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到底有多瘋狂?原來全球飯圈女孩都差不多

2021-02-27 騰訊紀錄片

  

「我曾經正常(I used to be normal)」,16歲的女孩葉利夫帶著哭腔激動地說。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單向組合(男子組合One Direction,簡稱1D)的粉絲派對上,葉利夫把送披薩的小哥錯認成自己的偶像尼爾(1D成員),由此發出了一聲感嘆。

她是1D男子組合的忠實粉絲,而且最喜歡的成員就是其中的尼爾。

這一幕也被當時在場的其他粉絲拍攝下來,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後來迅速走火。在費城的演唱會上,都能被陌生女孩認出來。

這種過於激動的反應,在常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但粉絲群體能夠感同身受。

在追星的過程中,她們都經歷過這種希望與失落,愛慕與幻想,至於激動的尖叫,更是數不勝數。由此,她們的行為很容易被人們貼上「瘋狂」的標籤,但某種程度上講,也確實挺瘋狂的。

紀錄片《我曾經正常》講述了四位女性追星的故事,她們處在不同的時代,但都迷戀過某一個男團,都有著相似的瘋狂經歷。

追星伴隨著她們整個的成長過程,甚至成為了最重要的事情,勝過男朋友和家人。

期間也因此障礙重重,來自家庭的反對,社會的成見,粉絲們狂熱行為的背後,更多的是「含蓄」的表達,並帶著這種感情成長。

01

時代在變,粉絲的執著未變

《我曾經正常》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都是來自不同的年代,但作為粉絲的執著卻非常相似。

她們分別是喜歡單向組合的葉利夫、追求后街男孩(美國男子組合 Backstreet Boys)的25歲作家薩迪亞、迷戀接招合唱團(英國男子組合 Take That)的33歲達拉,還有喜歡披頭四(The Beatles,又稱甲殼蟲樂隊)的64歲蘇珊。

葉利夫第一次聽到1D的歌曲時,就感覺自己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了,她嘗試著通過一切渠道獲取更多的關於這群男孩兒的信息。

在她的眼中,世界上沒有像1D這樣完美的男孩兒們。葉利夫時常夢到澤恩和自己在森林一起玩捉迷藏,幻想著他們能和自己一直在一起。

在單向組合的演唱會上,葉利夫和其他現場女孩一樣,激動地不斷尖叫、流淚、臉紅,甚至陷入瘋狂,沒有人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

時至今日,64歲的蘇珊依舊對年輕時追星的瘋狂歷歷在目,她的收納箱裡還保存著披頭四的唱片、雜誌、籤名照等珍貴物料。

那個時候,她完全沉浸到披頭四的歌曲中。每逢周末,自己都會去有電臺的朋友家聽一天的音樂,只為感受那一刻的美好。

在後來的人生中,披頭四的歌曲還多次幫助她度過了低谷期,陪伴著她走過一段段艱難的旅程。

02

行為瘋狂,表達「含蓄」

行為的瘋狂,大多只發生在粉絲個體或者這個群體中,除此之外,她們很難被常人理解,包括自己的家庭。

在歐美地區,大多數人喜歡的是搖滾爵士音樂,男團文化並不是很流行,而且男團的粉絲絕大多數是女性,男性的數量極少。

人們不僅會對這些女粉絲的狂熱行為感到驚訝,還會覺得她們對男性有著不一樣的認識,這種現象加劇了社會對男團女粉的認知偏見,導致很多女生都不怎麼敢大方地說自己的偶像是男團。

達拉把接招合唱團當做了自己的中心,甚至是信仰。在她的心中,男團是如此的完美,她希望自己能夠和蓋瑞(接招合唱團成員之一)在一起同臺表演。

但她的朋友們似乎接受不了達拉的這一部分,認為她是狂熱的男團粉絲,太過於瘋狂。即使身為好友,也無法理解達拉這方面情感的表達。

因此,十幾年過去了,達拉大多是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崇拜著這群男孩。

薩迪亞有著同樣的苦惱。

1997年,她第一次在電臺上聽到了《別再傷了我的心》,然後就開始喜歡上了這首歌,進而喜歡上了后街男孩。

 

薩迪亞是后街男孩的死忠粉,她知道那些男生的鞋子、最喜歡的食物和節目、他們的生日以及喜歡的顏色等等,幾乎是后街男孩的「專家」。

但工作後的薩迪亞很少會在公開場合說自己的偶像是后街男孩,她怕身邊的同事覺得自己不夠成熟。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追求搖滾樂隊才是主流。很多人認為男團只是被市場包裝打造出的迎合女性審美的產物,而那些狂熱的女粉絲,是愚蠢又幼稚的。

