「寧喝一兩碎銀子,不喝十斤普洱茶」,說的是碎銀子很稀少很珍貴,那麼這碎銀子真是普洱茶中的珍品嗎,就如同白茶中的銀針?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啥是普洱茶。
  • 是騙局嗎?茶化石、碎銀子與老茶頭的故事……
    如果你買過或者喝過其他碎銀子或者老茶頭(工藝相對簡單),那應該有聽過類似以下的話。 碎銀子是茶馬古道當銀子使用的寶貝! 非常濃鬱的糯香,你可以感受一下! 這茶不但好喝,而且還耐泡20泡以上沒問題!
  • 雲南普洱茶-碎銀子
    碎銀子,是一種高品質的普洱茶古樹熟茶,是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其原料,選用西雙版納勐海古茶區百年以上樹齡的春茶芽葉,工藝流程複雜所以成品數量稀少因外形精緻小巧酷似散碎銀兩而得名又名「茶化石」。選自雲南勐海茶山古樹茶春芽發酵,經過五年歲月打磨,品質與口感都有了質的提升。碎銀子產量少、資源稀缺、價格昂貴,約1噸渥堆熟茶僅能挑出10公斤左右,轉化時間長,因此珍貴異常。
  • 所謂的「茶化石」「碎銀子」究竟是怎麼變成茶葉「智商稅」的?
    這種茶有很多外號,比如「茶化石」、「碎銀子」、「老茶頭」等,這種茶價格也慢慢被拉高,相信不少茶友沒有喝過也有聽過。但是隨著價格和時間,茶友們對茶化石的爭議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種茶就是一種「智商稅」,特別是老茶客,在市場大量出現這種茶的時候,早已對其嗤之以鼻。
  • 碎銀子到底能不能喝?
    今天聊一聊普洱茶的碎銀子,有很多朋友說「碎銀子」其實就是通過工業手段技術投加「緩凝劑」,讓普洱熟茶喝起來湯比較醇厚,再將其附加賣點。這與工業酒精勾兌白酒,為增加奶粉蛋白含量而添加三聚氰胺,用地溝油煉製調和油是一個意思。
  • 古代人吃完酒菜,留下一塊碎銀子就走,為什麼小二從來不數錢?
    雖然過程很簡單,但是讓人很好奇啊,這一塊碎銀子是多少,怎麼知道夠不夠飯菜錢呢? 真正使用碎銀子的時候,也並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那樣,隨便掂量一下,或者放嘴裡咬一下。能收銀子的店鋪,一般都是有些實力的酒樓、茶館,他們都有專門的戥子,這個工具就是用來稱銀子重量的。
  • 都挺好,愚人節喝杯「碎銀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賦予太多的保健效果和歷史文化來誘導消費者,未免顯得德不配位。碎銀子的口感與其他糯香熟茶並無大的區別,真正懂茶的也不會喝糯米香熟茶。「勸君莫飲碎銀子 佳茗無處不逢君」食品行業中,品質越好的東西,產量就越少。越優秀的原料越不會去做反覆加工,只有原料品質有瑕疵的,才會反覆加工,彌補原料品質的缺陷。在勐海,批發價85-100元一公斤的茶品,只要賦予美名。一些不明情狀的外地土豪,花上千元每斤的價格購置,把碎銀子之流當寶,這也是公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