 

這種標籤直接貼到了男團這一群體身上,也貼在了他們的粉絲身上。

所以對一些粉絲而言,喜歡男團是一件「羞恥」的事,不是能夠隨意在公開場合開口的,部分粉絲只是窩在自我的小世界中偷偷地表達對偶像的愛慕情感。

粉絲的行為很瘋狂,可在現實世界中,她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以隱藏自己的感情,在表達的過程中趨向於更為含蓄的方式。

03

年少輕狂,也是成長

年少的瘋狂經歷,對她們的影響是顯著的,而這也正是成長的過程。

葉利夫18歲的時候開始喜歡爵士,雖然音樂口味有所改變,但她從未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即使父母一直在反對。

薩迪亞在一次后街男孩巡遊的盛宴結束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狂熱,她開始學習遊泳,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盼著尼克(后街男孩組合成員之一)來教她。

達拉定製了一張「BOYBAND」的車牌,她開著這輛車公開地向外界宣示自己對男團的熱愛。薩珊和披頭四的關係還沒結束,她打算把自己年輕時候的追星經歷融入到影視創作中。

隨著時光的流逝,無論是狂熱的粉絲,還是那些迷倒了萬千少女的男團,都會逐漸老去。

但她們都擁有過、經歷過這樣的一段人生,多年之後,這些青春的回憶依舊會時常在她們的腦海中泛起漣漪。

即使老了,也一定還能感應到年輕時的那個自己,因為那是生命中需要解放的時刻,需要大聲尖叫、哭喊的時候,是成長過程中刻骨難忘的經歷。

在自己還無需承擔責任之前,這段追星的經歷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也是一種成長。

年輕的時候,追的不只是偶像,還有青春。那些現在看起來年少輕狂的經歷,是我們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那是青春的回憶。

趕巧。在紀同學決定推薦這部片子之際,國內偶像戰場也發生了一樁大事件。

只不過這一次,粉絲成為事件的絕對主導,偶像反倒成為相對弱勢的「被波及的一方」。對像紀同學這樣的飯圈門外客+90後老阿姨來說,著實對當代粉絲後輩們如此強大的力量感到目瞪口呆。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畢竟在老阿姨們到處嚷嚷著追星的那個年代,還是像本片中33歲的達拉一樣,買買CD,在臥室門背後偷偷貼一貼海報;如果很有錢,恰好又碰到偶像在附近的城市開演唱會/見面會,激動地去現場看一看。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有網友搞笑地用這樣一個段子總結今天的事件:

粉絲: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我也會站在你這邊!

偶像:我為什麼要與全世界為敵?

粉絲:我幫你。

時代流變。曾經「個人的小歡喜,小瘋狂」演變成「一個群體的橫向勾連,社交身份」,曾經的「偶像在神壇,寄託夢想」變成「媽媽粉,阿姨粉,女友粉,妹妹粉,成敗皆粉絲」。

當打榜,控評,輪博,反黑,飯圈文化,商業邏輯等一系列粉絲間的行話一點點轉向公眾話語空間時,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愛」和追星這件小事也因著時代看似更瘋狂。

也許不管是把追星當作追逐一個閃亮著的夢想,或是把偶像當作年輕時的釋放,個性與瘋狂,或是把熱愛變成一群人的符號與激情,我們總是都不贊成以愛之名行過分之事,也不希望多年之後回望曾經年輕的人生,抱有遺憾。

 

借用16歲的葉利夫在片中說到的:

那時候說起偶像,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爆發,那麼失控。

現在我不會那麼情緒化了。

但還是很美好的回憶。

因為偶像,我和生活有了更多聯繫。

我也會把我的故事分享給我的孩子。

「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年輕」。

願我們所有用來分享的瘋狂,年輕和回憶都曾經美好。

相關焦點

  • 飯圈有溫暖!朱正廷全球粉絲團登陸酷我音樂《飯圈女孩戰「疫」錄》
    由酷我音樂暖心打造的《飯圈女孩戰「疫」錄》,通過訪談的形式,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飯圈女孩」的正能量故事。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迎來了「朱正廷全球粉絲團」裡的一位「飯圈女孩」。在生活中,她是一名企業員工,而在「飯圈」她也是一名「朱正廷全球粉絲團」的管理員。
  • 飯圈女孩做公益,真的服氣
    你對」粉絲「,或者「飯圈女孩「,有什麼印象? 平時不追星的人,看到飯圈女孩,哪怕沒有對她們嗤之以鼻,往往也很難理解她們的行為。 在很多人看來,飯圈女孩,不過是一群只會無腦追星的粉絲罷了。她們做的事情,比如做數據、控評,大多數都沒有意義。
  • 飯圈女孩「神救援」送物資至武漢 網際網路時代粉絲的公益應援
    微信公眾號「星數 BRIGHT DATA」在《飯圈女孩「救援武漢」實錄》中描述飯圈女孩緊盯著屏幕找尋物資管道的過程,文章中引述一個粉絲的話,「現在物資特別緊張,我吃年夜飯的時候都是邊捧著手機邊在網上看物資,一天睡3、4個小時,就怕錯過可以購買的合適管道。」這樣的聚精會神、拚手速,好似偶像演唱會、見面會門票開賣前緊盯手機搶票的情景。
  • 屢禁不止的明星代拍背後,是飯圈女孩在瘋狂氪金
    這還只是一些零碎「小單」,「大單」就賺的更多了,早前有消息稱:「2019年《陳情令》主演的CP站『博君一肖』,多的賺了2000萬元,少的也有幾百萬;2018年《鎮魂》主演的CP站『肆月山河』靠販售Photo Book,日銷量超過207萬元,從此在代拍江湖留下了
  • 你理解飯圈女孩嗎?一邊瘋狂氪金一邊苦練特異功能
    不過硬幣總有兩面,不少明星的粉絲用神級操作告訴我們,瘋狂幼稚只是表象,努力堅持並讓自己進步才是「內核」。這雙向的愛,應該是吾輩之楷模吧~其實除了繪畫這個才藝外,你如果不追星,或許永遠都不知道當代追星女孩有多拼~為了拍到自己愛豆最美的樣子
  • 《請回答1997》:飯圈女孩的青春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的飯圈女孩似乎與當年18歲的程詩源如出一轍,青春似乎永遠都是懵懂與盲目但炙熱的。不管時代有沒有在進步,但現在追星的女孩們看看這部劇,她們多少都能在程詩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編劇會根據故事線編造很多細小的橋段讓你不停在看劇的圖中去猜,女主到底跟誰在一起。是懵懂時的初戀,還是經常陰差陽錯會錯意但兜兜轉轉總會在一起的青梅竹馬。這部劇讓追星女孩很有共鳴很嚮往的是又一個和程詩源一起長大的男主雲宰,典型的學霸,面對其他女孩子是帥氣高冷的,而只有霸道和溫柔全給了程詩源。
  • 奇葩說黃執中剖析飯圈文化,你的宿舍有飯圈女孩嗎?
    最近播出的《奇葩說7》討論了一個辯題:「如果媽媽瘋狂追星不回家,子女該不該阻攔?」正反雙方各持己見,辯論過程十分精彩。反方的觀點是:不應該阻攔。論點是媽媽不應該被套上枷鎖,辛苦了一輩子,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等。正方的觀點是:應該阻攔。
  • 揭秘真實的「飯圈女孩」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飯圈女孩年輕狂熱,精力和消費欲旺盛,組織力和戰鬥力驚人,但是不知道他們可以組織起一股高效透明的援助力量。自1月23日至2月2日十天內,有302家粉絲組織(事關243位藝人),發起捐款捐物393次,累計金額達740.37萬元,「令人驕傲的飯圈女孩們」話題一度衝上熱搜。
  • 微博粉絲嘉年華:飯圈女孩其實也很可愛~
    可是任何外在環境都撲滅不了粉絲們激動的心情,他們很早就扛著自家的應援物裝扮會場▼▼平日網絡上,大家對飯圈這個詞或多或少都有些偏見,但參加完活動的小記者回來和我們說:其實飯圈女孩挺可愛的。飯圈女孩也很可愛啊~
  • 黃執中談飯圈,三點現象矛頭直指肖戰粉絲,飯圈到底怎麼了?
    說到飯圈,其實大家都不陌生了,關於飯圈引起的一系列討論也是不在少數,那麼就飯圈而言,黃執中就用PPT整理了自己關於飯圈的解讀,即追星可以是真正的熱愛,但不應該是排他的,應該是發自內心激發的熱愛,而不是被外部操控的。針對黃執中所描述的飯圈現象,有人評論,這說的不就是肖戰的粉絲嗎?
  • 飯圈女孩,兵荒馬亂又一年:她們甘當「被資本利用的韭菜」
    粉絲中,女性佔絕大多數,因此又被稱為飯圈女孩。飯圈女孩組織龐大、分工明確,擁有極強的購買力和行動力,獨特的規則和語言系統。無論身處何地,擁有怎樣的人生境遇,在網絡的圈子裡,所有人都是相似的。沒有她,只有她們。 在如今的語境下,飯圈女孩迅速成為一種符號,成為資本無法忽視的存在。
  • 邊緣人 | 飯圈女孩:作為蔡徐坤的粉絲我想說
    一位非iKun的飯圈女孩說到。 但恰恰也就是憑什麼,很多時候催生了一些超越界限的事情,比如霸屏,在那些永遠不會成為粉絲的路人眼裡,同樣是,因為霸屏帶來的視覺困擾,也發出你憑什麼可以做的疑問,由此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拉鋸戰。
  • 粉絲再獲贊,飯圈女孩愛心與愛心的交流
    沒有一件事情可以一步登天,我認為所有的成果,所有的出來的結果,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這個積累就需要堅持——肖戰肥鳥娛樂解說為您每日安利一則肖戰經典語錄,看肖戰故事,與肖戰一起成長肖戰導語:都說有什麼樣的偶像就能帶出什麼樣的粉絲,肖戰的正能量行為散發在各個領域都能大放異彩,尤其是在公益上顯得更加讓人尊敬,追隨肖戰的小飛俠們自然不會拖偶像的後腿 ,在愛心公益上更是從未缺席,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
  • 特別企劃丨潛入飯圈半年,我來揭露飯圈到底有多惡臭?!
    熟悉飯圈的人都會承認,任何一個飯圈群體,都有高度的紀律性。不,不是社會中的公序良俗;是的,他們有一個或一些完整的組織,奉行一套共有的紀律。早前的飯圈紀律性其實來自於日系或韓系偶像的應援活動。在應援活動中,會有許多資深粉絲,與藝人工作室的代表,共同組成藝人的後援會,這是一個半官方的組織。
  • 飯圈女孩手撕香港廢青!14億人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
    誰也想不到,第一個「狂虐」香港示威者的,會是平時因瘋狂追星瘋狂而被不少網友嫌棄的飯圈女孩。誇完阿中的飯圈女孩們,下一個任務就是要讓黑愛豆的噴子們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我們都有一個愛豆名字叫阿中一向與飯圈不對付的帝吧和電競兄弟們都開始受到了飯圈的啟發
  • 其實你對飯圈女孩們的力量一無所知!
    有很多平時不追星的人,可能對這個群體一直抱有歧義,覺得她們不過是一群無腦的追星粉絲,更有人覺得追星女孩都是「腦殘粉」。一直以來追星的女孩都不被理解,甚至要背負很多「罵名」。喃妹曾經有過這樣的「歧異」,覺得她們動不動就會在網絡上引發爭吵,是一群惹不起的粉絲。
  • 飯圈女孩||以愛之名
    不知道寶貝們有沒有追星人捏~在這個造星無數選秀橫生的新時代明星愛豆多多少少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娛樂圈中衍生出了很多新名詞兒飯圈文化就是逐漸興起的一種!一個網絡用語,拼音是fàn quān,注音為ㄈㄢˋㄑㄨㄢ。指粉絲圈子的簡稱。粉絲群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
  • 惡臭女孩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最早出自粉絲飯圈
    惡臭女孩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最早出自粉絲飯圈時間:2020-06-28 16:58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惡臭女孩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最早出自粉絲飯圈 惡臭女孩,網絡流行語,出自網絡微博,形容一些塗惡劣化妝品買淘寶爆款,拿沒教養當真性情,拿作當率真,拿邋遢當不拘小節,拿偽女權當自強獨立;拿白蓮花當楚楚可憐的女孩。該詞是對油膩中年男一詞的反擊。 該   原標題:惡臭女孩什麼意思什麼梗?
  • ​飯圈粉絲們為什麼愛舉報?
    甚至看了那麼多法律科普的情況下,還是相信「立案重新調查」就等於虞書欣母親不是「老賴」。甚至把使用言語激烈的一方歸於李同學。甚至用「我承認我有錯,但她也非完全正確」來混淆視聽。在這幾招的強行辯駁下,搬出了最顛覆性的觀點——「虞書欣粉絲從未人肉她」。
  • 飯圈女孩:要讓金主爸爸看到粉絲的購買力
    作者:時代財經 張銀慧 於小娟《青春有你2》選手,圖片來源:網絡《青春有你2》的熱播打響了2020偶像選秀的第一槍。3月12日開播後,該節目熱度居高不下,輕輕鬆鬆霸佔微博熱搜近一周,在雲合、骨朵、藝恩、貓眼等多家業內公認的綜藝榜單上,連續佔領TOP1。